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着力点

2023-02-24 02:20:34张志祥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立德育人政治

张志祥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6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经过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不懈努力,职业教育迎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机遇期,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职教二十条、新修订的职教法明确类型定位,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开启质量发展的新纪元。培养更多知行合一、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大众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个性化、多元化、成长成才路径等重大任务和职责自然落在高职院校的办学使命中,需要我们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1 着力在提升对新思想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认知中落实立德树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又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指明了在新时代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前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我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活水源头。

1.1 持续提升对新思想的理论认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新实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刻回答了高等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工作的使命任务、重要内涵、依靠力量、体制机制、改革目标做出精辟论述,全面深刻地回应了“教育怎么办”的重大问题,强调:“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大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第一任务、高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等重要论述,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理论认知和价值认知。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需要我们按照“国之大者”的战略部署,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带来的时代任务,主动应对高职教育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需要我们在新的赶考路上,守正创新,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把学校发展的重点放在结构优化上,把发展的目标放在特色品牌上,把发展的取向放在师生成长上,把发展的评价放在人民满意上。需要我们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办学治校的教育教学具体工作中,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不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2 持续提升对新思想的实践认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的成功经验,也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实践认知[2]。高职院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回答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时代命题,自觉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培养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职业人才,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视大有空间的现实差距,把握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不断强化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大有作为的生动局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强化政治思维,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价值目标,把立德树人落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实在“三全育人”的合力上,落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需要我们把立德树人的着力点聚焦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上,聚焦到铸魂育人上,树立系统思维深入思考学,坚持问题导向联系实际学,自觉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重点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着力讲清讲透这一重要思想的历史贡献和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着力讲清讲透这一重要思想的主题主线、科学体系、内在逻辑、基本内容和实践要求;着力讲清讲透这一重要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维方法、价值理念、思想体系贯穿各专业教材中,将课堂打造成为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场域,不断增强师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2 着力在加强党的建设中落实立德树人

历史已经充分证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保障。新时代,高职院校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等现实需求,高质量地培养知行合一、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丰富党的建设载体和内涵,牢牢掌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使学校成为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

2.1 以首位意识加强政治建设

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第一要求。高职院校要落实这一要求,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3]的根本要求,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转化为有力的措施办法和工作机制,切实在把好政治方向、服务面向和育人导向上下功夫;在管改革发展、办学治校、落实主体责任上下功夫;在坚持民主管理、科学治理、依法决策上下功夫;在强化认同、提升素养、清正廉洁上下功夫;在管好干部、善用人才、建强队伍上下功夫;在责任分解、责任到人、激励考核上下功夫。完善和推进学校党委班子“六个过硬”运行机制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和职业教育改革新政策,突破思维定式、路径依赖,坚决纠正与新思想不相适应的思维观念,完善与新时代不相匹配的体制机制,把制度执行和监督贯穿学校治理全过程。不断提高党委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能力和定力,提升党委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始终在事关政治根本问题上站稳立场、把准方向。

2.2 以组织路线引领基层党建

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是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点所在,基层组织作为组织体系的根基,是党发挥作用的战斗堡垒。当下,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两张皮”、政策落实过程的“中梗阻”、党建工作“上热中温下冷”等现象,仍然是高职院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痛点。因此,高职院校要把抓好学校各级组织建设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建设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工作之中。通过完善制度与机制建设,推动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注重发挥党总支在意识形态、师德师风、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重大问题上的政治把关作用,把强化对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塑造师生员工健康人格心理作为重点,并融入专业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工作中[4]。不断加强对师生党支部工作的有效指导,严格贯彻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强化党员先锋实践基地、党员警示教育阵地建设,打造“面对面”的有形阵地、“键对键”的线上阵地、“手牵手”的岗位阵地、“点连点”的任务阵地、“心连心”的心灵阵地;创新观摩式、体验式等党员教育培训模式,丰富党员党性“体检”学习提升等方式,强化党员的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和内心认同;建立“指尖平台”,构建“交流矩阵”,突出红色文化和主流思想引领,寓理想信念教育于日常网络生活。以标准化建设促进规范,以优质化建设提升质量,以特色化建设打造品牌,打造政治过硬的带头人队伍,立足基层需求,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切实做到党支部教育党员等“七个有力”,不断提升党支部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2.3 以干部队伍汇聚发展力量

干部队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个中心任务,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新时代,高职院校要以干部队伍凝聚发展力量,一是要强化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广大师生信得过”的干部提拔上来,充实进去,形成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二是要强化学风建设。通过有深度的思想教育,有力度的精神引领,有高度的价值追求,有品位的职业设计等方面进行思想的升华和灵魂洗礼,不断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激励干部争做共产主义理想的忠实信仰者、红色精神的有力传承者、核心价值观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模范践行者。三是强化能力建设。要教育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拓宽视野,更新办学的理念,把握教育的规律,服务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多元成长成才,不断提升依法治校的能力。四是强化作风建设。突出干部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教育,针对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紧紧围绕党性教育、廉洁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政治认同、价值认同、职业认同,在干部队伍中形成“扑下身子做事、干干净净做人”的良好风气。

3 着力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工作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途径,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用核心价值塑造人,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第一要务。

3.1 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

针对高职院校在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中存在的责任意识弱化与虚化、责任边界模糊与交叉、责任机制碎片与缺失、责任追究松软与乏力等困境,牢固树立意识形态工作党的领导的政治理念、世界战场的警觉理念、立德树人的价值理念、底线思维的系统理念、多方协同的共治理念,构建责任目标机制、健全责任到位机制、落实责任联动机制、建立责任连带机制、完善责任考核机制,实现意识形态责任对象从党政分开向党政同责转化,责任设置从宏观布局向微观规范深化,责任范围从局部规制向全局覆盖扩展。把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放在突出位置,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全面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领导,增强问题意识,不断提升思政课这门“关键课程”的供给水平和质量。

3.2 抓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职院校主动作为,积极构建“大思政”新格局,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大力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逐步形成突出思想引领、多方协同联动、体现多维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取得一定的成效。我们也要看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作,仍然需要我们加大力度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现课程思政工作的系统化、全面化。在实际工作中,坚守思想政治工作转换范式、整合观念,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精准回应学生关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融”通上做真功、求实效,转变学习的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强化教学相长,实现他育与自育的融通;优化治理机制,实现管理与服务的融通;创新思政媒介,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通,切切实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不断加强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认识、深刻理解、自觉认同,真正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学生思想、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5]。

3.3 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这对我们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提供了“路线图”。高职院校要把“三全育人”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完善学校、学院、教研室、教师四级功能定位,形成多主体全员共育的体制机制,推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领域同向同行,完善制度、文化、队伍、载体全要素改革创新。全员育人,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深度融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优化科教协同机制,创新管理服务方式;强化协同,积极探索和实践课程思政、实践思政、网络思政、心灵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多维评价,重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在践行“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具体实践中成长成才[6]。

3.4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党史学习教育,使广大师生明马克思主义之真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大道和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树立了正确的党史观,更加坚定信仰信念和信心,“四个意识”“四个全面”和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两个维护”“两个确立”成为师生的行为自觉。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意味着要把党史学习融入日常,体现平常[7]。把学习教育的成效不断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因此,高职院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在目标定位上,要突出永葆党的初心使命、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在创新学习方式、打磨学习内容上下功夫,面对信息时代瞬息变化的特点,不仅要优化组织培训学习,推动党史进课堂、进头脑,还要用好“互联网+”这个新增长极,建好手机“微课堂”、搞好线上“微教育”,推行可视化、沉浸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在组织机制上,要强化党组织的政治责任,科学制订计划、灵活设计活动,确保学习教育有序展开。在实际工作上,要把学习党史与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常思党史智慧、常树党史思维、常用党史方法,持续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基层,协调解决矛盾,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不断提高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

4 着力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落实立德树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有一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度政治觉悟、良好道德修养、强烈进取精神的“大先生”。

4.1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设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在教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法治建设的轨道,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高校教师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和工作导向。因此,高职院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制度层面认识和设计,严把教师选聘的入口关,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核,在提高领悟力和执行力上下功夫,通过激励奖惩、监督约束、典型示范、榜样引领,引导教师自觉教书育人,自觉提高政治意识和业务能力水平,打造一支“信念之师”“品行之师”“学问之师”“仁爱之师”,以师德师风建设推进立德树人实践创新,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执行者。

4.2 发挥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教师党员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主体的核心力量,是师生中的优秀代表。他们政治上可靠、宗旨意识强、素质能力好,是师生向善向上的榜样力量。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依靠这支力量,充分发挥这一群体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头示范作用,通过他们思想上的引导、岗位上的示范、师德中的引领、专业上的引路、实践中的引力,教育学生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从而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依靠这支力量,发挥这一群体在师生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了解师生思想动态,化解师生矛盾,就可以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针对性地落在基层和基础工作上,保证育人道路畅通。依靠这支力量,充分发挥这一群体的能力素质优势,靠科学的方式方法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力地落到实处、落在细处。

4.3 形成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氛围

强化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教师用良好的师德、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厚植专业人才的伦理根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完善意识,坚持寓教于学,切实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色和特点,不断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多方合作,推动学校教育、企业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对接、全面融合,形成多方合作育人的合力,不断拓展国家大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教育内涵,不断延伸协同育人、立德树人的广度和深度,高职院校学生成为坚定理想、服务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经世致用、崇德重义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