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丽丽 沈阳建筑大学
高校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我国高校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发展壮大。高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与运转,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于高校发展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财务预算是高校财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资金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财务资金相关的活动日益频繁,现如今财务预算管理已经在各大高校开始推行,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实践经验的累积,高校财务预算模式在不断地优化创新。面对高校发展的巨大压力,高校财务预算需要以高校整体规划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对高校资金进行全方面的考虑,综合进行分配,所有与财务资金相关的活动都要纳入财务预算管理的范围之中。多年来,高校资金紧张的问题与资金浪费的问题一直并存,如何让资金科学分配、高效利用,避免浪费,一直是高校财务管理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重视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水平,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必须不断升级,不断优化,紧跟高校发展的步伐,让资金更好地利用和流转,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分配,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高校发展建设。
预算就是对一定时期内的资金预先设计的收支计划,通常一定时期是指一个会计年度。预算是对资金的来源、资金的额度、资金的使用范围、资金的用途、资金数量、资金使用轨迹的规划和记录,从预算中能够看出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流向。一套完善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可以使高校的资金得到科学的规划和分配,并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因此,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让高校的资金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更好地发挥作用,减少资金浪费,同时也可以反映出高校实际的运行状态,有利于高校发展策略的调整,对于高校实现可持续性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根据高校的整体情况来设计资金计划,一方面预测高校资金收入的情况,另一方面规划资金的支出,对一个会计年度内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计划性的管理,具有监督和控制的双重作用。
对于高校财务管理来说,在预算编制流程方面主要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由高校的财务部门对于下个会计年度的财务预算进行初步编制,得出下一年总预算编制初步方案;第二步,由二级部门在规定要求的时间之前将下一年度部门的财务预算方案以网上申报的形式提交给财务部门;第三步,财务部门在接收到二级部门的财务预算方案后对所有提交上来的方案进行汇总和筛选,将明显不符合的预算计划筛选出来,经与部门沟通后予以剔除。将筛选之后的预算申报方案上报给高校分管的院领导审核;第四步,预申报方案经分管院领导审核通过,同意后提交给高校预算工作小组。由工作小组对于预算方案进行反复的讨论、修正后,提交给高校院务会、党委会审定;第五步,审定通过后的预算方案,以文件的形式下发,财务部门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系统中将下一年度预算数据记录下来并以预算通知单的形式向各个部门告知预算。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很多高校的财务预算任务都由财务部门承担,其他部门只是配合完成。因此很多高校的二级部门对财务预算管理并不重视,认为不是自己主要负责的工作,即使配合执行,也只是浮于形式,缺乏参与的积极性,更谈不上严谨积极地执行。高校本身组织结构复杂,层级多、部门多,很多部门都只将工作重心放在本部门的工作上,缺乏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认为财务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而且不同部门之间关系比较复杂,更是增加了预算管理的难度。当高校财务部门要求二级部门进行财务预算申报时,二级部门对财务预算的重视度不高、执行力不强,财务预算方案的质量也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难以真正反映出高校预算管理资金的收支和运转情况,这势必会阻碍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从高校推行预算管理的现状来看,各个部门对于预算管理知识了解并不多,更没有经过专门的财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无论是对预算业务知识还是预算制度都知之甚少,这也就直接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按照财务预算的标准要求来执行,最终导致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无法真正地发挥作用。
高校的资金有多种来源方式,在编制财务预算时需要保证预算编制的全面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高校在进行财务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通常只将高校的事业经费纳入其中,没有做到全面性的资金预算管理。比如用于高校基础建设项目的资金一般来自财政拨款,而这项资金并没有在财务预算中纳入,还有其他的专项拨款以及银行贷款等等,都没有纳入财务预算范围中。由于财务预算编制的不全面,直接就导致资金的使用结果缺乏全面的支出数据,预算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也无法得到保证,高校的领导层无法从预算分析结果了解高校实际的运行情况,容易误导后续的资金计划。
高校财务部门在编制财务预算时一般是以年度为单位,以上一年的财务数据和预算执行情况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来进行下一年度的财务预算编制。但是在实际操作起来却存在一定的难度,缺乏合理性。比如在编制教学统筹经费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以上一年为参照提取经费,如果本年学校会扩充规模,那么很可能会出现经费缺口。如果经费过少,就会造成入不敷出,如果经费过多,又会造成资金浪费,缺乏合理性。
在财务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对资金的收支和使用没能做到合理的预测,使得高校财务预算的执行效率大打折扣,虽然一直在努力提高执行效率,但是收效甚微。有执行就必须有监管,很多高校正是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在年度统计时出现了预算执行偏差或者预算剩余,没有按照预算报告的方向或者条款轨迹执行,导致预算执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出现,这个问题不是个例,在很多高校财务预算中普遍存在。在财务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要对经费的使用方向或者执行项目加以明确,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在经费执行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偏差,出现经费执行不规范、不合理的情况也是必然的。信息时代,在财务信息化逐渐普及应用,很多高校也已经建立其自己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财务软件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这是一种进步,有效地提升了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在财务预算工作方面的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的预算执行上,并没有做到完全的严谨规范,预算执行不规范的问题虽然有所改善,但是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细节控制上还需要加强。特别是对于超预算范围的支出,要加大监督控制的力度,严格控制超预算报销的情况出现。
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现行的预算控制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今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要求,没有完整、科学的制度体系作为财务预算工作执行的保障,就等同于财务预算工作没有明确的方向,必然会存在不规范、不合理之处。高校财务预算的编制必须有一个预算总方案来对高校资金进行总体的把控、总体的规划,缺乏了总体的把控,就缺乏了方向。高校财务预算编制遵循“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来开展工作,如果缺乏相应的有效的制度作为约束和保障,在进行财务预算申报时就会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按期望值来申报,下拨的预算额度的多少就会由可支配预算收入的额度多少决定。预算超支是高校财务经费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的情况,很多时候经办人员也无法立刻就意识到超出了预算,往往等到报销的时候才会发现经费超支。预算已使用和申报扣减之间存在时间差,就容易出现超预算的情况,最后只能采取追加预算的方式来进行处理。这样也就使得预算经费的风险增加,直接反映出高校预算控制缺乏力度。
要有效提高高校财务预算水平,首先就要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流程,使预算编制的整个过程更加有序、更加合理。高校财务预算方案在编制的过程中,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过层层审核和修订,对预算项目有效细化。各部门的管理人员要树立责任意识,权责分明,将预算经费管理责任落实到位。本着节约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有效地提高资金利用率。同时配以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既保证财务预算本身所具有的严肃性,又起到调动预算管理积极性的作用。新时期高校财务预算编制上要改变传统单一的编制方法,要能够做到取长补短。熟悉不同编制方法所具有的优势和缺点,要立足于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分析高校经费的性质和种类,根本经费性质的不同来选择更加恰当的预算编制方法。必要情况下可将多种编制方法结合运用,发挥优点,弥补缺点。预算编制方法无须统一,不同性质的经费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只要适合的,就是最优的。为高校财务预算定制一套编制方法体系,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要对财务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可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来执行财务预算监管职责,加强财务预算的审批,严格把关。在确定预算方案以后,各个部门要对预算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发展需求不断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力求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这样才能使财务预算编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院级领导到执行财务预算的二级部门都应该提高对财务预算的认识,增强财务预算管理的意识,只有对其本着足够重视的态度,才能使财务预算工作的开展更具有主动性,更具有责任感。高校各个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财务制度和财务知识的学习,树立财务预算的意识,院级领导要给予肯定与支持,让财务预算能够真正地走进各个部门,与各个部门的工作结合起来,为财务预算的贯彻执行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的财务部门,除了加强对财务预算的认识,更要具有大局观,将财务预算工作进一步细化。在执行过程中,立足于高校实际,从高校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要出发,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财务预算工作模式,使财务预算管理能够跟随高校发展的步伐共同进步。高校财务预算关系到高校整体的运作,并非只是财务部门的分内之事,而是与高校的各个部门都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因此,做好财务预算工作,需要高校领导层以及各个部门上下一心,加强交流,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其中。各个部门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采用实时管理和控制的方式,保证预算支出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努力使财务预算数据更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同时,高校可采取责任制的方式,分工合理,职责分明,落实责任。预算执行的效果直接影响着高校财务预算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地实现,决定着高校预算管理的水平。在各个部门中进行责任划分,以常见问题为切入点,对执行的具体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与分析,使各部门能够自主地关注预算执行进展,及时发现实际执行与设定目标之间的偏差,及时做出调节方案,以保证财务预算朝着计划的目标顺利执行。
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对于保证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最终达成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高校建设在不断发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可以保证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更加规范化。高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强预算控制,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都应该有严格的预算管理控制。当确立项目和额度后,就进入了事前控制阶段,制定出相应的预算控制制度;在执行阶段,以制度为保障,保证各个部门执行预算活动,在事后,加强预算控制,使预算管理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达到预算目标。
关于预算编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要求,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基本建立起来。随着国家对预算管理重视度的不断提高,在现有政策法规的支持下,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也必须走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发展道路。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发展扩大,财务预算管理越发重要。从高校院级领导到各个部门都需要对财务预算给予高度的重视,充分的认识,严格控制,贯彻落实,使高校财务预算不再只是财务部门的专利,而是与高校各个部门息息相关的一项重要工作。现今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还有不足之处,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积累经验,总结思考,不断完善,努力让财务预算充分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