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工程一流专业建设中的问题及措施

2023-02-24 21:25陆金铭
高教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轮机一流船舶

陆金铭

(江苏科技大学 能源与动力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规格的要求不断提高。而高校扩张使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大学生学习状态及综合素质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认可度及就业质量随之降低,这导致考研人数的激增,考研竞争加剧。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又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为了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央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重大战略决策。2017 年9 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确认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名单中所列高校均为原重点高校。对于普通高校来说,虽然拥有绝对多数的本科学生,但很难有机会入选建设名单。为此教育部办公厅在2019 年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其目的是使一般高校能拥有一个或多个一流专业建设点,通过一流专业建设,逐渐形成较强的学科,从而迈向“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目标。普通高校可以借“双万计划”的建设机会,改革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管理方式,强化专业建设,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江苏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轮机工程专业有幸被列入“双万计划”建设名单,成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双万计划”强调“一流本科”“一流专业”和“一流人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强调在建设过程中持续改进。“双万计划”建设是否成功,当然要看科研成果及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但最主要是看学生最后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及学好了什么。

许多高校对“双万计划”建设进行了实践探索,一般认为应从构成专业的基本要素着手建设。如文献[1]指出了一流本科专业应从专业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建设。文献[2]认为轮机工程一流专业建设应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从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等方面加以优化,吸引优秀生源、提高双创意识与能力。文献[3]认为一流专业建设应明晰专业定位、调整专业结构、突出专业特色差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文献[4]认为一流专业建设重在基础建设和机制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学生成长等方面,硬件包括教学设施、实训基地和师资力量等,软件包括培养模式、学风建设和质量保障体系等,学生成长包括生源质量、毕业要求等。

我校轮机工程专业学生,其就业基本面向各大船厂及各船舶设计院研究所,主要从事船舶动力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试航等。根据该专业自身的特点,下面对其存在的问题及一流专业建设措施作一些分析。

一、轮机工程专业现状

(一)招生情况不理想

轮机工程专业面向艰苦的造船行业,属于非热门专业,在社会上认知程度较低,多数考生及家长对此并不熟悉,因而报考率较低。第一志愿报考的较少,一般都为征求志愿生或调剂生,包括相当一部分的西部偏远地区的学生。这不仅给入学后的专业教学质量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对就业也很不利,因为船厂基本上分布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末有一次调专业机会,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校内其他专业。在船舶行情严重下滑时,轮机工程专业一年级学生申请调外专业的达到17%,成功调专业的达8%,这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调出,对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带来很不利的影响。

(二)学风不端正

学习兴趣匮乏。只有部分同学真心喜欢本专业,能认真听课,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喜欢所学专业,缺乏学习热情,极少数同学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考试挂科甚至延期毕业。

学习动机功利化。相当一部分同学学习只为了取得好分数,以便争取奖学金,争取保研机会,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清晰的学业规划和长远目标,缺乏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盲目跟风考研、考公务员,占用了大三大四的大部分时间,专业课往往学得并不扎实。虽然考研升学率逐年提高,但只有其中一部分继续本专业或本学科的学习,另一部分则换了专业或学科。

学习方法不科学。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考试前搞突击,学习缺乏主动性。

(三)行业内就业意愿不强

船舶制造行业具有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等特点,是一个相对艰苦的行业,大部分工作为现场作业,船台机舱内工作环境差,每天一身油污一身汗。另外船舶行业又易受世界经济影响,容易大起大落,特别是地方及民营船企抗风险能力差,易陷入资金困境乃至破产,工资收入相对于沿海城市房价来说又微不足道。所以,学生毕业后从事船舶制造业的意愿不强,工作后跳离本行业的较多。

二、轮机工程一流专业建设措施

(一)一流精神追求

“一流专业”建设,首先必须树立一流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积淀下来的为教师、学生所信仰的一种理想、追求和意志,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校具有80 多年悠久的办学历程,一直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一直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持续为船舶制造、海洋开发及国防事业培养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凝练形成了“江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的“船魂”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精神品格。

“船魂”精神是家国使命、集体主义、社会责任和进取精神的具体体现。江海襟怀是指心态洒脱、开放包容的江海文化。同舟共济是指众志成城、团队至上的造船文化。船舶工业的产业关联性高,相互配合、相互协作要求高,更需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齐心协力实现共同目标。扬帆致远是指纵横四海、突破自我和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是“船魂”精神最突出的精神特质。

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船舶工业艰难发展历程中的典型事件和人物,特别是我校校友及其事迹,以此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及自豪感。我校被誉为“造船工程师的摇篮”,校友遍布整个船舶行业。校友中有不少航母、核潜艇、大型驱逐舰、豪华客滚船、邮轮、极地邮轮设计师及建造师等行业精英,具有“吃得了苦、扎得下根、聚得齐心、干得成事”的鲜明特质,得到船舶行业高度认可。引导学生向精英校友看齐,并鼓励学生敢于超越前辈,为行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造船量已领先韩、日,成为全球最大造船中心,但低价值船型居多,利润率不高,加上设计能力落后、配套产业发展滞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目前船东首选船型为高技术、高附加值和节能环保型自动化船舶。国内船舶行业正在积极调整产业方向,努力适应船舶发展趋势。在这样一个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奋进的时代,充满技术变革和发展机遇,轮机工程专业必然大有可为。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船舶及海工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必须发扬“船魂”精神,树立一流信心,包括行业信心和专业信心,培养学生热爱行业、扎根基层和为强国战略艰苦奋斗的精神,实现“一流人才”培养中对于思想政治素质的目标要求。

(二)一流学习兴趣,一流学风养成

船舶是个大系统,涉及多个学科,涵盖多种新技术。如动力装置新技术方面有氨气燃料动力技术、LNG 船双燃料动力技术、风力助航技术、锂电池技术和氢能技术等;节能减排方面有污水处理技术、油水分离技术、脱硫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等;数字化方面有数字化造船、虚拟现实、仿真技术、数字化智能机舱和数字航运平台等;此外还有新工艺、协同设计及减振降噪等关键技术等。以上这些技术均为轮机工程专业的核心研究内容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内容,所以这个专业充满发展机会,包括国际合作机会等。随着“双碳计划”的实施,会催生出一批新技术新工艺,只要能沉得下心,可以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所以轮机工程专业极富挑战性,具有巨大发展前途,以后从事的工作是具有创造性的,而不是做简单重复的劳动,应开拓学生专业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另外,船舶行业正在大力推进智能制造相关技术、不断提高自动化工装水平,通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造船利润水平。船舶企业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正在不断提高工人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加强技能培训和培养技术骨干。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这个专业不仅能学到技术,而且还是能挣到钱的。轮机工程是个高就业率的专业。我校轮机工程毕业生受到大中型船厂、船舶机械制造和港口管理等企业的欢迎,连年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就业待遇也很优厚。

通过学科前沿讲座及专业导论课程,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及最新研究成果。定期、不定期组织教师开设拓展讲座或邀请校外专家举办讲座,使学生了解到科研的最新发展动态,开拓专业视野,从中发现未来就业或创业中更多的选择方向,同时学生也从中了解老师及科研工作者们对学术研究的态度,有利于促进师生良好关系的形成。

用各船厂的工程案例,在课堂上展开研讨,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采用课前留作业,让学生自行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上课时进行交流点评,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以趣导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发愤图强、自主学习、勇于创新的优良学风。学习是个长期的事情,不可能在学校把以后工作所需知识都学完,知识在不断发展,技术在不断进步,所以重要的不是知识获取的多少,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即学习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同时应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

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境”乐学,培育优良学风,促进大学生身心成长。通过选树榜样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态度与方法。加强诚信意识,形成积极向上、刻苦勤奋、风清气正的校风。

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促进优良学风的养成及长效机制的生成。通过点名考勤、班长考勤及监控考勤等多种形式,提高出勤率和听课效率。改革成绩评价体系,提高平时成绩占比,平时成绩包含出勤率、听课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讨论参与情况等。

(三)一流培养模式

1.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专业的特色化、差异化是确保专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标识性的基础,也是确保专业能够保持长久吸引力和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我校轮机工程专业要想建设成为一流专业,必须与兄弟院校的轮机工程专业有所不同。

一是专业方向上的不同。对轮机工程专业进行梳理分析,结合历史发展与现状、自身优势特色、地方经济特点等,除了设置一些专业必修课外,同时设置了几个专业方向,如轮机设计方向、轮机修造方向、轮机管理方向和振动噪声方向等,每个方向都有若干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这些方向对应船厂的相关工作岗位,为学生毕业后上岗工作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是课程体系结构的不同。轮机工程专业课程按通识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和专业课模块三个模块进行设置,每个模块都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

三是专业教材的不同。新编出版专业系列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重点突出特色,吸纳最新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对交叉领域进行补充和调整,拓宽知识面,注重启发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轮机工程专业属于典型的应用型专业,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培养的是厚基础、懂技术、重实践的高级人才。新教材应满足学生无论将来从事图纸设计还是从事一线生产制造,或从事现场安装调试,都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及应用创新能力。

四是实践教学平台的不同。充分发挥学校与船舶行业联系紧密的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多方共建,通过“实验教学、研究创新、企业实践”三类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动态闭环调节机制。目前,新建完成了轮机机舱实验室,船用双燃料发动机实验室,与企业联合建设了专业实验室。连续主办四届全国大学生能源与动力创新大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可喜成绩。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多维度监测、评价和反馈,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参与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承担学生到企业实习阶段的培养和管理任务。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平台,推进现场沉浸式教学。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认知过程,让学生深入理解前沿理论与先进技术,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学会思考,训练思维,培育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结构丰富多样,课堂生动活泼,而且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是课程目标要求的不同。按照“金课”课程要求,轮机工程专业各课程设定高阶性、创新性及有挑战度的目标。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Benjamin Bloom)将认知过程分为识记(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6 个层次,前三个层次属于低阶层次,后三个层次属于高阶层次。对于轮机工程专业来说,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培养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分析与创新能力,提升专业课程的高阶性。在案例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与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课程目标根据船舶行业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调查分析来进行调整。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实践环节、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等按照“金课”要求调整。通过校企共建案例库,将含有智能制造、虚拟仿真等工程素材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并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 联盟平台等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以及挑战度。

2.建立“导师制”,助推学生发展

学生入学后,除班级有学业导师外,每名学生都分配一名专业导师,指导整个学业过程。通过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导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学习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教育学生明确学习和成才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与各学期选课。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科学与创新精神,安排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研讨班活动、参加实验室项目或课题等。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通过参赛驱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提升学业兴趣。通过学校的要求与学院的努力,目前轮机工程专业大学生参加创新训练项目比例达到100%。通过增强导师的指导力度,使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撰写学术论文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未来竞争的核心能力。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其发展方向和就业方向提出合理的建议。

(四)一流专业质量标准

专业认证是对高等教育进行专业评价的基本方式。通过专业认证,意味着其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质量标准。我校轮机工程专业已向英国轮机工程学会申请IMarEST 认证,把通过国际认证作为一流专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用国际标准引导专业教学、课程设计和方法改进。专业认证中的质量标准是学生全员达标的最低标准,作为一流专业,必须通过专业认证,并且其质量应高于专业认证标准。

优质的生源供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加强招生宣传,在地方普通高中学校建立优质生源基地,吸引优秀学生报考,稳步提升第一志愿录取率。

近年来,船舶行业对轮机工程专业毕业生需求一直较大,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随着船市回暖,各大船厂订单爆满,高附加值船型增多。船舶行业校园招聘人数激增,而且薪资普遍增加,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的意愿有所提升。

近几年毕业生中,考研升学率达到25%,部分同学进入985 或211 高校继续学习,升学质量较高。近年来签约单位以各大船舶企业为主,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毕业满意度有所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三、结束语

一流专业建设,涉及教育过程的方方面面,以持续培养出“一流人才”为最终目标。对于我校轮机工程专业来说,应着重突出“船魂”精神,以一流培养模式,达到一流专业质量标准。

猜你喜欢
轮机一流船舶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船舶!请加速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通过斗轮机位置数据共享实现两机防撞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船舶轮机常见的故障
面向实操评估的轮机虚拟拆装考试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