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后小练笔 凸显教学价值

2023-02-23 00:47旺国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1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

旺国艳

[摘 要]统编教材中课后练习题编排的小练笔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在教学时,教师要揣摩编者意图,明白小练笔的教学价值,把握课后小练笔教学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扎实的训练,真正发挥出教材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课后小练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1-0087-03

统编语文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在部分课文的课后练习中编排了适量的小练笔。教师要揣摩编者意图,明白课后小练笔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掌握课后小练笔的基本形式,构建课后练笔的训练体系,以把随文练笔的目标落到实处,发挥课后练笔的作用。

一、统编教材课后小练笔的教学价值

统编语文教材在课后练习中编排的小练笔,隐含着编者的意图,教师应揣摩编者意图,更好地凸显出小练笔的教学价值。

(一)文本表达方法的迁移运用

统编教材在编排上体现出了语文知识隐形化的特点,鼓励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避免为了知识而单纯机械地进行训练。课后练习的许多内容都与学生必须具备的语言能力有关,尤其是跟词句运用、修辞手法、描写角度、段落组成、篇章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能有效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学好课后小练笔,可以为学生语言知识的迁移运用奠定基础。例如,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秋天的雨》等课文后面的小练笔,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文本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写话中感受童话的奇妙以及想象的神奇;六年级下册《匆匆》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仿照着文本的段落、句式等表达形式把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触写下来。这些都属于文本语言表达运用的范围。教学时,教师要避免单纯向学生介绍表达技巧的方法,应随文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单元习作难点的分解练习

统编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导语页都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提出了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这些语文要素包含着阅读和写作两方面内容。统编语文教材课后编排的小练笔不仅与本课内容和写作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还与单元习作目标是相一致的,对降低学生习作难度有着重要作用。如三年级上册的习作“这儿真美”要求学生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试着围绕一个意思,把自己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为了降低习作难度,本单元安排了两次课后小练笔:一次是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在阅读中学生已然明白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课后练笔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紧扣“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这个目的进行练笔;另一次练笔是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哪个季节最美,写上一段话。两次小练笔从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到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经过这两次训练之后 ,学生对完成本次习作任务会感到轻松许多。

(三)指向文本阅读的深层理解

统编语文教材编排的小练笔,融通了阅读与习作的要求,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教师用好小练笔,可以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双双提升。例如,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的教学,“花生会让我们想到哪些人”这个问题与文本所要表达的主旨密切相关,“看到下面的事物,会想到哪些人”这个问题需要阅读与写作的互相衔接、融通。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由花生的特点想到与具有花生一样品质的人,再引导学生想想竹子、梅花、蜜蜂、路灯各具有怎样的特点,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练笔。这样,小练笔所引出的问题也正是深层理解文本需要解决的问题。把握了这点,也就把握住了编者对学生练笔的基本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从课后练笔要求中发现编者的教学意图,再引领学生进行练笔,这样才能把课后练笔的教学价值落到实处。

二、统编教材课后小练笔的基本类型

统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编排的练笔形式类型丰富,使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更为紧密。把握小练笔的基本形式,能有效促进学生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融通。一般来说,统编教材中的小练笔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仿写

仿写是统编语文教材课后小练笔中编排最多的一种形式,主要有“点仿”和“全仿”两种形式。“点仿”主要是指对课文中句式、段式、修辞等形式的仿写。“全仿”主要是指对课文构思、写作方法等整体上的模仿。例如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对“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这样的形式进行仿写。三年级下册《花钟》一课中,要求学生仿照课文中描写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自己熟悉的牡丹花、向日葵、蝴蝶兰,等等。这种仿写都属于修辞形式的仿写,属于点仿的范围。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的课后练笔是让学生想想还听过哪些大自然的声音,用“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这样的形式写上一段话;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让学生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的形式写上一段话。这些都属于段式仿写。统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的小练笔大都屬于点仿。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的课后小练笔则属于篇的模仿,属于全仿范围。从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编排来看,从点仿、段仿到篇仿均有涉猎。教学时,教师要依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找准课后练笔的点,引领学生模仿运用,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改写

改写是指对原文内容或者形式上的改动,形式上可以是扩写和缩写,可以是文体形式的改变,如把散文改写成记叙文,把说明文改写成散文,还可以是把课文改写成剧本,等等。与仿写相比较,改写对学生的要求更高,要求学生具有对文本内容重构的能力,属于高一级的读写训练活动。例如,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一课,课后练习要求学生结合“阅读链接”把文本内容改编为剧本;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后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这些课后练笔对改写形式的编排,为学生的随文练笔打开了另一扇窗,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特点引领学生改写,让读写结合形式显得更加多样。

(三)续编

续编就是顺着故事情节去创编故事。续编是统编教材课后练笔的一种基本形式。如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的课后练笔提出要求:“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给大家听。”三年级上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文中“故事还没有结束,你认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一课中“根据已有故事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等等,这些都是让学生续编故事。从续编故事对学生的要求来看,想象是续编的基础。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延续文本基调的基础上续编故事,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能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四)写感受

统编教材的小练笔中还有一种属于谈感受或者对文本议题进一步展开,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进行表达的训练。这种练笔对提高学生识真、求真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例如,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课后小练笔提出:“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做贡献的人,任选‘竹子、梅花、路灯、蜜蜂’中的一个,写上一段话。”这次练笔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文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又如《慈母情深》一课,课后练习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为什么“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并把自己“鼻子一酸”的生活经历写一写。教材编排这次练笔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对文本内容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把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写一写,这样把本单元写作要素目标“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落到实处。

三、统编教材课后小练笔的训练方法

明白了小练笔的教学价值及基本形式后,教师应从学情出发,遵循读写的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构建出小练笔的学习范式,可以促进学生练笔质量的提升。

(一)构建课后练笔的基本范式

统编语文教材小练笔的编排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从内容上来看,不管是写句子、写段落还是写篇章,都离不开“思想内容”“语言文字”“方法技能”这三大要素,由此可见,小练笔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从语言积累、描写内容、表达技巧等方面帮助学生建构读写范式,有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仍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教学为例,课后练笔要求学生任选一幅插图,写上几句话。从表面来看,本次练笔对学生基本没有什么要求,而实际上编者编排此次练笔的目的是为了使“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来写”这个语文要素得到落实。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想想每幅图中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然后确定好关键句子;最后围绕这个关键句子进行描写。这样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范式在练笔中得到落实,促进了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再如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课,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想一想,自己是否有和作者表演时一样的经历,试着写下来。要想让学生完成这次练笔任务,需要学生积累一些跟表演有关的词语或者句子,回忆自己表演时的角色、心理活动等,唤醒自己的记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像文本中的作者一样把自己表演时的精彩情节或者细节写清楚,让读者感到生动有趣。在课后练笔教学中,教师要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表达范式展开教学,以真正发挥课堂练笔的教学价值。

(二)实现读写一体化训练

统编语文教材小练笔的编排不是随意的,它不是阅读教学的附庸和点缀,也不是纯粹地让学生进行写话或者作文的训练,而是阅读与写作的互相融通。因此,读写一体化教学应是小练笔教学的应有策略。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一文的课后练笔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样子写下来。这种练笔训练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完善与补充,而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玩耍越快乐,越尽兴,巨人的花园就会越美丽。这样的练笔实现了学生阅读与表达的互相促进,读中有写,写中有读,把阅读教学读写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落到了实处。又如五年级下册《手指》一课的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五官中任选一个,写上一段话。《手指》这篇课文在语言表达上最大的特点是把器官当作人来写,写作视角非常独特,语言幽默风趣。在练笔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写作视角、语言特点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手指》的特点,然后再进行仿写,以实现阅读与习作的相互融合,同生共长。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课后练笔特点,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阅读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把握好课后小练笔的练笔节点

统编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不仅是对学生所学内容的巩固训练,更是教师依此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抓手。小练笔作为课后练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根据练笔内容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使其成为撬动课堂的亮点。统编语文教材的小练笔形式非常灵活,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写。如教学《荷花》一课,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先进行练笔,然后在课堂上将学生写的荷花与作者叶圣陶笔下的荷花进行对比,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在课后写,主要是让学生仿照着作者的表达形式进行练写,让学生在迁移运用中习作能力得到提升。小练笔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中灵活穿插写。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的教学中,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相机让学生根据“两个人沉默了一阵”这句话写一写在这沉默中,渔夫和桑娜各自会想些什么,体现出读中有写,写中有读的特點。在练笔的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推动着课堂教学向深处发展。教师依据不同的课文类型,不同的读写训练要求,找准读写转换的节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训练,真正把读写结合的训练目标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统编教材课后的小练笔对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课后练习,把握编者意图,精心选择适宜学生学习接受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表达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小练笔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敏.聚焦“小练笔”,成就大文章——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小练笔”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导学,2021(23):35-36.

[2] 乔萌.让小练笔发挥大能量[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1(Z1):80.

[3] 朱志金.挖掘训练点  巧设小练笔: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6):52-54.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