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评价 优化习作教学
——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为例

2023-02-22 14:23福建省石狮市新湖中心小学吴江云
家长 2023年36期
关键词:嵌入式习作目标

□福建省石狮市新湖中心小学 吴江云

嵌入式评价是中国古老的“启发式教学”的现代运用。“嵌入”说明教学评价与教学是一体的,反映了评价与教学的关系是共同存在的,是同一时空的。评价的目的为改进教学服务,促进目标、教学、评价的结合和统一,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学的一部分。

新课标强调“教学评一致性”,其内在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所教即所学,二是所教即所评,三是所学即所评。教学评一致性主张评价驱动教学,评价引领高质量学习。嵌入式评价正是这一精神的体现。习作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是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是一线语文老师的“心病”。如何在习作中运用嵌入式评价至关重要,笔者以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为例,浅谈几点做法。

一、确定目标,嵌入评价

一般情况下,开展教学之前都应该具有比较明确的目标指向,这样才有利于促进教学任务的设计及开展。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不同于其他单元,一般由单元导读、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与单元习作共同构成,整个单元的学习最终是为写作而服务的。因此,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写作方法的教学。

以两篇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和《刷子李》教学为例,教师要找准定位,牢牢把握单元的主要任务,即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在人物描写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语言积累能够进行自主落实,将教学重点放在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以此彰显人物的特点。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的具体目标为“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将从精读课文时学到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侧面烘托等描写方法进行实践运用。

教材习作要求有清晰的习作目标,相应的习作方法指导,作后也有互评、修改的要求,但是缺乏相应的习作评价要求。评价与教学、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评价应持续地贯穿在教学、学习的过程之中,而不只在教学、学习结束之后进行。三者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更是互相促进。嵌入式评价的作用是引导、支持、帮助,类似搭建“脚手架”,不是为了诊断、甄别和计量。评价标准也不单单是好中差,而是具体、有导向性、有诊断性的引导。高质量的学习必须全程测评,换言之应在制定目标后立即制定目标导向评价。如果没有评价标准量规保驾护航,目标就会失去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评价表、细节描写评价标准应适时嵌入、全面嵌入。针对这点,笔者制定了如下所示的习作目标:

1.根据“评价卡”要求,能够通过“多选优”方法,准确选取人物和人物的鲜明特点。(怎么教)

2.根据“评价卡”要求,能够通过概括描写人物的多个生活点滴,整体展现人物的特点。(怎么学)

3.根据“评价卡”要求,能够通过典型事例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致地表现人物的特点。(怎么学)

4.根据“评价卡”要求,对习作进行评价修改。(怎么评)

二、适时评价,以评促导

立足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发展既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要求,也是语文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方向。为了在教学中体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师要形成“教与学—教与评—再教与学”相互融通的循环过程,做到即学、即教、即评。评价不是凌驾于教学之上或游离于教学之外,而是镶嵌于教学之中,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教学活动密切联结,与学习过程形成良性互动,力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进行有效学习。针对这次的习作指导课,笔者分以下几步进行教学,并适时进行嵌入式评价:

第一步:画一画思维导图,构思、开阔写作思路,丰富习作内容。列出几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如妈妈、老师、弟弟、同学等,从中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人来写。评一评、说一说谁做的事情更让你难以忘记,之后列出他(她)的三个特点,并与周围的人进行比较。如,有名学生说妈妈很爱孩子,很勤劳,又很爱打扮,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利用“习作评价表”判断哪个特点更鲜明,更能体现妈妈的与众不同。通过横向比较,学生发现“爱孩子、很勤劳”是很多妈妈具备的优秀品质,选择“很爱打扮”这个特点来写,更能突出妈妈的特点。确定写作对象之后,笔者提示学生尽可能选择典型事例来写,具体标准如表1 所示。所谓“典型事例”,指较为特别且恰当的事例,如果这件事只有这个人能做到,就更能突出他(她)的特点了。“爱打扮的妈妈”学生选择了“妈妈化妆用了一两个小时”“因为化妆慢了,所以开家长会迟到了”这两个典型事例来体现。

表1

第二步:借助例文《摔跤》《我的朋友容容》等片段,引导学生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生动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借助《刷子李》片段,引导学生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如,有名学生想写妈妈很唠叨,于是抓住“起床”“吃饭”“出门”“做作业”等生活片段,先用妈妈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体现妈妈的唠叨,再通过写“我”不耐烦的心理,爸爸的“习以为常”来间接烘托妈妈“爱的唠叨”。

第三步:在学生自由练说的基础上,生成习作提纲支架,梳理习作要点。作文重在学生具有真实的情感体验,为此笔者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由畅谈,交流时可以有选择性地用上老师提供的词语,旨在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激发学生的交流欲、表现欲,完成习作提纲,体现习作个性化。此时,学生的思维得以开阔,感情更加澎湃,已经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此时学生再借助习作提纲提笔书写,完成习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步:学生初步完成习作后,出示前面几次的评价标准组合而成的“习作评价卡”,对习作进行评价修改。具体可参照表2 和表3。

表2

表3

(一)自评

1.用“____”勾画出运用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方法的句子。(一星)

2.用“{}”批注出选择的典型事例。(一星)

3.用“﹏”画出喜欢的句子和词语。(一星)

4.以上内容如有不足或需要修改的地方,需进行补充。(一星)

(二)组内互改,教师巡视

1.用“?”批注没看懂的地方,或者需要润色修改的地方。(一星)

2.整体评价文章,给出相关建议。(一星)

(三)计算得星数

评价始终贯穿于教学、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说、写、评、改的过程中学会怎么从多角度写出人物不同寻常的表现来反映人物的特点。学生先根据“习作评价卡”判断自己的习作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再从“自评互评标准”中对自己的习作进行简单评价,引导学生自改、互改,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水平,做到要教什么学生就学到了什么,教什么就评什么。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既知道了要写什么,又知道了怎么写。具体参照表4 和表5。

表4

表5

三、多样鉴赏,以评促改

叶圣陶先生说,会修改自己文章的人肯定会写出好文章,也有人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课标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评、改能力,在习作赏析课中,笔者充分借助评价卡和“出版专刊”嵌入“促进学生学习”评价,推进习作教学开展。

第一步:出示“习作评价卡”,针对上节习作指导课上的评价标准,你能得几颗星。如何让文章达到出刊标准?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小伙伴的优秀作品。

第二步:借助“习作评价卡”中的评价依据,反馈班级习作的整体情况,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第三步:鉴赏交流,发现差异。出示学生优秀习作片段,引导学生借助“习作评价卡”中的评价依据进行评价,如表6 所示,发现优秀习作的优秀之处,指导赏评这些语段中哪些句子把人物的特点写得十分鲜明?在评价交流时,进一步发挥优秀片段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白如何将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不仅要选择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还要引导学生把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写得细致、具体,巧用修辞让语言生动,用恰到好处的侧面描写,让人物特点更加突出。总结出“出版专刊”的要求:1.动作细化。2.语言个性。3.神态特写。4.外貌形象。5.心理刻画。6.侧面烘托。

表6

第四步:自评互评,优化提升。学生借助“习作修改评价卡”中的评价依据,自评或互评习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充分发挥示范评改作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合作中运用批注与交流的方式深入思考写人的方法,学会修改作文。

第五步:再次评鉴,互促成长。展示学生修改后的作品,由学生互相评价,谈谈修改后发现和突破,评一评“最佳”,如最吸睛题目、最感人细节、最佳点评奖……最后,学生誊写修改后的习作,择优参加班级“优秀习作”出刊。

全程读写、评改,倡导“即时”评价,即了解一种习作评改方法后,及时修改,“即时”评价,以便师生及时诊断不足,精准改进。

四、结语

评价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特别是习作教学的一个难点。新课标强调“教学评一致性”,主张用评价驱动教学,用评价引领高质量的学习,嵌入式评价正是这一精神的体现。笔者充分利用“嵌入式”评价,聚焦本次习作的难点,用“习作评价卡”指导学生围绕三个习作要求进行自我修改。评价以“得星数”方式变得简单易于操作。“习作修改评价卡”修改建议准确、简洁,有利于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评价表、细节描写评价标准应适时嵌入、全面嵌入,评价应紧紧指向学习目标,明确教师的教是为了落实目标,学生的学是为了达成目标,教学、学习、评价三者共享目标,做到学评一致,以评促教,共同促进目标的达成。

猜你喜欢
嵌入式习作目标
搭建基于Qt的嵌入式开发平台
嵌入式软PLC在电镀生产流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习作展示
Altera加入嵌入式视觉联盟
倍福 CX8091嵌入式控制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