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历史审视

2023-02-25 23:44马雪梅王炳林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雪梅 王炳林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强调,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1)《中办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人民日报》2023年3月20日,第1版。。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开展调查研究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其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调查研究思想,为党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出了重要贡献,对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和推进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当前,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时,重温和弘扬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理论渊源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具有扎实的理论根基和深厚的文化土壤,不但继承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借鉴了他们在调研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做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理论的中国化,还深深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思想上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光辉。

(一)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从投身革命开始,就高度重视调查研究,虽然他们当时没有提出“调查研究”的概念,但其形成的调查研究思想是深刻且富有哲理的,不仅指明了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和一般方法,而且在实践上树立了光辉典范。

在马克思看来,“一个不了解社会现状的人,更不会了解力求推翻这种社会现状的运动和这个革命运动在文献上的表现”(2)《马克思致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安年科夫》(1846年12月28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8页。,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关键是深入实际了解现状,强调应当根据事实本身以及不同事实之间的关系,对事实加以科学把握。“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3)卡·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8页。,“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4)《马克思致达哥贝尔特·奥本海姆》(1842年8月25日左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433 页。。质言之,人们的思想、理论、决策等是否符合实际,需要在调查研究中进行验证。在创立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中,马克思一贯重视对工人运动的各种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例如,1880年,为深入了解法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拟定包含99个问题的《工人调查表》,这是马克思深入实际、全面了解工人生活状况的重要依据。

恩格斯也经常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工人阶级的疾苦和辛酸。他认为,“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5)弗·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8页。,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结论。1843年,他利用在英国曼彻斯特参加宪章派活动的机会,采用田野调查方法,用21个月的时间走访了以伦敦和曼彻斯特为中心的十几个城市和乡镇,对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作了周密的调查研究,最终完成了长达22万字的调查研究专著《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并将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调查方法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研究工人阶级的状况是“为了给社会主义理论,同时给那些认为社会主义理论有权存在的见解提供坚实的基础,为了肃清pro et contra〔赞成和反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切空想和臆造”(6)弗·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78页。。

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还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马克思主张,要想得出正确的结论,“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7)卡·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2页。。但是,在他看来,在调查研究中搜集和获得的大量一手材料,并不是将知识局限于经验范围内的一种实证方法,而是一种把直观表面的材料整合加工成概念,最终跃升为理论认识的辩证方法。在实际社会调查研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注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使用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矛盾分析法等,以此观察分析社会现状和解决问题,使社会调查研究更加科学。除了运用调查研究常用的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方法以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注重搜集和借鉴大量历史材料、调查报告和档案文件。《资本论》就是马克思“利用各种来源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统计资料”(8)《马克思致斐迪南·拉萨尔》(1855年1月23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36页。,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经典巨著,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最终走向消亡的客观规律。

列宁不仅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注重调查研究的作风,更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俄国的实践中。他主张调查研究应该尊重客观实际,而不是从自己主观设定的原则出发,对心中早已预设的答案进行验证,因为这就违背了“考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9)列宁《辩证法的要素》(1914年9-12月),《列宁选集》第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页。。在实际调研中,他经常深入俄国实际和现实社会,扎根于工人和农民群众之中,并告诫全党要“多接近生活。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地建设新事物”(10)列宁《论我们报纸的性质》,《列宁选集》第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2页。。早在萨马拉时期,列宁就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活状况,于1893年春完成了第一篇调查研究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用经济事实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俄国农业中的发展情况。不仅如此,他还花了5年时间,对19世纪末俄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写成了近50万字的调查报告《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揭示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为制定俄国革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帝国主义论》是列宁对欧洲各国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各国统计的综合材料和学者的自白,整理出大量的国际政治经济数据而写成的。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他所作的摘录、纲要、杂记以及各种统计表格达800多页,为写作作了充分准备。在科学分析资料数据的基础上,他向世界宣告“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11)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1915年8月10日 [23日]),《列宁选集》第2卷,第554页。,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

列宁还经常利用报纸刊物开展调查研究。他认为,“报纸是选举运动的主要工具,是在群众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鼓动的主要手段”(12)列宁《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现状》(1912年7-9月),《列宁全集》第2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48页。。革命早期,《真理报》、《火星报》和《前进》等报刊在工人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生活报》是苏俄政权第一张专门的经济类报纸,列宁高度关注并赋予其“注意和研究俄罗斯联邦的全部经济工作的实际经验,以及根据这些经验提出指导性的意见”(13)《劳动国防委员会关于地方经济会议、关于报告制度和关于贯彻执行劳动国防委员会指令的决定草案》(1912年5月19-20日),《列宁全集》第4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58页。的任务。除此之外,《劳动报》、《贫民报》等报刊也刊发大量关于俄国社会现状的真实材料,为苏联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提供了事实参考。

(二)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立足于中华大地,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实践观点,强调实事求是、知行合一,对毛泽东调查研究方法和自身思想品格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闪耀着丰富的求实思想,是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重要文化来源。“实事求是”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景十三王传》,其中记载了刘德极力搜寻先秦古籍,研习古老的传世文献和儒家典籍,从而为古文经学的确立作出重要贡献的事迹,文中用“修学好古,实事求是”(1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10页。来形容刘德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务实求真的学风。到了宋明时代,形成了宋明理学,他们的主要观点是“理在事中”和“即物穷理”,强调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和性质。从明朝到清朝,逐渐形成一股“实学”思潮。除此之外,湖湘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地域性文化,对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如魏源提出“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15)魏源《海国图志原叙》,魏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魏源全集》第4册,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2页。的理论,左宗棠提倡“募练水兵,以求实效”(16)罗正钧《左宗棠年谱》,朱悦、朱子南校点,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136页。等,虽然他们对“实事求是”的立意不同, 但都包含着尊重客观事实的认知,体现了注重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思想促使毛泽东形成独具特色的“知行统一观”。“知”就是认识,“行”就是实践,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孔子提倡少说多做、言行一致,提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7)《论语集注》卷一,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49页。,“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8)《论语集注》卷二,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74页。。朱熹集理学之大成,认为“知为先”、“行为重”(19)朱熹《论知行》,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8页。,肯定了行重于知。王阳明以心学为基础,反对程朱学派“知先行后”的观点,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论。王夫之则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论述了知行相辅相成的辩证法,提出“知必以行为功”、“行可兼知”(20)王夫之《尚书引义》卷三,《船山全书》第2册,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编校,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314页。的观点。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想基础上,批判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思想,形成了科学的“知行统一观”,集中体现在《实践论》一文中。

此外,中国古代关于深入实践调查研究的典型案例不胜枚举,其中无不体现着“亲自调查”的方法。如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情,大禹在治水中首次进行人口调查。在军事领域,《孙子兵法》中提出“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21)孙武《谋攻篇》,李树浪译著《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岳麓书社2019年版,第20页。的思想,提出只有提前做好调查、掌握敌情,才能确保作战时没有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著作,都是在搜集史籍和实录,进行实地考察,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

二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丰富内涵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涵盖了调查研究的价值、目的、态度和方法等内容,集中体现在他撰写的调查报告、理论文章、讲话稿、文件等材料中,是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科学指南。

(一)调查研究是实现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效途径

实事求是是贯穿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灵魂与主线。早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就主张“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22)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正式提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命题。他认为,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展开系统且周密的调查研究的态度。他强调:“我们党是有实事求是传统的,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23)毛泽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1年1月13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他由此提出了调查研究应“有的放矢”的要求,“的”就是指中国革命,“矢”就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就是说,在调查研究中,要从马列主义科学真理中探寻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此来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遇到的难题,他认为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式。“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24)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功夫下到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纵观毛泽东的调查研究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并非一件易事。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严厉批评党内某些同志对情况全然不了解,却担任着重要的指导工作,认为如果不对社会各阶级的真实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是不会有好的领导的。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他把不作调查研究列为主观主义第一条,批评了党内许多同志违反“从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的愿望出发”(25)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97页。这一现象,进一步强调了开展调查研究和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重要性。194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深刻地揭露了当时党内严重存在的粗枝大叶、不求甚解、自以为是、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社会主义探索出现重大失误。再加上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遇到严重困难,毛泽东认为没有调查研究是相当危险的,开展调查研究、重树实事求是之风是克服困难的有效出路。因此,他在全党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提议在1961年“搞一个实事求是年”(26)毛泽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1年1月13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34、237页。。随着全党调查研究工作的推进,党内实事求是精神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为国民经济的巩固和提高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调查研究是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问题的重要法宝

毛泽东主张“调查就是解决问题”(27)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10页。。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毛泽东开展调查研究的目的和归宿。他通过举例,生动地把调查比喻成“十月怀胎”,把解决问题比喻成“一朝分娩”,认为只有完全调查清楚某一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解决办法。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他明确指明了调查研究的终极目的,即“明了各种阶级的相互关系,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然后定出我们正确的斗争策略”(28)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13-114页。。正是得益于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有明确的调查目的,才能够科学分析判断出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及其所持的立场,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政策,推进中国革命事业向前发展。

在土地革命时期,农村调查是毛泽东调查研究内容的鲜明特色。为了答复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毛泽东回到湖南五县,实地考察农民运动,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得出农民运动“好得很”的正确结论;为了弄清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毛泽东在江西寻乌召开调查会,写出了《寻乌调查》,提出“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解决方案;在兴国进行调查之后,毛泽东弄清楚了贫农与雇农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毛泽东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形成《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篇文章,对如何处理好十大关系、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等问题发表了深刻见解。

此外,调查研究对清算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错误,解决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革命斗争中,由于照搬俄国革命的经验,以“本本”作为出发点去解决问题,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1930年,毛泽东针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警示全党,如果不开展实际调查,就会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工作指导,最终会导致机会主义或者盲动主义错误的发生,要求大家应“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29)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15页。。对于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作风,毛泽东认为这种不注重研究现状和历史、不注重应用马列主义的错误行为,是中国共产党的大敌、工人阶级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民族的大敌,计划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认为这是改进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为了“帮助同志们找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30)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3月、4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89页。,将他在1930年到1933年间形成的农村调查材料汇编成《农村调查》一书,并专门为它作了序言和跋,还起草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这个序言和《决定》后来成为延安整风必读文件,使全党同志认识到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并且积极投身于调查研究的实践中,在推动转变党的作风、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调查研究是制定正确方针政策的科学依据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3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09页。,这句话最早出自1930年5月毛泽东写的《调查工作》(后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深刻阐明了开展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后来,毛泽东又对此进行补充,指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32)毛泽东《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1931年4月2日),《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8页。在《关于农村调查》中,他又强调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33)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1941年9月13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这一重要论断。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面对新的国家形势和建设任务,毛泽东再次强调调查研究对执政党的重要性,指出:“我总是不相信没有调查会有发言权的。”(34)毛泽东《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1年3月23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60页。

毛泽东认为,“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是决定政策的基础”(35)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1941年8月1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60页。,只有调查研究,才能为决策提供有说服力的支撑,否则就是“瞎子摸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一些领导同志“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36)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10页。的主观主义行为深恶痛绝,认为这种拍拍脑袋凭借自我想象作出判断的行为,很可能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难以预计的恶劣影响。因此,毛泽东要求“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37)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3月、4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91页。,在调查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掌握事实、把握实际,从而作出符合国情的正确决策。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提出的建设新中国的许多重要构想、主持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都得益于调查研究。

领导者必须亲自做调查研究,是毛泽东一直坚持的基本原则。他提倡领导干部“亲自出马”蹲点调查,反对道听途说、马虎应付,要求凡是担任一定指导工作的领导干部,一定要亲自参与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仅仅依靠书面报告。毛泽东之所以如此重视领导干部亲自开展调研,是因为他认为“情况明”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情况不明,政策就不正确,决心就不大,方法也不对头”(38)毛泽东《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1961年3月13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53 页。。领导干部亲自调研,才会对实际有真切和深刻的感受,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领导带头调研,能够带动其他同志参与,有助于在全党形成调查研究的风气。因此,他要求县级以上党委的领导人员,特别是第一书记,必须把亲自开展系统的典型调查作为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绝对禁止党委少数人不作调查,不同群众商量,关在房子里,作出害死人的主观主义的所谓政策”(39)毛泽东《给张平化的信》(1961年5月14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72页。。同时,他还勉励大家要“有耐心地、有步骤地去作”,将调查研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40)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1941年9月13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78页。。

(四)调查研究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

毛泽东强调调查研究要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去做侦探”(41)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1941年9月13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83页。,虚心向群众请教,以满腔热忱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相反,“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42)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3月、4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90页。。

毛泽东在调查研究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善于集中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并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制定正确的政策。1942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报告时深刻指出:“群众观点是我们与国民党的根本区别,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4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83-1949)(修订本)》(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76页。他认为,在调查研究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一是要学会通过多渠道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可以借助党员同各阶层人士的交谈,借助各种会议、报纸和群众的来电、来信等一切能反映人民意愿的渠道,由此真正了解和发现群众的意见和需求。他批判党内存在的“瞎说一顿”、“拿本本来”等错误方法,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是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凭空作出的。二是要把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毛泽东指出,要想作出科学合理的领导意见,贯穿其中的基本方法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要从宏观上把握群众这个集体,又要着眼于个别群众,要将其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要虚心向群众学习。毛泽东强调,群众是“可敬爱的先生”和“真正的英雄”(44)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3月、4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90页。,调查者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放下架子,甘当学生。早在1938年3月21日,毛泽东对抗大第三期第三大队讲到调查工作时,就强调:“工农是最有知识的人,他们的知识比我们丰富得多,实际得多。你们出去,不要先当‘老师’,应该先当‘学生’,了解情况,调查明白,再说话,再定方针。”(4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83-1949)(修订本)》(中),第59页。毛泽东还特别告诫全党,不要像有些人那样,并没有经过调查,“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46)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3月、4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91页。,必须对这种“钦差大臣”予以批评指责。毛泽东以自身的调查研究实践,为全党作出了“到群众中调查”的典范。

(五)调查研究是完成任务的科学方法

毛泽东曾指出,“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47)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27日),《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9页。,充分体现出调查研究方法对完成任务的重要性。毛泽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阶级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等调查研究的根本方法,开调查会、典型调查法、“走马观花”与“下马看花”相结合的方法等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方法,在当时不仅有效解决了调查研究的中心问题,更为全面准确地收集材料提供了指导。

阶级分析法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发展而来的对政治现象的认识方法。毛泽东认为,阶级分析法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方法。早在大革命时期,他就将阶级问题作为调查工作的起点,深入农村,调查分析农村社会各阶级,先后形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名文章。不仅如此,在谈到方法时,毛泽东再次强调,用对立统一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考察农村社会,就能够对农村存在阶级的种类、特点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和了解,只有如此,才能够对农村产生正确认识。由此可见,在调查研究中坚持阶级分析法,能够抓住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从而探索出中国革命的特征和规律,为中国革命找到通往胜利的道路。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认为,分析材料时主要采用阶级分析方法,综合材料时应注重使用矛盾分析法,尤其要注意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他强调:“假若丢掉主要矛盾,而去研究细微末节,犹如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仍是无发言权的。”(48)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1941年9月13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82页。需要注意的是,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地主、资本家等作为阶级在总体上已不存在。此时,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形成了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矛盾的理论与方法。

毛泽东还提出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其一,开调查会。在毛泽东看来,“开调查会,是最简单易行又最忠实可靠的方法”(49)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3月、4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90页。。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面所引用的材料就是他通过“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工作同志开调查会”(50)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2页。而得来的。他还介绍了开调查会的方法和技巧,如正确选择调查对象、确定参加调查会人数、提前准备好调查纲目、调查者亲临现场等。其二,典型调查法。毛泽东认为,“从研究典型着手是最切实的办法”(51)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1941年8月1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61页。。关于如何选好典型,他提出两个方法。第一,在同类事物中选最能代表一般情况的个别。例如,毛泽东的寻乌调查就运用了这一方法。毛泽东认为,“寻乌这个县,介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明了了这个县的情况,三省交界各县的情况大概相差不远”(52)毛泽东《寻乌调查》(1930年5月),《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119页。。第二,划类选点,即将一类事物分成几个亚类,“每类调查两三个,即可知一般的情形了”(53)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1941年9月13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83页。。其三,“走马观花”与“下马看花”相结合的方法。所谓“走马看花”,就是从宏观上广泛接触实际,一般地认识调查对象;“下马看花”,就是深入考察实际,做系统周密的典型调查。在毛泽东看来,仅仅“走马观花”是不够深入的,还必须要“下马看花”,即细致地“分析一朵‘花’,解剖一个‘麻雀’”(54)毛泽东《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1956年9月25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全方位、深层次地认识调查对象。

三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当代价值

历史和实践证明,调查研究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并将其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使调查研究成为中国共产党保持优良作风、创造历史伟业的“金钥匙”。当前,世界形势风云突变,国内发展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亟须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以此探寻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快速破解难题。发扬毛泽东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对践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进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研究有利于践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思想、工作和领导方法。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作出了巨大贡献。新时代,习近平要求党员干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科学论证,防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5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15页。。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动摇、不打折的基本前提,是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是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重要特点。毛泽东倡导通过调查研究弄清“实事”、把握“实事”,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对策思路,最终解决问题。在延安时期,针对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作风,毛泽东认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问题,“直接到贫困户看真贫、扶真贫,直接听取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意见”(56)习近平《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2021年9月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527页。,从而针对不同地区贫困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脱贫策略,创造性提出以精准扶贫和“厕所革命”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新思路,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由此可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保证调查研究真实、真做、真效,才能为制定正确政策提供保障,真正改善社会民生,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过去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又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党内,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顽瘴痼疾仍然存在,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呈现出新的态势,部分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实干精神,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习近平强调,调查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呼吁“全党同志一定要把实事求是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经常、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57)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5年6月12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0页。。面对实践中出现的深层次难题和突发状况,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担当,端正工作作风,带头调研、深入群众,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开步子、走出房间,亲自观察、亲身体验,及时有效地解决矛盾、化解冲突,从而更好地应对新时代新征程的风浪考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二)调查研究有利于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其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当前,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党性修养的应有之义。能不能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不仅是态度和方法问题,也是检验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是否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党性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过程,实质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现状、解决难题的过程。只有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一,调查研究有助于科学把握物质第一性的原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原则,这是对物质第一性原理的科学运用和创新发展。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有助于提高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事物的能力,更好地践行党的思想路线,从而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最终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调查研究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在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话语表达,开展调查研究有助于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实质。第三,调查研究有助于科学把握普遍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众所周知,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坚持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唯物辩证法,反对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并注重运用好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典型调查与个别调查相结合等调查方法,以系统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对历史、现状加以分析和预测,这是从实践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联系和发展观点的运用,对于更好地达到调查研究目的具有重要意义。第四,调查研究有助于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理论相区别的显著特点。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调查研究不仅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一方面,调查研究是科学的实践活动,整个过程中都贯穿着实践的精神;另一方面,调查研究又是一个对事物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整个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三大构成要素,即认识来源、认识目的和形成真理性认识。由此可知,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在要求。因此,做好调查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实践,进而指导实践,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三)调查研究有利于推进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

推进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同样需要调查研究,这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提出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以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时代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新时代要继续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就要坚持守正创新,既要坚持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更要以积极主动的历史担当和创新精神,为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纵观党的历史,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指导下,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才得以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拥有光明的前途,不断发展进步。相反,党的历史上出现的“左”倾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从思想根源上来说都是主观主义,主要表现为理论同实际相脱离。这也警示我们,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走自己的路,既不封闭僵化,也不照抄照搬。坚持做好调查研究,就是我们践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效手段。

新时代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求我们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正确运用和科学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中,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过程,就是不断感悟真理力量、发挥实践伟力的过程,能够使中国共产党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从而将其应用于实践,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解决问题的难度明显增加,这就对我们党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破解发展难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办法,就需要充分运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有力武器。在开展调研的工作中,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感,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新理论、新思想,进一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四)调查研究有利于弘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永葆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58)习近平《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8页。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是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一方面,它要求领导干部通过调研了解群众需求,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又要求集中群众智慧,将其转化为党的正确主张并贯彻下去,从而形成调查研究与群众路线的有效结合。

毛泽东认为,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点,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59)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3月、4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89页。。我们党执政以来,在出台重要方针政策、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前,都会坚持问计于民,从而制定出既把握社会脉搏又能反映群众期待的政策。新时代新征程,日益严峻的问题和挑战,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领导干部不实地考察,不跳出“文山会海”,是行不通的;“走马观花”、“作秀式”调查研究是行不通的;只看“盆景式”典型,浅尝辄止是行不通的。习近平指出:“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60)习近平《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2019年3月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520页。只有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生活情况,俯下身子倾听群众的真实声音,虚心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将在群众中获得的真实信息和材料应用到政策策略决策中,才能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难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反映上来,才能有效克服官僚主义作风,作出人民群众满意的、科学民主高效的决策。

做好调查研究还能够密切党群关系,从而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力量源泉始终来自于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离不开人民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6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5页。。“领导带头、以上率下”,主动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同人民群众“身挨身坐、心贴心聊”(62)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8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8页。,这样能够增进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之间的情感,人民自然也会拥护和支持党的领导,从而促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方位,国际国内环境变化深刻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千头万绪,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面临着新的考验。重温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和实践,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将教育全党同志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注入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