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培制度下妇产科专硕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2023-02-23 23:07:08程文俊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52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住院医师硕士

姜 旖,吴 畏,袁 琳,程文俊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妇科;b.生殖医学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9)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与临床医学本科生毕业后现阶段采取的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虽然是有机衔接进行,但培养的要求和目标不同。自2015年起,全国开始实行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联合的“双轨合一”的培训模式,该模式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具有临床能力和一定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

2015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作为江苏省首批试点单位,正式开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改革试点工作。由于妇产科硕士专业学位(简称:专硕)研究生培养具有专业性强、临床实践技能要求高等特点,妇产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长时间在临床轮转,科室加强了学生临床技能培养,但导致其科研能力培养被弱化,出现了科研能力薄弱、科研思维局限等问题。本妇产科住培基地针对以上情况和问题自2019年起制定了提高科研思维和能力制度,从而有效激发了专硕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提高了科研能力,增加了科研产出,最终为医院培养出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科研能力对妇产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性

(一)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适应未来的工作

专硕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和一定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需要我们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推进,包括我院在内的众多高水平综合性医院承担了大量的临床研究,从研究的设计、实施层面及患者随访过程都需要按照临床科研的要求和规范进行,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临床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

(二)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当代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的发展为组织胚胎学、发育生物学、生理病理学等临床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使医生对疾病的诊疗有了科学依据,对疾病认识的准确性也明显提高。现在倡导的转化医学研究,就是要求医生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结合基础方面的知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已经广泛运用于卵巢癌一线和二线维持治疗,但如果不了解该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等知识,就无法使患者获益。反之,良好的科研思维可以从药物作用靶点、人体内代谢途径等角度解释药物不良反应,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临床诊疗水平,起到科研与临床相互促进的效果。

二、妇产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范化培训的现状

(一)科研时间不足

根据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学生在三年的学习期间需要在临床科室完成临床医疗轮转共33个月,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在妇科、产科、计划生育、麻醉等临床科室轮转时间较长,而缺乏系统科研培训时间。因此在对除临床实践能力外的其他能力,如临床科研、基础科研、创新技术能力等培养上暴露出了一些短板和不足,难以满足培养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2-3]。很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开学就进入临床实践,我院妇科每年手术4 000~5 000台,每年门诊量24万人次,如此庞大的工作量离不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努力。另外,住培硕士研究生每人至少管床5张,如遇到疑难危重患者,往往需要24小时住院管理,平日临床任务繁重,压力大,考核要求高,即使在临床中发现了感兴趣的科研话题也很难再挤出时间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

(二)对于科研培训和训练不够

妇产科研究生住培学员进入临床时间早,缺少学校内系统科研教育的培训,即使有少量科研培训课程,有时也无法细化。本住培基地为所有研究生(包括科研型研究生)开设系列科研讲座和课程,希望为专硕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提供思路和指导,但主动参与培训的常常为科研型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且缺乏考核体系,讲课的内容偏基础研究,专硕研究生靠自身很难理解消化,因此对这些讲座和课程不太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4-5]。每个季度,住培基地会依据住培大纲对住培学员进行技能培训,尚缺乏科研方面系统的教程。

(三)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中的内容,明确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轮转的科室(妇科、产科、计生、麻醉等)、管理床位数、诊治病例数和临床操作(后穹隆穿刺、宫颈小手术等)等,但关于妇产科专硕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评价方法和评估指标,却没有明确的说明或注解,仅提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提高临床规范诊疗能力,适当兼顾临床教学和科研素养”。因此,制定出一套适合专硕研究生且行之有效的科研培训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三、提高妇产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制度与实施

(一)在临床实践中完成科研课题

本制度的基调是:鼓励专硕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完成科研能力的培养。基础医学研究将不再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课题的主要方向,而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治疗方法评价、手术效果分析、新技术疗效利弊、临床数据的统计、跨学科间的关系等都可以成为科研课题的亮点。我们要求导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带着科研思维去开展临床工作,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文献,找出答案,掌握分析临床问题的方法。多维度、全方位地加强临床实践及科研能力培养。例如: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如何进行快速康复,对比不同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卵巢癌患者术前凝血功能异常,是否与预后有关等。只有在临床工作中寻找科研课题,才能更好地将成果服务于临床。因此建立“在临床实践中完成科研课题”的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二)构建妇产科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培养制度

针对以上问题,本妇产科规培基地制定相关科研培养制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每年第三个季度对专硕一年级学生进行开题报告,对开题内容、可行性及科学价值等进行评分,采取末位淘汰制(倒数第一名需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重新开题)。

2.每年第三个季度对专硕二年级学生进行中期考核,汇报临床课题进展情况,结合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和纠偏,采取末位淘汰制(倒数第一名需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重新考核)。

3.每年5月对妇产科专硕三年级学生进行预答辩,汇总科研结果,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和最后指导。

4.住培基地每周五下午举办科研沙龙,每周安排一名专硕研究生(学期初拟定名单)汇报最新临床文献和解读,并进行科研交流,由科室科研教师负责评价。

5.将专硕研究生规范化培训的科研水平纳入科室管理和考核中:若临床专业研究生发表了高质量的论文,或者协助导师申报了相关课题,住培基地将对研究生及导师等相关人员给予奖励。

四、妇产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施效果

妇产科规培基地科研培养制度实施后,有效地提高了专硕研究生对科研的重视程度,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热情,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专硕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自评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100%专硕研究生认为自己的科研能力较前明显提高,95%专硕研究生对临床科研感兴趣,85%专硕研究生对于本科室采取的专硕研究生科研培养制度较满意。实施科研培养制度后,2019级专硕研究生中期考核成绩大于85分的人员比例为42.85%(3/7人),而2020级比例为71.42%(5/7人)。截至毕业时,妇产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人均撰写文章数较前增加(包括已投稿中):2015级和2016级毕业生人均撰写文章数分别为1.33 篇和1.14 篇,从2017 年起,每年撰写文章数逐年增加,2017—2019 级毕业生人均撰写文章数分别为:1.25篇、1.37篇和1.71篇。另有三名2020级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22年“江苏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优秀论文”称号。

五、思考与讨论

(一)科研培训制度仍需不断完善

2019 年起我科实施了妇产科规培基地科研培养制度,通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培养了研究生的临床科研思维,提高了学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和水平,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当然,该培养制度仍然存在不足,例如每周科研讨论是以学生为主的导读和讨论,虽然有导师帮助分析,但如果能有更高级别的临床科研专家参与指导,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科研培养的评价体系仍需完善,本体系主要以发表文章作为评价标准,缺乏多维度和长效的评估指标,例如可将发表文章的质量、与临床契合程度、临床转化效果等也作为评估指标[6]。

(二)科研制度的实施需要“科教兴院”氛围的支撑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为了激发青年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期待通过深化科研培训方式的变革,进一步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和转化,以求最大限度提升专硕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住培基地能够顺利实施科研制度,得益于医院和科室领导层面对于科研方面的大力支持,我院始终坚持并积极践行“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医院文化,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科研培训实施难度不大,研究生的积极性较高,并可以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地在临床工作中提炼科学问题,贯彻科研思维。同时,作为医院科研工作的主力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医院的整体科研水平,起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三)临床和科研并重,才能培养出全面的医学人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师培养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培养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理论水平的重要过程,如果二者能有机结合,将会是优秀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又一次制度创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特点是学术与临床实践能力相结合,以临床实践能力为根本,同时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住院医师硕士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22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职业技术(2015年8期)2016-01-05 12:16:44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