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

2023-02-20 22:51牛银安
语文天地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学名著名著整本书

牛银安

整本书阅读是近年来语文阅读的新兴阅读模式,相较于传统阅读,整本书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全面系统的阅读,并形成整体整合的阅读素养,避免学生出现碎片化的阅读认知。但是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大部头文学著作的整本书阅读,阅读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积极有效的引领。

一、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

从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发展来看,名著阅读对学生了解文化发展、感受文化魅力、体验文化精神的作用是显著的。文学名著是学生认识世界、感受文学的一个窗口,能够使学生从掌握简单基础的文学常识上升到文学体会、文学感悟、文学精神塑造层面。从文化素养和精神信念的培养来看,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能够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审美创造等方面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相较于旧版课程标准,增设了关于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其中包含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以及审美创造。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关键性内容,是培养学生四个方面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名著整本书阅读能帮助学生接触文学名著、感受文化精神,对于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提高学生审美经验,感受文化之美来说意义重大。

想要充分了解名著整本书阅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用,需要从名著整本书阅读的角度出发,理解名著整本书阅读的关键价值和内在意义。

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式,有别于段落阅读、篇章阅读,这是由教育家叶圣陶率先提出,随着教育的发展,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独立的阅读方法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在语文教学中也有所应用。从阅读流程来看,整本书阅读主要是指教师通过阅读指导,引领学生进行整本作品的阅读。学生利用学习到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在阅读当中理解作品的内容逻辑、核心观念以及作者的文学创作精神,融合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增长知识,形成独立的阅读习惯,得到阅读能力的提升,获得文学名著的精神文化熏陶和陶冶。在众多的作品中,文学名著是初中生整本书阅读中首选的作品类型。文学名著具有情节丰富、影响力广、内涵深邃的特点。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阅读过文学名著的选段,因此对于文学名著拥有阅读基础,不会产生阅读障碍。同时,文学名著展现的故事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学生能够投入更多的阅读精力,形成阅读兴趣,完成整本书阅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文化素养出发,依托核心素养的目的性要求,采用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学,对名著整本书阅读进行教学优化,使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二、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传统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的影响,初中阶段语文较少开展名著整本书阅读,学生对文学名著的接触相对较少,无法从语文学习当中进行文化视野的拓展。从语文教学观察来看,主要问题表现在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

(一)学生层面的主要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阅读的主要参与者和执行者,学生本身的阅读参与情况直接决定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质量。其一,当前初中学生群体缺少丰富的阅读时间,导致学生很难投入精力来进行整本书阅读。统计显示,初中学生每天在校时长达12个小时,每天课程安排非常满,除个别自习课以外,每节课都安排固定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课),初三年级还会有晚自习。这导致学生很难拥有空余时间来参与大部头的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师在教学选择方面也只能组织开展单篇精度、片段阅读等阅读活动,尽量避免占用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时间。

其二,初中生缺乏阅读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当前初中生更多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信息阅览,逐渐形成了快餐式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内容时,更多选择快节奏、简单易懂的网络文学作品阅读,对于具有深刻文化主题内涵的文学名著则缺少阅读兴趣。部分学生表示,文学名著理解困难,阅读压力巨大。相比之下,网络阅读的短平快特点更加适合放松。初中生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难以形成文学名著的阅读自主性,加之教学层面缺少阅读习惯的培养,就会导致学生对阅读名著产生更为严重的逆反心理。

其三,初中生存在阅读随意化的现象。在进行短篇阅读、片段精读等常规语文教学时,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阅读方法,在阅读中缺少情绪投入、思维运动,使得文章的阅读过程相对机械。与此同时,学生的阅读时机选择也相对随意,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常常采用临时起意的方式进行阅读,没有形成完整的阅读计划,这导致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中,很难实现有计划、有规律的阅读活动,也不能坚持到最后。

(二)教师层面的主要问题

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都会对最终的阅读效果产生影响。其一,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落后,部分教师认为语文阅读的教学重点为单篇课文的精讲,对于名著整本书阅读理解不够深入,存在诸如“名著只是拓展延伸”“名著对于学生来说距离较远”等片面认知,影响了教师开展名著阅读教学、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其二,部分教师本身对名著的理解不足。经观察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学习、工作当中面临较大的压力,教师本身对名著的涉猎相对较少。在统计数据中,平均每名教师每年完成的名著阅读数量在5部以内,这就导致教师本身对名著的理解,为学生提供名著导读以及帮助学生开展名著整本书阅读的能力素养严重不足。开展名著整本书阅读时,为了提高指导的准确性,教师只能从自己阅读过、相对熟悉的名著范围中进行选篇,导致阅读范围十分狭窄,部分名著可能无法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对于超出阅读范畴的名著内容,教师很难从全面、立体的角度帮助学生进行剖析,导致名著阅读教学浅尝辄止,无法真正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服务。

三、面向核心素养开展高质量名著整本书阅读的建议

结合课题研究实践以及总结教学经验,本文依托初中语文教学场景、现实问题,面向教师组织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帮助教师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质量,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完善阅读计划,塑造理想的阅读环境

名著整本书阅读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是耗时较长,学生需要投入较长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其二是需要不断思考,文学名著内涵深邃,学生想要进行深度阅读,就必须带着自己的思考来进行阅读。因此,在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时间,为学生制定阅读计划,使学生能够根据预定计划开展阅读。一方面,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层面为学生提供阅读名著的机会,利用改变单篇阅读、采用拓展阅读的方式,在教学当中穿插名著阅读,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开展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计划,创设阅读活动课,以活动课的方式为学生提供阅读场景。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家校联动,鼓励家长参与到阅读当中,由家长与学生在家庭活动中相互配合,利用家庭生活时间,进行名著阅读。

除了要做好计划,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阅读环境,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当中获得沉浸式的体验。例如,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课后延时服务环节,为学生提供阅读机会。在阅读当中采用安静、祥和的环境布置,如增加光照、播放音乐等,为学生提供放松身心的阅读空间,使学生能静下心来进行阅读,产生对文学名著的深入体会。

(二)坚持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表达看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在面对某一事件时,不同学生可能会凭借不同的立场,产生不同的看法。文学名著的整本书阅读,学生同样表现出独立、个性的文化思考,及不同的文化理解。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自主性表达,认为学生的想法相对稚嫩。而在名著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应当采用支持、鼓励的态度,让学生大胆表达看法,使学生能够在名著阅读当中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例如,在开展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模拟研讨会”的形式,设定一个关于名著的主题,组织学生从这个主题出发,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可以带着问题来开展名著阅读,通过内容梳理、拓展阅读等方式,自主搜集相关信息、证据,来佐证自己的观念和看法。通过模拟研讨会模式,学生从单纯的阅读过渡到深入思考式阅读,自主阅读与分析能力得到增强,文化自信与审美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三)组织开展趣味化的内容阅读

学生对于名著阅读存在偏差的价值判断,认为名著过于深邃,自己难以理解,进而导致学生很难形成阅读兴趣。名著整本书阅读需要依靠兴趣维系,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素养时,要采用趣味引导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强化兴趣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在不同的阅读阶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读前激趣:在读前指导课上,教师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师可以设计问答活动,通过罗列一些关于名著内容的问题,吸引学生阅读;此外还可以设计看图猜篇名的活动,出示有关书中某一篇内容的图片,让学生猜篇名,以此激发其阅读兴趣。读中激趣:在阅读开展的过程中,通过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产生不断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师要从学生的阅读阶段出发,进行鼓励式评价,通过开展多元化评价等形式,使学生获得阅读成就感,进而使其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当中。读后生趣:在完成阅读之后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反思和回味。教师可以尝试开展丰富的读书分享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其中,认真阅读文本。比如,对于诗集《艾青诗选》,可以采用诗歌朗诵会的方式;对于小说《水浒传》,可以采用课本剧表演的形式,等等。

猜你喜欢
文学名著名著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学名著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国外名刊名著
文学名著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