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建兵(江苏新广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但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由于内部控制不当导致的经营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上海电气突发黑天鹅事件、秋林集团内控失效等问题,都是部分人员利用企业内部控制的漏洞对国有企业经营和社会信誉造成严重危害的经济案件。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面对越来越多的内部控制问题,国有企业领导者如何采取措施保证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通过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来有效衡量内控机制,这些都是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提出的新要求。
企业内部评价有效性是指企业开展针对内部控制系统是否有效的评价工作,主要方法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规范科学的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程度进行分析,帮助企业判断制定的内控流程体系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是否符合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切合企业的发展经营战略、内控目标是否能实现等问题[1]。为企业稳定经营与发展提供借鉴,在评价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内部管理漏洞并且通知相关部门调整战略决策,帮助企业尽快地实现内控目标。
内控有效性包括两种含义:一方面,包括企业制定的内控制度设计、内控流程、内控执行等文件,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合法的企业管理和审计要求;另一方面企业内控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基础上的。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制定的内控制度能够得到严格执行和贯彻,并且能够发挥内控制度对于企业管理的整体把控。
由于内控体制在我国的研究进程较短,相关资料和成功案例并不多。所以在部分企业开展自身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内控管理的意识并不强。无论对企业发展方向起决定作用的企业决策层,还是主要负责运营执行的普通员工们,如果不能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具体内容有清晰的认知,无法认识到内部控制在推动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作用,势必会导致内部控制工作的制定和执行最终只能流于形式,无法落到实处,不能贯彻实施,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是否真实有效。对内部控制认知程度低下,会使企业的内部管理迟迟无法得到科学的改善,始终处于一个松散低下的水平上,出现严重财务漏洞时,如:高层非法转移财产、会计财务造假等问题,就会直接威胁到企业正常的运营管理,严重者甚至会直接导致企业破产倒闭[2]。
在设计企业的内控制度时,要综合考虑内控制度的职能定位、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项目进度、企业的人力资金资源、项目的风险评估等多种因素。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不只是某个部门的操作执行,涉及多个环节的内容,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协作。企业只有在完善的制度支持下,才能有可能完全发挥出内部控制制度的优越性。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也是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企业进行内控管理时,如果只是根据内控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那么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无法做到全面准确,直接影响最终效果。
想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还需要注意在内控执行过程中对于具体工作细节的把控,详细划分各部门的职能,将执行工作细化到每一位员工的身上,严格把控内控管理细节,准确落实内部控制的职责。部分企业对内控具体的细节把控缺失,只精确掌控重要环节,在执行中难免会出现内控管理的漏洞,导致员工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的积极性不高,进而无法正确判断企业经营活动以及资金活动的具体开展情况,内控制度统筹全局的作用也就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人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内部控制操作人员的认知素养以及专业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高低。只有在内控队伍是由一批拥有内控管理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员组成的基础上,才能够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帮助企业构建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并且对内控活动的执行提供有益见解,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企业还可以构建专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小组,对企业内控制度设计、执行等进行总结反思,集中探讨内控制度的落实情况以及最终成果,以便及时找出内控执行过程中的不足,加以改正,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准确有序地落实[3]。
完善的监督机制不仅仅是事前的审核,还包括了项目执行的全程监管和事后的评估考核。若没有构建内部控制管理的全程监督机制,不仅无法有效保障内部控制工作质量,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出现的经营漏洞也无法及时感知并反馈,导致企业对于经营过程中的问题缺少相应的补救措施。企业项目开展情况也缺少实时的数据支持,无法整合汇总内控工作中需要的经营细节,致使信息延迟,对企业内控制度的落地造成负面影响。
首先,对于个人而言,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工作时,相应的管控和约束措施缺失,部分管理人员权力过大,有较多的可操作空间,权责分配不明确。内控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见对企业内控工作的影响较大,导致了内部控制执行时过于混乱和随意。这就要求在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高层管理人员能够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相应的管理和约束措施,如细化内控人员的具体工作、对部分内控操作执行限制权限等,并发挥出高层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适当放权。同时,将职能明确划分到相关人员身上,增加内控操作的透明度,减少个人对内控工作的影响,引导企业内部员工主动承担内控建设的职能,并在操作时严格遵循内部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的规范性。
其次,对于企业整体而言,重视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开展内部控制相关的培训学习,让员工能够从思想上认可内部控制,明确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和员工个人发展的意义。
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让员工能够主动参与到内部控制管理之中,始终将内控意识贯穿于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在日常工作中更要注重内控宣传,逐步营造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引导员工树立遵守内控安排、整体运营的思想观念,为之后更进一步的内控评价工作顺利开展打牢基础。
企业内控有效性评价活动,要以建立了完善的企业内控评价体系为基础,才能稳步展开,如此可以保证内控评价具有规范性和有效性。
企业的内控评价体系要按照重要性、全面性、科学性的原则进行构建。其一,内控有效性评价体系建设要有侧重点,即重要性,围绕企业经营过程中有重要经济或者社会意义的关键业务活动和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其二,要保证全面性,内控评价体系涉及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于预算制定、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运输、仓储储存管理、产品销售等多个环节,可以体现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状况。此外,在进行内控评价时,不但要看到部门对于内控建设的贡献,还要全面兼顾个人;不但要对内控管理结果进行评价,也要兼顾内控执行和内控设计,全方位、多角度地揭示企业在项目运营时面临的风险,如实反映现行的内控设计和运行对于企业管理是否具有有效性[4]。其三,内控有效性评价要切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目标,以实现企业的经济增益为出发点,反馈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结合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构建切合实际有效的评价体系,使其对项目和人员能够进行合理公平的评价,并且提高相关人员对评价工作的认可度。
正确的内控评价方法是保证企业内控评价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企业内控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详细评价法。该评价方法以美国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为蓝本,不仅要审核企业内控框架,还要审核构成内控框架的各个要素,对企业内控执行中的各个环节设计是否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国家法规等进行评价,在评价企业内控运行是否具有有效性的同时,也对企业内控目标实现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权重进行估测[5]。可以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是企业的财务报告,另一方面是内控运行的结果。从这两方面出发可以及时察觉企业内控框架设计的缺陷,防患于未然。
第二种方法是风险基础评价法,企业在使用该方法评价内控是否有效时,要以《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基本内容为基础,在进行内控有效性评价时采用多种方法并行,从多角度、多方面对企业内控风险进行比较分析,最常见的为风险比较分析法、多种业务穿行测试法等,以对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业务以及企业财务运作为侧重点,综合全面地评价企业内控有效性[6]。如企业采用穿行测试法进行业务评价,指的是企业要从现在开展的多种业务中选取最能代表企业核心利益的业务,作为内控评价有效性的重点,利用信息化平台全程对该业务从项目书提交到结束总结的全部环节追踪评价。在财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对从原料订购到销售总账明细处理完成,整个财务运作流程进行追踪。评价在业务执行和财务运算的关键环节,内部控制活动是否真实有效、内部控制执行措施是否得到具体落实。通过有重点且全方位的内控评价方法,精准地发掘企业核心业务风险,强化内控管理和风险意识,避免危机出现。
健全的审计监督体系可以有效推进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应设立独立于财务部门的内部审计监督机构,使审计监督机构只对企业监事会负责,使得企业的平行部门以及企业高层无法在审计监督机构开展审计业务时造成干扰,确保审计监督机构的财务稽查和业务的全面监督职能可以得到有效发挥。
依据《内部控制机制监督办法》的相关规定,不仅要审查企业的动态财务环节如会计、预算、报销等,还要将一部分审计重点放在企业静态环节上面,如对固定资产、预算收支计划、坏账赖账等进行审查。审计工作后,要编制详细的监督审查报告,通过报告精准反映企业在管理、业务、财务等方面内部控制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企业后期管理和业务开展不断优化内部控制,提供依据和数据参考资料。
企业运营时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不仅外部市场环境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内部管理漏洞也会带来一定风险。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应加强对未知风险的识别、分析和控制,使风险评估机制成为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健全内部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面对多变的内外部环境。第一,采取风险责任制,加强对企业业务和财务活动开展前的风险评估。细化企业内外风险指标,将风险评估与员工个体联系在一起,明确责任人的权利责任和利益,促使企业相关人员重视事前风险防控。第二,借助第三地方机构力量。将业务情况、内控管理信息以及市场环境等信息,交给专业从事企业风险评估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整体的风险评估。第三方机构拥有大量具有风险评估经验和专业的评估人才,相较而言,第三方机构得到的结果更加符合市场实情、更加科学。第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特别是针对企业经营中的重点业务的重要环节,设置风险预警指标。建立风险评估的现代信息化系统,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利用现代化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收集,分析相关风险信息,并按照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和预警,当业务面临的风险数据达到设置的风险指标时,通过信息系统提醒业务开展的异常情况,精准地反馈在业务关键环节,使得相关人员发现内控管理中的漏洞,提高内控水平。
内部控制有效性是一个贯穿内控活动的整体过程。所以评价指标要做到少而精,并且突出重点,将内控有效性评价的重点放在公司的核心业务上面,这样内部控制评价有效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在进行评价时,科学地进行评价指标的赋值。根据现有的业务业绩效益进行定量和定性赋值,通过对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评估,使企业的内控管理机制更加具体、可操作,达到最佳的评价效果,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企业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需要在设立评价指标时拥有统筹全局的观念,并且可以抓住企业内控运行的关键。指标必须覆盖企业内控活动的方方面面,系统并全面地反映内控有效性的具体情况,防止片面性指标的选取或者在评论时出现重大的、影响全局的评价盲点。
定量指标指的是直观体现企业运营状况、财务状况的指标,可以直接通过数据显示企业内控管理的有效性,一般体现在企业的具体盈利能力指标,如企业资产运营收益情况、产品销售的净利率、产权股票的净利率;还有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指标,如企业现有业务的负债率、资金流动比率等;企业的运营回收能力比率;企业的发展能力指标等。一般来说,定性指标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能力、风险控制活动、信息的沟通能力、企业的监督能力等。定性指标可以从企业的整体软实力看出,企业内控制度是否贯彻在企业文化和日常管理中,也是对内控有效性的重要评价标准。
同时要避免指标简单的堆砌,根据企业整体战略需要,围绕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整体评价。一要确保评价指标切合企业运营实际,并且便于评审人员操作,确保评价指标成功地运用到实践中。二要增加评价指标的细化和量化,明确定义各项指标的规定、评价含义和适用范围,方便操作的同时,增强公司员工对于内控有效性评价的认可度。三要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尽量选择具有普适性的指标,同时避免随意更换相关评价指标情况的发生,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性。
综上所述,合理科学的企业内控有效性评价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内控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企业的环境、相关人员素质、企业制度建设等多种因素。企业在建设合理的评价体系时也要从这几方面出发,采取相应措施,建立适合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现状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