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融入“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的路径

2023-02-20 20:54段水莲皮华英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家国情怀

段水莲 皮华英

(湖南警察学院管理系,湖南 长沙 410138)

家国情怀承载着思接千古的中华文化底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立德树人的有效切入点。“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1]新时代青年是与时代同向同行、共同进步的一代,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将家国情怀融入“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人格发展、精神成长及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家国情怀的时代内涵

“家国情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2]自古以来,家和国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延续。中华儿女的个体命运是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新时代背景下,家国情怀的时代内涵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1 认知层面的家国同构

“家国情怀是基于家国共同体中公共的价值观念、文化认同、理想追求而形成的家国共同体意识,蕴含着家国共生、家国共治、家国共享的价值理念。”[3]一是家国共生。家国情怀由最初的群体内部相互依存逐渐发展为家国共生。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大批仁人志士心怀家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充分展现了个人与家国共生的精神。二是家国共治。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呼吁成员共同参与到社会治理体系当中,强调建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家国共治是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必然要求,有助于解决社会治理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三是家国共享。国家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家国情怀将家与国连接起来,家庭共享国家、社会的发展成果。

1.2 情感层面的家国认同

中华传统的农耕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家”为核心的族群聚居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依恋故土、渴望家园的情感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集体潜意识,并在文化的传承中不断强化了人们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产生于人们长期的互动与共同的实践劳动中,并由此激发了共同体成员对于所归属的集体的深厚情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华民族用短短40 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0 多年的发展历程,集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成果于一体,极大提高了华夏子孙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自觉投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对国家形成高度的认同感,家国情怀的内涵进一步得到丰富。

1.3 意志层面的理性爱国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传承的优秀文化基因,体现了个体对家庭、家族以及国家的认同和热爱。家国情怀在意志层面表现为理性爱国。这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祖国最深厚的感情,也是中华民族凝聚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它体现了个体对于家国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也体现了爱国与爱家的统一、奋斗与奉献的统一。理性爱国不仅仅是语言上的爱国口号,而是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将爱国主义思想落到实处。

2 家国情怀融入“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意义

家国情怀秉持“家国一体”的理念,是个体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厚情感,彰显了个体对国家的认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家国情怀融入“社会心理学”课程,是落实课程思政目标的需要,也是丰富课程思政资源的需要。

2.1 落实课程思政目标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以了解人们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及其规律。该课程不仅要达成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的目标,还要进一步落实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目标。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知上,家国情怀明确了个体与家国的关系;在情感上,家国情怀涵盖了个体的家国归属感和认同感;在意志上,家国情怀强化了个体的家国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在行为上,家国情怀倡导无私奉献、爱护家园。家国情怀融入“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不仅有助于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内涵、意蕴和价值,弘扬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有助于大学生厘清群己关系,激发责任意识,凝聚奋进力量,增强其民族归属感、价值感和自豪感,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2.2 丰富课程思政资源的要求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4]可见,家国情怀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当前,高校对“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还在探索中,尤其是结合家国情怀的研究还很不足。高校通过探索家国情怀在“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融入路径,能够拓展“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内容,丰富课程思政资源。

3 家国情怀在“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培养路径

“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家国情怀在当代处理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中的思想结晶和升华。”[5]高校教师通过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家国情怀元素、丰富家国情怀相关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利用好第二课堂和改革课程评价等策略,将家国情怀融入“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中,以增强学生对家国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落实课程育人的目标。

3.1 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家国情怀元素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载体和依据。“社会心理学”课程主要研究个体及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课程内容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家国情怀的元素。教师要充分研读教材,根据课程内容,以家国情怀为主线索,对课程章节中与家国情怀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设计与家国情怀相关的教学案例或者学习主题。如,在“自我意识”这一章节中,为使学生了解“独立型自我”与“依赖型自我”的内涵,教师可以结合近期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通过对比国内外对该事件的不同应对方式,促使学生反思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原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内涵,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又如,在“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章节,为使学生认识家庭对个体的影响情况,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的家风故事,也可以带领学生阅读《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作品,加深学生对好家风内涵的理解。

3.2 注重拓展,丰富家国情怀相关的教学资源

在解读和挖掘教材时,教师应适当补充相关的课程资源。第一,补充教材内容。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教师编写的教材基本上包含了教学大纲的内容。但是,教材可能也存在阐述过于简洁或者忽略了某些课程内容等情况。因此,教师要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拓展,适当补充课程内容。如,在“社会心理学”课程中,学生有必要了解个体认知社会的一些基本法则,而“社会认知法则”这部分内容在新版的教材中是缺失的。因此,教师可以在具体授课中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补充。第二,增加与家国情怀相关的影视资源。如纪录片《厚·粲》展现了心理学界泰斗张厚粲先生对专业的执着和热爱,教师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角色图式教育,引导学生感悟老一辈学者的家国情怀,升华家国同构的情感。第三,增加现实生活中与家国情怀相关的案例。教师可以结合心理咨询中常见的人际冲突问题,编写教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集体。

3.3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内化家国情怀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内化家国情怀。一是创设真实情境。在“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的课程项目,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过精心设计,为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情境。如,教师在讲授“情绪”时,可以在课堂中播放有关家国情怀的视频资料,带领学生觉察自身的真实情绪,引导学生感受情绪的变化,强化学生对当下情绪的关注。二是创设模拟情境。如,教师在讲授“性别角色发展”时,可设置角色互换小剧本的任务情境,让学生分组开发剧本,并在课堂中演出剧本,在师生共同模拟的教学情境中让同学思考性别角色观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理解家风建设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三是创设问题情境。根据课程内容,教师设计问题导向的教学,组织学生就课程中的核心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家国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4 创新实践,凸显第二课堂在家国情怀培育上的作用

第二课堂和课程实践活动是家国情怀融入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之一。家国情怀的培育,不能停留在书本上,止步于教室里,更要从社会实践大课堂中汲取养分和动力。在“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完成课内的实践项目,也可以在课后通过主题活动或者科研项目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富含家国情怀元素的实践教学,凸显第二课堂在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上的重要作用。一是依据“社会心理学”课程目标,教师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实践项目,组织学生深入了解近期社会热点事件并进行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二是通过策划“身边的好人”“感动你我的故事”等主题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用视频记录身边美好的人和事,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个人的密切联系。三是鼓励学生申报与家国情怀相关的大学生科研课题,引导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认识家国情怀的现代价值。

3.5 改革评价,增进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同

过去,“社会心理学”课程的评价往往更加注重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知和践行情况。因此,“社会心理学”课程评价中有必要融入对家国情怀的评价。一是将家国情怀列入课程思政的考核点,将课程思政目标融入到课程考核的各个环节,如课堂讨论、三讲一测、热点事件分析报告及期末考试中。二是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对课程标准、教案和教学大纲等教学材料的评价,以及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高校通过课程小组互评、学生评价及教师自评等多种方式,督促教师重视家国情怀在课程教学中的融入,落实课程思政目标。三是加强课程教学的诊断与改进。结合课程考核情况,教师通过发放测评问卷、线下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对家国情怀的认知情况,动态诊断课程教学中的不足,并不断完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而持续优化课程建设。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国的家、国是家的国,这是家国情怀的认知基础,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气脉中最动人的情感。高校在“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探索将家国情怀融入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课程考核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学家国情怀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浅谈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成因与预防
伯科维茨:攻击、愤怒和助人行为研究的巨匠
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
赏识教育过度化的社会心理学后果辨析
略谈“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