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探索

2023-02-23 21:52
教育观察 2023年1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融合

荣 浩

(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江门,529020)

当前我国经济动能转换促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逐渐凸显,高等院校应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和组织形态以适应产业人才需求变化。因此,旨在适配衔接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产教融合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命题。2014年以来,国家从制度层面对产教融合进行整体部署,将产教融合扩展到整个教育体系,标志着产教融合进入制度落地的新阶段,但在实践中,行业企业与高校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仍存在一些问题。[1]基于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科学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有效衔接高等教育人才供给和产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匹配问题,对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一、资源整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内涵

根据资源整合理论,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识别资源、获取资源、配置资源等资源整合手段,最终在与合作各方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绩效的动态过程。其内涵具有如下特征。

(一)人才培养是产教融合的核心目标

长期以来,“校热企冷”的松散型校企合作使得企业参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意愿、程度与效果均不够理想,同时传统高等教育变革未能及时适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高校教学内容和过程与职业工作要求存在差距,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毕业生未能满足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2]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正是把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融合起来,围绕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将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统一,让教育创新产出辐射到产业链,促进校企形成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的共生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二)教育和产业是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

为解决高等教育人才供给和产业人才需求匹配问题,国家从经济社会整体层面把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当前,产教融合着眼于对接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系统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优质适配人才,这使得学校、企业分别作为教育主体、产业主体在保持各自独立的基础上开展双向互动与整合,发挥自身优势,并共同形成合力。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过程中,高校不再是单纯的主动发起方,企业也不再是单纯的被动合作方,校企双方都是产教融合主导者。双方组建产教融合利益共同体,实现教育和产业在人才培养上的良性互动,以解决两者在人才供给与需求上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三)资源整合是产教融合的基本手段

在传统校企合作背景下,受多种因素影响,作为人才需求方的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不高,这使得产业资源难以高效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人才培养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中高校教学内容和过程与职业工作要求存在差距,师资队伍缺乏专业教学实践经验,教学条件缺乏必要的实训场所和情境。[3]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则是通过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共享与整合,将企业岗位要求、工作规范、技术标准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环节,对接企业岗位能力标准优化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对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接企业技术等级认证加强“双师”教学队伍建设,最终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共享。

(四)利益共享是产教融合的合作基础

在传统校企合作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意愿和程度不理想的情况,主要是因为高校和企业在合作中利益诉求协调程度不高。企业作为高校实践教学基地,接收高校学生在企业岗位进行实习,但由于在校生的知识能力难以满足企业要求,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相对有限,同时,校企合作中服务平台较为缺乏,使得高校与企业之间难以充分实现利益互补。[4]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正是把企业人才需求作为教育人才培养导向,在有效协调满足高校和企业利益诉求的基础上推动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资源整合,实现高校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的有机衔接及其可持续推进。[5]

二、资源整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

根据资源整合理论,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围绕目标从要素投入到绩效产出的动态过程,中间依次经过资源识别、资源获取、资源配置三个环节与路径,充分发挥资源内化和整合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产教融合价值与绩效。

(一)资源识别

任何组织都面临着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种环境,相应的资源也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为实现产教融合战略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首先需要对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系统评估。其中,内部资源评估是指应用型本科高校哪些资源是自身已经拥有的、哪些资源是可以内部转化的,包括自身所拥有的知识人才、技术专利及其他资源,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产教融合的基础;外部资源评估是指应用型本科高校根据自身资源情况,搜索识别高校发展所需的外部资源,包括外部资源来源主体、资源类型内容等。因此,在产教融合中应用型本科高校需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现有的资源特征,对产教融合所需要的外部资源进行识别评估,达到对自身已有资源与所需资源的准确识别。

(二)资源获取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科研研究、服务社会等发展目标,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获取各种资源支持必不可少。依托产教融合形成的各种渠道获取外部合作方对高校的资源支持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资源获取的有效途径。在多方参与条件下,有效的沟通协调所起的作用尤为关键,合作的有效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各方在资源获取中沟通协调的有效性。基于互信的产教融合能够克服资源获取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减少、化解资源获取及后续配置利用中可能发生的分歧矛盾,促进产教融合稳定开展。因此,资源获取过程中产教双方对接、沟通状况会直接影响应用型本科高校从外部获取资源的范围和广度,进而影响产教融合的实施及效果。

(三)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强调系统的整体性、有序性,要求从整体出发统筹优化,对零散、无序、混杂的资源进行筛选、组合、整序,减少系统的结构零散和功能无序问题。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获取资源后需对资源要素进行科学匹配,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实现充分互补与协同,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目标的达成。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目标的实现、产教融合绩效产出水平与产教融合合作方在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产教融合环节中的资源配置方式及其效率密切相关。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资源获取的基础上,如何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影响产教融合的实施及其绩效的重要环节。

三、资源整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探索

五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2017年获批成为广东高水平理工科建设高校之一,其旅游管理专业近年来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在资源整合视角下以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归纳总结其产教融合实践路径,旨在为其他应用型本科专业产教融合提供可参考、可借鉴的路径。

(一)准确定位发展目标

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已有资源与所需资源进行识别需从制订清晰明确的目标开始,因此,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开展资源识别的基础,是推进教育和产业的价值链的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的前提条件。目前,定制游、品质游、文化游等旅游新业态迅速发展,旅游营销在线化或移动终端化已逐渐成为主流。因此,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旅游行业调研的基础上,由业界精英、高校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确定旅游企业管理、旅游移动商务营销两个模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前者旨在适应旅游新业态发展,培养高质量旅游企业运营管理人才,后者旨在应对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培养旅游移动商务营销创新人才。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依据企业用人要求和行业规范,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明确毕业要求等人才培养规格,依据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6],并为实现上述专业培养目标从师资人员、设施设备、资金等教学条件重新审视、评估自身已拥有的资源及其缺口。

(二)建立完善协调机制

建立完善产教融合协调机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有效获取资源的必要条件。为有效协调对接高校与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利益需求,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与省内外旅游企业构建包括课程教学、学生实习、咨询服务、教师交流锻炼等合作内容的资源共享、协同合作的产教战略联盟平台,由企业、专业、学院、学校等各方人员共同组成联盟指导委员会。一是构建产教融合的协调对接机制。旅游企业通过产教战略联盟平台发布人力资源招聘、实习生合作、服务管理咨询等相关需求及具体信息,由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具体对接产教战略联盟工作;专业结合学校人才就业、教学管理等相关规定推动产教融合各利益主体的供需配对,并由系主任或专业负责人对接产教战略联盟的工作,协调课程实训、专业实习、咨询项目等合作在企业的运行落实。二是建立产教融合的交流沟通机制。为充分保障产教融合各方间沟通交流的畅通有效,构建包括产教互访、项目研讨、项目合作、服务咨询等在内的交流沟通机制,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良性运行。

(三)优化创新合作方式

产教融合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一种教育范式,可渗透到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人才培养环节。这些环节的资源要素能否实现科学匹配和有效配置,关系产教融合的稳定开展和绩效水平。

一是教学团队优化。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实训、顶岗实习、学科竞赛等环节吸收旅游企业中具有实践经验、创新思维的管理专家和技术能手定期深入专业教学一线,培育若干精通旅游服务管理创新、旅游移动商务营销创新的特色教学团队,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能了解、掌握旅游服务工作流程,把握旅游服务管理的规范与要求,通过与管理专家和技术能手的面对面交流,潜移默化地感受旅游服务管理、旅游移动商务营销需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同时,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更新对旅游企业的新产品与新服务、旅游营销的新规则和新技术的认知和理解,掌握旅游行业、企业在旅游服务管理创新、旅游移动商务营销创新方面的最新变化,以保持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技术水平与旅游行业发展新变化同步发展。

二是课程体系优化。专业指导委员会依据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提炼专业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并根据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达成目标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及制订课程教学目标。旅游企业人士全面介入课程大纲编写,围绕知识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课程大纲要素进行沟通,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整学习考核方式,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参与校内的学生课程考核,不断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

三是教学资源完善。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以校企共同制订的教学大纲为依据,旅游企业人士与课程主讲教师共同完成教学课件、学习参考资料、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等的建设。我校旅游管理专业通过产教融合逐步在课堂教学、企业家讲座、学生实习等环节共同建立适合专业人才培养的企业教学案例库和教学辅助视频资源库,并以此为基础编写讲义或直接将企业相应的培训教材应用在教学中。同时,由旅游企业提供场所、设备、岗位、培训等资源,由专业提供实习人员、指导教师等资源,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校企双方达成实习合作协议,明确专业、企业、学生各方责任、权利和义务,在不断提升学校实践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对接旅游企业的运营管理需要,实现专业、企业、学生各方合作共赢。

四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将旅游企业遇到的运营管理、营销策划等实际问题作为案例,用问题导向式、任务项目式教学方法,通过翻转课堂、现场教学等方式纳入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模拟职业环境条件下解决管理决策问题,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是教学考核评价改革。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以校企共同评价驱动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企业导师全面参与学生考核,直接对学生应会技能、应有能力进行考核。考核内容直接对应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的掌握情况。

四、结语

在资源整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识别资源、获取资源、配置资源等资源整合手段,最终在与合作各方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绩效的动态过程。其核心目标是人才培养,重要主体是教育和产业,基本手段是资源整合,合作基础是利益共享。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是围绕目标从要素投入到绩效产出的动态过程,中间依次经过资源识别、资源获取、资源配置三个环节与路径,充分发挥资源内化和整合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产教融合价值与绩效。据此,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尝试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实践:一是准确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师资人员、设施设备、资金等教学条件重新审视、评估自身已拥有的资源及缺口;二是建立完善产教融合协调对接和交流沟通机制,有效协调对接高校与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利益需求;三是从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优化创新产教融合合作方式。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融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