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晶
(南京审计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1815)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由此确立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应用的迅猛发展,对高等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在应对“大智移云”时代变革中呈现出创新融合的新趋势[1-2]。2020年11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提出“要构筑信息化社会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同志也提出“全面提升新时代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强调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借助信息化来助力自身的发展,并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引领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2022年2月发布的《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再次强调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构建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新模式”。在此背景下,探究新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标准框架和发展路径,对推动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良,促进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大智移云”时代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2018年教育部启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中国教育信息化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技术手段、发展成果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推动高等教育的教学技术进步、教学效率提升和教学形式变革,形成全新的以“大智移云”为条件支撑和核心要素的教育发展新形态。高等教育学习方式、知识传播、资源使用效能都得到极大提升,基于开放理念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环境应运而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建设平台。
“大智移云”时代对高校教师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是新时代高校教师发展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存在。一方面,“大智移云”时代拓展了教育系统中各个要素的领域,打破了原本单一的学习资源时空边际和获取渠道;另一方面,教师教学能力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其教育教学手段、教学素养和专业技能都亟需做出创新性回应。“大智移云”时代高校教师需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更新教学模式、教育理念及其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素养;与此同时需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改进教学手段,适应教育变革时代的全新发展要求,这也是教师应对“大智移云”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3]。
“大智移云”时代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确定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在此发展机遇中,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较为先进的引领能力,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做出贡献,也能够在未来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4]。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教育必须不断提升信息意识,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加强对学习者认知和学习行为规律的研究,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为未来信息化社会培养出勇于创新和善于实践的高素质人才。
2005年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首次提出TPACK理论框架,TPACK是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缩写,由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三个核心要素构成,三种元素交叉融合,形成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四个复合元素[5]。TPACK框架综合考虑了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支持的有效融合,体现了信息时代对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的基本能力要求,也反映出教师运用技术支持解决教学问题以实现教学效果优化的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TPACK框架及其组成要素示意图
理论界对TPACK框架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较为关注,研究指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当代高校教师最重要的职业素质与核心竞争力,需提高教师信息化学习主体意识,创建并完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体系[6]。同时,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对信息化教育的意识与责任、知识与技能、设计与实践、社会实践、研究创新等要素均较为重要[7-8],并从不同层面构建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指标,包括学科素养、教学法素养、信息技术素养、学科教学素养、信息化学科素养、信息化教学法素养、信息化学科教学素养等[9-10],也有学者融合教学实践探讨信息化素养在教学设计、教学整合、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教学周期中的作用[11-12],为TPACK框架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研究基础。基于TPACK框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从信息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构建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要素[13-16],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TPACK框架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体系
“大智移云”时代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TPACK框架,可以梳理出“大智移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知能结构要素,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大智移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指标体系
1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指高校教师能够运用信息科学技术有效开展教学设计的能力。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够以教与学的理论为指导,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设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及其教学环节,实现教学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整合;同时,教师能够充分、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达到学习效果。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信息技术时代新型教学活动的实践依据和理论指南。
2 信息化教学整合能力
信息化教学整合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将信息科学技术有效融合于教学过程中,进而促进教与学过程有效融合提升的能力。信息化教学整合能力侧重于运用信息科学技术探索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变革,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技术、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信息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进而有效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方式。在信息化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深化和体现,从而辅助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相长。
3 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是指高校教师运用信息教育技术设备,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是一种系统性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依托信息教育平台创建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在线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在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更注重教师运用信息科学技术协作学生开展学习与探究活动,关注学生学习问题的解决,以促进实现教师帮助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目标。
4 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是指高校教师能够充分运用信息科学技术手段,根据前期设计的教学目标开展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的目标是通过新型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介入,以OBE教育评价理念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导向为基础,以持续改进为目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教学数据并开展统计分析,进而多元维度构建信息化的课程评价综合考核体系,确保教师教学过程诊断及教学效果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5 信息化教学研究能力
信息化教学研究能力是指高校教师能够运用信息科学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信息化教学研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周期,通过信息化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可以为高校教师应对日益复杂的教学环境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也能为高校教师适应智慧教育时代的教育模式改革诉求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是保障教学活动取得最优绩效的重要支撑。
根据TPACK框架可以看出,“大智移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具体知能结构变化阐释如下:
1 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动态发展性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新时代高校教师需要掌握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智慧教育时代的传授技能日益丰富和多元,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保持知识的与时俱进,以确保其能进一步推进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资源储备和教学技术体系的日益优化和完善(图2)。
图2 “大智移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知能结构变化图
2 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知识融合性
信息化教学能力中的每一项知识体系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不是某一项教学知识、传授方法和应对技能的机械叠加,每一项知识体系之间同时又是紧密相联的,而且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恰恰重视此类信息在特殊条件下的化学结合效应,即知识之间的有效融合性。
3 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概念整合性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个具有概念整合性的复合概念,其复杂的系统性有助于教授者形成特定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模式,有助于教师在准备教案或是构思课堂讲授时,更好地获得资源和整合,指引教师重视授课知识、授课手段和讲授技巧之间的密切联系和有效互动。
4 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操作灵活性
信息化教学能力整个体系内容丰富又彼此密切相关,体现出一种“复杂又紧密”的系统形态。“大智移云”时代高校教师在知识传授的实践中,需要结合自身教学内容分析处理,不能简单地机械化操作,要灵活地应对不同的教学过程,具有操作的灵活性。
5 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实践创新性
信息化教学能力服务于教学实践创新,集中体现教学情景下教学法、特定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之间的系统性关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理论情景推演出教学问题的解决路径,并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创新的形式不断淬化并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学科知识。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过程优化的重要途径。教师能够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设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采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根据课程教授主题、学生个体特征和教学环境要求,制定教学目标、规划教学内容,并准确传达给学生。同时,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围绕课程教授主题选择教学媒介支持,充分融合教学媒介与教授主题设计,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信息化教学整合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高校教师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形成“以学生学习全过程为中心、以课程全生命周期为轴线”的课程流程,通过搭建教学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发布教学任务、对分课堂研讨、分阶课后训练、知识范畴拓展等“线上+线下”整合措施,实现“课前—课堂—课后”的全流程课堂重组和更新,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实现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资源整合中的关键作用。
信息化教学实施是教学目标实现的核心保障。运用信息化手段能提高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度,保障授课教师及时有效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情况并适时进行课堂内容的更新调整。一方面,教师通过运用信息化教学媒介、调整授课方式等方法,快速解决如设备故障、软件失效等因教学工具导致的突发状况;另一方面,信息素养的提升也能够帮助教师通过使用更为多元的教学工具,更好地开展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师生互动形式,有效保障课程效果。
信息化教学评价是教学课堂反思与课程改进的基础依据。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能够指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评估自己的学习,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优化学习效果,有效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中的“堵点”,融汇贯通“教学评价—教学考核—教学反馈—教学改进”全过程。
信息化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学实践向理论成果转化的发展平台。有效的教学研究能够为教师教学实践积累有益的经验,也为后续教学安排调整给出规划性的参考意见。积极运用信息化资源和手段收集数据、整理资料、挖掘核心素材,引导教师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据资源攻破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抓住学生的疑惑点和瓶颈点,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突破教学模式创新困境,实现教师教学学科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