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转化与创新

2023-02-24 05:43任艳妮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话语思政大学生

任艳妮

(西安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思政课教学话语是教育者将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信息传播于教育对象的言语符号体系,是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重要载体。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网络高速化发展的背景下,思政课还存在“话语失语”“话语失效”“话语滞后”的现实困境。笔者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可借助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新的教育教学话语体系和模式,转化与创新思政课话语方式,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履行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一、破解话语困境: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转换与创新的时代要求

话语是思想和观念的主要载体,肩负着知识传递、观点表达、价值引领等功能。教学话语是教师开展师生良性互动、传递思想和知识的符号桥梁。高校思政课由于其课程性质和内容的规定性,教学话语多使用学术理论性话语、严谨政治性话语、单向灌输性话语。这些话语虽然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理论性、严谨性,但也带来思政课教学传播力不强、亲和力不足、说理性不透等问题,面临着“话语失语”“话语失效”“话语滞后”等现实困境。因此,对思政课教学话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革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1.破解“话语失语”,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时代要求。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2]4思政课传播的是知识、价值观,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在网络等新媒体出现之前,思政课教学环境比较封闭、单一,教学信息的传递环境相对而言也是闭塞的,思政课教师由于在身份地位上和信息资源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并通过对信息“把关”,将错误、负面、消极的信息适当“过滤”掉,对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信息进行强化传播,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权威性、传播力和影响力较大。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课堂、书本、电视、报刊等传统、可控的信息发布媒介和渠道已经不是大学生信息获取和接受的唯一渠道,网络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思政课所传递的信息常常被淹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影响力和引导力不断减弱。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3]加之,传统的政治性、学理性教学话语和单向灌输、惯于说教、偏重理论传授等教学方式使思政课教学话语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思政课教学陷入“话语失语”的境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自然难以落实。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掌握思政课话语主导权,以富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感染力的教学话语,让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唯有如此,才能在包含在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之争中占据优势,才能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终生难忘的课程。

2.破解“话语失效”,注重满足话语主体的内在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主体包括话语传播主体——教师与话语接受主体——学生。传播学认为,一项传播活动是否有效,最终的衡量标准在于受众的有效接受和行为改变。邵培仁教授指出:“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受众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是职业传播者够格的评价者。”[4]308因此,思政课教学话语有效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话语接受主体即学生需要的满足,包括对他们的认知需求、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三个层面的满足。话语的有效性表现为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同。二是话语传播主体即教师价值的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向大学生传播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思想、真理,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传统思政课教学更侧重政治性、社会性、权威性内容的教学,对学生个体的物质、精神层面的需要关注不足。习近平强调:“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一点必须牢牢抓住。”[5]当前,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教学知识目标达成、教学进度计划落实、教学内容完整等,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价值目标体现不足,使思政课教学“话语失效”,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在理论的宏大叙事中关照、关怀学生个体需要,增加蕴含着真情实感、激发学生正面情感的柔性话语,这样才能让真理走下“神坛”,让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思政课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3.破解“话语滞后”,应对大学生网络化时代信息接受偏好的现实要求。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6]2004年以来,高校思政课使用的教材是全国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重点教材,而思政课是面向所有不同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对象在学习能力、学科背景、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统一的教材,讲出具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思政课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些教师不能将教材和文件的话语转化为教学话语,话语表达严重滞后。尤其是网络化时代,碎片化、快餐式、日常化、颜文字、图文化等短平快的,能够抓住“流量密码”的信息才能被快速传播,思政课教学中的呆板政治性话语、抽象理论性话语、单向灌输性话语已经严重滞后于大学生的信息接受偏好和话语方式。因此,正如习近平所讲“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7],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把艰深晦涩的教材话语转变为脍炙人口的教学话语,恰当地吸收网络话语、流行话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包装”,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坚持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实现教材与教学两大体系之间的转化,融通教材统一性和教学多样性、教学话语单一性和学生话语多样化的现实要求。

二、满足话语主体需求: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转化与创新的价值旨归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传播活动,相对于一般的传播活动而言,它是一种以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传播为主要内容的,以培养和训练人们形成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为主要目的人类特定的传播活动[8]。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渠道、主战场。思政课传播的知识、道理能否被大学生所接受、信服、践行,关键在于满足大学生的自我需求和社会需求。这是衡量教学活动有效性、价值性的根本标尺。

1.运用科学性话语,突出思政课的真理性,满足大学生对客观知识真理的需求。在以往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课程内容的政治性、导向性、意识形态性,多采取政治性话语、学术性话语、宣传性话语进行教学,对思政课本身所具有的客观知识性、科学性、真理性阐述不足,这种话语特性导致学生不容易接受蕴含于思政课中的科学性、真理性、价值性等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多使用科学性话语、逻辑性话语,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面对波诡云谲、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思政课教师要多用立场鲜明、证据翔实、逻辑严谨、感召力强的话语,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形势和中国发展大势,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矢志奋斗。简言之,教师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对大学生进行隐性价值引导和思想熏陶,满足大学生对客观知识真理的需求。

2.用实践性话语,凸显思政课的时代性,满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需要。习近平寄语广大青年始终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自觉投身实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1],了解中国社会百态,熟悉中国国情,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师要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带到田野调研的一线,延伸到实践活动全过程,强化思政课现场教学,让社会调查实践成为“行走的思政课堂”,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共同嵌入实践调查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仁爱之心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社会调查活动,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思想基础。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把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用贴近实际的实践性话语表达出来,师生通过实践中接触到的鲜活生动事迹和人物,扩大话语主体间的“共同经验范围”,增强师生间的思想共鸣和情感交流,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3.运用生活性话语,增强思政课的价值性,满足大学生的社会生活需要。任何传播信息只有在满足接受主体的需要中才能体现价值性、有用性,才可能被接受。各种教育承担着满足个体适应社会的不同需要,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训练学生掌握社会运作规则和提高社交能力的任务。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必须了解社会生活的政策、法规以及其他有关的社会政治规范、道德规范;形成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感等能够促进他们与国家、社会相适应的积极情感;具备对相关社会问题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抉择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思政课只有具备了这种功能性,对大学生才具有价值性,才能被他们自觉接受。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运用丰富鲜活的社会生活案例来阐释抽象的理论,运用讲故事、说案例等生动性话语,让政治理论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具体,让真理见人见物见烟火、有血有肉有温度,展示出解读现实与生活的鲜活魅力,满足大学生的社会生活需要。

4.运用情感性话语,增强思政课的契合性,满足大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时期,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判断都呈现出不同阶段性特征,产生不同的物质、精神需求。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话语要契合大学生这种阶段性特征,满足他们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比如大学生刚入学时,需要适应新环境,这一时期思政课应该是在帮助他们解决如何进行大学学习、生活、交友等问题的基础上,多用亲切、通俗、带入感强的话语,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困惑和生活困难等,对大学生开展润物无声的素质养成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步入大学生活的正轨之后,还会遇到诸如课程学习、人际交往、社会实践、就业创业、人生规划等问题,思政课要在解答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的困惑和矛盾中,多用关爱、日常、现场感强的话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政课只有成为引导大学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困惑的“武器”,才能凸显自身的针对性、亲和力,才能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自觉接受的课程。

5.运用网络性话语,增强思政课的时效性,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发展需要。大学生虽然生活在大学校园里,但是,校园外的生活通过各种途径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大众传媒所营造的思想价值观念无主导、无权威、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会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且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认知失调和价值混乱。他们在这种纷繁复杂的信息狂流中,既不能坚定地选择和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价值迷茫和价值盲从,亟待思政课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要随时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问题,对一些有争议的、大学生关注比较多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梳理与解读,了解“网红”热点事件,熟悉网络流行话语,充分利用网络话语开放、亲民的优势,对教材话语和教学话语进行再造设计,穿插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话语表达方式,使大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正确的、理性的认识,而不至于听信一些网络激进言论、错误言论走向极端和不理性,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思想共鸣性和接受度。

三、优化话语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转化与创新的关键因素

教学话语的内容即“说什么”,一般是根据教材来决定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马工程”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同时也不能简单照本宣科,要转化教材话语为教学话语,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认知心理学和传播学研究均表明,面对多种信息的刺激,受众只选择那些需要感知的事物,舍弃那些不能引起刺激和感知的内容。可见,话语内容本身的特性、数量、质量和清晰度等与大学生是否喜爱思政课有很大的关系。

1.主动激发和挖掘积极特质,增强话语传播与接受的信度。思政课话语内容本身的特质,影响它的可接受性。传播学研究表明,传播内容在多大程度上能被受众所接受,首先取决于传播内容本身的特质。广义的传播内容具有客观性、真理性、价值性、依存性、共享性、时效性、扩散性、扩充性、替代性等特性[4]176-180。其中,信息内容的客观性、真理性、价值性、共享性、时效性等积极特性,能够增强内容的可信性。

思政课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影响和引领青年学生,全方面地帮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以及符合时代要求、社会要求和自身发展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把思政课变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是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感召学生。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9]高校思政课传播的内容必须讲求真理性、真实性、价值性、契合性和时效性,使之能够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引起他们的共鸣,才能被学生所接受。

2.准确掌握和灵活把控适量性,提高话语传播与接受的效度。思政课话语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影响话语传播的效度。在传播过程中,适量的信息能够减少或消除接受者的不确定性,但是低量信息或超量信息都不能达到既定目标,也就谈不上传播的效果[10]。实验心理学表明,受众面对的信息愈多、愈复杂,所要的感知、消化的时间就愈长,也就愈容易引起厌烦;相反,面对的信息太少、太单调,又不利于受众对问题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思政课教师在进行信息传播时,要注意准确掌握和灵活把控思政课传播内容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适量性。

在信息数量方面,如果思政课话语内容单一、量少且同质化,会造成信息低量;但是话语内容复杂深奥、晦涩难懂、海量无序,会造成信息过量。这两种情况都影响话语传播的效度。从质的角度看,话语内容的权威性和清晰度是影响传播效度的两个重要指标。思政课教学中,传统的、正面的、课堂式的内容传播过多,使思政课最终效果打了折扣。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减少传统的、显性的、纯课堂教学的思政信息传播,加大网络思政信息传播,并借助网络等媒介主动发声,抢占话语权,加大思政信息网络传播量和覆盖面,让大学生在他们经常活跃的地方接受隐性的思政教育。同时,加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自我感悟之后,再进行课堂引导,效果要比直接灌输更好。教育者还要协同有关部门对那些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量、有害信息进行管控,净化大学生的信息空间,减少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干扰和影响。

3.积极创新和娴熟运用“热媒介”,增强话语传播与接受的清晰度。话语内容的清晰度,影响话语传播的信度。话语内容清晰度指的是一份内容信息反映客观现象的清晰、准确程度。能够激发受众全感官参与的内容信息具有高清晰度,只能刺激受众某一感官的内容信息清晰度低。麦克卢汉以“清晰度”引发的“参与”程度为标准,将媒介区分为“冷媒介”(cool medium)和“热媒介”(hot medium)[11]。根据麦克卢汉的理论,可知:语言是一种“冷媒介”,仅靠语言传播的内容清晰度低;网络等媒介是“热媒介”,传播的内容具有高清晰度。思政课教学中如果仅仅靠课堂上教师的单向灌输性话语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话语表达不生动、话语主体间无情感互动,显然难以引起受众的全感官参与,话语传播就会出现低清晰度和低效率的弊端。

信息化时代,人们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是对事物的认识、问题的看法、解决的方案等陷入“罗生门”的境地,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样在海量信息中传播思政信息并被大学生接受?提高思政课话语内容的清晰度,是增加思政课教学话语信度的重要途径。毛泽东指出:“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12]思政课如果只传播一些书本的、理论的、正面的、政策的内容,只会让传播者失去舆论阵地,马克思主义失去解释力、引导力,传播者陷入只能“占领”思政课堂,却不能“占领”学生头脑的尴尬境地。思政课教学内容只有与社会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必要的、积极的碰撞和交锋,才能突显自身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思政课教师也正是在这种正面回应焦点话题、积极引领热点议题、正确解答难点问题中获得了传播主动权和话语权,从而赢得了学生。

四、转化话语方式: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转化与创新的实践路径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的教师认为,我们的道德原则本身就是美好的,因此,不需要什么特殊的传授方式,不需要什么‘装饰’。事实并非如此。原则愈高尚,揭示这一原则的活动就应愈光彩照人,愈有表现力。”[13]传播学中对传播方式在信息内容系统中的作用及影响进行过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转化与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教学话语的交错使用

在传播学中,传播者的信息中只包含对自己有利的支持性内容,视为“一面提示”(或“单面讯息”);传播者的信息既包括对己方有利的观点或有利的材料,也包括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己方的材料,则视为“两面提示”(或“双面讯息”)[14]184。两种内容表达方法各有利弊。霍夫兰和他的同事们,在调查中发现,对传播的信息本来就持认同态度的人,会更认可对信息的正面描述,对信息的正反面描述只能引起他们的认知不协调;而对信息本来就持不认可态度的人,更容易在正反两面的信息描述中被说服。“两面提示”对于高等教育的说服对象而言,效果更好;而“一面提示”对于受教育层次较低的受众,是较为成功的[14]186。拉姆斯丁和贾尼斯等人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经过“两面提示”的受众,再受到“反宣传”时,态度和观点改变不明显,就像思想被疫苗“接种”过一样,对反面观点有了一定的免疫力;相反,曾受到“一面提示”的目标对象在遭遇“反宣传”时几乎都受到了反宣传观点的影响,这就是“接种效果”理论[15]195-196。传播学大师麦圭尔也支持这种观点,他认为:“人们有许多没有经过考验的信念,在遇到对立观念的挑战时往往是脆弱的,就像在无菌环境里的人体容易感染细菌一样。”[15]200-201

这些研究告诉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方式,“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都有不同的适用前提和人群。思政课是一种传播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的教学传播活动,其传播的教学内容相对于一般纯理论性、知识性、技能性教学活动,更加需要人调动理性思维、感性思维、逻辑思维以及获取各种客观事实的全面分析材料,这一过程要远比其他教学传播活动更复杂和艰难。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但是由于这一群体求新、求异、求变和注重个体体验的群体特征,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更讲究策略性。在教学内容的表达方式上应该注重使用“两面提示”的教学话语方法,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也要结合具体内容使用“一面提示”。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事先了解大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如果大学生的认识和态度与教师要传播的信息观点、立场比较一致,我们应该主要使用“一面提示”的方法,以强化大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和态度。但是,传播并没有结束,人们关于任何一个客观事物都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看法和结论,为了避免将来他们受到“反宣传”,还要给他们打思想的“免疫针”,适度进行“两面提示”,这样才能产生“接种效果”。大众传媒为社会和个体提供了多元化的价值选项,使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多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这是一种客观现实。思政课教师要正视这种多元化的价值冲击和挑战,但也决不能放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与培育,应该采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采用“两面提示”的教学话语方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培育大学生价值观,主动利用一切途径尽可能客观、翔实地向大学生介绍、梳理、比较其他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多元的价值选项,使他们在多种价值选项中最终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减少个体与社会价值冲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自我归属感。

(二)“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教学话语的交融运用

传播学研究表明,在进行宣传、劝服的传播活动时,对传播对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能影响到内容的有效传播。晓之以理即“诉诸理性”,主要通过运用理论知识、逻辑推演,或者通过各种实验数据、科学验证来向受众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从而使受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动之以情即“诉诸感情”,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激起对方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在认识上达成一致,转变态度。

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节点,他们既是有较高素质的知识分子,又是情感丰富、容易感情用事的热血青年。因此,对他们传播思政信息使用情理交融教学话语,常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细言之,“诉诸理性”的教学话语,就是教师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大学生头脑,用理论阐释、逻辑推演、事实真相来讲道理,使大学生在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诉诸感性”的教学话语,就是教师用真情实感感染、打动学生。很多调研结果都显示,学生对思政课的接受,首先表现为对思政课老师的接受。如果某位思政课老师是他们比较喜欢、信任的对象,他们在思政课堂上就会表现出比较高的互动热情和比较深入的思想交流,对教师传递的话语信息保持较高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正如习近平所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2]12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言行合一、以身作则,对学生要以诚相待、真心关爱,这样就很容易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笔者认为,把“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教学话语相结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大学生亲身处于社会实践活动中。比如:开展捐赠、慈善、志愿等社会公益活动;参观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烈士陵园等;开展多样性社会实践活动;等等。总之,通过有效活动使他们把对历史和现实从课堂书本教育的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和立体的认识,当教师再对他们进行诸如爱国主义、理想信念、诚信、感恩、集体主义相关教育时,学生们又把感性认知转化为更深层次的理性认知,这样的理性认知才能入心、入脑。

(三)直接陈述与间接表达教学话语的灵活把握

一般来说,直接陈述观点有利于明确表达传播者的立场和态度;而间接表达其意图需要受众在传播者提供的材料线索中自己寻找答案,虽然过程复杂,但是更能引人深思、促人反省。到底哪种表达方式更有效,也没有定论。因为信息内容、受众接受的差异性,致使两种话语表达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当信息内容较复杂、深邃或者受众的文化层次和理解能力较低时,直接陈述的表达方式更有效;当信息内容较为简单、浅显或者受众的文化层次和理解能力较高时,间接表达的效果会更好。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其蕴含的道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治国理政的政理、以中国故事诠释中国精神的事理、关爱学生身心健康的亲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情理等。思政课直接陈述的教学话语不仅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道理的基本内容,更要讲“深”马克思主义道理中所蕴含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真理性,使学生学懂弄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大道理,用直接陈述性教学话语的深厚学理性,引导学生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确立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青春理想。而对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心理问题、情感纠结等问题,不是上上课、讲讲大道理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思政课教师要有仁爱情怀,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以抚慰学生心灵、帮助学生解惑、促进学生成长的间接陈述性教学话语,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四)角色扮演教学话语的适当使用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2]9思政课教师由于性别、年龄、性格特征、专业背景等不同,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满足大学生的情感和精神的需要。比如教学时间长、学识丰富的年龄较大的教师,可以做大学生的精神导师,大学生可以从他们渊博的知识、深厚的理论、丰富的人生经历等中学到丰富的人生智慧。而教学时间短、理论水平和学科研究相对不足的年轻教师,由于和大学生的年龄差距不大,和他们有着较为相似的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可以做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在与大学生一块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中,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网络表达方式的巧妙运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16]4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其中20—29 岁的青年网民占比 19.6%。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 99.8%,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 26.17个小时。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的用户规模仍稳居前三。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网络直播成为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三类应用[17]。 由此可见,青年人对网络的依赖度非常高。网络上有他们喜欢的信息和偶像,他们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网络话语和网络思维方式,思政课教师多是以立场的鲜明、逻辑的严谨、论据的翔实、语言的精准来说服学生。这种教学话语面对习惯于从网络中获取信息,求新、求变、求异的大学生来说,契合性不强。众所周知,高深的理论用简单、明了、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包装,易到达受众的心里、脑里。因此,思政课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时,可以穿插使用网络热点话题调动大学生的兴趣;使用诙谐幽默的网络话语,引起大学生的共识;引用大学生比较喜欢的网络领袖的观点和意见,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6]46育人的根本在立德,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课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发挥思政课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作用,大力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思政课教师就必须运用创新性思维和方法,借助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行家里手,承担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

猜你喜欢
话语思政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