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大学生电影节助力影视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23-02-20 06:39陆佳佳安宁
电影评介 2023年22期
关键词:学子影视学术

陆佳佳 安宁

自1993年创立至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下简称“大影节”)迎来了而立之年。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大影节始终坚持“青春激情、学术品味、文化意识”的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大学生拍”的特色,为中国电影培育了一代代优秀影视人才,见证着中国电影产业、技术等全方位的成长与进步。大影节通过优秀国产影片推选、学术文化活动、大学生原创单元等多元化板块设置,连接学术、艺术、商业,使当代影视学子在多种元素交融的文化盛会中,展示创作成果,从而了解学界、行业的发展动态,进而于交流学习中提升自我。由此,大影节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之外,以社会活动的形式拓展了中国影视人才的培养路径,同时也回应了新文科建设下对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浙江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浙师大”)作为大影节巡展高校之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注重将大影节的人才培养机制贯穿于本校影视学科建设、影视人才培养之中,借助大影节通过影评培养、学术训练与影像实践等形式,强化并发扬本校影视人才的培养特色。

一、新文科、复合型、数智化:“大影节”视域下影视人才的培养转向

2019年4月29日,由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联合举办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强调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发展新文科,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1]“新文科”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提出:“主要是指对传统文科进行重组,实现文理交叉,强调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传统文科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平台。”[2]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语境中,新文科的概念更具中国特色,“是新时代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范式创新,其基本路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加速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变革知识生产模式,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3]。新文科是对旧有文科教育模式的革新与升级,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于戏剧与影视学科而言,培养具有创新性、跨学科性的复合型影视人才是新文科的核心要求。

作为创办时间最早、存在时间最久的大学生电影节,大影节始终将未来中国电影行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群体放置于主体地位,在以“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为主体的传统学校教育之外搭建了一个平等交流的文化平台,以其开放性、包容性、多元化为培养创新性、复合型影视人才提供了有效路径。这首先体现于大影节的多样化活动:“大学生原创单元”通过评比优秀原创影片、影评、剧本,展现当代影视学子的创作水平,推动其专业能力的提升;“全国高校巡展”以影片放映的形式为影视学子推介优秀国产影片、青年影人,提高其审美能力与国家电影文化认同感;“国际舞蹈影像单元”从艺术学科内部的融合发展出发,将舞蹈艺术与影像艺术进行融合,探讨中国舞蹈影像的发展之路,其对舞蹈影像的研讨显示出影视人才专业化、精细化的培养方向……大影节的活动囊括专业能力提升、学科融合、电影文化交流等多方面,为高端影视人才创造全面性、多方位、专业化的培养环境。

在电影艺术数智化、融合化发展的新环境下,“数字奇观”为观众带来具象化视觉体验与全新的审美经验的同时,也赋予了电影艺术活跃的市场表现力。同时,技术赋能、媒介赋权的新兴影视产业格局对兼具媒介意识、科技素养、数字思维的影视人才的要求,与当前“行业支撑能力不足”[4]的影视教育现状间存在隔阂,也暴露了市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错位。在此背景下,大影节从融合、媒介、技术等角度出发,探讨数字时代电影理论、影像表现的多样化发展。例如,第30届大影节的“影像的演化途径:媒介、文本与观众”分论坛,积极研讨数字与媒介技术蓬勃发展下的电影艺术新变革;第29届大影节则以“交叉·融合·多元:电影研究的多维视域”为题,“从电影研究方法的交叉路径、电影技术美学的多元途径和电影理论阐释的融合视角出发”[5],探讨“后电影”时代的电影理论发展。大影节将具有当代性的学术议题置于影视学子的显性视野,引发其对技术、媒介与审美接受的思考,培养其数字思维、媒介意识,由此展现出与数智化、融合化的电影发展新生态之间的契合性。

二、融合型、青年性、主流化:大影节的人才培养路径呈现

大影节以大学生群体为主要节展对象,因而在影视教育与高校影视人才培养方面显示出强烈的亲缘性。其中,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北京大學生电影节,背靠北京师范大学浓郁的学术氛围与深厚的学科底蕴,以非营利性质平衡意识形态与商业色彩,为当代影视学子营造了公平公正的评奖机制和交流环境,充分发挥其作为影视人才培养路径的“第二课堂”作用。

(一)展示学生学习成果,提升实践能力

作为一项电影文化活动,大影节设置了诸如原创作品推选、专家讲座、学术论坛、影片展映等多种交流活动。以大影节为基点,影视学子与不同教育背景的同辈、电影人、行业专家进行沟通,在比较中观照自身,在交流中反思创作,提升自身影像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组织者来说,通过组织、策划、实施各项议程活动,使其得以转换视角来观察学界与行业,近距离地感受两者间的不同氛围。这种视野的拓展有助于其更新学习和实践观念,以更加专业、聚焦的思维去思考创作。作为大影节的参赛者,包括浙师大学子在内的众多高校的影视专业学生在长达几个月甚至是一年的创作时间里,不断地更新创作方案、完善创作成果。最佳组织院校、最佳指导老师、优秀影评等荣誉的收获即是其成长的证明。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创作反馈了解自身专业水平,在不断地实践中加强专业实践、实操能力。于高校学科发展和教学工作而言,这同样是一个检验成果、发现缺点、弥补不足、提升实力的过程。

(二)拓展学生认知维度,引发学术思考

“电影节辐射京内外的上百所大学,几十万大学生,学生通过丰富的观影交流沟通,增加与电影人、电影业界的接触频次,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电影的运作机制,更全面地感受中国电影的前沿动态。”[6]大影节的举办地北京,聚集着全国最优秀的电影人才,拥有着最优质的电影教育、文化与产业资源。其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也有着深厚的人才储备、学术底蕴与教育资源。这便为大影节的创办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使其凭借丰富的资源网络吸引全国各地百所大学的几十万影视专业学生,施展其作为影视人才培养路径的影响力。透过与学界知名专家学者的交流互动,影视学子在延伸自身知识广度与深度的基础上,以一种更具学术化、学理性的视角认知中国电影的发展生态。在这种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互为镜鉴的关系中,影视学子在理性思考中反观自身,进而对学业规划、影像创作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营造电影文化氛围,增强审美能力

大影节汇聚了众多优秀的电影人才与电影作品,这对全国电影爱好者的来说无疑是一场极具吸引力的文化盛宴。大影节“国产电影展映”“映后交流会”等板块,涉及电影接受的观看、交流等多个环节,以其浓厚的电影文化氛围成为电影文化共享、交流、传播的重要场域。30年来,大影节向观众推荐了《三毛从军记》《卡拉是条狗》《亲爱的》《流浪地球》等诸多优秀的国产电影,以及黄建新、陆川、宁浩等众多优秀电影人,推动了中国电影文化的推广与进步。正是始终秉持着挖掘本土优秀电影人、推介优秀国产影片、助力中国民族电影业发展的理念,大影节也因此被誉为“国产电影的加油站”[7]。大影节设立的外国电影专题展映同样值得关注,如世界优秀电影作品的展映及映后交流活动,促进了电影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互动与互鉴,构建了世界电影共同体意识。大影节凭借较高的艺术品味与审美趣味,建构了互动化、沉浸式的文化交流环境,使得影视学子在与作品、影人、行业的对话中,更新自我审美维度,增强自身审美能力。

(四)培育主流价值观念,加强文化认同

大学生作为观影群体中一股非常庞大、重要的力量,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视角丰富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力量。借助于主题词的设置,大影节彰显出自身在引导影视学子培育主流价值观念、增强影视学子文化认同感方面的积极作用。以近3年为例,大影节的主题分别为“向光而立”(30届)、“新生·新音”(29届)、“未来有我”(28届)。尽管各届主题词的内涵存在一定差异,但引导影视学子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的追求是一致的。大影节还通过特别单元设置,为培育影视学子的主流观念提供了切实可靠的实践路径。如第29届大影节设立了“中国税收”单元,“围绕税收改革发展、税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税务人担当奉献、纳税人缴费人的税收故事等主题,让税收走进大学,让更多人感知税收、理解税收、支持税收,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使命与担当”[8]。浙师大学子在参与大影节的过程中,也注重通过影像传达新时代青年人的思想面貌和文化观念。例如,微电影《某种狂热的电影崇拜者》突破了传统的叙事策略与表现方式,描绘着青年作者心路历程及创作过程;纪录片《烈士提灯者》则从个体经历出发,呈现普通人的理想追求。

作为当代影视人才的培养平台,大影节拥有着深厚的学界、业界优势资源,为影视学子的创作实践、学术训练搭设了坚实的学习平台,呈现出学术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融合型培养策略。其在影视艺术教育领域内的在场性,在造就自身无限生命力的同时,也使其在不断的创办实践中更新迭代、发展壮大。

三、多面向、整合性、纵深化:浙江师范大学大影节人才培养机制的强化

作为全国影视学子一年一度的电影盛会,大影节在影视教育方面发挥着无可比拟的“第二课堂”作用。但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借力大影节人才培养的优势,将其与高校影视专业的培养计划、教学活动以及影视学子的日常学习进行融合,为优质影视人才的培养提供动力,则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本节以浙江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浙师大”)为例,探讨浙师大如何借由大影节的人才培养机制,整合学校、学界、行业资源,强化并发扬本校多元化、多面向的影视教育课程设置与学习活动,在为学生参加大影节等各项实践活动提供训练平台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影视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联结课堂内外,发扬“影评传统”

大影节的原创影评大赛活动强调主观感性与理性思维的碰撞,反映了影视学子对自身艺术素养、文化涵养及其电影知识、电影理论的认识程度。浙师大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与思辨能力,通过日常化的课程设置、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训练平台,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大影节的影评比赛,检验学习成果。例如,将影评写作训练融入日常课程教学。通过链接电影评论与电影理论课程,辅以教师的点评指导,使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提升其电影分析与影评写作的能力。经由课堂打磨形成的影评论文,既是学习成果,又是大影节的参赛作品,真正实现了课堂学习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统一。

这种影评训练融于课堂的方式源于浙师大树立已久的“影评传统”。“影评传统”将学生观影、评影能力的培养置于首位,借助校内“影评学会”“红色影评征文”活动,提高学生影视艺术鉴赏力。前者通过日常放映、展映活动以及影评写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电影兴趣与影像感知力,后者则以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在观影中思考。多元化的影评写作训练,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为其参加大影节提供了训练平台,从而提高学生参加大影节的积极性,并与校内“影评传统”形成双向互动。多样化的影评培养方式既是影视专业学生提升专业能力的平台,又是电影爱好者认识电影、表达观点的窗口,更是提升当代大学生艺术与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整合校内外资源,提高学术训练效能

在影片展映与创作交流之外,大影节利用自身的学术优势,设立学术论坛、专家讲座等诸多学术活动,充分发挥其在当代影视学子中的学术影响力。其中,大影节“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作为学术成果的展示窗口,聚集着众多国内外优秀的青年学者与影视学子,激励着影视学子锻炼学术研究能力、发挥学术研究能动性。為促进本校学子学术研究的主动性,浙师大始终致力于将学术训练纳入到影视人才的培养过程,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学术活动提升影视专业学生的学术思考与研究能力,与大影节“学术品味”宗旨达成一致。

一方面,浙师大邀请众多学界专家就影视相关学术议题,开展学术讲座;另一方面,浙师大组织了以本校教师与学生为主体的“微笑青蓝”“人人学术汇报”等学术活动,以平等的对话形式、教学相长的风格促进师生专业理论素养和人文理念的共同进步。日常化、多元化的学术思维训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有益于其形成个人化的学术观念,是学术研究型影视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经过多种学术训练,近年来已有多名浙师大学子入围大影节“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更有学生获得优秀论文荣誉,足以体现浙师大学术训练的积极效能。

(三)以“大影节”为平台,夯实实践教学能力

为应对处于快速变化状态之中的影视产业发展,使影视学子在就业市场中占据优势,他们需要参加各种专业比赛以丰富自身实践经验。而大影节以其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影视学子提升创作能力的最佳路径。大影节为影视学子提供了多种对接行业的契机,如通过原创单元孵化优秀的原创剧本、原创影片等。浙师大将“大影节”作为优质的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借助构建多元化实践平台,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通过构建多样化的实践策略,浙师大将行业需求融入育人机制,有针对性、策略性地培养影视学生的影像实践能力,为其参加大影节奠定牢固的创作基础。浙师大通过整合课程、校园文化活动、社会企业等资源,构建了以“工作室”为中心,课内外资源充分挖掘、校内外环节贯通的多平台、联动化、进阶式教学体系,有力地推动教师“社会化”、学生“职业化”以及专业面向市场化、行业化,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纵深化发展提供驱动力。依托于横店影视城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影视产业资源,浙师大联合各类影视公司,建立联盟型实习实践基地,增强校内外师资协同育人的功效。由此,学生在借助多渠道实践方式,实现影像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增长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浙师大各项影视实践策略的优化与升级,夯实其实践教学能力。

结语

在建设文化强国、电影强国的背景下,影视人才质量关涉到国家形象的传播与民族电影文化的面貌。同时,“新文科”概念的提出、數智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发展趋势都为影视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大影节在影视人才培养方面所具有的艺术性、学术性、实践性,成为新环境下影视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因此,高校应积极发挥大影节的人才培养作用,将其引入人才培养过程,实现影视教育的守正创新,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影视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中国影视业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 掀起高教质量革命 助力打造质量中国[EB/OL].(2019-04-29)[2023-6-10].http://www.moe.gov.cn/jyb_zzjg/huodong/201904/t20190429_380009.html.

[2]周星,任晟姝.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学科综合性发展的思考[ 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

142-150.

[3]王丽华,刘烨.助力与借力:数字人文与新文科建设[ J ].南京社会科学,2021(07):15-17.

[4]胡智锋,胡雨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中国影视教育发展之思[ J ].电影艺术,2023(01):53-58.

[5]尹一伊,郭瑾秋.交叉·融合·多元:电影研究的多维视域——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J ].电影评介,2022(22):105-107.

[6]黄会琳,孙子荀.青春气象·学术价值·文化引领——大学生电影节品牌建设与启示[ J ].电影评介,2022(22):

5-6.

[7]周雯,刘维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人才培养及美育教育功能[ J ].艺术评论,2018(07):85-89.

[8]武建勋,程玉洁.用青春光影书写时代强音——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学生原创作品推选综述[ J ].电影评介,2022(09):110-112.

猜你喜欢
学子影视学术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杏林组曲·学子赋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影视风起
今朝学子喜登攀
影视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关爱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