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捷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逐渐成为振兴农村的重要途径。为了避免乡村旅游的发展盲目模仿城市景观,导致乡村景观“千村一面”,对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实践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乡土美学在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性,然后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乡土美学因子的提取并构建出乡土审美价值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体系探讨了乡土美学在乡村复兴和乡村旅游规划与实践中应用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乡土美学;乡村旅游;评价指标
一、乡土美学的兴起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出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文明、从传统乡土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局面。在城市化的背景下,乡土逐渐被社会忽视和遗忘。城市的扩张占据了土地大部分空间,给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带来了沉重的“乡愁”,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了乡土回归现象。人们把美好的家园想象寄托在乡土上,乡土之美逐渐演变为人们回归家园的冲动之源。因此,在农村建设中,审美水平的建设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云南调查时说过“必须留住青山绿水,牢记乡愁”,总书记提出的“乡愁”隐含着回归中国传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珍惜生态环境的要求和思想。“天人合一”作为一种生活美学,源于大地,贴近人们的追求,作为一种新的休闲生活理念正在兴起,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指导作用。乡村振兴作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建设问题的有效思路,探索以乡土美学为出发点的农村振兴之路是大势所趋。
二、乡土美学在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性
乡土美学注重地域,属于美学分支,以构建地方美学为人类服务,目前,学术界对乡土美学没有统一的定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乡土美学。从广义上讲,它是一种从历史地区主义的角度来看待乡村审美活动。狭义上,它意味着研究对象是基于与城市审美文化相对应的地方审美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诗意性三大审美特征。
“乡愁”和“乡村建设”已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伴随着“怀旧”“老地方”“民宿”“传统”“村貌”等词汇,对农村的向往逐渐成为新的消费需求。然而,纵观国内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单一,盲目跟进建设,缺乏相应的地方特色,缺乏理论和规划设计层面的建设,直接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低、缺乏市场吸引力等问题。乡土美学作为乡村精神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建构,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审美契机,通过怀旧的方式挖掘民间理性中的乡土智慧、乡土美学和乡土信仰,实现工具理性思维与乡土审美意识的相互融合。其乡土审美内涵的建构从感性维度的审美意识出发,追求人在乡土世界中的真实生存状态,并重新提到感性对人的本体論意义;本文从理性维度出发,界定了乡土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界限。工具理性回答了“人能如何做”这个问题,价值理性回答了人们这样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从神性维度出发,解决现代思维模式下宗教“祛魅”导致人们信仰空缺的问题,构建能够为人们提供生命的法则和精神指南。从乡土美学的角度探讨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实践方法,对于维护乡愁、振兴乡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三、乡土审美价值因素的提取
西方强调从主体的角度分析乡土美学形成的原因;从对象角度来看,强调乡土审美的表现形式;从空间角度来看,它强调其所在区域的空间透视;从整体角度来看,它强调地方景观美学的系统性特征。自古以来,中国就更加注重实践与理性,中国人在审美体验中不太注重追寻美的本质,追求主观感知的自觉与无意识结合,相比之下,国人更注重审美的整体感受,探索审美的价值和功能。
(一)因子提取的标准和原则
景观美学的提取主要从景观结构的合理化和有序化、景观的清洁度、景观的宁静性、景观的可达性和流动性、景观的可持续性和自然性、景观的变异性和多样性、景观空间尺度的适配性等方面进行。华中农业大学景观学教授郑文军(2013)提出,乡村景观审美质量评价应从自然性、奇异性、有序性、多样性和文化性五个方面进行构建。从历史地域性的角度来看,地方美学作为一种地方审美活动,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诗性三个特征。因此,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乡土美学的三个特征出发,提出乡土美学的价值因子应从自然性、奇异性、有序性、多样性、文化性和运动性六个方面进行定位,以确保提取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因素提取和选择指南
以目标为导向,提取影响地方审美的主要影响因素,将发展目标放在区域范围内统筹考虑,总结大量地方审美因素的主要特征,并在目标指导下进行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对比分析;以价值为导向,明确调查内容,挖掘价值数据,细分各类因素进行评价;以应用为导向,根据评价条件细分确定的数据调查方向,通过影响因素挖掘提取当地景观的审美价值,并将数据用于制定农村景观规划对策。
(三)价值因子提取
关于乡土景观审美因子质量的研究,前人对进展和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提出乡土景观审美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从目标层次、要素层次和指标层次进行;一些学者提出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进行实地调研,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上所述,在借鉴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从目标层次、标准层次和指标层次构建乡土审美价值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表1)。第一层是目标层次,即乡土美学价值因子;第二层是标准层次,是一级评价因素,包括自然性、奇异性、有序性、多样性、文化性和运动性;第三层是指标层次,是二级评价因素,即对一级评价因子进行具体细分后的指标因子。该综合评价体系层次清晰、结构清晰、目标明确,有利于对地方美学中的价值因素进行全面的数据统计,构建了思维严谨、评价简单、操作简便的数据分析模型。
(四)因素评分标准
开展乡土景观价值因子的评价是乡村景观规划与发展的科学依据。国内外对乡土景观审美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对自然度的定量评价上,大多数评价结果都是通过提取元素来测量景观质量。中国农业大学刘黎明教授、徐伟教授在《乡村景观美学评价》一文中指出,考虑到乡村景观美学评价的复杂性和模糊性,他提出了一套多层次化的乡村景观美学评价指标体系。即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乡村景观的审美质量进行研究。具体的原则和方法是将其分为五个级别,即{K1(非常漂亮)、K2(漂亮)、K3(一般)、K4(差)、K5(非常差)}。在得到二级综合评价值后,采用加权叠加法得到研究村域的一级综合评价值,然后对结果进行排序和分析,以便进行目标决策。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对乡村景观审美质量的评价逐渐趋于全面、定量和系统化。
因此,为了助力于乡土美学的深入发展和价值因素的提取与应用,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评分标准(表2)。为了使数据更直观、更易识别,采用10分评分法将级别设置为5级,分数从低到高依次为0-2、2-4、4-6、6-8和8-10。在具体评分中,根据实际数据和评分情况确定各指标的得分;对于景观真实性、历史文化价值等定性指标的评价,相关评价专家组将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然后取其平均值。
(五)数据分析思维模式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叠加法,构建了评价乡土审美价值因素的数据分析思维模型(图1)。思维方式首先需要判断每个影响因素,即判断主要影响因素和次要影响因素;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判断,即得出评分标准;最后,将问卷调查得到的分数加权叠加后,采用加权叠加法得到综合因子分。本文拟构建数据分析模型,对地方美学中的价值因素进行分析和整理,以规划设计层面的数据提取为目标指导,总结出相应的结论,结论基于数据支持对后续的规划策略和要素类型的设计方法具有现实和理论指导意义。
四、如何在乡村旅游中运用地方美学
(一)重塑当地美学
乡土美学包括精神层面和现实层面。精神层面的重建旨在恢复自然本土和人文本土的恒定状态,使人们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找到一个久违的精神家园,而现实层面的重建则是从实践操作层面建构精神层面外化的具体形式。
近年来,乡土美学作为一种新的审美方式应运而生。在规划实践中,地方美学被表达为一种精神和一种愿景,可以通过创造者的思维将不同的具体形式具体化,并在景观行业中被广泛引用。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该从时间和空间的双重意义上重塑本土美学。就时间而言,地方美学的重建体现在对新形式的追求上,通过处理场地或自然条件来继承传统做法。在这种新的形式中,加入了当今社会的价值观、美学和生活方式,反映了当地美学的历史特征;从空间的角度来看,作为乡土美学的空间载体和实验场,乡土美学的重建应该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乡土美学的因素,体现乡土美学的地域特征;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的角度重建乡土美学,都是在追求一种新的审美情感方式,这也恰恰反映了乡土美学的诗性特征。因此,作为一种强大而有生命力的设计思维视角,乡土美学的重构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的精神建设和实践。
(二)应用原则
1.本土性
本土性原則以景观设计理论为基础,强调在设计过程中突出独特的地方风俗和人文,设计手段、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抵制一成不变的设计规则和模式。设计方法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利用当地有益的材料和做法,充分展现当地人文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画面,从而体现出因地制宜的乡村景观特色。此外,在挖掘当地设计优势资源的同时,也要适当吸收国外技术。因此,本土原则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尊重当地传统文化和民俗,挖掘当地特色,提炼当地审美因素,创造植根于当地的乡村景观。
2.历史性
中国的审美形态大致经历了古典美学、现代美学和后现代美学三个阶段,乡土美学并不是这三种审美形态在时间上的简单继承和延续。因此,在全球走向规范化的背景下,在确定审美活动向大众文化转型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失去审美历史地标后的审美认同危机。因此,乡土美学在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中的应用,应注意地域文化的历史差异。
3.地域性
地域性原则是挖掘与乡村景观相对应的自然景观,如区域地理、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从而总结隐藏在乡村中的物质、动植物的特征,并找到最有效的方式来诠释景观中存在的地方美。因此,在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将乡土美学融入乡村景观中时,应充分尊重当地的地形地貌、自然植被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尽可能挖掘和利用当地独特的植物和材料,创造一种具有当地地域文化氛围的新景观,展现独特的乡土美。
4.美学性
乡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一定的审美意义。因此,四个原则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从美学的角度来探讨它,美学是从四个方面来进行的:自然美、生活美、生产美和道德美。从乡土自然美的角度挖掘乡土生活的自然环境,从乡土生活美的角度挖掘乡土悠闲的生活方式,从乡土生产美的角度挖掘源远流长的生产经济模式,从乡土道德美的角度挖掘淳朴的民俗风情。
(三)具体应用
1.应用尺寸
(1)尊重自然地貌。自然地貌是地球的形态,其类型复杂多样。地形作为其他环境要素的物质载体,影响着景观的空间布局和审美氛围。在规划和设计乡村景观时,我们应该学习农村居民改造当地地形的方法。居民用石头筑起弯曲的山脊,划分梯田,用石块沿山铺砌山路,挖掘适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的自然环境,进行开发设计;如果施工区的地形条件不够好,如沼泽、盐碱地和不适宜的边坡,我们需要在保持土地稳定的原则下,通过耕作技术和施工技术进行改善。因此,如何正确利用地形特征是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2)适应自然气候。气候关系到当地社会的方方面面,与当地特色的形成有着内在的联系。气候对当地生态和特征的影响最直接,体现在建筑和植被上。因此,在塑造当地景观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习并运用许多技巧和方法来解决传统乡村建筑中的气候问题。对于植被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其与自然环境的结合,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树种。良好的植物种植设计不仅可以改善当地景观的微环境,还可以完美地展现当地的亲切感和舒适感。
(3)使用当地材料和适当技术。在设计中,考虑到时代生活下兴趣的变化,如何将中国传统的农耕和阅读文化转化为今天的现代产品,需要因地制宜,使用当地材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展现当地景观的特色和个性。可供选择的原材料一般包括木材、竹子、土壤、石头等。只有将当地材料进化并应用到风景名胜区的设计中,我们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广阔和自由的世界。
2.审美维度
(1)村庄形式。村庄形态包括民用建筑、乡村道路、池塘、当地植物和公共基础设施中的规模、体积、颜色、纹理和生态环境,其中包含独特的习俗、文化、宗教、礼仪和时尚、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邻里关系。作为川西平原乡村聚落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林盘具有独特的文化景观价值和自然景观价值。在乡村景观建设中,设计师应认真考虑森林板块布局模式的价值,并将其延伸,将生态与安全理念引入人居环境建设中,在平坦和开阔的地区设置聚落和主体结构。此外,在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还要完善聚落区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解决村民的现代生活需要,创造适合现代人生产生活的居住环境,使良好的生态聚落模式林盘,可以继承和发扬。
(2)当地建筑形式。回到当地社会,不难发现由传统建筑构成的当地景观已经很难再看到。相反,一些后续建筑盲目追求生活质量和记忆中的简单优雅风格。近年来,它在川西平原地区尤为严重。大规模的农村住宅外观改造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能更好地保留当地建筑的景观特色,而且破坏了农村的整体风貌。如何从美学的角度更好地解决地方民居传统风格的保存和延续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改善传统民居的低湿、功能不全、维护麻烦等基本问题。因此,在建设当地居住环境时,从空间关系和尺度位置考虑景观与技术的塑造,具体体现在建筑空间构成、建筑结构与结构、建筑材料选择和建筑生态技术四个方面,具体如下:
第一,根据建筑的空间构成,改善不利因素,完善空间功能布局和公共服务设施,设计满足新时代需求的居住空间;
第二,对于建筑的结构和构造,在继承传统建筑的桶形结构和施工技术的同时,考虑选择一种具有多重优势的新的施工体系。例如,冷弯薄壁型钢等轻钢材料可与木材结合使用。该施工系统具有轻便、防潮、隔热性强的优点。此外,它还可以继承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
第三,在建筑材料选择上,选用能耗较低的可再生建筑材料,考虑在建筑承重结构中增加新材料,建筑外部材料多采用当地的青石、竹、藤、木,以增强建筑的装饰性和耐久性;
第四,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需要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为指导,引入适合当地生态发展的生态技术,形成新的建筑风格。
总之,只有运用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将传统乡村建筑的精髓与现代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相结合,才能焕发建筑的新活力,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需求。
3.精神层面
(1)继承当地历史文脉。当地的历史背景可以从自然、农业、生活和历史文化中反映出来。它是乡土景观审美特征的思想根源。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从精神层面构建的,精神层面体现在非物质遗产和技能的传承上,这就要求在景观建设中注重传统技能的负载,以景观的形式演绎这些技能,传承乡村的历史文脉,完美展现了农村的历史文脉和文化精髓。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面对自然和人文景观,我们应该保护良好的自然景观,修复受损的内容,以便更好地继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
第二,面对农业文化景观,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川西平原重力灌溉系统在川西农业文化景观和森林聚落形成中的作用。
第三,面对生活和文化景观,我们必须从内容中保留生命气息,并以符合现实生活质量和传统文化内涵的新形式表达。
第四,面对历史文化景观,我们应该注意从两个方面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一是最大限度地维护现状;第二,尽可能多地修理损坏的零件。
(2)反映了农业文明的基础,再现了当地的精神符号。乡土精神是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具有大众化的特点。无论是房屋、街道、牛、油菜田还是乡村生活记忆的片段,都是当地精神的象征。然而,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地方记忆也逐渐消失。如何再现乡土精神,找到人们对乡土的认同感,是塑造乡村旅游精神内涵的重要问题。因此,新景点的设计应该符合当地的精神符号。在设计中,以人为主体,挖掘出被认为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观元素,并根据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价值对其进行保存和再利用,从而规划出能唤起人们深层情感的景观场景。
五、总结
物质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下,使得城市面貌和城市环境焕然一新,外来美学的渗透导致了当代人对环境认识的精神空虚,城市美学的兴起也导致了现代城市的审美疲劳。近年来,国家全面开展鄉村振兴工作,加大了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和投入,人们开始追求“真实性”,“回归本真、乡土情结”使人们对乡村的审美向往和体验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时期。从乡土美学方面进行考虑,能提高乡土景观的品质,从而打造出不同的乡村旅游之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1]田春艳,吴佩芳.现化视域下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农业经济,2015(10):12-34.
[2]赵丽妍.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3]农业部联手国家旅游局推进休闲农业发展[J].农家致富顾问,2014(06):67-78.
[4]简德彬.新现代性崛起与乡土美学建构[N].文艺报,2005-05-19(07):123-125.
[5]张惠.回到乡土——建构具有审美历史地理学意义的乡土美学[D].厦门:厦门大学,2006.
*基金项目:“游客对乐山夜间旅游环境的感知研究”(项目编号:YCKP1902;项目来源:四川世界遗产普及基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文化旅游综合体规划探析——以成都为例”(项目编号:LYX-09;项目来源: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