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靖西绣球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2023-02-24 14:17杨顺琦任世宇李文婷百色学院
文化产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靖西绣球文创

杨顺琦 任世宇 李文婷 刘 赞 百色学院

乡村振兴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意义深远。为应对品牌缺乏,创新意识薄弱,发展资金不足等挑战,可以从加强政策保障、长效扶持及资金投入;提高创新意识,加强对绣球手艺人才的培养;提高绣球的生产效率,推动绣球产业化发展;注重绣球本体的创新设计,促进绣球产业多样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等方面入手。

绣球是广西壮家人的定情信物和吉祥物。位于桂西南边陲的靖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当地妇女制作的手工绣球,因其结构特殊、小巧玲珑、色彩鲜艳,被人们当作逢年过节赠送亲友的佳品。

靖西乡村振兴离不开绣球的蓬勃发展。村民工艺兴则乡村产业兴,乡村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三农”兴。靖西绣球曾是靖西老百姓衣食之本,是各村镇传统手工艺者的非遗瑰宝,其发展与创新关乎靖西各村民生。

靖西绣球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绣球文化的起源

有关绣球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左江流域宁明花山崖的壁画。壁画上绘制着壮族人民拿着用青铜铸成的古代武器“飞砣”和其他部落争斗的场景,这种青铜浇铸的“飞砣”就是壮族绣球的雏形。到了唐朝,“飞砣”的制作材料已经演变为棉布、麻布和丝绸刺绣而成的布刺。宋代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里描述到“上巳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驼。男女目成,则女受驼而男婚已定”。此时绣球已经发展为年轻男女之间表达爱情的媒介,是男女定情传爱的信物。明朝王济在《君子堂日询手镜》中写道:“每岁元旦或次日,里中少年裂帛为帕,挟往村落,览处女少妇,相期答歌,允者以布帕投女,女解所衣汗衫授男子归,谓之抛帛。”抛绣球逐渐成为青年男女传达爱意,寻求配偶的活动。在广西壮族的春节、三月三歌节、中秋节等盛大节日一般都会有抛绣球的活动,以绣球为媒介,让不少年轻男女喜结连理。

绣球文化的发展

靖西绣球文化在与汉文化的互动中传承与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绣球一直都是壮族男女之间传爱定情的信物,但是因为很多绣球的制作都是在女孩子的闺房中完成的,所以具有很强的私密性。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靖西绣球突破了“私密性”的束缚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抛绣球也成为一项日渐流行的体育项目。

20世纪70年代,电影《刘三姐》的上映成为靖西绣球的特性由“私密性”物品转变成公共性商品的一大推手。电影播出以后,靖西绣球被公认为壮族文化的标志物。改革开放以后,靖西绣球被广大消费者定义为民族手工艺品,逐渐走向产业化的道路。

靖西绣球的艺术特征、审美价值及文化内涵

靖西绣球的艺术特征

靖西绣球多以黄、红、绿三色为底面质料,共有十二瓣,每一瓣都会绣上象征吉祥的图案,如梅兰竹菊等花卉图案,也有龙凤燕等图案,各式各样的图案让靖西绣球无比生动。这些图案造型繁复,构思巧妙,寓意丰富,代表了壮族人民对生命的渴望与热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堆绣”是老一辈手艺人在制作绣球时常采用的一种古老而又复杂的刺绣工艺,是先将线编织成一条彩带,再将彩带编织成立体的图案。在制作绣球时,还可以采用单线刺绣的方法,在花瓣面料上绣出各种图案,这种刺绣方法虽然简单,但是艳丽的颜色和生动的图案相结合,可以呈现出似画般的美感。

靖西绣球的审美价值

自古以来,靖西壮族青年男女都是通过抛绣球的方式传递感情,实现结亲嫁娶的目的。靖西绣球以其独特的造型、复杂的工艺、精美的图案,被称为“广西绣球之上品”,闻名于世,具有丰富的视觉语言和审美价值。绣球不仅是国家之间友谊的象征,也是人民团结的象征。在庆祝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时,靖西人民用手工制作了两个直径分别为1.97米和2米的超大型绣球,寓意着中华儿女终将会团结在一起,永不会分开。

靖西绣球的文化内涵

靖西绣球是壮族的特色文化遗产之一。在老一辈靖西人的眼中,绣球扮演着为壮族儿女传情达爱的角色。每到三月三,壮族男女相邀于村边,分成男女两排相互对歌,在对歌中相互了解彼此,姑娘们会将手中的绣球抛给自己心仪的男孩,男孩再抛回,循环往复,喜结连理,一个家庭建立的纽带往往是从一颗精美的绣球开始的。如今,时代不断发展,靖西绣球被赋予了新的寓意,由“传情物”演变为了商品和吉祥物,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靖西绣球成了广西的特色文化符号,并深受外国友人的喜爱。

靖西绣球文创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依托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文化广西”战略,以及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优势,靖西绣球文创产业在发展中求创新,突显绣球文化与民族特色。目前,虽然靖西绣球文创产业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其传承与发展仍旧存在诸多问题。

绣球文创产业的发展现状

由于绣球文创产业的滞后性,笔者曾于2020年11月—2022年5月先后赴靖西壮锦厂、靖西旧州古镇进行田野调查,了解绣球产品开发和销售情况等。同时掌握了绣球产品的产量、种类、开发利用、销量等内容,观察了绣球的制作过程。调研发现,在当地政府政策的扶持下,绣球生产逐渐市场化、社会化,并初具规模,其中做得比较好的是靖西壮锦厂。在政府与企业的大力宣传下,绣球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逐步国际化,销售范围不断扩大,销售额也在稳步上升。当地企业在传统销售方式的基础上,通过个性化定制、大量批发、成立专卖店、博览会推广介绍等方式,拓展绣球市场。随着时代的变迁,绣球产品设计与时俱进,逐渐由功能单一的传统绣球转变为多功能且内涵丰富的绣球衍生产品。

绣球在营销方面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采用现代营销手段,不断增加销量。此外,绣球文化还与当地旅游景区紧密结合,建立具有绣球文化元素的旅游景区,多层次、全方位地对绣球进行展示。文创企业设计的绣球产品可以在景区纪念品商店以及部分商户内进行销售,这样可以促进绣球产品销量的增加。

绣球文创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文创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础,文化内涵才能转变为文化资本,进而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绣球文创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目前还面临着许多困境。

1.缺乏品牌支撑,市场影响力小

绣球的宣传效果不佳,主要体现在年轻群体对绣球了解甚少;虽然成立了许多品牌,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无法扛起绣球文化大旗;诸多从事绣球生产的企业没能形成合力,合作意识不强,绣球文创产业发展受限。

2.创新意识薄弱,产品种类单一

绣球文创产品设计缺乏创意,市面上的产品大多还是传统造型的绣球,只是简单在产品上进行功能的叠加,没有体现出绣球文化的内涵。绣球产品尚未走进人们生活,传统绣球功能单一,人们对其需求不大。而经过改良设计的绣球,应该具备多种功能,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

3.缺少资金支持,发展后劲不足

生产方式落后,质量堪忧,未制定相关市场标准,相关企业缺少监管,文创企业规模不大,资金不足导致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受限,这些使得绣球文创产品制作工艺粗糙,也是产品销量差的原因。校企合作结果不尽如人意,举办关于绣球产品设计大赛等收集创意的赛事落实不到位,好的设计与创意无法落地生产,使得相关设计比赛收效甚微。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人们逐渐减少出行次数,人流量减少使得靖西旅游业受到冲击,依托景区销售为主的文创产业也受到重创。

乡村振兴战略下靖西绣球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策略

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能产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资源基础。只有积极探索发展当地本土品牌文化创意产品,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打造本地优势文化品牌,提升本地文化核心品牌竞争力,借助本地新媒体传播平台,有效推动本土文化创意产品与本地市场互动融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农村文化振兴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因此,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没有重点是振兴乡村文化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加强政策保障、长效扶持及资金投入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农村地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必备条件。相关部门应监督农村建设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还要遵循政策导向,明确社会责任,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绣球文化,可以制订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与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及再利用的规划,抑或强制性立法,加强对地方文化遗产的生态保护,促进地方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发展,开展行之有效的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提高地方政府对本土文化遗产的管理水平,培养民众的社会性保护意识,使其牢固树立保护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并构建绣球文化价值评估体系,大量招商引资,全面推进绣球的产业化发展。

提高创新意识,加强对绣球手艺人才的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绣球手艺人作为绣球文化创新的核心动力,是绣球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不可或缺的保障因素,并直接影响其最终产出。大力提高农村绣球专业手艺人的自主创新创业意识,对手艺人进行有关绣球文创产品的创新技术教学,加强对农村绣球手艺技术人才的专业培养,促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这不仅可以彻底改变他们的职业精神面貌,而且还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传承的过程中融入激励机制,全面落实地方和基层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提高绣球的生产效率,推动绣球产业化发展

结合新科技、新材料、新媒体,提高绣球的研发生产效率,实现绣球的数字化资料保存和技术传承。除此之外,推动手工制作和机绣结合,不但能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能,增加经济价值,还能够增加文化创意产品的丰富性,给传统手工业的延续与发展带来了新思路。传统手工艺和现代社会生产实践的融合,完成了传统符号的再表达,使传统手工艺的传播变得更加灵活自由,从而加快了绣球产业化的进程,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新媒体传播平台以其传播信息的准确及时性和信息传播的高效性,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利用新媒体传播平台,可以促进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推广。通过抖音、微博、微信等多种新媒体传播平台,可以进一步展现绣球产品的外观特征与文化内涵。

注重绣球本体的创新设计,促进绣球产业多样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

目前乡村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主要依托当地的民族服饰、风俗节气以及饮食习惯等文化资源。在设计绣球文化创意产品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当地绣球文化与产品进行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绣球文创产品。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我们应遵循科学发展、突出中国特色、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原则,聘请专业的设计师与绣球手艺人进行合作,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深入观察和分析,设计更加新颖、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绣球产品。

其次,坚持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战略,打造绣球产品与市场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强绣球文化特色和区域优势文化资源的相互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市场经济协同发展的良好势头,促进地方经济蓬勃发展。

最后,我们必须不断提高绣球品牌意识,建立更加具有地方特点的文化创意品牌,赋予地方文创产品更多的文化附加值,有效提高地方消费水平。除此之外,设计和推出的绣球文化产品应该注入更多情感,体现地方人文理念,表达地方人性关怀,彰显地域特色。

绣球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壮族深厚的民族文化。靖西绣球文创产业虽然起步较早,发展相对较快,但是其自身发展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探索靖西绣球文化与产品设计创新的融合,对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及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文化与设计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将靖西绣球文化与产品设计有机结合,可以在广西地区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创品牌,不仅有利于绣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巩固扶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靖西绣球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感受巴黎——绣球的欧洲艺术之旅
走进威尼斯——绣球的欧洲艺术之旅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靖西农民画在广西深圳等地展出
罗常乐作品选
绣球抛上天
广西靖西麻鸭获“地理标志”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