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权
人才振兴,教育先行。江苏农民培训学院以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立足点,聚焦主职主业,拓宽发展思路和发展空间,坚持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在梯度设计上,探索构建农民培训+中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三位一体”乡村人才培养模式。以梯度设计推动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效衔接、融合贯通,增强教育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致力于培养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年均开展教育培训5000人,被评为“江苏省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一、主要做法成效
(一)办好中等学历职业教育,悉心“授业”,培育“懂技术”的乡村人才。江苏农民培训学院以开展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为主要职能,加挂“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宿迁分校”牌子,是宿迁市农民教育培训主阵地。一是坚持以乡村现代产业布局為引领。紧盯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实际需求,精准把握办学方向,优先选择在农业产业园区及乡村振兴重点乡镇、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区域设点办学。比如,在成子湖片区、黄墩湖滞洪区开设特色特种水产养殖,在西南岗片区、涟沭泗结合部片区,围绕果蔬生产、经济林果、花卉苗木等产业,开设特色种植培训班。二是树立以农民为中心观念。贯彻落实“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部署安排,鼓励和支持优秀学员参与农广校中职学历教育,提升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三是坚持靶向思维。根据当地产业人才培养需要,注重提升基层农民职业素养和创业能力,精准设置现代农艺、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等实用专业,开展“订单培养”,提升办班的精准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建校以来,全市范围内累计开设“半农半读”教学班53个,招收学员4007人,现有在籍学员774人,扎实有效履行了成人中等学历职业教育职能,乡村产业人才需求得到有效补充,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储备。
(二)办好南农函授高等学历教育,精心“传道”,培养“有文化”的乡村人才。江苏农民培训学院作为乡村人才培养和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载体平台,积极开拓办学思路,与南京农业大学联合办学,建立宿迁函授站,开展成人函授高等学历教育,探索发展新路径。一是立足平台优势,用足用好政策。充分利用南农函授农业艰苦专业免试入学惠民政策资源(免参加全国成人高考,由南农大自主考核,择优录取),优化人才输出模式,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中等职业学历教育、高等学历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二是注重“流量导引”,巩固生源基础。鼓励农广校优秀学员、基层涉农专业技术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优秀基层干部等,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提升学历层次,努力培养更多优秀高层次、本土化乡村人才。联合办学以来,根据实际需求,精准设置农学、园林、园艺、畜牧兽医、会计学、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热门实用专业,累计招收函授本专科学员830人,其中农广校学员、村组干部、基层农技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业人员等占比达50%以上。
(三)办好中短期专题培训,耐心“解惑”,锻造“高素质”的乡村人才。江苏农民培训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主责主业主体意识,聚焦服务稳粮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认真履职尽责。
一是在培训方向选定上,扎实做好“融合”的文章。注重将落实上级政策要求和围绕本地农村发展需求有效融合,使培训工作能够紧紧跟上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使培训成果及时转化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探索以实施部、省、市各类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为依托,为农广校学员、南农大函授学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等“量身定制”各类高级研修班、专题班、精品班,坚持按需培训,实施精准培训,不断扩大培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推动乡村人才培优、做强、壮大。
二是在培训对象遴选上,扎实做好“精准”的文章。严格按照“一个围绕”和“四个有”标准遴选学员,即围绕农业主导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确保参训对象遴选达到“四有”标准,即有产业支撑、有内在需求、有接受能力、有转化潜力,聚焦农广校及函授优秀学员,以及立志投身乡村建设发展的青年农民、返乡创业人员、农业产业工人、退役军人等开展培训,注重激发内需和满足内需,使培训供给和需求有效衔接。
三是在培训组织实施上,扎实做好“增效”的文章。具体实践中,突出“两个重点”,即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高素质农民为培训重点,以实施精品教学、推进精细管理、强化精心保障为培训措施,推动农民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依托部级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围绕农民素质和技能提升,联合市县(区)农业农业部门、涉农高校、科研推广机构等,举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种养加能手精品班、农村电商高级研修班等,培训规模达3000人。依托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以全市“六大百亿级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从业人员为培育对象,举办农业产业体系专题培训班,规模达3000人。
依托市级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举办各类特色专题班。一是围绕“一社一群一中心”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体系发展,以从事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土地股份合作社组织者、家庭农场主等为主要对象,举办10期农业职业经理人专题培训,规模达1500人。二是围绕“一村一品一店”农村电商普及升级,加强与江苏开放大学京东电商学院、市电商产业园等合作,以“一品”培育和线上线下融合为主要内容,以电商创业农民、经营管理人员等为主要对象,举办18期农村电商专题培训,规模达2880人,开展“送教下乡”培训1500人。三是围绕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以全市所有涉农村居党组织书记为对象,举办8期“支书领头调结构”、5期村居书记(主任)专题培训,规模达2420人。四是围绕脱贫攻坚需求,联合市扶贫办、市农业农村局,以全市省定经济薄弱村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青年创业带头人等为主要对象,举办为期3个月的生态农业“种子班”,规模达170人。
(四)办好高素质农民培养评价班,“赋能”培训,打造“持证农民”。学院坚持开拓创新,主动求变应变,统筹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机制创新,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与人社部门乡土人才职称评定有机结合,实现“农民培训+职称评定”衔接贯通。一是贴近农业特点定规范。结合人才评定标准,优化调整培训方案,按产业类型、参评职业等级等组建专题高级研修班或精品班,分层分类培训,精准设置课程内容,将培训与职称评定有机衔接贯通,确保培训既有内生需求,又有政策保障。二是贴近农民实际定标准。针对高素质农民,进一步优化放宽评定标准,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对学历、论文等不作统一要求,突出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同时,学院积极适应工作需要,建成宿迁市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机构。探索实践中,学院联合宿迁市人社局、宿迁市农业农村局、泗洪县水产协会联合举办高素质农民(乡土人才)水产养殖培养评价高级研修班,培训结束后,给农民评职称,通过业务考评,核发乡土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已有108名参训农民获得水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成为“持证农民”,并享受乡土人才相关政策待遇,真正成为引领一方发展的“领头雁”。
二、具体创新举措
(一)创新方式方法。一是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江苏宿迁是著名的“花卉之乡、杨树之乡、水产之乡、名酒之乡”。学院强化需求导向,在服务中心大局中担当作为,构建“专题教学+现场实训+跟踪指导”模块化培训模式,增加农民“点餐”、专家“掌勺”订单式培训,将培训教学链深入有效融入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助力主导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二是丰富办班形式内容。坚持“小切口”办班,以50人为教学单元开展“小班化”教学;深化拓展办学空间,加强校地(校)联合协作,统筹整合实习实训、现场教学、专家师资等资源,探索区域联盟,坚持开门办学,富集办学要素,做强培训品牌;立足于宿迁市电商产业发展良好基础,联合江苏开放大学京东电商学院、宿迁市供销合作总社等,举办农产品电商、农产品经纪人等专题培训,推动“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打响农产品品牌。三是注重党建示范引领。坚持党建与业务相统筹、相融合,以党建带动富民为根本主旨,深入实施“党建+培训”工程,推动在培训班、学历班建立临时党支部制度化常态化,实现党建与培训教学互融互促、相得益彰。四是完善教学载体功能。强化政策引领,构建市县乡共建共用的田间课堂体系和实习实训基地50余个;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推介使用“云上智农”“农技耘”等优质App,充分发挥网络课堂的作用,多渠道拓展知识面,实现优质教学资源远程共享。
(二)深化内涵建设。一是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内容,重点围绕增强学员综合素养、专业水平、综合能力等方面加强教学工作,精准选定教学点线,注重开拓学员眼界和理论思维,促进技术技能和学习能力“双提升”,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教学,在完成基础理论、规定教学计划任务基础上,通过“跟班”实习、企业实践等多种方式,重点提升学员生产实践本领、专业技术技能和创业能力水平。加强师资选配,邀请行业知名专家为学员开展专题授课。三是深入开展“送教下乡”。紧盯农时农事农情,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通过把课堂搬到田间,把实用管用的技术带给农民,把最新农业科技和优质教育资源及时输送到基层乡村,确保农民学得会、用得上,实现教学过程与跟踪服务融合融通,推动“田间课堂”有效融入产业链,精准为学员解决产业布局、品种选择、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循环种养、市场拓展等具体问题200多个,提升农民的获得感。
(三)优化发展环境。牢固树立“选育用”一体培育理念,推动乡村人才遴选、培育、使用各环节与“三农”政策有机衔接,重点在产业发展上优先支持,政策扶持上优先保障,创新引领上优先示范,岗位选聘上优先使用,推动高素质农民融入和服务乡村振兴。鼓励支持高素质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标准化种养、农旅融合项目,领办专业合作社等,興办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积极推荐优秀高素质农民参选各级“两代表一委员”,推荐进入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任职,真正发挥高素质农民“领头雁”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农民培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