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燕
核心素养下,打造语文趣味课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与参与感,缓解学生的低落情绪,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尤其对于后进生、学困生以及性格内向自卑的学生来说,趣味课堂更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乐观自信的品格,优化其课堂状态。本论文通过适当的案例分析,对如何打造小学语文趣味课堂展开了探索,以期给一线语文同仁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趣味课堂带给学生的作用
趣味课堂首先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迅速地融入到课堂学习状态当中,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减少无效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尤其是语文这门学科,学生会拥有更充沛的情感,更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在语言表达和文本表达上更上一层楼。
趣味课堂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低落状态和消极情绪,减轻学生的焦虑和压力,缓解学生的疲惫,充分释放学生的天性,让學生能够尽情地展示自己,享受语文课堂。趣味课堂通常会设置多种游戏活动,学生会在活动之中体会到竞争与合作的快乐,在团体之中承担起责任,为了不给团队拖后腿而更加努力,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来。
趣味课堂也会促使教师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案。教师在了解学生感受,尊重学生想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以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敞开心扉,表达想法。同时,趣味课堂也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信、开朗、热情等多种美好的品质,完成各学段的有机衔接,加速学生的成长进程。
二、如何打造小学语文趣味课堂
(一)盘活课堂资源,提高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之下,资源的合理、广泛利用对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教师应因材施教,从学生兴趣入手,应用互联网上的信息,采用多媒体播放的方式,为学生做好课前引导,让课本内容与更多生活相结合,比如学习《找春天》,教师通过图片、视频、语音等播放春天景色,播放春雨的声音,抓住学生眼球,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参与到语文的学习当中来。比如学习“传统节日”,教师通过查阅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习俗,播放过节的视频,加强与生活联系。这些方式能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调整精神状态,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思想较为天马行空,而语文课堂不应该抑制小学生的天性,应该帮助他们,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生活与课堂密切结合,学生的想象力不再凌空蹈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大大提升,这也与“双减”政策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二)设置趣味话题,提高课堂温度
核心素养下,教师不应单单把教学视野聚焦于教材本身,还需围绕学生主体需求,立足教材内容,引申出一些趣味话题,以话题作为师生、生生互动媒介,在热闹的探讨氛围中助力课本知识的自然呈现,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有效启发。例如,执教《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小蝌蚪”对于学生而言便是一个很好的共话点,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见到,可很好聚焦学生兴趣。可以讲几个有关小蝌蚪和青蛙的谜语,让学生进行猜谜,激活学生挑战欲,完成课堂的初步升温。然后,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认知进行设问:“同学们见过小蝌蚪吗?有谁能描述一下它长什么样?有谁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等等。通过抛出一系列预设问题,以学生对蝌蚪和青蛙的现实印记调动其探究欲,从而为课堂添火加温,并自然而然地引出课堂教学重点。又如,执教《曹冲称象》一文,新课导入环节,构建一个悬疑情境:在河边有一头巨大的大象正在饮水如果我想知道它的体重,该如何称量?提供给学生多种道具选择,引导生生互动,用大象称重这个看似不可完成的话题激发学生探究欲,之后再进入正文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文中解惑,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课堂活动,带动学生参与
核心素养下,打造“体验式”课堂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情景活动是在课堂设置某些情景模拟,透过一定的剧情与环境塑造来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压力。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中提高课堂内容的趣味性,让课堂环境更融洽,学习氛围更浓厚,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采用“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新型课堂的魅力,比如故事性强的小学课本,就可通过话剧表演、角色扮演等,带动学生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本表达能力,以及相互配合能力,也是语文“社会化”的体现。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依托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拥有代入感,加强和社会的联系。比如学习《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则著名寓言时,就可以采取情景剧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对话进行演绎,课堂就会变得充满趣味性。
(四)设计趣味作业,尊重个性发展
核心素养下,个性化的作业需要提上日程。作业能反馈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是学生实践的重要媒介。设计特色作业同样应该符合“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负担,突破传统形式。分层个性化的设置是个好方法。如何通过特色作业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可以设置“室内+室外”相结合的作业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课本知识,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还可以把目光转向户外,通过探索自然和社会环境,将教材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在作业练习当中提升自己的整体语文素质,帮助学生实践出真知,借助作业得到更好的“知行合一”。比如学习《开满鲜花的小路》,就可以去户外寻找鲜花的痕迹,学习古诗《咏柳》,去认识真正的柳树,让教材中的内容“活”过来。
(五)重视课堂评价,助力学生反思
核心素养下,应格外注重教学评价的完善和落实,通过评价的反馈、导向、调整、促思能效,帮助学生切实发现自身不足,并积极优化改正。小学生感性思维活泛,纵观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评价时习惯采取独裁式评价、终结式评价等方式,这些评价方式极大程度上忽略了学习过程,手段过于单一。趣味课堂视域下,教学评价要朝多元化发展,把过程性评价、即时性评价、多主体评价融为一体,全方位保障评价能效的落实、落细。首先是过程性评价,要求评价量表贯穿教学始终,以学生课前准备学习资料为伊始,格外关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探究精神、课堂互动频率、合作学习表现等维度的评价,改变以往单以成绩做参考的评价弊端,以此发现学生更多闪光点或是劣迹点,从而便于设计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其次是即时性评价,顾名思义是指评价要及时,在其表现出学习闪光点时,给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赞扬的手势、一句夸奖的话语,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发现语文学习乐趣,。最后是多主体评价,即把学生也纳入到评价主体中来,改变传统教师“一言堂”的评价弊端,让其作为评价的主人,通过个体自评、生生互评等方式强化学生“主人翁”的学习态度,这样既可以增添教学评价趣味,还能够帮助教师从不同角度发现更多学习问题,对趣味课堂教学效果展开多方位的反思与优化。
总结
综上所述,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语文教学应该更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真正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需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智慧化的教学方案引导低年级的小学生,让学生拥有学习动力,轻松愉悦地学习。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取,持续地整改与创新教育方案,师生之间共同进步,让趣味性的课堂给学生带来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