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 支持中国电影发展的青春力量

2023-02-20 18:43黄会林
电影评介 2023年22期
关键词:学术大学生文化

黄会林

199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全国首个由大学生主导的电影盛会——大学生电影节(以下简称“大影节”)诞生于世。自此,大影节携手中国电影,共度30年光辉岁月。走过而立之年,永怀赤子之心,30年来,大学生电影节在无数大学生的辛勤付出及众多电影工作者的鼎力支持下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青涩到成熟,并始终秉承“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宗旨,坚持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大学生拍”为特色,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持续而独特的贡献。

一、青春的大影节:架设电影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桥梁

回顾历史,大影节的起源要追溯到北京师范大学影视学科的成立。1992年,学校决定创办影视专业,六名教师受命调往艺术系,由笔者担任系主任。为创建并发展好这一全国首个在综合性大学设立的影视学科,制定了一套学科建设理念,即“一个目标、两个翅膀、三根支柱、四个特色”。

“一个目标”是指培养影视教育、研究、创作等复合型人才,背靠北京师范大学这个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注重培养高文化水准、扎实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兼备,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健全知识结构的人才;“两个翅膀”指艺术与传媒双翼飞翔,形成由“影视传媒”学科牵头,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各个姊妹学科紧密融合发展的态势;“三个支柱”指教学、科研与实践,教学是高校第一任务和立身之本,科研是提升学科发展实力与教学能力的重要基础,实践是影视学科所需要的独特环节,三者缺一不可;“四个特色”指的是整合建制、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实践品牌。

在笔者看来,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出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全面型人才,即做到“知行合一”,而这种理念的实现需要借助实践活动的力量,以验证所学知识的真实价值。因此,大影节的设立初衷,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舞台,让他们有机会在评奖、展映以及学术论坛等活动中,更直接地感受、学习中国电影的产业运行模式,更深入地体验中国电影业的最新发展动向。

相较于其他电影节,大影节的核心特质在于其支持群体、观看群体和评奖群体都是大学生。自成立伊始,大影节明确了“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的原则,运作团队主要由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构成,负责策划和执行所有活动;大影节还致力于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观影和交流机会,每年设置多个分会场,覆盖数十万名大学生。最后,电影节的评审委员会由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代表组成,其评选结果反映了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趣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影节进一步扩展了这一理念,引入“大学生拍”概念,通过举办原创影片选拔等活动,鼓励大学生参与电影创作。

正是大学生的活力与热情,赋予了大影节独特的青春魅力;同时,作为电影事业与学生群体之间的桥梁,大影节不仅为行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成为中国电影的“训练基地”。许多曾经参与过大影节的年轻学子,现已成长为业内知名的导演、编剧、评论家或是相关行业的佼佼者,在为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人才储备方面起到了关键且积极的影响作用。

二、学术的大影节:以理论引领电影创作与实践

30年以来,大影节与中国电影事业共同成长,见证了众多优秀作品的诞生,包括《三毛从军记》《站直啰,别趴下》《赢家》《爱情麻辣烫》《集结号》《疯狂的石头》《守岛人》《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广受大学生欢迎的佳作。同时,这一平台也褒奖了一批杰出的电影人,如黄建新、霍建起、张杨、冯小刚、宁浩、陈力以及奚美娟、宁静、潘粤明、周迅、张译等。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大影节的评选标准一直坚守独立性和学术品质,尊重并鼓励那些具有艺术价值和创新表达的作品。

大影节在评奖层面上始终保持着一种自信,自信的来源主要归结为两点:第一,大影节始终坚守其非营利性质,因此在评比过程中,能够免受商业利益和网络流量影响;第二,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深厚学术背景和浓厚学术氛围的综合性大学,为其提供了强大的学术支持。

自其创立以来,大影节始终秉持着“以理论引领实践”的原则,这使得它成为一个由学术文化驱动的电影盛事。每年大影节都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参与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如讲座、研讨会等,以此推动关于中国电影前沿问题的学术探讨与思想碰撞,从而提高年轻学子们对电影艺术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意识。此外,大影节还通过映后讨论、影人论坛等方式,为业内人士和学者提供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电影工作者有机会直接接触到中国具有活力和潜力的新一代观众,并听取他们对于作品真实且深入的反馈。

经过30年的发展,大影节已经赢得了广泛的行业赞誉和公众认可。业界逐渐深刻地意识到,大影节所颁发的奖项不仅仅是专业性的荣誉,更代表着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年轻文化群体对中国电影以及电影人的深切关注。

要持续推动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年轻大学生群体的支持和关注。通过举办大影节,可以更紧密地将中国电影与学术思维紧密地联系起来。一方面,大影节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电影行业能够倾听年轻学生富有学术思维的意见,激发创作者的创新思维,引发创作者的思考;另一方面,大影节也将大量优秀电影人及其作品送入大学,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学术文化生活,也提高了他们的艺术修养。使大学生能够从电影艺术中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和审美感受。

三、文化的大影节:提升中国电影的文化主体性

大影节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业的低谷阶段诞生的。当时国产影片质量下滑,观众流失,海外电影如好莱坞等开始挤占国内市场份额,中国电影面临着本土文化主体性受到严重冲击的局面。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在创办大学生电影节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守并强化中华文化意识,以增强中国文化主体地位为目标,致力于树立中国电影的“航向标”。

这种文化意识体现在对获奖影片的推选标准中。例如,大影节主要关注中国本土电影,致力于促进具有本土特色和多元特质的中国电影。从历年评选结果来看,获奖影片往往鲜明地呈现出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自觉地使用民族化的审美意识与表现手法,鲜有过分西化、快餐化、庸俗化的作品。

这种文化意识也彰显在大影节开展的各类展映和学术活动中。30年来,大影节举办了许多研讨会,深入研究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趋势,为推动中国电影理论的本土化进程提供了关键性的支持。此外,大影节也在积极寻求与海外高校的合作,例如设立海外分会场,或者利用新兴的流媒体平台展示优秀电影作品,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影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种文化意识还体现在大影节活动的各种细节里。电影节标志性的吉祥物——小飞虎,就源自汉代的画像石,它有着一对小翅膀,代表了生机勃勃、潜力无穷、展翅高飞的精神。正如大学生所展现出的特质,也寄寓着人们希望中国电影腾飞的愿景。

过去30年来,我国电影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和繁荣发展的高峰时期。中国电影人通过他们的作品,深入挖掘并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和文化精华,创作了一批类型多元、风格多样的精品力作,努力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愿景。在这期间,大学生电影节也逐步从“初生婴儿”成长为“独立青年”,与中国电影的成长步伐相伴。笔者深信唯有那些能够体现民族特色、响应时代需求的作品,才有可能将中国电影塑造成全球电影文化的“第三极”,而发掘、推举这些优秀作品,是大学生电影节肩负的重要责任。

经过30年的发展,大影节展现出的年轻活力和学术深度一直未减,文化特质和人文价值始终如一,使其能够在众多电影节中脱颖而出,同时又不失自身特色,成为无法被复制的卓越文化标志。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大影节已成为筆者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笔者无法割舍的事业。有幸与大影节携手并进,并与青春学子们一路前行,这是笔者一生中最难忘、最具意义的珍贵回忆之一。

猜你喜欢
学术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谁远谁近?
大学生之歌
学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