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提升路径探析

2023-02-23 21:52何力立
教育观察 2023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

孙 喆,乔 智,何力立

(1.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2.中央财经大学,北京,10008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强调要推动高校加快构建服务支撑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体系,使高校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和技术供给的重要力量、高层次人才培养集聚的高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乡村振兴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1]全国高校正有序培育具有开阔视野、创新能力和乡村情怀的大学生奔赴乡村一线,以社会实践为平台,开展科技支农、文化兴农等实践助力乡村发展。新时代如何有效解决大学生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在乡村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是高校实践育人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意义

当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取得历史性胜利,消除绝对贫困历史任务的完成意味着乡村振兴工作进入了全新阶段。乡村振兴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发展的国家战略,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乡村青年人才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乡村对青年人才队伍的需求空间进一步扩大,持续推动乡村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愈发迫切。[2]

新时代乡村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国情的良好平台。[3]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4]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高校实践育人活动在推进乡村产业兴旺、营造生态宜居环境、提高乡风文明程度、增强乡村治理成效等方面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5]乡村振兴战略与高校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为青年大学生服务乡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对高校而言,通过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深入乡村,在切身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感受使命担当、锤炼过硬本领,是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经验

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主要是指大学生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依据所学理论知识接触乡村、认识乡村、贡献乡村的实践锻炼过程。各高校在具体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的工作经验。

清华大学依托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首创“乡村振兴工作站”模式,通过组织社会实践、设计改造闲置房屋、改善人居环境、挖掘特色产业、培养“三农”人才、传承地方文化等举措,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打造公益性、开放性、长效性的服务平台。中国农业大学开展“个十百千万”稼穑青年聚力首都乡村振兴行动,即围绕乡村振兴一个核心,打造十个特色实践专题,充分对接属地需求设置相应实践岗位,通过植被调查、农产品资源、智慧农业等专题实践,助力首都乡村振兴建设。中央财经大学与多地建设“乡村振兴研究生服务站”,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立足当地实际从贫困治理政策、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法治乡村建设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等领域开展深入调查研究,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北京林业大学依托学校风景园林学、林学等优势学科,围绕草地修复、草种培育、草地生态、智慧草原等领域组织科研及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和教育扶贫,深入参与科尔沁右翼前旗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转型升级全过程。西南大学成立校地合作、技术转移专门机构,创建社会实践中“高校+政府”“专家+乡村”“技术+产业”的校地合作帮扶机制,将先进技术送到生产一线,推动技术转移推广,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动力。武汉理工大学通过建立社会实践乡村振兴通用培训体系,重点强化教育赋能,组织“能人兴村”社会实践队,为当地农旅融合项目推广和农副产品营销等提供专业建议。沈阳农业大学将耕读教育作为必修课,让农学学生利用寒暑假进农村、讲政策、传农技、知农情,开辟政策、技术下乡的新通道,构建起一套收集农情、指导实践的新体系,是培育新时代农人的有力探索。

三、高校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动适应乡村振兴新要求及大学生成长新规律,起到了广泛的示范引领作用。但是,由于社会实践开展的时间相对集中且服务持续性不强,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大学生实践动机存在偏差

高校组织大学生开展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助力乡村发展,引导学生在基层发挥本领、增长才干,实现乡村蓬勃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双赢。但部分学生和高校仍然对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的深刻内涵存在一定认知偏差。对大学生而言,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的主要吸引力来源于实践场景、人员和内容的新鲜感,学生对实践的战略背景和重要意义缺乏理解,部分实践团队受自身功利性的驱使,实践动机停留在修满学分、充实简历等任务上。从高校视角来看,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受到较多重视,多数学校从课程学分、保障表彰等途径鼓励学生参与,但还未充分利用多渠道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影响,没有形成与之配套的思政教育和道德培养体系端正学生的实践动机,这导致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盲目性,不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素养与先进的意识,学生的价值观也没有得到更好的引领。[6]

(二)实践内容与客观需求不匹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服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开展中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施展受限等问题,导致实践内容泛化且缺乏针对性,与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不匹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实践项目。一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项目并非来自乡村地区的需求,而是从实践者自身需求出发,实践过程中是先有“成果”再落实行动,而非从乡村客观事实逐步努力达成目标。此外,一些项目没有提前做好功课,总是反复已有的成果,众多雷同而无序的支教计划、调研报告、采访汇编等不仅没有推动乡村发展,反而消耗了实践地居民的热情,导致社会实践陷入尴尬局面。二是服务时长和频次。大学生开展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涉及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系统性项目,往往对实践的时长、频次有特殊要求,近半数受访团队表示没有考虑项目持续性,形成大量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碎片项目”,使部分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未能发挥应有的效果,不能满足乡村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前期规划与实际条件有差距

学生实施社会实践服务乡村较依赖完善的规划,这些规划出于自身见识与技能。但大学生缺少基层经验,对乡村实际条件缺乏了解,无法进行完全有效的客观规划,也无法按需实施原有规划,对自己即将面临的困难缺乏预期。一方面,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不能灵活地调整实践规划,从而损耗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实践中存在心理落差,决心发生动摇,这使得许多社会实践被迫虎头蛇尾;另一方面,从实践效果来看,学生没有将理论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实践行动,为乡村提供的服务受限,难以收获成效,造成实践地居民的不信任和抵触情绪,为后续的实践带来不良影响。一段不佳的乡村实践体验不仅不利于学生发展,还造成了其对乡村基层工作的认知偏差和误解。

(四)实践评价标准相对刻板

在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的考核评价方面,组织者往往没有综合权衡其实践成果,评价视角较为单一。现阶段乡村振兴实践考核以现场答辩、成果汇报等形式为主,主要考查实践的内容、宣传效果、实践报告等方面。现行评价体系对乡村“需求侧”的评判思考较少,对乡村的认知情况的考查占比较小,实践内容评价对乡村振兴各项事务带来何种长远益处、具有什么后续意义等问题没有纳入评价体系。此外,在调研高校实践组织者样本后发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评价者和实践者之间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从而间接影响评价结果。部分评估者本身对乡村缺乏了解,掌握的相关信息不充分,仅靠实践者的阐述和介绍推断项目进行的程度,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

(五)成果的转化推广不及时

高校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往往围绕学科专业特色选定方向,意在让学生发挥优势。有的实践成果会对乡村发展的某个小场景产生帮助和启发,引发若干思考,但大部分的实践团队没有对实践成果进行有效概括及后续跟踪。在社会实践结果和乡村实际受用的成果之间,往往还需要代入实际场景,对接具体的业务,反复进行各种尝试,而多数实践团队因无法完成此项转化,落脚点不清晰,理论化倾向明显。除实践团队的主观能动性之外,实践在后续转化和推广上也受交通、经费、安全等各类客观因素限制,往往难以实现二次或多次实践,这导致社会实践的成果不可持续且难以发挥最大效益。

四、高校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提升路径

(一)强化宣传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时,实践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思想意识的支配,这要求参与实践的青年学生必须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和具体方向,同时正确认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一方面,高校应加大对该战略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主题党团课、组建乡村振兴宣讲团等方式,结合线上线下多种手段,吸纳更多品学兼优、艰苦朴素的有志青年加入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的队伍中。引导他们在基层实践中领悟理论知识,洞察乡村全貌,在此过程中亲近乡村、热爱农民,实现个人价值,主动为乡村振兴造势。深入挖掘、实时报道其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事迹和典型经验做法,鼓励学生筑梦乡村[7]。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实践的动机各不相同,高校应开展讲座、研讨等前期培训,形成与社会实践组织体系配套的前期思想动员方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主动转变思维,紧跟时代步伐,通过时代特征鲜明、充满活力的乡村文化调动学生对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实践本身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参与实践。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走进乡村、热爱乡村。引导学生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善思笃行、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使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鼓足干劲,担当大任。

(二)创新组织模式,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随着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容逐渐扩大,必须优化实践开展模式的细节,这样才能避免实践内容的肤浅化和形式化。高校应着手创新实践模式,以逐步实现乡村需求与学生能力的对接。首先,应该从能力培养出发,优化实践团队。这要求高校立足实践育人的核心要求,以服务乡村为目标。探索专业对口的学生与专题项目的应用结合,鼓励学生掌握跨学科、多领域知识,提高解决疑难杂症的水平,促进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应对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中的随机因素和不可控难题,在“供给侧”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要明确需求与目的,增强实践的针对性。高校在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时,需要预判到时段、场域和业务背景,了解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和产生问题的根源所在。总结归纳乡村问题时,要杜绝靠主观臆断和简单推演,严谨做好前期调研,保证实践规划有依据,形成内容翔实的需求调研说明书,从“需求侧”保障实践的精准实施。最后,做到匹配供需关系,实现精准服务。组织学生针对需求调研说明书体现的内容反推自身实践的可行性和难易度,在立项时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性格特点、思路经验等,在实践中划出解决问题的轻重缓急,从而扬长避短,在较短时间内融入实践环境。

(三)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实践长效机制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实际开展时受限较大、情况复杂,这要求高校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在项目开展全过程予以支持,推动实践的实施,保障学生各项利益的同时贡献乡村发展,建立起长久有效的实践机制。首先,要增强整体协调性,为学生开展实践保驾护航。实践过程牵扯多方因素,高校应厘清其关系,协调好校内党团组织、学生处、教务处等部门,联合乡村基层、支撑企业、合作单位,进行有效沟通,探索成立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专项问题研究院等平台,解决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后顾之忧。其次,优化实践评价体系,有效契合乡村振兴战略。高校应适当引入第三方评价,组织乡村问题专家和基层工作者参与评价,适当提高实践地反馈占整体评分的比重,研究必要的容错机制,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最后,积极推动成果转化,以促进社会实践良性循环。对成果翔实、取得创新的实践项目,实践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申报课题、申请专利、发表论文等形式将实践成果有效转化为适合乡村实操的方法。高校在必要时应提供相应的资金、政策支持,鼓励学生再赴基层,彻底解决问题,发挥社会实践的最大效益。

(四)加强组织保障,营造实践建功氛围

大学生在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受

到环境要素及自身客观限制的影响,使得实践项目在落实层面大打折扣。相对便利的实践条件能够对实践人才产生“拉力”,加强组织保障是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拓展主体覆盖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高校要优化激励保障。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成长需要,高度重视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在学分认证、评奖评优等方面的比重,认真研判和落实相关政策制度,做到政策落实有效、不打折扣,同时制订出台本单位的配套方案,统筹各类资源,争取相应的资金、优惠条件等,尽可能地为大学生下乡服务实践提供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高校要健全制度保障。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应利用高校各部门、各领域的通力协调机制,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高校要实现与政府、实践基地的积极对接,联合管理,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增强学生实践后的获得感、自我认同感,营造出贡献乡村、服务乡村、建功乡村的积极氛围。

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是青年学子奉献祖国,助力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以乡村振兴系列实践活动为抓手,引领大学生用脚步丈量土地,砥砺意志,锤炼本领,积极投身乡村振兴青春行动,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化,高校还需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解决实践存在的问题,以更有力的举措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努力绘就新时代青年学子建功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猜你喜欢
大学生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快把我哥带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