国内外护士、护生对气候变化认知态度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

2023-02-26 04:56:09蒋倩玉周琳琳汪雪琳黄柯策
全科护理 2023年35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态度护士

李 本,蒋倩玉,周琳琳,汪雪琳,张 柳,华 露,黄柯策

应对气候变化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战略,联合国2015年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明确强调了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迫切需求[1],并在2022年发布《2021/2022年人类发展报告》进一步强调了该议题[2];同年,我国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也作出策略性响应,由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对提高我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作出统筹谋划部署,将增强医疗卫生系统气候韧性作为重要任务,并明确指出了建立面向气候变化的综合医疗和护理网络的重要性[3]。研究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中,医疗卫生人员在多个层面发挥着关键作用[4-6],其中护士作为健康事业的前线工作者,不仅在日常医疗实践中起着中心作用,更在教育、宣传等方面有独特的职责,这使得护士在气候变化议题上的贡献显得尤为重要[7-12]。护士、护生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态度是其能否充分发挥职业优势、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旨在对护士、护生在气候变化认知态度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和完善护理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提供参考。

1 护士、护生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态度水平

1.1 认知水平

护士、护生对气候变化有一定了解,能够辨识气候变化导致的某些疾病和健康问题,但尚不够系统和充分。Kotcher等[13]对新西兰护士的调查显示,他们大部分知晓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并认为一些自然灾害和空气质量下降是其直接后果,但对于气候变化可能间接引发疾病传播的了解显得不足。Polivka等[14]对美国护士的调查也反映出类似的情况,多数护士对气候变化可能影响粮食、水源安全并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尚未有明确的认识。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同样证实了这种局限性,即多数护士、护生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只有片面的、不系统的认识[6,15-16]。

1.2 应对态度水平

尽管多数护士、护生对气候变化有一定认识,但他们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Kotcher等[13]的调查中有86%的新西兰护士表示有责任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而Polivka等[14]的调查却显示,美国护士普遍认为自己还未具备充分的能力应对气候变化。Iira等[8]和Kalogirou等[7]的质性研究均显示,尽管护士能部分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但他们对自身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和价值并不清楚。在护生方面,Felicilda-Reynaldo等[17-18]的调查显示,在阿拉伯国家(埃及、伊拉克、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的护生中,沙特阿拉伯的护生对应对气候变化表现出最高的积极态度,与瑞典护生[19]的态度相似。但在土耳其护生中,只有37.7%认为护理工作能够帮助减缓气候变化[20]。

1.3 影响因素

护士、护生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态度水平主要受护理教育的影响,尤其是气候变化相关主题培训的匮乏[13-14,21-22]。多数护士、护生表示在校或在职期间没有接受过与气候变化相关正规、系统的教育,在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方面的理论知识存在较大空白,在医院也少有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倡导[11,20]。此外,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也对护士、护生的认知产生影响,例如,长期受到高温、干旱影响的沙特阿拉伯护生的认知态度水平明显高于其他阿拉伯国家[17-18],而在国内城市地区护士比农村地区护士更重视气候变化[15],广东地区的护士则对高温热浪、登革热等问题更加关注[23]。研究还指出,学历、工作经验、社会观念(如西方国家的自由主义与保守派)等也是影响护士、护生对气候变化认知态度的因素[17-18]。

2 护士、护生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现状

2.1 组织层面的倡议与项目实施

一些国际护理组织着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起步较早。例如,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早在1999年就制定了其首个环境政策声明,并在2019年更进一步呼吁相关组织及领导者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12];美国护士协会(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ANA)2015年将护士专业能力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纳入其范围和标准,2019年ANA将气候变化纳入其健康促进事项的重点领域[24];美国护士健康环境联盟(Alliance of Nurses for Healthy Environments,ANHE)2016年应邀到白宫参加了护士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健康问题的讨论,建成与美国环境保护局的长期合作[11],并在2020年与Project Drawdown联手启动了Nurses Drawdown项目,旨在鼓励护士采取行动减少碳排放[12];2019年美国气候变化护理合作组织(Nursing Collaborative on Climate Change,NCCC)启动了第一个由护士主导的气候变化与健康中心[9];此外,加拿大护士协会(Canadian Nurses Association,CNA)也在2017年发布了相关立场文件,呼吁护士在多个领域内参与气候变化的应对[9]。在我国,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也在医院和医学院校等领域开展了系列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尤其是护士、护生为主导的应对气候变化活动[3]。而在未来,各护理组织仍需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广泛的跨地区、跨学科协作,将应对气候变化在护理领域更深入地推进。

2.2 个体与实践层面的应对措施

国外学者提出了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三项核心能力,即缓解、适应和复原力,为护士提供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框架[1,20-21,24]。在日常实践中护士可以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人群提供实际帮助,例如对呼吸及心血管疾病病人实施护理、为因空气污染及水资源短缺导致营养不良的人群提供营养支持、为自然灾害所致被迫流离失所及大规模移民的群体进行心理护理、协助受灾人群康复与受灾社区重建等[4,7,10,12,25]。此外,通过实践护士可有效降低气候变化所致的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及抑郁、焦虑、自杀等发生率[25-26]。同时,为了实现低碳的护理实践,护士、护生的实践正向更加环保的模式转变,例如提高医疗资源回收利用率、减少能源及耗材浪费等[1,7,21-22]。然而,这些举措局限于护士、护生的职业及学习环境,作为被病人、家庭及社区高度认可与信赖的职业角色,护士的职业影响力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7,9,11,20]。因此,此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促使护士、护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2.3 护理教育体系的探索

主题教育缺乏是影响护士、护生对气候变化认知态度的重要因素,而现有研究也表明,相关的教育资源及专业师资在此领域同样匮乏[17]。一些国际护理组织与学者已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例如ICN[4]等多个国际护理组织均强调,护士、护生迫切需要接受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教育,并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准备,国内学者也强调了为卫生人员提供气候变化主题教育的重要性[6]。而随着对这一议题关注的日渐加深,关于如何将气候变化纳入护理教育的探索也逐渐深入。有护理组织和学者提出了基于缓解、适应、复原力三项核心能力以及健康生态学模型的教学体系构建思路[1,20-21,24]。如Felicilda-Reynaldo等[17-18]提出,在护理实践课程中补充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内容,提升护士、护生为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人群制订计划并实施干预的能力。McDermott等[24]也建议,护理课程中应该纳入气候科学内容,以帮助护士、护生全面地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护理实践中采取相应的措施。Leffers等[21]建议设置空气污染相关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课程,并纳入对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弱势人群在气候变化中的风险管理。Clayton[25]提出,应加强护士应对自然灾害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护理能力,以进一步降低气候变化导致的心理疾病及自杀等发生率,与国内学者[26-27]的观点一致。而目前国内相关护理教育尚局限于对灾害护理课程开发的探讨,尚未形成系统的气候变化主题教育[28-29]。此外,将气候变化纳入护理教育也存在一定挑战,由于护理专业课程已经相对饱和,对于增加新的课程,护士、护生可能会有所抵触。同时,大部分的护理教育者、管理者在气候变化及相关护理实践方面的理论知识也存在局限[6,21],导致专业师资的短缺。因此,需要考虑对现有的护理教育体系进行完善与优化,加强交叉学科的融合,确保气候变化的内容能够与护理实践紧密结合,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建设,并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与支持。

2.4 相关护理研究进展

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护理研究目前仍较欠缺,近年逐渐受到国际学者的关注,国外相关研究中以发达国家学者发表文献居多[5,7-14,17-19],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且数量有限[6,15,23]。此外,现有的研究多数缺乏专业理论支持,与气象、环境等专业部门的合作较少,研究内容及深度较局限[16]。未来相关研究应得到更多专业理论知识、交叉学科支持以及足够的资金援助,为护士、护生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更有力的策略和指导。

3 总结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人类安全健康与社会经济生产受到了极大威胁并不断加剧[26,30-32],其后果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引发了诸如暴力冲突、流离失所及被迫移民等社会问题;同时,持续的生态环境变化导致多类疾病发病率上升,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弱势人群死亡率也不断升高[10-11],可见气候变化对全球健康、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的影响与隐患日益凸显。护士、护生在医疗健康领域中具有独特的核心地位,拥有足够的学科背景、出色的沟通技巧、良好的职业形象,且熟知健康与疾病的发展过程。理论上,护士、护生应该是气候变化应对的关键角色之一,但通过文献回顾显示,尽管护士、护生具有显著的职业优势,但其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态度却表现得并不乐观、积极[13-15,17-19],其专业技能及潜在影响力也并未得到充分发挥。护士、护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尚有巨大的潜力,但其需要明确自己在这场全球性挑战中的角色,提升自身核心能力,并加强对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弱势群体的关注。此外,护士、护生还应运用其职业优势,带领社区采取行动,从可持续的角度进行护理实践。而为了更好地发挥护士、护生的潜在作用,各护理组织应与相关部门加强跨地区、跨学科合作,并为相关护理研究提供充分的专业支持和资金,从而系统地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护理教育体系,将这一议题在护理各领域更深入地推进,提升护士、护生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态度及应对能力,促使未来护士队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更有效地发挥关键作用。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态度护士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态度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8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32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