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高等教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逻辑、意蕴与方向

2023-02-25 23:44
关键词:发展教育

康 胜

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的结合点,是国民教育的“塔尖”。党的二十大作出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提出了“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33页。的要求,赋予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初入普及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需要通过系统性、结构性变革实现动能转换和服务升级,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教育支持、科技支撑、人才支柱。本文试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三个维度管窥塑造高等教育新动能新优势问题。

一 塑造高等教育新动能新优势的价值机理与逻辑理路

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转捩点,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关键变量。塑造高等教育新动能新优势体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即高等教育的发展既要体现历史逻辑,尊重教育发展的规律,又要体现实践逻辑,尊重和满足人的发展以及人类整体利益的需要。

(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塑造高等教育新动能新优势的逻辑起点

人的生存发展状况是评价公共资源供给水平和公共政策成败得失的最高尺度,而高等教育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潜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高等教育经历了权贵特权转向大众平权的发展历程,并逐渐成为公众的义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发达国家率先开启了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稳步提升,部分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迅速崛起,世界高等教育驶上了普及化发展的快车道。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655万人,毛入学率59.6%,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且规模位居全球第一(2)教育部《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3年7月5日发布,2023年7月8日访问,http://wap.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307/t20230705_1067278.html。。有研究证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促进幸福感的提升。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发展教育仍是提高我国居民幸福感的主要途径之一”(3)胡宏兵、高娜娜《教育程度与居民幸福感: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教育研究》2019年第11期,第121页。。与此同时,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我国高等教育在扩招前和扩招后的十年内,对主观幸福感的贡献率保持在一定的高位水平上,并曾一度在扩招前期呈现上升趋势,后逐渐下滑,近年来保持在较低水平上”(4)房敏、孙颖《高等教育对主观幸福感的净效应评估——基于多组倾向得分匹配的准实验研究》,《大学教育科学》2022年第5期,第81页。。两种结论折射出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的关注与焦虑。

高等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推动人的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目标,因此,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最高价值取向就是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意味着“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能力、个性及社会关系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类”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对高等教育而言,就是要克服功利性、片面化地培养“单向度的人”的倾向,提供能够使每个人都有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更加关注个体的情感、知识与价值观,更加关注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对功利性的超越而更具使命感,实现对工具性的克服而更具创新性,实现对狭隘性的摆脱而更具全面性。

(二)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塑造高等教育新动能新优势的价值目标

高等教育高举人文与科技的旗帜,引导社会突破思想禁锢、技术掣肘、环境制约,不断拓展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手段和效率,也改变了不同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纵观文艺复兴以来的世界历史,民族复兴莫不始于教育、兴于人才、盛于科技。14世纪的意大利高等教育冲破经院主义神学和哲学独霸讲堂的局面,使意大利在16世纪成为世界科学与人才中心。17世纪上半叶,英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英国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19世纪初,“代表真正现代大学理想”的柏林大学创立,确立了“以学术自由为核心”、“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大学制度,培养了一大批一流学者,德国遂成为近代科学活动中心。19世纪中后期,以威斯康星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大学培养了大量具有很高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逐步确立了美国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地位。“正是在这一系列‘需求-适应’、‘变革-支撑’的互动中,高等教育不断迈向现代化的新阶段、新境界,也有效地支撑乃至引领了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进程”(5)刘国瑞《国家重大战略转换期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定位与思路》,《高等教育研究》2020年第5期,第41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基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要处理好社会发展规律和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环境与民生的辩证统一关系,必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战略先导和支撑引领作用。一是提高人口受高等教育水平、促进人的现代化,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二是把握科技创新这一百年变局中的关键变量,以高端前沿科技在国际战略博弈中争取主动,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我国建成世界创新高地;三是基于“双碳”背景开辟绿色发展新路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帮助全体人民更加富裕、共同富裕。因此,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路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不二选择。

(三)彰显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世界意义是塑造高等教育新动能新优势的实践要求

进入新世纪,世界贸易战、科技战频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脱钩断链”风险加大,世界权力图谱加速重组,人类发展处于新的十字路口。同时,世界面临资源危机、气候危机、公共卫生危机、金融危机加剧等全球性问题,而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技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各国在尖端核心技术及关键材料等方面的彼此依赖、互相借重,世界经济愈来愈依赖高端人才和高新技术创新。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对于解决全球性问题和人类社会文明延续传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等教育“作为高新知识的主要垄断者在很大程度上拥有了决定人类文明进程乃至人类未来前途命运的知识权力”(6)眭依凡《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高等教育的使命与行动》,《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7期,第16页。。

能否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能否促进世界的共同繁荣安定,是判断一个国家现代化的世界意义的根本标准。作为世界最大规模的中国高等教育,理应在自身现代化的进程中,通过原始技术创新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支持;紧跟国家外交战略格局,培养更多具备全球理解力、全球表达力和跨文化思辨沟通能力的学生,促进不同民族、种族、国家人民消除误解和歧视;发挥文化交融、民间交往、青年交流的优势,推动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促进不同文化融合与共生;以与生俱来的人类情怀和强烈的担当意识,发挥非政府组织或政府智囊智库作用,为弥合分歧、推进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彰显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二 高等教育新动能新优势的意蕴

塑造高等教育新动能新优势,就是基于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阶段特征和新时代的使命任务,通过高等教育形态更新、理念转换、动力变迁、目标重塑,以系统性、结构性变革实现高等教育率先现代化,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的战略支撑力和发展贡献度。

(一)以高等教育组织形态和实践样态泛在化为新动能,构建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互构共生新优势

泛在(Ubiquitous)就是广泛存在。“泛在化”本是网络通信的概念,意为使计算机融入人的生活空间,形成一个“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又不可见”的计算环境。本文借指高等教育“去中心化”,在实体空间和虚拟时空的无限拓展,深度嵌入经济社会发展,进而泛化成为贯穿人生全程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在空间维度,高等教育与城市社区融合互构,生源和服务跨越行政区划甚至国境限制,并通过资源交换与社会广泛互动。“高铁、高新区、高校成为区域发展的标配”,“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与行动。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新兴城市纷纷投资建设大学或研究院的异地校区(分院)、中外合作办大学,组建城市大学,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转型升级。在时间维度,高等教育突破学制、学籍的限制,教育终身化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就指出:“包括大学在内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支持并培育政策的制订,以便提供公平、有质量的终身学习机会。”(7)《教育2030行动框架》起草委员会《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教育2030行动框架〉之具体目标和指示性策略》,熊建辉、臧日霞、杜晓敏译,《世界教育信息》2016年第2期,第21页。在虚拟时空,高等教育资源在网络空间日益丰富,高等教育日益社会化和触手可及。近年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50门人文社科免费公开课上线。麻省理工学院(MIT)开设的一门生物学入门课程,“全球各地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免费学习《生命的奥秘》”(8)凯文·凯里《大学的终结:泛在大学与高等教育革命》,朱志勇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年版,第5页。。诚如凯文·凯里(Kevin Carey)所说,“‘大学录取’这一概念将成为历史,泛在大学面向所有人开放”,“历史上专属皇室权贵享受的优秀私人教育,将向全球的所有人开放”(9)凯文·凯里《大学的终结:泛在大学与高等教育革命》,第7页。。

“泛在化”成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其一,它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将重塑政府-高校-社会的关系,使政府、社会、教职员工、学生组织、校友等利益相关者都成为高等教育的治理主体,从而为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其二,它将增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黏合度,增加高等教育的资源供给,促进高等教育成为知识创新主体,为区域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巩固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的互构共生关系。其三,它将增强高等教育资源的可及性,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要求。

(二)以高等教育理念转换为新动能,构建全人教育的新优势

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高层次人才,而历史上这种“高层次人才”是具有特定含义的,即适应追赶式发展的需要,通过细密地划分专业培养的“精准”对接行业、企业的精英人才;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以就业目标替代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毕业生就业能力而培养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种“学以致用”的高等教育理念符合工业化时期甚至信息化时代初期社会对人才的期许,但也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偏好、浓厚的“功利性”色彩和突出的“狭隘性”特点,突出表现在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担当精神缺失。有学者认为:“尽管高等教育现代化带来了办学模式、学科专业、发展理念、质量效益、评价标准、功能价值等各方面的跨越式发展,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对高等教育‘工具价值’即外‘象’价值追求的异化情况下实现的,它弱化了高等教育现代化‘本体’的价值或‘人’的价值。”(10)李响《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现代性困境与突围——基于“人”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8期,第152页。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转变为尽量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为他们持续提高生活品质、更好适应社会,做好准备、提供支持。促进高等教育供给面向人性、面向未来、面向终身,必须从教育理念上实现突破。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1)卡·马克思、弗·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高等教育必须以“人”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大学教育历史发展来看,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大学的培养目标都经历了从培养‘全人’向培养‘专门人才’的嬗变”(12)刘宝存《走出“半人时代”——关于大学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学术界》2006年第1期,第55页。。但历史上的“全人”更多是“仁人”式的精神贵族,并非真正全面发展的人。在新的世纪里,大学教育“必须走出‘半人时代’,也必将走出‘半人时代’,而迈向新的‘全人时代’”(13)刘宝存《走出“半人时代”——关于大学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学术界》2006年第1期,第60页。。高等教育要从“工具理性”的功利性教育转向“以人为目的”的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作为一种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扭曲价值观的批判,全人教育更加强调学习者的相对独立性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既用情感的方式思考又用认知的方式行事的知情行合一的“完人”或者“功能完善者”。高等教育要从“学以致用”转变为“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实现“全人教育”的理念转换。这种“以人为目的”的回归,有助于高等教育培养各种潜质得以充分发育,知识、能力、价值观得以全面养成的德才兼备、身强心健之人,从而推动社会从“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三)以动力变迁为新动能,构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优势

在精英化、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资源无法满足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主要目标是解决人才短缺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主要动能是移植别国经验的“模仿式发展”、扩张规模的“外延式发展”、重点突破的“非均衡式发展”。在普及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速“拐点”的到来,“高等教育是现代世界的基础教育”,“本科教育正成为许多高技能工作的基本资格”,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逐步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能满足受教育者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支撑的诉求,主要目标是通过质量提升“做强”,主要动能是以提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是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提升治理水平为基础,兼顾效率、规模与质量的发展模式,是“超越传统的数量和规模迭代,并通过强化精神支撑和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办学规模和质量协调推进的发展道路”(14)邱水平《对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19期,第13页。。塑造高等教育新优势,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其一,兼顾规模合理增长与质量持续提升的双向任务。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和文化传承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理应持续提高普及化程度和教育质量。精英化阶段、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吸收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引进优秀教育资源,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进入普及化阶段,中国不仅需要数量巨大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支撑,更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等教育由大变强。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需要及时调整,从更加注重外部资源条件到持续整合资源与持续提高质量并重。其二,高等教育办学体系、治理体系和学科、学术、话语体系的三项完善。完善的治理体系和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话语权是检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识和主要目标。有专家提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包括协同育人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专业体系、教师发展体系、教育评价体系、教育开放体系(15)杜玉波《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中国教育报》2022年1月10日,第5版。。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构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人才培养和质量保障体系,区域布局、层次类型、学科专业结构体系,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等(16)钟秉林《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中国民族报》2021年11月2日,第6版。。可以看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需要高等教育的组织再造和系统重构,至少包括三个系统:一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即高校的数量和类型系统,在区域布局上兼顾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均衡;二是高等教育机构内部治理及质量保障系统,规避行政化的高等教育治理对高等教育价值的扭曲;三是学科专业系统,促进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均衡发展。其三,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的相互耦合。中国同西方有着同样灿烂辉煌的高等教育历史,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与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等比肩而立,白鹿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等与中世纪欧洲的波伦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交相辉映。习近平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17)《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第1版。要立足中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把中国书院传统转化为中国大学精神,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高等教育思想之光、精神之钙、力量之源,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要把握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国别特征,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融合力、竞争力,“必须稳健地拓宽民族性与国际性并存、国家性与世界性共生的知识和理性、实践和创造的道路”(18)汪明义《论当代中国大学发展的四重逻辑:根、魂、梦、路》,《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第115页。,实现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的互相耦合,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四)以高等教育目标重塑为动能,构建高等教育支撑服务的新优势

高质量高等教育必须在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引领创新发展,为本国乃至全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核心指标是高等教育的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习近平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9)《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四为服务”的要求明确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政治担当、目标追求和道路选择。《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从国际竞争力、普及化程度、学科水平、多元供给等方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解决尖端核心技术难题、引领民族文化自信自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和直接贡献,加快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0)卡·马克思《集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03页。我国高等教育塑造新动能新优势还存在诸多短板和掣肘:高等教育资源布局“西少东多”且不同隶属关系高校之间很不平衡,高等教育体系需要健全;人才供给的结构、质量、水平还不能匹配产业需求,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严重不足,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需要纵深推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边界不清晰,存在权利僭越、配置失衡现象,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制约着高等教育现代化;教育教学偏好增量改革,疏于夯实专业、课程、教材、教研等人才培养基建工程,内涵式发展缺乏动力;教学科研激励措施缺乏科学均衡;深层次的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不足,与世界高等教育界的互通互认不足;信息技术重塑高等教育形态初见端倪,尚未有力推动形成新动能新优势。

三 高等教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发展方向

激发高等教育新动能,塑造高等教育新优势,要抛弃线性进化的逻辑,从治理上推进现代化,从资源配置上推进一体化,从路径上推进国际合作交流均衡化,从教育生态上推进数智化。

(一)发挥制度和传统优势,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发挥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优势。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是最大的制度优势,保证了高等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有利于统筹各方面办学力量和育人资源,推动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与党和国家普遍实行的民主集中制相适应,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相适应,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本质上是科学的”(21)涂文涛主编《四川高校科学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3页。。在坚持中深化落实,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是高等教育治理的核心。要坚持党委政治核心、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政治功能、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不断优化学校的政治生态。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发挥委员会制的优点和一长制的长处,既充分发扬民主、避免个人专断,又有效集中,促进决策的审慎和执行的高效。要健全内部治理的议事决策、管理运行制度,建立定期沟通机制、重大事项会商机制、重大议题会前酝酿机制、重要决策评估机制和督导考核机制,促进党的领导与高等教育事业深度融合发展。

继承发扬中国书院传统,提高以学术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治理效能。中国传统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块土壤”,其家国同构、官民一体、政教一体、学治一体、天下共和的治理理念,雅洁宽松的教学环境,知行合一与知修合一的教学模式,以及“‘求是’的治学精神”、“坚守学术大师治校的基本制度”、“坚守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目标”、“坚守‘教学研究’和‘独立与自由’相结合的教学原则”(22)汪明义《论当代中国大学发展的四重逻辑:根、魂、梦、路》,《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第108-109页。,为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充沛的源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书院传统,重在围绕学术倡导自学研修的学习方式和自由探索的学术精神,推进以学术为中心的教育治理。因为学术水平是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发展之源;高等教育的治理从根本上说是以学术为中心(包括教学学术)的治理,是为学术自治与学术繁荣的共同治理。要加快推进教育“放管服”改革,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教育行政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治理、从刚性管制转向绩效考核,同时强化就业市场和学术资源配置对高等教育的有效调节。高等教育的内部治理要厘清各种权力的边界及其相互关系,以尊重和保障学术权力为核心,防止制度摩擦和利益冲突给学术研究造成冲击,在学术资源的配置、学术过程的服务、学术成果的评价与转化运用全程,防止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控制和僭越。以“学院办大学”为主要方向,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切割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把高等教育机构办成“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二)坚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一体化

构建高等教育资源区域一体化“雁阵格局”。按照结构功能主义观点,事物的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受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影响,高等教育总是呈现一种“差序格局”,通过少数地区的部分大学作为增长极,影响带动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但每一所大学的辐射能力是有限的,“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验研究发现,知识溢出在地理空间上是有限的”(23)吴玉鸣《中国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与创新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知识溢出(尤其是隐性知识)是空间距离的函数,随距离的增加溢出效应减弱”(24)赵晶媛《区域知识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从而带来高校同质化竞争问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高等教育区域化合作与发展已演变为全球性趋势,“重新划定区域性高等教育发展空间”(25)李明、赵敏《2022年全球高等教育十大热点与趋势》,《北京教育(高教)》2023年第4期,第24页。,成为时代需求。要坚持系统观念,通过区域内不同类型、层次高等教育机构组合,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侧相对接,坚持一流水平与区域特色的分类发展,形成多元共生、错位竞争、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雁阵格局”。要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教育-产业体系,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及新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双一流”对国家和区域创新中心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适应以城市群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建立紧密对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应用型学科专业;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力发展高端新兴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关学科专业以及事关国家战略、国家安全等学科专业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与城市集群、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大学与城市一体化互动发展。

完善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2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第36页。。人才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最为核心的竞争力。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既是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也是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在培养目标上,秉持全人教育理念,以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培养具备深厚人文底蕴、专业知识扎实、创新意识强烈、实践能力突出、国际竞争力显著的一流人才。在育人环境上,构建学生自由成长的氛围与环境,健全联合培养、多元培养机制,贯通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协同培养、联合培养,支持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和成长路径,促进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在教育组织形态上,吸收中国传统高等教育思想,借鉴国外大学培养理念,打破学院学科壁垒,以“荣誉学院”模式加强学术型人才培养,以“产业学院”模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以“现代书院”模式加强人才特色培养。

构建科教融合、产教融汇的一体化发展体系。加强有组织科研,以科技领军人才+团队攻关的模式,促进学科、平台、人才融合,不断提升支撑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产业重大技术创新的能力。促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坚持学科对接产业、专业服务行业、就业衔接企业,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企业需求的匹配度,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构建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联合体,建设高等教育机构牵头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畅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条,围绕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核心工艺改进、产品升级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通过产教融合开发人力资源,高等教育机构联合行业标杆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职工培训方案,共建行业特色学院或产业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工程训练中心,为学生实习实训与就业创业、教师实践与成果孵化转移、企业员工培训与学历提升、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等提供支持,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

(三)坚持全球思维和世界视角,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均衡化

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下”情怀,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引领人类发展的方向。从中外优秀文化交流的角度,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影响力。从高等教育自身来看,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更好统筹利用国内外资源与市场,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大循环,增强国家“软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应对“不确定性问题”的确定性。为此,要丰富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政策工具与路径安排,以更大力度吸引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园区,在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布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促进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帮助学生“在地留学”或来华留学;创新合作教学,搭建全球在线教育对话平台(Online Education Dialogue),创设全球融合式课堂(Global Hybrid Classroom),开发更多全球公开课(Global Open Courses),推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成为公共产品并广泛共享;建设更多符合国际理念又具中国特色的课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全球思维,拓宽世界视野,帮助学生更加自信从容地应对跨国技术合作、研究合作和文化交流事务;加强学术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学术成果的国际化表达,坚持有选择的“请进来”、有章法的“走出去”、有目标的“深参与”,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交流“进”与“出”的均衡。

(四)构建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新生态,推动高等教育数智化

数字技术作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正深刻地改变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世界各大国均把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我国已经建成世界规模最大、技术领先、性能优越的信息基础设施。5G+教育、机器学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嵌入高等教育,丰富了高等教育的时代背景、教育资源、实践路径、创新驱动和建设目标。“技术重塑教育本质上是技术重塑了‘进行教育的技术’”(27)陈晓珊、戚万学《“技术”何以重塑教育》,《教育研究》2021年第10期,第50页。。信息化驱动引领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数据治理、政务服务、资源供给、安全管理能力,增强高等教育的交互性、共生性、情境性,打破学科壁垒和时空局限,推动高等教育理念重塑、学习方式重构、业务流程再造。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也得益于高等教育的人才支撑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二者构成一种结构性互动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型是顺应数字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28)张志华、孙嘉宝、季凯《“变”与“不变”: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型的趋向、风险与路径》,《高校教育管理》2022年第6期,第28页。。

创建高等教育数智化环境。坚持实用好用和适度超前原则,夯实数字教育基底,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安全、高速、泛在的校园智能网络系统,提升信息化建设对高等教育教学的全面支撑与服务能力。综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5G、VR/AR等信息技术,实现光纤高速网络互联互通、统一云化资源、和谐校园网络空间及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运维服务,无缝整合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在教学模式上支持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支持教学流程的重组与模式创新,为教育教学提供高速、便捷、绿色、安全的信息化环境。

打造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信息化赋能教学工作。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课程建设、教师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在线直播教学、在线自主学习、在线教学活动组织、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学生学习行为跟踪及分析等功能。集聚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学生进行线上线下学习的指导与个性化学习服务,促进教学资源共享。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个性化、智能化实验教学新模式,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建设“泛在大学”和“云端大学城”,以高等教育数智化引领国家教育信息化、服务学习型国家建设。加强教育大数据研究,围绕信息时代数字化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技术、学习工具和学习内容等大力开展教育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构建“泛在大学”。加快教育资源云端汇聚,吸纳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以线上入驻的方式集聚创新资源,塑造开放的创新生态圈,构建“云端大学城”。加速教育技术创新成果转移和产业化,以丰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和精准化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引领和服务基础教育,推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以高等教育数智化助推国家现代化。

猜你喜欢
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