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辉
关键词:移动网络;用户感知;优化与提升
在传统的网络运营模式下,以指标为导向,具有局限性。在全球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运营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逐渐转变为以客户体验感和业务质量为导向。所以,为了对用户行为和感知模式进行分析,以及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建设网络站点,需要对网络资源结构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有序推动室内深度覆盖,有效解决网络覆盖薄弱问题,并重点对用户的感知进行改善,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1移动网络工作优化的现状
目前,传统的网络质量评价体系和优化方向已不再适用于数据业务“井喷”时代的需求,无法完全体现用户的感知和体验。首先,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践提炼出理论的过程非常漫长,且难以取得有效的研究成果。此外,在理论应用在实践的过程中,具有诸多不确定性,要尽量积累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其次,用户需求目标不能得到很好地满足。很多网络优化的指标由于自身工作权限的限制,以及工作的各种细节和一些项目的决策,还是处于以网络为中心的KPI控制面上,KPI无法完全表征客户感知,明显背离了用户体验目标[1]。最后,结果是明确的,但由于许多特殊工作类型,所有工作结果都与质量有关,管理结果无法精确匹配。这些不足之处,作为一种经验,将予以探讨并继续努力改进。
2用户感知网络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新客户认知模式的构建,从网络的构建、运营、通用性、反应特性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将KQI与KPI联系起来。利用KQI对网络的影响因子,发现有关的KPI。
2.1分解各层质量指标的映射关系
理清思路,从QoE,KQI,KPI和KPI四个层面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利用KQI和KPI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现QoE和KQI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深度挖掘。分析KPI后,对KPI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网络覆盖、终端质量、网络质量、设备维护和网络干扰等。构建一个用户感知网络的品质评估体系,对QoE指数进行监测,并对其进行指标的分析和控制。
通过对用户的主观感觉进行量化,将服务质量的影响因子转化为可衡量的指数,实现对客户的数据服务评价。从用户的真实感受人手,建立QoE,KQI,KPI等评价指标。
2.2SEQ客户感知管理平台系统的建立
首先,通过构建QoE/KQI/KPI的完整业务模式,再结合以往的最佳方案,将其归类为KQI,并将KQI与传统KPI系统相匹配,从而得出影响使用者感知网络故障的根源。
SEQ客户感知的管理平台整个体系结构包括采集层、共享层和应用层。以下是所使用的体系结构和应用技术。
(1)在采集层面上,通过对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和访问,为移动网络的使用者感知和分析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定量分析海量数据。
KPI数据:移动网络主要品质指数。DT(路测)数据:最基本的无线数据资料收集方式,是指对移动网络中的下行链路数据进行采集与试验。CQT数据:用来在指定位置呼叫进行无线数据的性能试验。用户投诉:呼叫中心和多种途径的客户需求。MR(测量报告):移动手机监测报表。厂商网管数据:从有关的设备制造商的网络管理中获取高效的采集、监控、性能和管理等有效信息。经营分析数据:从业务分析体系中获取各类业务报表资料;其他与仓库相关的实际资料。
数据采集层和适配层两个层次分别负责数据的收集,而探针数据来源则直接影响到适配层的选择。该层在软件上应用高性能的嵌入式数据库技术。
(2)共享層将接收到的基本资料进行译码,并按有关的运算法则进行集中处理,随后根据使用者的需要生成不同的服务信号,并将其进行整理和储存,共享层的功能是将各个信息指令经由界面与外界进行分享。此外,还包含一个数据处理级(指数评估层),该系统采用QoE/KQI/KPI多层次的评价系统,将这些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一个定量的评价模型,其能够对客户的终端对终端的服务品质进行监测,对客户的评价反馈、行为、各种统计和分析报告等进行支持[2]。这一层次的应用是基于分布式的云计算的群组结构,以及海量的数据存储与分散技术。针对网络优化的业务特点,采用一个基于分布式并行的系统来快速存储和处理大量的数据。
(3)在应用层面,实现特定的程序操作和显示,并提供一个用户接口,用户可以利用该系统所具有的监测类型的解析能力来浏览各种报告。其内容有三个方面,即用户服务,网络的维护和最佳化,以及网络的构建。
3面向用户感知的移动网络优化工作提升方案
3.1重视用户感知的作用
在中国其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它反映了用户对服务的需求。以传播为例,传统模式下难以定量衡量用户感知,过去用户感知很难量化,如果通过路试和投诉统计分析计算用户感知水平,则存储的两个数据源在偶然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与统计数据相比,数据量不足以提供坚实的基础。基于感知优化项目,通过定量统计分析用户的体验质量和体验感,便于团队对用户的体验感进行科学评估,从而更好地实施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可以采取更具弹性的优化策略,满足用户的需求[3]。
3.2宣传贯彻用户感知,改进项目指导思想
在移动网络的使用中,用户感知是最直接的感受,也是用户最在意的服务质量。然而,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业务量不断增加,导致移动网络的负载能力降低。在这个背景下,移动网络服务的盲点不断增多,用户的体验感降低,如何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至关重要。
移动通信网络涉及维护、规划和优化等环节,属于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用户的体验感与各环节的质量息息相关。为保证实现预期目标,必须先针对性地策划质量,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从而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基于网络发展大局,对网络进行规划建设,对网络结构规划进行完善,满足企业战略和市场发展的需求。为有效解决网络覆盖容量和范围等问题,从业务和结构分流等方面着手,对网络规划进行统筹,从而有效避免网络问题产生,满足发展需求。
(2)定量用户感知,评估系统,更接近用户感知的评估标准可以部分量化用户感知,并使项目团队更好地理解用户感知,准确地判断有助于更好地实施项目质量控制。以KPI评价指标为指导标准化模式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索引性能与用户感知之间的偏差,因此必须回到根本,将重点考核区域改为用户感知差的区域,将以后台参数调整为重点的KPI优化模式改为基于情境的多维感知优化模式,KPI优化与QOE提升相结合,相辅相成,进而优化工作效率和提升价值。
为了有效改善用户的体验感,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和措施,对网络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强化网络监控水平。
3.3网络规划与资源交付风险控制
对网络规划情况进行评判,评价指标有网络规划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及新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避免产生网内干扰的现象,进而承载更大的数据流量。在站址规划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盲目的规划设计,导致网络规划不合理,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受。
如何通过质量管理来提高规划工作的质量,首先将特殊的工作内容划分为三个部分,即站点规划、容量规划和频率规劃。通过合理使用多频组网模式,降低了频率复用度,提高了整体网络质量,通过这样的分类和细化,可以从多个角度实施优秀的规划方案[4]。
3.4多维智能网质量问题分析方法
启动基于用户感知的网络指标评价体系,并完成对用户的评价,面向感知的网络指标体系框架建议、指标体系编制、指标体系支撑手段建设及应用项目试点试验。同时,对网络质量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调查,以便公司全面应对,它反映了客户对网络质量的真实感知和对网络质量的综合评价实力,从而推动建立以用户感知为导向的核心网络运维体系。用户感知改善项目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当前网络用户的通话质量,并提供良好的通信和互联网体验。实施过程围绕总体目标,逐项坚持工作质量第一,严格考核建立质量评价体系,确保项目方案实施后质量目标的实现,对合作厂家进行严格管理,并纳入质量控制体系数量系统。质量管理团队主要负责后评价,每月组织对第三方公司的评价,并组织质量分析会进行讨论,实现工程质量的闭环控制。
3.5探索基于用户感知的优化方法
传统的优化评价方法已不能满足用户的新要求。优化紧迫性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改进,覆盖范围更广,包括核心网络、无线网络IP、流量统计分析、信令分析等技术。需要保持施工、维护和优化工作相对独立,分析维度不够统一,问题定位的准确性有待提高,投诉处理人员的能力差异较大,导致口径不同,所有这些都导致了用户感知的下降。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重新测试,跟踪并监督问题点的解决。关注用户感知的各个要素,旨在提高用户在使用网络服务时的真实感知,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比如,针对多频组网模式,充分挖掘现有网络频率资源,提升用户感知。在规划时必须考虑频率资源,尤其是当总体容量不足时,基站数量和频率质量将迅速恶化,形成网内干扰并影响用户感知,保证新站能在不限制频率的情况下有效吸收,促进频率结构优化。建立反映用户感知的指标体系,努力完善端到端横向综合网络优化体系建设,从以指数为主导转向以使用者为中心的系统,全方位提高网络的综合管理质量。
3.6分段定界法
从用户、无线、核心网络和SP切换到人口点开始的一整套端到端服务质量化学分析的思想和方法。用户感知评价系统应用效果分析采用新的评价体系后,通过落差率和接续率速率、上下行速率、CQI(信道质量指示)比例来评价关键绩效指标。例如,CSFB(电路域回退)的成功率,以及使用者的投资V及MR资料,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与判别。当前,针对电信网运营商的优劣评价,利用差分网格进行高价值的分配,重点解决关键问题,提高客户的认知能力。通过对网络、服务、终端等层次的问题进行分类,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优化,从而得到较好的结果。
3.7承担监测、分析和维护的责任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质量的内涵已经延伸到终端、网络和平台的质量与协调,以及整个网络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面对外部竞争和内部网络业务的激增,网络部门不仅要做好网络的维护和优化工作,还要承担起监测、分析和维护的责任,在网络全生命周期内,协调和互动端到端的业务要素与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树立网络理念,纵向做好智能管道,横向提升端到端的业务管理能力,实现一体化运营,与上下游环节合作,完善端到端综合改进体系,从而实现工作方法和思路的转变,以及用户感知的整体提升。
维修制度的改进可以减少设备的退货时间,提高突发故障的及日寸修复率,大大降低用户投诉的概率。相反,不稳定的网络设备将极大地影响用户感知,甚至直接影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各专业团队应对上述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总结、整理和细化,将往年各项相关工作的实施经验纳入用户感知改善项目,制定整改措施,改变工作方法,从而加强过程控制的落实。
4结束语
在网络的优化过程中,必须以用户的感知作为导向,全面进行转型升级,进而提升网络基础管理水平,以及网络质量。为实现这个目标,项目组必须对用户感知的六大要素进行深入了解,对用户行为、现有网络KPI和投诉行为进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