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究

2023-02-20 20:54
关键词:英文翻译英语翻译跨文化

马 旭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前,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因此,高校致力于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英语翻译人才是十分必要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是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关注的重点之一。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需积极探索跨文化语境下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不断提高英语翻译教学的质量。

1 跨文化语境下英语翻译的特点

跨文化语境下,英语翻译具有差异性、转化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基于以上特点,英语翻译需要避免表意不清、译文晦涩生硬的现象,从而做到真正的“信、达、雅”。

1.1 语言思维习惯具有差异性

不同国家的语言都与自身的民族文化和使用习惯相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时需深入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及语言习惯,尊重不同地域的语言表达差异并做好语言差异处理,准确传达译文。由此,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语言使用习惯,培养学生在语言差异性基础上进行英语翻译的能力。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加强语法学习与词汇积累,不断夯实英语基础知识,以确保译文的正确性。

1.2 语言结构中主语具有转化性

受语言表达习惯的影响,各个国家在语言表达中主语结构有所不同。英语语言习惯使用被动结构,而汉语则习惯用主动结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从语言习惯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尽可能化‘被动为主动’”[1]。跨文化语境下,翻译人员需要对目标语中的主语结构进行分析,将其转化为符合英语语言结构的译文,从而避免表达不当或者表意错误的情况。因此,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应基于跨文化语境加强语言结构分析训练,提升其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语言结构转化的能力。

1.3 英语翻译具有灵活性

跨文化语境下,翻译人员既要考虑翻译内容的准确性,又要确保译文易于理解。翻译的语言表现形式虽然是文字、词语和句子的组合,但是在语言的背后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果译者缺乏一定的跨文化知识,“英语翻译可谓是食之无味,无法带给人们优美的感受,可能还会出现误会,严重阻碍交流的进一步开展”[2]。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尊重译文的文化背景,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灵活地进行翻译。比如,在进行影视翻译时,译者除了要充分考虑影视作品发行所面向地区的文化背景之外,还应灵活处理译文以满足作品的创作初衷。以电影《花木兰》中的“Recite the final admonition”为例,“admonition”一词若翻译为“告诫”,我国观众在观看时很难理解该台词的真正含义。但若将其翻译为“三从四德”,则不仅符合电影所要表达的内涵,也更符合中国观众的文化背景。

2 跨文化语境下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跨文化语境下,高校英文翻译教学还存在教师跨文化素养不足、跨文化教学内容缺乏、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2.1 教师跨文化素养不足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发现,高校英语翻译教师的跨文化素养亟待提高。一方面,部分英语教师对跨文化知识的教学不够重视,甚至将学生完成课堂翻译技巧的讲解等同于完成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任务。实际上,英文翻译涉及中西方的跨文化知识,如社交礼仪、节日习俗、民族服饰等。教师在课堂上忽视跨文化知识的教学,而注重单纯的翻译技巧传授,会使学生的英文翻译学习成为无源之水。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的跨文化知识储备不足。随着世界不断地发展和变革,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专业知识,特别是跨文化相关的知识,将英文翻译教学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2.2 跨文化教学资源缺乏

基于跨文化的英文翻译教学中,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载体。一方面,高校现有英文翻译教材的内容较为单薄,且涉及的跨文化知识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外国文化的需求。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单向度地使用教材,在课堂上只讲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未能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拓展,补充中西方语言结构、地理、历史、文学、生活习俗等跨文化相关的学习内容。教师对教材内容缺乏深度挖掘,也使得英文翻译课堂的趣味性减少,学生学习跨文化相关知识的主动性降低。因此,教师需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整合教材内容,建设丰富的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对跨文化知识学习的需求。

2.3 教学方法单一

英文翻译水平的提高通常需要大量的翻译练习。基于这一特性,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翻译练习量,部分高校英文翻译教师往往作为教学中的“领导者”角色,为学生布置英文翻译任务,待学生翻译任务完成后,教师再统一对任务进行解析。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独立完成翻译任务,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英文翻译水平。但是,单纯的重复式训练会逐步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自信心,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3 跨文化语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策略

针对上述跨文化语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跨文化语境下,高校通过提高教师的跨文化素养、优化跨文化教学资源、创新英文翻译教学方法等,有助于提升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性。

3.1 定期开展培训,提高教师的跨文化素养

要想提高跨文化语境下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性,高校就必须提升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素养,提高其对跨文化教育的重视度。首先,培养英语教师基于跨文化进行英文翻译的意识。高校应鼓励英语教师“走出去”,与国外教师面对面交流与学习,也可以举办英语教师翻译技能大赛或教学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素养。其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跨文化知识的专业培训。一方面,高校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通过线下系统培训或者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组织英语教师开展跨文化相关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高校可建立英语翻译教学的线上教研工作室,通过线上为英语教师搭建学习平台,采用专家线上直播互动以及网络课程学习等不同形式,为开展英语教学研究提供便利。第三,提升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高校不仅要关注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也要注重其信息素养的提升,如帮助英语教师学会正确运用搜索软件或ChatGPT 等工具搜集优质的英语翻译教学资源,不断提升自身基于跨文化背景开展翻译教学的能力。

3.2 丰富教学内容,充分挖掘课程教学资源

文化转向理论指出,翻译不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是语言、文化、语境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重视跨文化知识的教学,主动挖掘基于跨文化的英语翻译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内容。一是依据现有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设计基于跨文化相关的教学主题,激发学生参与英语翻译研究的兴趣。二是拓展现行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跨文化教学主题,补充相关教学资源,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对比中西文化差异,灵活运用跨文化教学素材,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和英语翻译水平。三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热点,向学生推荐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的优质内容,以案例或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英语翻译练习。

3.3 优化英语课堂,创新英语翻译教学方法

传统的英语翻译课堂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或者以书面翻译练习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翻译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打造趣味性与实践性兼备的翻译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翻译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跨文化的魅力。首先,教师应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采用案例教学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围绕“食物”这一主题,教师可以选用《风味人间》《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作为素材进行教学,或选取纪录片中的一道美食介绍进行案例教学。同时,教师在设置任务时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设置多个任务选项,以便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能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适宜的学习任务。其次,教师在课堂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置身跨文化传播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口译大赛、即席演讲赛、模拟联合国等模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英语翻译学习产生兴趣,同时,真切地感受跨文化传播的魅力。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到当地外贸企业进行实习,参加企业新闻发布会、企业交流合作会等,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第三,教师还要充分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基于跨文化语境的英语翻译教学,拓展学生的学习交流平台。同时,混合式教学也有助于教师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有效衔接,做好教学安排,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英文翻译英语翻译跨文化
北京地铁播报站名的中英文翻译特点分析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古诗词英文翻译,一起领略中国文化之美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英文摘要
Digest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