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淑华
(中共池州市委党校,池州行政学院,247100,安徽池州)
进入新时代,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内在要求将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突出最艰巨的任务是推进农村发展。我国14 亿人口中,有9 亿农民,他们人数多,收入较低,如果不能推动农村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协同发展,而在这项系统工程中,乡村产业振兴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正所谓产业兴则百业兴,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首先要发展乡村经济,做大做强乡村产业,这样才能带动当地人民增收,吸引各项生产要素流入乡村,进而带动乡村人才、文化、生态及组织建设更好更快发展[1]。所以,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这项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乡村产业振兴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先后实施,乡村建设蹄疾步稳,产业发展也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但整体而言,目前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较低,面临要素资源供给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导致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农民增收困难,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首先,从产业结构来看,农业是大多数乡村的主导产业,但是我国乡村仍广泛存在小农经济,农业生产者采用传统生产和经营方式,农产品供给大多停留在初级阶段,以供应原料为主,农产品的产业链、价值链开发不足,生产者创新意识不强,个性化、精准化的产品和服务缺乏,产品销售也主要停留在当地市场,因此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而且农作物生长周期较长,生长状态易受到自然环境影响,抗风险能力差,导致农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较高,农业生产者经营效益较低。其次,乡村二产三产发展不足。近些年,一些地区在实施脱贫攻坚过程中积极调整产业布局,依靠区域特有的优势资源,发展乡村工业、旅游业,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部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有了产业支撑;但是仍有部分地区脱离地方实际和市场需求,盲目跟风发展一些新业态,导致乡村产业发展同质化问题严重,而这些缺乏地方特色甚至是不符合当地资源禀赋的项目难以为继,不利于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2]。
随着市场经济及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城市形成虹吸效应,各项生产要素资源单向流向城市,在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限制了乡村经济发展的活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必然要引导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回乡村,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乡村难以吸引生产要素回流。在劳动力要素方面,乡村人口尤其是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常住的人口大多为留守儿童和老人,他们受制于身体素质及能力水平难以成为有效劳动力,乡村产业发展缺少市场主体。虽然目前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公益性岗位、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政策引导一批人才下乡驻村,但是很少有人长期留在乡村发展,而且一些与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经济、管理、金融等技术人才绝大多数留在城市,希望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因此目前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紧要问题是劳动力紧缺,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紧缺,限制了乡村产业发展和优化升级。在土地要素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还未深入实施,土地流转难以有效推进,土地要素市场缺乏活力,乡村出现很多闲置的宅基地和集体用地,而且在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下需要严守耕地红线,建设用地指标管理严格,乡村发展产业面临用地难的问题。在资金要素方面,目前发展乡村产业的资金大多来自政府帮扶,资金量有限,因此,需要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乡村;但是乡村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不高,投资回报率低,且政府在税收、土地等方面政策支持不够,导致企业有所顾虑,资本下乡难度加大。在技术要素方面,乡村产业的机械化、信息化及管理水平较低,尤其是农业生产仍大多是采用传统生产模式,使用的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少,导致农产品生产效率较低。
吸引生产要素从城市流入乡村,不仅有赖于政府的政策引导,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村的现实生活环境。相对于城镇,农村地域辽阔,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水平低而且比较分散,乡村整体环境也较差,不仅影响当地人们的生活幸福感,也容易增加企业运行风险,导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对乡村“望而却步”,制约乡村产业发展。
教育方面,我国虽实行城乡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在教育经费、资源的划分中仍存在着不均等的问题,城乡的教学环境、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存在显著差异。医疗方面,虽然目前我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但农村地区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医疗设备不健全,医生专业水平偏低,乡村居民一旦感染重病,只能转送到城市医院才能得到妥善治疗,所以乡村“看病难”的问题尚未解决。在社会保障方面,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较大,尤其在社会保险方面,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涵盖了医疗、养老、工伤、失业、生育等多方面的内容,而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对象主要是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只能保障农民的基础生活。此外,我国多数乡村地理位置偏远,文化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交通建设较为落后,人们出行不便,部分乡村环境还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影响人们的居住体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整体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要立足国情、根据地方特色,在保障粮食供给的前提下,探索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生产适应现在市场需求的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3]。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思维要与时俱进,让乡村产业发展朝着提质增效、绿色安全的方向不断前进。
一是坚持以农业发展为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因此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要把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不能将农业农村现代化断章取义为农村现代化,要将农业现代化发展融入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做优做强当地农业产业,将农业发展着力点放在建设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上,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还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积极拓展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树立农产品优势品牌,推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
二是乡村产业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提升产品高端化、精细化、品牌化水平。随着消费不断升级,人们对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产品生产向绿色、高效等方向转型,尤其是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要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通过新技术应用培育一些优质化、营养化的绿色农产品。
三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不同地区在制定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时应根据不同乡村的资源禀赋、文化环境、产业基础及市场需求,实现差异化发展,要发展比较具备市场优势、能够扩大就业容量的富民产业,科学布局,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乡村资源,加大对涉农主体的专业培训和引进一些专业人才,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特色优势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是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培养。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和培育机制,做大人才增量和存量。为人才返乡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和提供优质服务,鼓励、支持一批乡贤能人回乡创业和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当地产业经营者进行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产业发展的管理水平和产出水平,培育一批实用型专业人才和特色产业带头人;创新人才服务机制,从现实生活出发,充分考虑创业者的需要,例如解决住房保障、医疗健康、子女教育等问题,营造尊重、关心、爱护乡村人才的良好氛围,释放人才活力。
二是强化农村土地供给。盘活乡村的闲置土地资源,包括闲置的土地、宅基地资源及集体建设用地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土地资源的流动性,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大乡村产业科技应用力度,鼓励企业和农民使用现代化机械设备,提升产业发展的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大乡村产业科技创新力度,依托涉农高等院校和相关科研院所组建专业团队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加速推广新技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吸收[4]。
四是提升资本保障力度。改革财政投入机制,多层次、大力度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尤其是加大地方财政对乡村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要加强监管,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精准性;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乡镇金融机构要优先服务“三农”领域,将更多特色产业纳入到保险支持范围,还可适时推出一批特色贷款品种,优化审批流程,调整期限结构,满足经营主体在发展乡村产业方面的金融需求。有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合理放宽对工商资本下乡的限制,鼓励城镇工商资本带动人、财、物以及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进入乡村,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但是也要坚持保护农民利益。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速城乡融合发展,让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满足当代人民的现代化、多样化、层次化需求,从而扭转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进入城市的单向流动。
一是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传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依赖政府这个单一主体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方式保障需要,可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融入市场机制,将一些成本较高、专业性较强的服务外包给企业,由企业负责运行,降低供给成本,丰富供给内容,同时还可以鼓励、引导企业、村民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比如环境自治、公共设施维护、文化资源共享等,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合力。
二是弥补现行政策的不足。国家应加强对财政资源的统筹,根据财力和事权对等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支出,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体系,加大对农村地区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财力保障[5]。
三是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诉求机制。为确保基层组织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真正符合村民的意愿,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基层政府需要提升服务意识,改善乡村治理机制,充分发扬民主,进一步优化民众意见反馈和收集渠道,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获取村民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真实诉求,让基本公共服务成为适合大众的服务,面向绝大多数群体,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