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颖,张文磊,耿粉祝,许玉凤,蔡 铭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山地旅游资源是以地文景观为载体、由山地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组合而成的旅游综合体[1]。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则是指旅游区能对游客形成吸引的自然、社会及其他因素的总和[2]。随着国际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山地旅游受到诸多关注,西方国家起步较早,有关研究也相对成熟,主张山地旅游研究不能仅局限于旅游项目本体,应与生态、环境、系统等先进理论相结合[3]。国内对山地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晚,呈现出系统性弱和理论性差等特点,主要侧重于山地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评价、旅游规划等方面的研究[4]。旅游资源禀赋度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围绕旅游资源禀赋理论进行区域差异、旅游与经济发展研究[5],采用指标体系进行区域旅游资源禀赋评价[6]。经济发达地区研究较多,而经济落后地区研究较少,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多数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分析较少,且多围绕某一类型的旅游资源展开研究。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黔南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辖2个县级市(都匀市、福泉市),9个县(惠水县、平塘县、独山县、荔波县、瓮安县、贵定县、龙里县、长顺县、罗甸县),1个自治县(三都水族自治县,简称三都县),首府为都匀市,总面积为26 195 km2。黔南州山地资源丰富多彩[7]、特色鲜明,地域优势显著,它不仅是连接华南地区的重要节点,还是“一带一路”沿线的物流枢纽,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本文结合黔南州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旅游资源禀赋度,分析地区资源分布、开发程度,为当地旅游发展指明新方向,也为类似地区提供参考。
黔南州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截至2016年底,黔南州拥有1处世界自然遗产、l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水利风景区、l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有红色旅游点5处、省级民族保护村寨3个。A级旅游资源有835个,其中有28个五级资源、123个四级资源和204个三级资源。由图1可知,山地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荔波县、罗甸县、瓮安县以及贵定县,其旅游资源比较丰富;龙里县分布最少,旅游资源匮乏。
图1 黔南州各县市山地旅游资源分布
旅游资源禀赋度评价是在旅游资源调查基础上进行的资源分类研究工作,是基于区域资源类型、分布特征、区域差异及其保护和开发条件的综合评价。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结合《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技术要求(试行)》《黔南州“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梳理2016年黔南州旅游资源普查数据,同时参考相关研究,构建黔南州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度评价体系[8]。其间充分考虑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及可操作性原则,结合黔南州山地旅游资源的具体情况,分类统计黔南州12个县市各类山地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情况,得出山地资源单体有355个,如图2所示。
图2 黔南州山地旅游资源占比分析
其中,山地旅游观光资源有162个,资源占比为46%;山地历史遗产与红色文化资源有71个,资源占比为20%;山地民族文化资源有50个,资源占比为14%;其他4类资源占比均低于10%。最后,结合黔南州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度测算指标体系(见表1),运用熵权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
表1 黔南州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度测算指标体系
本研究山地旅游资源数据来源于2016年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具体包括黔南州优质旅游资源单体数据、黔南州各县市旅游资源级别数据。社会旅游经济数据来源于黔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主要包括黔南州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黔南州旅游收入、黔南州旅游人次。
熵权法计算时仅考虑数据关系,具有客观性,被广泛地应用于旅游定量研究中。本研究选用熵权法求出各因子的权重,再应用加权求和法计算黔南州各县市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度,然后借助ArcGIS Online软件和百度地图(拾取坐标系统)等精准定位景区位置,鉴别数据后将其录入数据库,基于Arc GIS软件进行数据可视化表达,最后根据各县市旅游资源禀赋度对各地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熵是热力学的物理概念,用于度量体系的无序程度,其值可用于判断指标的贡献度,数值越小,携带的信息越多(体系越有序),对评价的影响(权重)就越大,反之则不然。将各指标给决策者提供信息的多少作为确定权数的方法,是一种客观评价的方式[9]。本研究运用熵权法求各指标权重。基本原理为:设j为样本名称,即黔南州各个县市(都匀市、荔波县等),n为样本数量,黔南州辖2个县级市和10个县,所以n=12;i为指标名称(山地民族文化资源、山地历史遗产与红色文化资源等),m是指标总数,有8个指标,所以m=8。j县市的指标i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式中:fij为j县市的指标i的比重;Xij为指标值,即j县市指标i的数值。
根据熵权法概念,计算定义的评价指标i的熵值(信息熵),计算公式为
式中:Hi为评价指标i的熵值;参数k=1/lnn,n=12,所以k是固定值,等于-0.402 43。
将各指标值代入求熵权公式,计算各指标权重。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wi为黔南州山地旅游资源各指标权重。
最后,按照旅游资源属性及其在黔南州各县市的具体分布,结合求得的各指标权重,运用加权求和法对黔南州12个县市的山地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评价。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Rj为黔南州j县市的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度;j为黔南州各个县市(平塘县等);i为黔南州山地旅游资源禀赋测算所选取的8个评价指标(山地产业资源等);Nij为j县市i类山地旅游资源的数量;minNij为所有县市中i类山地旅游资源个数的最小值;maxNij为所有县市中i类山地旅游资源个数的最大值。
本研究运用Excel软件,将上文所选指标和样本具体数据代入求熵公式和求熵权公式,计算出各指标权重,求权过程的重要数据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山地运动与艺术资源和山地民族文化资源对山地旅游资源禀赋的综合评分影响最大,山地历史遗产与红色文化资源影响最小。
表2 黔南州山地旅游资源各指标计算结果
依据选取的评价指标和相关统计数据,结合式(4)的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度计算方法,得出黔南州各县市山地旅游资源禀赋综合情况,如表3所示。数据显示,黔南州各县市山地旅游资源类型较多,主要有山地地质与气象观光资源、山地水体与植物观光资源、山地运动与艺术资源、山地休闲度假资源、山地历史遗产与红色文化资源、山地产业资源、山地民族文化资源、山地旅游商品资源等八个。但多数县市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山地地质与气象观光资源、山地水体与植物观光资源、山地历史遗产与红色文化资源及山地民族文化资源几个大类,导致黔南州内旅游资源有一定的雷同性。此外,山地旅游商品资源较少,反映出黔南州旅游商品开发与宣传的力度不够。结合表3数据可以看出,黔南州各县市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度差距较大,旅游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其中,旅游资源禀赋度高低值差距达51.82分,反映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各地旅游资源的数量和级别都有一定差距。
表3 黔南州各县市山地旅游资源禀赋综合得分
按照禀赋度综合得分,将各县市划分为高资旅游区和低资旅游区两大资源类型。黔南州12个县市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得分平均值为26.61分,以26.61分作为分界线,禀赋度高于分界线的为高资旅游区,反之则为低资旅游区。高资旅游区有荔波县、罗甸县、贵定县和三都县,其中,荔波县、罗甸县位于黔南州南部,贵定县位于中部,三都位于东部。以上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红色旅游资源突出,拥有一定数量的4A级以上景区和一定知名度的旅游产品,景区知名度较高,旅游业发展相对成熟,因此它们属于高资旅游区。低资旅游区有独山县、惠水县、瓮安县、平塘县、都匀市、福泉市、长顺县和龙里县,主要分布于黔南州西部和北部。以上县市旅游资源数量相对较少,且资源独特性不突出,县市内旅游景区分布较为分散,景区小,游玩与观赏性一般,配套设施及宣传相对较差,旅游吸引力较弱,因此它们属于低资旅游区。
总之,黔南州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度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大体呈现出边缘地区资源丰富且品质高、中心地区资源相对较少且品质低的特点。例如,南部的荔波县、罗甸县和三都县和中部的贵定县旅游资源的数量和品质较高,而西部的长顺县和龙里县则与之相反,旅游资源数量和等级相对较低,差距较大。
根据黔南州各县市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度研究,结合黔南州社会发展状况,提出3点建议。
根据黔南州12个县市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度的测算结果,荔波县旅游资源禀赋度最高,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可通过政府引导,吸引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管理能力的旅游管理企业,提升荔波县旅游的知名度,打造优势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文创产品,突出山地旅游资源优势。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度次之的罗甸县、贵定县、三都县和独山县具有一定的旅游发展基础,建议集中资源,先重点推广一至两个特色旅游项目,再形成联动效应,带动整个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惠水县、瓮安县、都匀市、平塘县和福泉市旅游资源禀赋度中等,可以优化已有山地旅游资源,提升资源品质,深度挖掘特色资源,增强地区资源的独特性。
黔南州地处贵州省南部,喀斯特地貌普遍发育,少数民族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但其空间分布和整体优势很不均衡。具体来说,西部和北部旅游资源分布稀疏,而南部、东部相对密集,大体呈半弧形分布。建议整合区内资源,与周边地区形成一体,实现资源统一规划、联动开发,从而有效提升区域经济效益。可以实施非均衡倾斜开发,培养增长极,充分发挥景区的领头作用。建议突出荔波县的自然风景和都匀市的特色影视小镇,打造一北一南两个重心,带动黔南州整体旅游业发展。
紧紧围绕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等战略,明确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对黔南州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突出地区特色。深度挖掘主要围绕黔南州的特色资源,如荔波县世界自然遗产、平塘县射电望远镜、都匀市汉唐影视城等。突出黔南州的自然特色、民族风情及影视体验特色,重点挖掘荔波县、罗甸县、平塘县等地的地质及水体自然风光。围绕荔波县世界自然遗产,加大宣传力度。可联合高校设置地理、旅游专业的研学基地,打造自然博物馆,突出景区的资源内涵。依托平塘县射电望远镜,推广天文小镇、天文旅游、天文科普等项目,增强旅游的科普性及参与性。以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为宣传名片,推广水族风情活动,如水书、水绣等,突出与布依族、苗族的区别。突出影视体验特色,围绕建成后西南地区最大的仿古宫殿群——都匀市汉唐影视城,弘扬汉文化,开展影视体验、热播剧打卡等体验式活动。
黔南州山地旅游资源丰富,主要分为山地地质与气象观光资源、山地水体与植物观光资源、山地运动与艺术资源、山地休闲度假资源、山地历史遗产与红色文化资源、山地产业资源、山地民族文化资源、山地旅游商品资源等八个类型。本文基于2016年黔南州旅游资源普查成果数据,参考相关研究,构建黔南州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黔南州12个县市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12个县市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度排名中,荔波县居于首位,罗甸县次之,贵定县居于第三位,龙里县、长顺县排名分别为倒数第一、倒数第二。之后,以黔南州12个县市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得分平均值(26.61分)作为分界线,划分高资旅游区和低资旅游区。其中,高资旅游区有荔波县、罗甸县、贵定县和三都县,低资旅游区有独山县、惠水县、瓮安县、平塘县、都匀市、福泉市、长顺县和龙里县。研究表明,黔南州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度存在空间差异,大体呈现出南部边缘资源丰富且品质高、西北部资源数量相对较少且品质低的特点。未来,黔南州要因地制宜,突出地区旅游发展优势,突出重点,整合资源,联动发展,依托乡村振兴,不断提升资源潜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最终实现绿色健康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