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安电影制片厂的经营探索(1984-1988)

2023-02-20 18:43王佳兴张也奇
电影评介 2023年22期
关键词:制片厂厂长创作

王佳兴 张也奇

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中国电影事业并没有率先步入体制改革的节奏中。“计划产品经济模式”的体制下,电影制片部门与电影发行部门利益倒挂,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缺乏实质性变革的电影体制与力求经营机制改革的电影企业之间,呈现出中国电影体制内在的改革张力。西安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西影厂”)就跻身于推动电影体制改革的行列之中。时任西影厂厂长的吴天明随即提出“苦战四年,振兴西影”的口号,力求在1988年西影厂成立三十周年之际完成“振兴西影”的目标①。1984-1988年间西影厂经营机制的探索,体现了在中国电影体制内在改革张力下,电影制片企业困境中的突围。这一次经营探索是一次目的明确的改革,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研究而言是一次重要阶段的有效尝试,对于中国电影产业和中国电影创作生态的良性发展有着借鉴意义。

本文将为西影厂的发展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解放,即具有变革意义和开创意义的电影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以及由此生发的电影创作生态,才是西安电影制片厂走向辉煌并成为第五代导演摇篮的基础和根源。在这一视角下,本文爬梳并总结了当时具有革新意义的经营理念与方法,并从电影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逐一论述西安电影制片厂在1984-1988年经营探索过程中的独特之处。以此回顾并辨析西影厂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营思想和管理体制变革中内外部的驱动因素,思考这些具有开创意义的变革理念和探索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

一、20世纪80年代电影业改革内部张力下西影厂的突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浪潮。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强调要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将企业的责、权、利结合起来②。

(一)电影业体制改革内部张力凸显

在电影业改革方面,1979年国务院198号文件《关于改革国营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管理体制试行方案》和1980年12月25日下发的文电字第1588号文《关于试行故事片、舞台艺术片新的结算办法的通知》,试图均衡中国电影发行体系中制片企业与发行之间的关系,缓和电影业内部的利益倒挂现象。但是国营制片厂的努力以及各企业之间的大讨论,并未促成中国电影行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高度集中和统一的电影发行体系“没有突破旧体制的基本框架”,也“不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1]在电影行业改革的内在张力下,电影企业“逐步开始了经营机制的改革”,西安电影制片厂率先开始向着“开放型的生产经营型”转变。[2]

“统购包销”的电影发行体制,导致“中国电影业中制片、发行和放映三个环节是完全脱节的”[3]。1979年2月召开的全国故事片廠厂长会议上,各制片厂与中影公司就电影发行体制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针对影片是否要取消代理发行的问题并未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时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汪洋直接将问题上书中央书记处,提出了制片厂利润极低、难以生存的现状以及希望实行产销结合的诉求。电影局综合考虑了各制片厂提出的问题,下发《关于试行故事片、舞台艺术片新的结算办法的通知》,其中规定自1980年起故事片的版权归制片厂所有,制片厂的收入按单片拷贝量结算,故事片每发行1个35毫米拷贝付给制片厂9000元的发行权费,舞台艺术片7000元。文件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制片企业的压力,也预示着“产、供、销一体制”趋势的产生,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的症结”[4]被重视起来,同时平息了这一时段对制片厂于发行公司关系之间的矛盾。

作为原有的国营制片厂之一的西安电影制片厂,积极参与其中,力求在电影发行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保障自身的利益。时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的田炜与其他四大制片厂的厂长①始终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汪洋站在一起,通过论争与提意见的方式,力争改善电影行业体制下利润分配的问题。前期的主动争取,使得西影厂成为6个试点厂之一,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方案改变了西影厂内外部的生产关系,在经营机制改革的过程中,激发了西影厂的生产活力。如此环境之下,经营自主权对于西影厂的经营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试点方案的进一步深化,是激发企业生产活力的关键所在。

(二)适应电影业内部张力的生产关系改革

简政放权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业企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普遍加强了经营管理”[4]。国务院文件要求工业企业必须遵循“党委集体领导、职工民主管理、厂长行政指挥”[5]的根本原则,将企业应有的经营自主权下放,通过实行厂长负责制,将企业指挥人员的责、权、利结合起来,从而调动企业与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企业的生产活力。

1984年7月,陕西省委批准西安电影制片厂实行厂长负责制,“实行党政分开”,“以利于生产行政的指挥管理”[6]。西安电影制片厂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厂长负责制的电影制片厂。陕西省委的大力支持为西影厂的发展提供了良性的环境,西影厂真正实现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实质性地把握了企业经营自主权。

吴天明厂长在西影厂内部成立了改革委员会,亲自担任改革委员会主任,从西影厂运营机制和体制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吴天明厂长将影片的质量提升作为改革的核心内容,不仅仅将重点放在创作本身,还放在改革创作的环境上。他认为影片质量不高的原因总共有三点:厂领导把关不严、创作人员素质不高以及体制存在弊病,而究其根本弊病在于体制。因此吴天明厂长首先从机构设置开始,将全厂机构由全厂职能部门的三级管理改为二级,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机构设置分为艺术中心、生产基地和服务中心三个部分,并且相对应地选拔了一批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中层领导干部。全厂分为三大片的管理方式,整体上实行集权控制,管理上实现了分权专业化的管理方式,将全厂分为各个专业系统,在厂长宏观控制和统一领导的情况下,各自为单位分别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便于厂长统一管理,也为专业化决策提供了便利。在西安电影制片厂的整体架构上,整个领导班子就是“总体设计部”,提出西影厂发展的方向,而各个部门由中层领导负责管理,整体的经营管理方法遵循着“宏观控,微观放”[7]的原则。企业发展既不会偏离既定轨道,又保障了企业内部的活力与生产积极性,是一套符合系统思想的科学方法。

经营自主权的下放为西影厂的自主管理提供了基础。提升影片质量的基本要求,以及改革体制弊病的核心环节,由表及里地为西影厂四年内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全厂员工提供了精神动力。在管理方面,优化了管理结构,为具体经营探索的举措提供了良好的发育温床,也正是这样的科学管理方法,带领西影厂走入了一段辉煌的时期。

二、创作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

提高影片质量,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很大一部分从业者认为电影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首先是影片质量不高。20世纪80年代初,电影局多次牵头举行各电影制片厂的剧本讨论会,通过讨论完善各厂即将拍摄的电影剧本,达到提高电影质量的目的。1984年4月,文化部电影局在京召开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会上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故事片的思想艺术质量”,电影创作应当“写人、感人、树人”。[7]西影厂1984-1988年的经营管理与改革的探索过程,也将提高影片的质量作为改革的核心环节。从作品本身而言注重艺术价值,从创作者而言注重人才培养以及对外交流,从创作环境而言营造自由的创作环境,完善奖惩制度,进一步优化动力结构,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开创了繁荣的创作局面。

同时,西影厂的经营管理与改革也为其提供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3-1986年西影厂的利润稳步增长。而随着80年代录像业、娱乐业兴起,电影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中国电影经济走入了困境,电影经营效益不断下降,导致了电影制片企业的利润持续走低,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而西影厂依旧在1986-1988年实现了盈利(如表1所示)。

(一)艺术规律与经济规律有机结合

西影厂改革中,“文学部明确了‘得奖不赔钱,赚钱不挨骂,注重思想艺术价值,争取名利双收的组稿指导思想”,并且明确提出要“根据市场和观众的需求,有目的地组织剧本”。[8]由此可见,1984年后的西影厂对影片的要求是“叫好”或者“叫座”,争取达到既“叫好”又“叫座”,既要有口碑也要有票房。西影厂对创作的布局,既遵循创作的艺术规律,也同时遵循经济规律。

西安电影制片厂追求影片艺术价值的体现。从1984年开始,西安电影制片厂允许各个摄制组的导演带剧本下基层体验生活,摄影与美工等均可以一同生活,真实地感受剧中人物的生活环境,体验生活的方式,更好地塑造人物。除此之外,西影厂不限制职工的创作自由,并且鼓励创作上的探索以及标新立异,陆续创作出《红高粱》《孩子王》《最后的疯狂》等具有突破性以及突出贡献的影片,屡次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在对作品艺术价值的追求上,西影厂在宏观方向上遵循以塑造人物为主的现实主义手法与艺术追求,而在微观上鼓励创作者大胆创作,使西影厂的影片既贴近现实,又比较出新,有一定的“时代气息”,“有追求有个性,有一定的尖锐性”[9]。20世纪80年代西影厂的创作,既符合电影观众的审美和娱乐需求,又坚持自身的美学追求,注重社会效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创作要求也遵循了经济规律。吴天明厂长要求西影厂创作的影片中,“50%以上的影片赚钱,20%左右的影片追求艺术质量,20%左右的服务于宣传工作”[10]。西影厂并没有一味地追求影片的艺术价值,而是在保证制片厂盈利的基础上,寻求艺术价值方面的突破。西影厂符合经济规律的创作模式与方法,迎合了市场,收获了经济效益,这一阶段创作了许多叫座的影片。

20世纪80年代,录像业、娱乐业兴起,电影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而电影行业旧的体制并不适应外部大环境。在极具改革张力的行业内部,西安电影制片厂及时做出部署,打造出一条既符合艺术规律又符合经济规律的创作道路,实现了既“叫好”又“叫座”的目标。这种迎合市场,同时又有自身审美追求的创作方式,为西影厂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二)促进人才交流改善生产关系

提高影片质量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自1984年西影厂改革以来,一大批优秀的影视人才不断地被培养与发掘出来。西影厂专门成立了教育科,后改为教育处,从专业教育和文化教育两个方面入手,提高职工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1984-1988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共支出35万余元作为教育经费,培养了大批兼具文化和专业素养的人才。

西影厂除了擅于培養人才以外,作为厂长的吴天明还十分善于发掘人才,第四代导演颜学恕、滕文骥和张子恩都是西影厂创作的中坚力量。同时,吴天明厂长还挖掘了一批年轻的创作力量,主要包括第五代导演黄建新、周晓文、何平等,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创作出了《野山》《黄河谣》《最后的疯狂》等大量优秀的影片,并斩获了很多电影奖项。其中,黄建新导演从北京电影学院进修归来后,直接被提拔为独立导演,并未经历副导演、联合导演的晋升流程,随即便拍出了中国第一部都市题材探索片《黑炮事件》。对于还是新人的黄建新导演的重用,体现了吴天明厂长用人的果断与大胆。除了导演以外,编剧芦苇、张子良等也都是在那一时期受到重用的。吴天明厂长还广泛接纳社会上和其他厂的人才。广西厂的张艺谋,北影厂的陈凯歌、田壮壮等第五代导演的中流砥柱,都曾来到陕西,在这片土地上拍出了《盗马贼》《黄土地》《孩子王》《红高粱》等影片,斩获了国内外很多电影大奖,创造了西影厂的辉煌。

西安电影制片厂对于人才的培养与发掘,改善了西影厂的生产力,在良性的生产关系下,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为西影厂带来了双效益。西影厂将善于讲故事的第四代导演和善于抒情的第五代导演聚在一起,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西影厂无疑获得了国内外电影界的重点关注,其影响力不断提升,这离不开西影厂对影片艺术价值的追求,以及人才的培养。在这段时间里,西安电影制片厂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电影制片厂,逐渐成长为有实力、影响力的知名电影制片厂。

(三)调动生产积极性充分发展生产力

上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如何调动广大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是当时“我国经济管理体制要解决的中心问题”[11]。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各个工厂企业“吃大锅饭”的现象十分严重,要想改变这个现象,就要调动起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是基本条件,接下来厂领导也意识到体制的弊病是改革的关键,除了改组西影厂机构设置之外,还完善了奖励制度。西影厂还走在摄制组承包责任制的前列,1984年8月审议通过了《摄制组经济承包责任制的试行条例(草案)》。摄制组承包责任制,使责权利结合的管理方式具体到了每一个摄制组,大大地提高了摄制组的积极性,并且有利于摄制组的成本控制。奖惩制度的落实为员工提供了物质动力,从而进一步优化了企业的动力结构,广泛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管理方法实施,改善了西影厂内部的生产关系,同时也是提高生产积极性的关键。

1984-1988年西影厂创作达到顶峰的原因,并不只是人们所认为的第四代导演的发力以及第五代导演的崛起。恰恰是西影厂这一阶段率先调整了创作布局,营造了自由的创作环境,同时又保持着自身的艺术追求。在艺术规律与经济规律相统一的经营理念之下,西安电影制片厂成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艺术摇篮,创作出了大量的经典作品。与此同时,吴天明厂长惜才、爱才、善于发现人才的特点,也为西影厂带来了许多创作的中坚力量。人才的培养与发掘,奖惩制度的落实,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从根本生产关系上发展并解放了生产力,从而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目标。西影厂在具体的作品创作过程中,迎合了市场需求以及电影观众的审美追求,达到了既“叫好”又“叫座”的目标,创造出了西影厂上世纪80年代繁花纷呈的创作局面。

三、市场观念下的生产关系转型

“电影作为商品,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12]市场观念不仅展现在作品创作时期,西影厂的自身宣传以及西影厂影片的宣传发行才是面向市场的重要环节。西影厂在1984-1988年的经营管理改革探索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市场的重视程度,逐渐从生产销售型转变成为生产经营型,对于西影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信息交流与调查研究为基础的动力结构优化

面向市场,首先就要了解市场,信息交流与调查研究就成为重要的部分。在系统性经营管理理念中,信息反馈是十分重要的,“任何一个决策都或多或少地牵扯到某一部分系统的信息反馈”,“信息反馈失灵就会导致管理混乱”[11]。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的“系统工程”①理论,同一时期的西影厂经营改革过程中,厂领导深刻地认识到“电影行业要学习现代化管理,必须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13]。

1984年,西安電影制片厂设立了信息研究室,以此加强信息交流和调查研究。信息研究室成立之后,广泛开展对国家政策、创作信息和市场信息的收集工作,对收集的资料展开研究与分析,为影片的规划、创作和投产提供了准确依据。信息的收集、研究与反馈,是西影厂面向市场的一项重要改变,体现着经营思想的本质性转变。信息动力的完善又一次优化了西影厂作为一个企业的动力结构,至此形成了完整的,精神动力、物质动力和信息动力共同发力的现代化动力结构,进一步改善了西影厂内部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同时,对信息的掌握使西安电影制片厂的生产创造更加了解市场动态,及时改变决策部署,在经营管理改革的探索过程中注入了新鲜前沿的观念,具有突破性,取得了积极效果。

(二)市场观念下的宣传发行转型

西影厂也十分重视影片的宣传与发行环节,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西影厂的影片影响力,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制片厂的利润。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市场不断变化,电影市场上影片的竞争不断加剧。从1984年2月开始,西影厂从每部影片成本中提取一万元作为宣传费用,用作影片的宣传工作。1985年,西影厂在宣传资料科的基础上成立了宣传发行处。在《人生》《野山》《黑炮事件》和《老井》的宣传发行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西影厂的宣传发行队伍以及影片宣传网络,通过“组织评论文章,举行首映式,召开记者招待会”[9]等方式进行宣传,提高了影片的知名度以及西影厂的影响力。发行工作方面,西影厂也走在了各制片厂前列,率先改变了发行方式。1985年,在《蜜月的阴谋》《太极神功》《海滩》和《默默的小理河》四部影片的发行方式上,实行按发行收入分成结算,改变了按拷贝数量结算的方式,这一次尝试使影片的发行收入得到了明显的提高。198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和西安电影制片厂都与中影公司签订了发行合同,全部按照发行分成的方式结算各厂的发行收入。这一举动开创了影片发行的新模式,使制片厂生产的影片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使电影业的产供销环节联系更加紧密。

1984-1988年西影厂宣传发行工作的探索,体现了西影厂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认知,在中国电影行业体制大环境并未和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的外部环境接轨时,西影厂率先重视了解市场、重视市场、适应市场。这一经营理念是在中国电影体制改革内部张力下的一次重要转向,为之后的市场化转型做了铺垫,为各制片厂的发展乃至中国电影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以市场为导向的宣传阵地建设

为了宣传电影艺术规律、倡导电影解放思想创新探索、扶植电影事业的新生力量,西影厂还创办了综合性刊物《电影新时代》。②西影厂厂办期刊的运营理念兼具理论性和市场化特点,彰显了西影厂的经营理念。在保证不脱离中外电影发展状况下,西影厂厂刊通过刊发理论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文章,对西安电影制片厂自身的创作发展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剖析。在这个过程中,厂刊的经营逐渐向市场偏移,更加适应市场,更加贴近读者,在自身的宣传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4-1988年,随着西安电影制片厂创作的繁盛,厂办期刊作为宣传阵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市场化、理论深度化的前沿思维对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西影厂面临着电影体制内部的巨大改革张力,宣发理念的改变,也促成生产关系的进一步优化:信息动力的补充优化了企业的动力结构,注重市场调节优化了生产的效率和决策,生产关系的优化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从了解市场到适应市场,西影厂的变化使其作品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欢迎与喜爱,这也展现了市场对于电影业的重要性。宣传和发行环节是电影业的产供销结构的集中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电影业改革的过程中,“尽管会在某些领域存在着产业的结构,但市场绝不是决定产业布局比例的惟一因素”[14]。西影厂改革的成功,恰恰表明市场因素对整个电影业的重要性,这也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变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症结的关键所在。生产关系的优化是西影厂面对中国电影行业体制弊病与巨大改革张力,给出的一份有效答卷。

结语

1984至1988年,中国电影体制面临改革难题,电影事业宏观调控失衡。中国电影体制并未适应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大环境,行业内部呈现出巨大的改革张力。西安电影制片厂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在经营管理上不断探索。“中国西部电影”概念的提出和巩固,使西影厂从专业层面上开创了艺术潮流,创新了电影观念;西影厂的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动力结构,改革生产关系展现着在电影业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洞察力,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在经营与管理改革过程中融入市场观念,是因为西影厂及时发现了电影产业的症结所在,并进行了有效改革。西影厂既保证了创作的艺术价值追求,又将市场观念融入到经营管理的体制改革探索之中,一手抓影片质量,一手抓体制改革,优化了生产关系,从根本上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从而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西影厂不断探索,形成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繁荣局面。同时,西影厂敏锐感知行业环境变化,并通过迅速、仔细、全面地研判,果断大胆地进行改革,注重市场调节,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这段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期,西影厂率先重视生产关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市场因素对行业整体结构的影响。不仅考虑到自身急需改革的内因,还发现了宏观结构上的外因,并运用前沿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困境中寻求突围。总的来说,西影厂在1984年到1988年间的经营探索,不仅为西影厂创造了辉煌,还把握了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脉搏,更是敏锐地发现并提前适应了经济体制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包同之,张建勇.电影体制改革:回顾、思考与展望[ J ].当代电影,1990(04):8-18.

[2]唐榕.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研究[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02):5-9.

[3]于丽.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123.

[4]汤海朗.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任务[C]//《电影经济》编辑部.电影制片企业经营管理与改革.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381.

[5]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颁发《国营工厂厂长工作暂行条例》的通知[Z].1982-01-02.

[6]吴天明.立志改革 振兴西影[ J ].电影新时代,1984:2.

[7]陈播,主编.中国电影编年纪事(总纲卷·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736.

[8]《西影三十年》编写组.西影三十年(1958-1988)[M].西安:西安电影制片厂内部发行,1988:71-74.

[9]周文虎.并无秘密绝招——郑定宇谈西影厂电影创作[ J ].电影评介,1988(10):4-5.

[10]蒋芹.敢于迈出改革步子的人——访西影厂厂长吴天明[ J ].电影评介,1984(11):5.

[11]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增订本)[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4,368.

[12]桔生,王禾乔,胡克,远婴,钟大丰,杨晓驯,祁海,曲选林.电影经济与体制改革笔谈[ J ].当代电影,1992(06):39-50.

[13]季洪.季洪电影经济文选[M].陈播,主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379-394.

[14]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205-215.

猜你喜欢
制片厂厂长创作
《中国银幕》制片厂巡礼
《一墙之隔》创作谈
落寞或重生
厂长的卫生间
创作随笔
“留守厂长”的等待
创作心得
这回咱们吃他们
创作失败
明天回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