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课程思政教育研究

2023-02-20 08:43周华莲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建筑构造案例育人

周华莲

(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3)

教育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发生转变,不再仅关注知识理论教学,而更加看重育人实效,以育人结果为导向注重理论教学、职业教育、思政教育,致力于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以此消除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建筑构造课程作为建筑类专业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情况直接决定建筑人才培养效果,因此,为提高建筑类人才质量,应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强化建筑构造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

一、建筑构造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意义

建筑构造属于建筑类专业课程,该专业学生步入社会后通常服务于国家社会建设,成为建筑行业中坚力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高楼大厦平地起,各类城市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使建筑行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爆火”,实现了迅速发展。但建筑行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纸片楼”“楼脆脆”“楼歪歪”等问题偶有发生,部分建设人员忽视图纸要求而偷工减料,谋取私利,导致部分建筑体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对人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1]造成上述质量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建设施工人员职业素养、道德品质不过关,于高等教育期间并未全面接受职业素养、道德品质相关理念,因此,为改变该问题,杜绝建筑质量安全隐患,将思政元素融入建筑类专业课程中是极有必要的,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理念技能的同时,能够树立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建筑构造属于专业基础课,集理论、实践于一体,可使学生全方位了解建筑构造,基于建筑构造课程展开思政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期间逐渐增强自身职业素养,树立正能量价值观念。结合现阶段建筑专业课程体系来看,建筑构造课程多于大一开设,学生刚步入高等教育阶段,对专业课程持有较高积极性,依托于建筑构造课程可将职业素养及道德理念充分传递给学生,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技能传授”的统一,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建筑人才。

二、提高建筑构造课程思政教育质量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育理念

为实现思政教育在建筑构造课程中的全面渗透,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在专业课程知识传授基础上做好思政引导,采用“价值引领”与“知识技能传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建筑构造课程思政课堂,将思政教育落到实处。教师不仅需重视专业提升与知识学习,还需主动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借助网络资源或学校培训提升自身思政教育水平,具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能力,以此便于建筑构造课程实施思政教育。在实践教学期间,应在建筑构造课程专业目标基础上增设思政目标,从教学目标角度实现“智育”与“德育”的结合,以思政育人目标为导向,推进建筑构造课程思政教育常态化发展。[2]

(二)全方位挖掘思政元素

建筑构造课程强化思政教育过程中,应深入挖掘建筑构造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及职业素养。

1.建筑概述

概述绪论是建筑构造课的开篇基础课,主要内容在于建筑等级划分、分类等,知识内容相对简单,在实施思政教育期间,可积极应用案例教学法,引入古建筑案例激发学生民族精神,培养其文化传承意识,并使学生通过建筑概述知识完善专业认知,逐步形成精益求精的职业规范。例如:建筑概述部分教学期间引入《清代布达拉宫红宫修砌图》案例,将“红宫”修建场景展示给学生,同时讲述布达拉宫的维修、扩建、抢修经历,并强调布达拉宫日常保护与监测活动的持续性与必要性。[3]借助布达拉宫案例,可使学生切实感受古人智慧及古建筑宏伟规模,并可使学生认识到建筑行业不仅承担着建设施工职责,还肩负着建筑保护维护责任。此外,还可引入“港珠澳大桥”案例,讲述“港珠澳大桥”为实现深海航道通畅而实施无数次试验,反复推敲试验数据后顺利完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工作,通过该案例可使学生认识到建筑行业的严谨精神,突出“港珠澳大桥”建设规划时的自主创新精神,体现大国工匠精神,能够对学生职业素养及道德品质起到正面影响。建筑概述部分讲述“建筑物分类”相关知识时,可融入《民用建设通则》相关内容,强调建筑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规范意识与法律意识,以此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建筑构造课概述绪论部分教学活动中。

2.基础与地下室

基础与地下室部分主要讲授建筑构成,在思政教育期间,可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借助团队任务培养学生协作能力、资料搜集能力、攻坚克难精神。该部分课程的知识核心为“基础与地下室”,此时可设置课前任务,引导学生自主组成小组探索“比萨斜塔倾斜的原因”,使学生主动探索,经资料搜集调查后学生得知比萨斜塔倾斜的原因,并初步认识到地基基础对于整个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关键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建筑人员所需承担的责任。

3.墙体结构

墙体是建筑体关键结构,属于课程重点内容之一,为实现思政教育在建筑构造课程中的全面渗透,需深度挖掘墙体结构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例如:采用案例研究法,在建筑构造课程墙体结构教学时引入“秦砖汉瓦”案例,带领学生了解古代建筑中的墙体结构,借助该方式使学生领略古建筑的美感,同时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及民族自豪感。在此基础上,还可引入对比教学法,将古代与现代的建筑墙体进行对比,突出古代建筑墙体的工艺之美及现代建筑墙体的技术之美,同时用从施工技术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融入“装配式”建筑思想,使学生初步了解“装配式”这一先进建设技术,若条件允许还可基于学校实训室展示装配式墙体工艺,同时辅以视频、图片等丰富素材,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现代墙体施工技术的演变,采用该方式激发学生创新素养。

4.地面与楼板层

建筑构造课程地面与楼板层部分实现课程思政过程中,可采用案例反思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引入“纸片楼”相关新闻,结合时事案例激发学生思维,围绕“纸片楼”现象进行反思。在实际教学期间,在案例反思教学模式基础上可融入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引发“纸片楼”现象的原因,使学生主动探索。学生经讨论后不难发现,设计漏洞与偷工减料是造成“纸片楼”的主要原因,通过类似时事案例则可引导学生意识到建筑施工行为的重要性,若质量把控不当则易引发质量安全事故,损害财产安全及生命安全。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作为新时代重要建设模式,建筑构造课程地面与楼板层部分同样所有涉及,装配式楼板教学期间,则可引入“火神山”建筑案例,使学生正确认识“火神山”这一建筑奇迹,领略建筑方面的中国速度,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火神山”建筑案例近距离感受建筑人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职业精神,以此实现思政教育在建筑构造课程中的全面渗透。[4]

5.楼梯与电梯

楼梯电梯是现代建筑必不可少的结构,教学重点在于楼梯类型及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构造细节、台阶及坡道构造要求、电梯设计要求等。在楼梯电梯教学部分中,可借助多媒体教具播放建筑在地震状态下的结构破坏变化视频,使学生认识到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性,并借此契机展开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同时融入建筑抗震要求,引导学生树立规范意识及法律意识,继而能够在后续职业发展期间严谨设计楼梯电梯结构。此外,现代建筑设计与建设强调“人性化”,在具体教学期间,可展示建筑电梯、楼梯中的无障碍设施,培养学生人性化思,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职业操守。

6.门窗构造

门窗是人们与建筑交互最为频繁的结构,能够直接影响建筑居住舒适度,在建筑构造课程中,该部分内容主要涉及门窗材料、作用、布置、选用、构造、分类等,知识技能细节要求较多,要求学生注重门窗细节,因此,建筑构造课程为实现思政教育全面渗透,可将门窗构造思政教育目标选定为“精细微理念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关注建筑细节。在实践教学期间,教师可融入绿色节能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门窗比与建筑节能间的关系,采用该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绿色节能思维与因地制宜理念,继而有效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层次,保障建筑构造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此外,还可展示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门窗案例,活化学生思维,以此培养学生理论技能联系实际的能力。

7.变形缝

变形缝具有保护建筑结构的效果,变形缝在受力构件遭受外部应力时可附加额外应力,是建筑构造课程重要内容之一。在变形缝教学期间,教师在讲授变形缝作用、分类、设置要求、构造要求等内容期间,应注意培养学生全局意识,引入建筑裂缝病害引发安全事故的案例,使学生严谨对待变形缝,增强学生严谨职业态度,以此实现思政教育在建筑构造课程中的渗透。

(三)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建筑构造课程可依托于翻转课堂模式实现思政教育,翻转课堂模式教学思路具体可见图1。第一,前期在线引领。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可基于网络课程平台上传教学微课视频及相关案例资料(如因监理不当、偷工减料、设计不科学等问题引发建筑倒塌、损坏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借助课下时间了解课程内容,对课程所学内容形成基本认知,借助直观性视频资料强化学生感受,对学生产生警醒作用,以此实现价值观引领与职业操守培养。第二,课堂互动教学。进入线下课堂教学阶段后,教师可与学生交流互动,了解学生对微课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案例资料的感受想法,鼓励学生主动表达疑惑与见解,而教师则可借助答疑解惑阶段对学生价值观思维进行正面引导,通过问题延伸教学强化建筑构造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例如:变形缝教学期间,教师可借助网络课程平台引导学生课前观看因伸缩缝不科学设置而引发裂缝质量事故的案例资料,借助该案例资料强调建筑工程行业的终身责任制,提高学生对建筑质量的重视,强化学生规范意识,引导学生平台设计课后任务,巩固课堂育人效果,还可引导学生再次观看预习阶段相关案例视频资料,学生完成课程知识后再次观看视频资料将会形成新的认知,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专业理论及技能,还可深化学生对安全施工、工程质量的理解,继而有效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及道德品质。

(四)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现已无法满足建筑构造课程思政教育需求,若沿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则会导致思政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建筑构造课程为强化思政教育效果,应积极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上述建筑构造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归纳分析期间,则阐述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反思法、对比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建筑构造课程思政教学期间应根据专业内容具体特征合理选用适宜教学方法,除上述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外,还可引入问题链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并可混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此优化学生课堂体验,实现思政教育在建筑构造课程中的无形渗透。

综上所述,将课程思政融入建筑构造课程中是提升高校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高校应认识到建筑构造课程实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从实践育人角度来看,需转变传统育人思路,积极转变育人理念,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科学规划课程方案,结合建筑构造课程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同时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构建翻转课堂,采用多元化新颖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推进建筑构造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建筑构造案例育人
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构造与抗震设计方法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路径探究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理实一体课程改革在《建筑构造与识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