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仪 朱苇霖
电影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来,历经数次重大技术变革和美学运动,作为艺术、媒介和产业的电影不断拓展自己的形式与内涵,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形式的不断创新也为阐释电影艺术创造了崭新的路径。第四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以具体的电影媒介现象为切入点,审视电影艺术及媒介理论,同影像形成共振与回响。
本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和《当代电影》杂志共同主办,《电影评介》《电影新作》《戏剧与影视评论》《艺道》杂志提供学术支持。论坛以“浪潮·节点·图景:电影研究的多重宇宙”为主题,分为“电影新浪潮:历史、当下与未来”“电影节展研究:机制、网络与社会”“影像的演化图景:媒介、文本与观众”和“自设议题”等4个分论坛,遴选出40篇来自国内外青年学者的优秀学术论文与会。
一、电影新浪潮:历史、当下与未来
从法国新浪潮、德国新电影、新好莱坞到大陆“第五代”、中国台湾新电影、中国香港新浪潮,再到近年来的罗马尼亚新浪潮、又一轮日本电影新浪潮以及新一代中国青年导演的崛起,电影人对传统、惯例的反叛和对当下的回应从未停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当元宇宙、交互电影等前沿概念介入影像领域时,青年学者从多元角度对电影新浪潮的历史与当下展开思考,使电影史成为对当下电影变革进行想象与描摹的依据。
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历程,学者郭沫杉以20世纪70年代起许冠文的喜剧电影为脉络,勾连起其创作对香港喜剧电影发展的关键作用;学者石涵喆以后殖民主义视角探讨台湾新电影运动及后海角时代的台湾电影“悲情美学”下第三空间构建的平衡与失衡。学者王佳兴对1984至1988年间西安电影制片厂的经营方法进行梳理,论述西影厂优化生产结构、解放生产力,推动西影厂走向辉煌;学者王敉果则以国产悬疑电影为切口,探讨作品中建构的“黑夜”叙事空间对现代社会中的焦虑与担忧的折射。
青年学者们以全球化的视角对世界电影创作进行解读,学者杜天笑围绕三位当代英国女性导演的创作,对英国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进行分析;学者李婷以艺术史、电影史和身体美学的跨学科视野,讨论捷克新浪潮电影运动中“傀儡身体”的象征意义;学者张萌认为,希区柯克作品中的先锋性元素在其作品中形成了独特的含义并对其作品的商业性产生了托举作用;学者马中福论述新拉美电影及拉美电影人如何以摄影机为武器,使电影创作成为一项革命事业,实现感官的去殖民化;学者赵媛将哈萨克斯坦新浪潮置于社会历史背景中,讨论诞生于这项电影运动的作品对哈萨克斯坦建立起全新民族身份的贡献;学者张超群以电影学者汤姆·甘宁的吸引力电影为理论基础,对法国导演莱奥·卡拉克斯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自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起,世界电影人不断挑战电影创作的既定规则和陈规旧俗,为电影生产开辟了新的路径。学者李天辰认为,散文电影呈现出的主观性、自省性、反身性和开放的对话空间使其具备了反景观的潜质,而大众文化中与散文电影同样使用“私人摄像机”的个人影像创作意味着电影的学科壁垒正在被打破。學者朱玥梳理“呢喃核”电影的发展脉络,以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呢喃核”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的未来走向。
二、电影节展研究:机制、网络与社会
作为串联起世界电影网络的特殊节点,现当代的电影节展为全球化电影生态系统搭建了融通平台,在电影生态中起到关键作用。参展作品通过电影节展和奖项赢得声誉、获得书写,经由这些节点链接进世界电影网络;竞赛之外的市场、创投、论坛、训练营等环节,也串联起电影系统的多个维度。在本议题中,青年学者从电影节展的机制、影响、形式等不同角度,对全球不同电影节展的历史与现实展开研究。
对电影节本身及其存在的意义进行思考,学者易婧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结构图式对电影节系统进行阐释,连接起全世界各地的电影节网络;学者郝婉全关注到媒介变革对电影节展的影响及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电影产业的应用,为电影节展的转型提供参考。
从微观视角出发,学者于思茗从三个维度介绍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单元,深入分析该单元的发展历程与运营生态;学者李泽宇以法国Travelling Festival为案例,探讨电影对青少年教育的独特作用以及青少年群体与电影节的互动方式;学者马靖超考察美国独立电影的电影节环路的形成过程、特征以及该传播路径对电影创作者的意义。
依托活动所处的空间,电影节为世界文化的交融建立起独特的渠道,并与当地的城市文化及民族文化形成互文。学者阮加乐追溯20世纪60年代中国举办的三次越南电影周,还原了当时越南电影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学者孙滟琳以亚裔美国人电影为例,对该类别电影在电影节网络中的传播进行考察;学者潘慧琪梳理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影展的交流历程,证明电影节展在文化交流中具备发展、革命等多元意义;学者李佩泽通过对英国贝尔法斯特电影节的深入研究,结合“弹出式放映”的放映模式,分析电影节对城市空间的优化和利用,为中国电影节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建议。
三、影像的演化图景:媒介、文本与观众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科技的发展,电影正面临新一轮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挑战。技术的突飞猛进激发了大众对未来世界的展望与猜想,也改变了多数人的观影习惯、审美认知与接受模式。在这一议题中,青年学者运用媒介研究、文化研究等不同方法对影像领域出现的新媒介、新形式、新现象展开思考。
电影是一门触动感官的艺术。学者朱柏成以风靡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译制片为例,探寻声音造梦的可能性;学者王年军观照触感电影的理论研究,结合以视觉、听觉障碍者为主题的作品讨论对电影进行触感研究的可能性;学者杨佳凝以气味电影、嗅觉电影及幻嗅电影为例,书写了气味和嗅觉参与到电影这一视听艺术中的三种方式。
关注跨媒介改编、影游融合等现象,学者张成结合具体作品,从三个层面论述了算法在互动电影中的参与方式以及算法的存在为观众和作者带来的挑战;学者王晨怡指出视觉图像与话语互动在景观社会中的主流地位,论述交互电影实现交流功能的逻辑;学者张艺静以郎静山“画意摄影”实践为切入点,解析绘画与摄影的跨媒介互动,再现中国气韵美学的现代发生过程;学者陈卓轩从马莱的“摄影—枪”和电子游戏中的“鼠标—枪”开始,论述第一人称影像和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影像和媒介关系。
探寻数字技术时代媒介、影像、受众之间的关系,学者潘靖之指出对“幻影”的深入考察能够丰富、启发影像类型学及影像配置的相关研究;学者陈可馨对还原超清世界的高分辨率追逐进行了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的考察;学者樊姝彤以梅洛-庞蒂理论的电影现象学和德勒兹的电影生命学为理论依据,寻找在数字生态下重构电影本体和人类自身的主体性的方法;学者赵一鸣认为,后现代社会中,数字技术成为人人都无法逃离的藩篱,但电影中的数字劳工并未获得更加深入的探讨;学者陈姝旸以图像学、宗教社会学和电影理论的学科交叉视角,对东南亚独立电影中展现的“神圣性”特征进行探讨。
在对电影的讨论中,时空既是电影中表现的时空,也是观影行为发生的时空。学者闪金晴解析了公共汽车、地铁和出租车先后在20世纪90年代的北京城市电影中成为关键空间的缘由;学者柴敏露认为时间与生命的关系是李睿珺导演在乡土叙事中始终探索的命题;学者柳文慧引入“电影房”的概念,阐释影迷文化在电影房中不断更新和生长的过程;学者王婉贞从193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电影图书馆的成立起,归总美术馆、博物馆等空间与影像的交互与交融;学者方乐雅梳理电影在农村、城镇、美术馆等不同空间的展映实践,探索经典电影再放映、电影与艺术展览业态融合的可能性。
结语
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是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以下简称“大影节”)的重要环节,自第27届大影节以来,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者,成为学术思想碰撞交流的舞台。本届青年学者论坛上,青年学者再次回归具体的电影现象和电影文本,运用跨学科的理论、方法与视野,对电影的历史与未来进行重估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