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越
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立德树人的载体,是高校教育教学环节的有效延伸。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下发,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培养,坚持用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走向社会。从组织管理与立足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适应交际能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论述的理论蕴含,对新形势下高校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协同育人”指的是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应积极争取国家、学校、社会、教师、家长一同参与到学生的教育过程之中,从而全方位构建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和社会环境。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使用“协同育人”的理念来开展相关工作,需要各群体的关注、配合、指导,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进步及发展。
近些年,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参与度与期望值越来越高,各大高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确开展立足学校特色,聚焦时政热点的社会实践活动,成绩斐然。但在目标管理、实践指导、参与动机、基地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还不完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出台的相关规定及意见为课程指导内容,但开展效果更多停留在操作层面,并没有具体的规划及要求,针对性和专业性不强,政府、社会对其不够重视。据了解,部分高校由分管部门(校团委)统一管理,但组织缺乏体系建设和规范性,并未做有关组织、人员、制度、经费等方面的具体规定,管理不够系统全面。
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亲身参与为主要教育途径的教育形式。目前没有关于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明确管理规定,所以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学生自己寻找带队老师完成实践课程。其中,专业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热情不高,不愿带队参加,辅导员、班主任、课程负责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这就大大限制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难以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
部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只是为了取得相应的学分,完成课程学习,在选择项目时没有结合专业特点,想着轻松实践,持有应付的态度完成。现在为了推动社会实践的开展,有些高校将此作为评奖评优的加分选项,学生们大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按照各项指标完成实践活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挥,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也在不断缺失,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已不复存在。这也加深了社会和实践单位对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误解,使得社会实践基地解约率上升、社会认可度降低[2]。
据了解,部分高校已建立固定实践基地,但并未与学生的专业特色及学生的职业规划相联系,“被安排”现象较为普遍,实践项目大多存在重复性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度受到极大限制。还有的高校实践基地随意性太大,缺乏与基地的交流沟通,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联系,活动更是流于形式,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亟待加强。
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考评机制,更多为“走过场”,过多注重实践活动的规模、成果,几乎教师的评比形式都是以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为唯一的打分资料,以查看是否有单位公章,书写是否工整、实践任务是否符合要求等作为成绩参考依据,而忽视了青年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收获,对学生参与实践的表现缺乏细致、统一、明确的评判认定标准。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本就是高校育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有些高校对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具体,还是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因此,我们一定要提升实践育人的主动性,广泛宣传动员,让专业教师投身到这项工作之中,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作为检验大学生专业知识的重要平台,大学生社会实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高校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本着第一原则就是应该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其服务。依据学科专业及学生特点,开展相关实践工作,尤其要学会尊重学生的选择。此外,在不断拓展创新形式与实践思路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真正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优秀大学生的榜样力量,极易在学生群里中产生共鸣,获得高度统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是不同的,所以在选树大学生为标杆典范时,一定要以贴近学生实际出发,讲述真实可信,有参考价值及传承意义的实践案例作为榜样引领教材,以此宣传来完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连续性教育。
学校可根据学科特色,结合自身资源,利用红色教育、国内外热点话题、校企联盟等方面,为学生提供选题,供其实地考察。还可根据多年经验,推出优选的精品项目,定为学校专属实践主题,加强合作交流,选拔代表参与,重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意识和奉献精神。
此外,还可通过在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个人及先进集体为选树代表,组织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举办“经验交流会”“实践归来有话说”等活动,并进行正能量宣传,可使更多先进典型案例被广大学生了解,为其提供宝贵经验,发挥朋辈的“引领效应”,凸显同辈之间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更加有序、有质、有料。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是属于高校教育的一部分,与课堂理论教学更是密不可分的,将社会实践课程回归课堂教学,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一次新的飞跃。
社会实践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青年在实践过程中得到课堂以外的知识储备,是收获沟通交际能力、解决突发问题、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学生在课外的实践中,只是简单得到一些锻炼,对自身能力及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那么扎实,遭遇突发问题,手足无措的现象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迟疑态度。因此,我们就需要设置理论实践课程,通过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以遇到的困扰、疑惑为出发点,由专项负责教师讲解具体的案例知识,进行针对性指导,让学生提早构思实践活动中的方案。例如,如何将社会实践的主题思想与负责人沟通,如何合理安排实践工作等。
相较于传统专业课程的严肃授课形式,社会实践课程的开设更加彰显课程的优势。在教材的编写方面不仅仅只有理论性质的知识点,还要包含高质量、多元化的优秀案例,以供学生参考。同时,将指导性的教学纳入到教学当中,提升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引导质量。将学生平时课堂的表现,对实践活动的理解感受,作为实践结果的参考,实现体验教学与创新教学的融合。
1.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机制
高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科学设计一套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考核与评价工作机制[4]。一定要对学生进行一系列关于社会实践过程化的考核和评估:增加与带队老师的交流,了解实践单位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以及学生自己对实践过程中的收获。这样不但可以有效检验实践教学活动方案的执行情况,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2.重视对指导教师工作的认可
学校应发动校内不同领域、部门的老师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参考名单,组建一支多元化、领域互补的师资团队开展实践工作。同时,在规章制度政策上,一定要肯定带队老师的辛勤付出,并对日后教师工作中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有了这些实际保障后,大可激励更多的教师投身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中,为青年在实践活动中排忧解难,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持续性发展。
3.简化报账流程,加大专项资金投放比例
根据以往经验来看,因学生的实践团队人数较多,居住地不同,实践地点多为乡镇,硬件设施条件较差,部分学生因无法提供相应票据及证明材料,未达到学校的报账要求。久而久之,学生对实践地的选择越来越形式化,对实践地的兴趣也因报账难度而放弃。因此,建议学校设立专项的社会实践帮扶资金,对真正达到实践效果的团队进行持续的资金支持,大力帮助团队获得有价值的实践资料,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保障与支持。
4.丰富宣传形式,提升实践的宣传效果
媒体宣传是对实践成果的最好展示。学生撰写的新闻稿及成果报告都可以为青年学生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及丰富的经验,优秀的成果作品展更可在网络平台成为极有影响力的“助推剂”。因此,高校及学生主体都可通过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宣传平台,将优秀的学生实践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发挥教育品牌的实践成果,提升高校教育的知名度。
实践育人是高校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学习教材,时间、地点、内容的不定性,让社会实践的价值更加珍贵。“协同育人”理念,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深度融合,实现共赢,因此需整合各方资源,着力创建一体化体系,共同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
1.加强教育合作,助力实践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已不再单单聚焦于学校管理这一主体层面,从宏观角度出发,教育的主体承载者及受益群体都在不断延伸与扩展。国家的重视与扶持,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学校的协调与管理,家长的沟通与理解,教师的教育与分享,学生的成长与经历,都将形成合力。通过以点带面、齐力共进的方式,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发展。
2.开发完善资源,推进实践教学
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应有固定模式及框架的限定,更应结合学生的喜好,从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出发,真正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活动。例如,实践活动多以寒、暑假集中开展,加强对红色资源的利用,加强与红色教育基地的建立;学生也可根据民间资源,开发“传统节日”实践活动,以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为实践目标,增强民族自豪感,真正了解优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结合当地教育文化的探索,根据地域文化,实现共建合作形式的创新,开展“大美家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地点实践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活动应与学生的专业、就业、服务这三大平台融合。大学生的实践课程,就是以活动为载体,一方面可以提高锻炼自身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展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近些年,创新是新形势下高校工作开展的必经之路,作为祖国的未来,青年要将创新活动付诸到实践活动中去,脚踏实地开展各项活动。
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上,更贴近自己专业,寻找可以应用专业技能的实践项目。这样不但可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还可以提升社会实践的专业成果,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在就业形势不乐观的现状下,要引导学生提前准备,以社会实践为支点,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为学生创造了解社会的机会。
结合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岗位开展实践活动,真正开展“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需”的活动,打造具有主题特色的社会实践项目,培养学生以奉献为情怀,以责任为动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对于高校来说,运用“协同育人”的理念,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工作,更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学校需结合自身的情况,对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研究,不断整合,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各项管理制度,构建育人机制,提高育人质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与高校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