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战略部署。建设农业强国对农民教育培训体育工作提出新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民生活富裕都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农民教育培训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上游是育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对农民基本情况及需求的调研等,中游是育中的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时地人的统筹协调等,下游是育后的农民学员的评价和反馈以及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提供的后续跟踪服务等。后续的评价体系建设和跟踪服务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却往往最容易成为整个链条中的“痛点”和“难点”。对于农民学员而言,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本领,其难度比单纯学习要更高;而对于农民教育培训机构而言,育后的评价和跟踪服务机制的建立以及可行性、持续性、有效性,都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高素质农民学员和农民教育培训机构要在育后仍然坚持“双向奔赴”。
农民学员要在育后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推动先进农业技术推广上带好头、在运用领先生产经营理念上带好头、在塑造文明健康乡风上带好头、在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上带好头,以身作则、现身说法,以土地托管、订单生产、引领示范等方式,动员和鼓励身边更多农户参加培训、学习技能、发展生产、丰富生活、强健体魄,不断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放光彩。
农民教育培训机构要加快建立完善的育后机制。一是要建立较为全面的育后评价体系,结合现实农民教育培训情况的同时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建立符合实情、较为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了解农民学员的实际收获和感受,广泛征集民意,不断完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二是要面向高素质农民学员给予更多的支持,整合各类资源,在技术支持、社会保障、财政金融、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多方面向高素质农民倾斜,帮助他们形成较强的身份认同,从而吸引更多农民参加培训。三是要加快推动农民技能培训与农民职业教育的有效贯通,促进二者之间的专业相对接、课程相衔接、学分相嫁接,助力更多高素质农民学员成为真正的“大学生”。四是要营造有利于高素质农民学员成长成才的良好舆论氛围,要在主流媒体上持续发声,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高素质农民形象,讲好高素质农民发展的动人故事,通过宣传造势增强高素质农民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获得感、幸福感。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只有高素质农民学员和農民教育培训机构始终坚持“双向奔赴”,才能让农民教育培训的成果化为种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