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绿云”

2023-02-19 19:42赵晓利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12期
关键词:黑色头发

赵晓利

摘要:《阿房宫赋》中“绿云扰扰”一语,历来聚讼纷纭。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得出“绿”“青”“黑”作为颜色词,在表示“黑色”义上是一组同义词。其同义的深层机制是训诂学的递训原则,因“青”和“绿”可以互训,“青”又可训为“黑”,则“绿”可训为“黑”。“绿云”意为“乌黑的秀发”。

关键词:云 头发 绿 黑色 递训

《阿房宫赋》中“绿云扰扰”一语的分歧主要在对此处头发颜色的理解上,也就是对“绿”的理解上。据笔者目力所及,共有三种观点:

一、研究者大多认为此处“绿”表示“黑色”义。王力先生将《阿房宫赋》中“绿云”一词注释为“比喻女子黑润而稠密的头发”[1];持此观点的还有张顺利[2]。后人探讨了“绿”“黑”二者同义的深层机制,但各家见解多有不同。文昌荣认为,“绿云”就是“青云”,指的是乌黑的云,用来比喻女子的乌黑发亮和稠密众多的头发。[3]谢云秋认为“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绿”训为“青”,“青”训为“黑”。根据训诂学中展转相训原则,则“绿”也可以训为“黑”,“绿云”即是“黑云”。根据文章,“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指的是“在古诗文中同指头发这一概念”。[4]持此观点的还有陆精康[5]、汪志松[6]。胡桂芳认为,用“绿云”称黑发是避实修辞手法的运用[7];持此观点的还有党俊莉、宋献普[8]。徐越认为,古人“把青春少年和春天万物复苏的颜色相系联”,认为青年人“乌黑发亮的秀发就如同自然界春天绿色的秀发”,“如此,杜文‘绿云比喻宫女乌黑发亮的秀发确是有一定道理的”[9]。

二、有观点认为此处“绿”为“绿色”义。段其湘认为大约在初唐到五代时期,古人的眉毛是用绿色妆饰的。[10]訾永明认为,宫女清晨梳理发髻时涂抹桂花油,即“用草青色的香泽涂抹在乌黑浓密的秀发上,远远望去,自然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墨绿色”。[11]

三、左高超认为,“绿云”是“绿云鬓”的简称,指“佩戴着一种翠绿色发饰的发型”,“在杜牧文中特指翠绿色的发饰”。[12]

以上观点各不相同,有的初读之下,令人耳目一新。王力先生指出:“从前常常听说某人对某一句古书的解释是新颖可喜的。其实,如果不能切合语言事实,只是追求新颖可喜的见解,那就缺乏科学性,‘新颖不但不可喜,而且是值得批评的了。”[13]据此,我们先来了解“绿”“云”这两个词语在文献中的语言事实。

在文献中,以“云”喻发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从以“云”喻发,到以“云”代发,再到以“云鬓”转喻年轻女子。

以“云”形容头发,在古诗文中俯拾皆是。如:

(1)鬒发如云,不屑髢也。(西周·《诗经·鄘风·君子偕老》)

(2)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三国·曹植《洛神赋》)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南北朝·《乐府诗集·木兰诗》)

(4)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5)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唐·杜甫《月夜》)

(6)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唐·李商隐《无题》)

直接用“云”指代頭发,在诗文中也屡见不鲜。如:

(7)宋家宫样髻,一片绿云[14]斜。(唐·白居易《和春深》)

(8)高髻不梳云已散,蛾眉罢扫月仍新。(唐·程长文《狱中书情上使君》)

(9)扰扰香云湿未干,鸦领蝉翼腻光寒。(唐·赵鸾鸾《云鬟》)

(10)暖风迟日洗头天,湿云新敛未梳蝉。(唐·孙光宪《浣溪沙》)

(11)鸳鸯枕上云堆绿,兰膏微润知新沐。(宋·蔡伸《菩萨蛮》)

值得注意的是,诗文中也有“鬓云”一语,义同“云鬓”。如:

(12)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唐·温庭筠《菩萨蛮》)

(13)筝声远,鬓云吹乱,愁入参差雁。(宋·苏轼《点绛唇·己巳重九和苏坚》)

(14)鬓云松,眉叶聚。(宋·周邦彦《苏幕遮》)

(15)只见他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云边。(元·王实甫《西厢记》)

(16)蚕未成时叶已无,鬓云撩乱粉痕枯。(明·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17)燕钗堕地悄无声,背立当窗鬓云绿。(清·严允肇《观绳妓作》)

(18)折得秋花香在手,鬓云犹记一枝垂。(清·厉鹗《中秋夜感旧》)

另外,还有以“云鬓”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如:

(19)王孙春好游,云鬓不胜愁。(南北朝·张正见《山家闺怨》)

(20)蜀纸封巾报云鬓,晚漏壶中水淋尽。(唐·李贺《湖中曲》)

(21)回思欢娱处,人空老,花影尚占西厢。堪惜翠眉环坐,云鬓分行。(宋·方千里《风流子》)

以上文献用例,明了地展现了以“云”喻发的发展演变过程。起初,人们取其形似,用“云”比喻女子浓密柔美的秀发,故称“云髻”“云鬓”“云鬟”等。后来,以“云”喻发逐渐规约化,人们便直接用“云”指代头发,如“绿云”“香云”“湿云”“云堆”。由于古诗文平仄韵律的需要,“云鬓”也称“鬓云”。在古文中,“云鬓”多用来指女子的头发,故以“云鬓”转喻年轻貌美的女子。

综上可知,在古人思维中,“以云喻发”所涉及的本体和喻体已经规约化。表现在诗文中,即为“云”可以直接指代头发。也就是说,在表示头发时,“云”已不再是“乌黑的云”,而直接是头发的代称。

“绿云扰扰”一语的分歧主要在对此处头发颜色的理解上。考察文献发现,古人关于头发颜色表达方式多样,主要有以下情况:

(一)“绿”修饰发色的用例:

(22)绿鬓愁中减,红颜啼里灭。(南朝·吴均《和萧洗马子显古意》)

(23)虞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唐·崔颢《虞姬篇》)

(24)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25)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五》)

(26)宋家宫样髻,一片绿云斜。(唐·白居易《和春深》)

(27)眉敛远山青,鬟低片云绿。(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28)芙蓉脂肉绿云鬟,罨画楼台青黛山。(唐·元稹《刘阮妻·其二》)

(29)春风倚樽俎,绿发少年时。(宋·黄庭坚《次韵周德夫经行不相见之诗》)

(30)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宋·陆游《清商怨·葭萌驿作》)

(31)燕钗堕地悄无声,背立当窗鬓云绿。(清·严允肇《观绳妓作》)

以上例句中,“绿”或作定语或作谓语,对头发进行修饰、描写,表明发色。

(二)“黑”修饰发色的用例:

(32)余发喜却变,白间生黑丝。(唐·杜甫《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记异》)

(3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34)黑云裁两鬓,白雪分双齿。(唐·《游仙窟诗·咏崔五嫂》)

“黑丝”“黑发”“黑云”中,“黑”均作定语修饰头发。

(三)“青”修饰发色的用例:

(3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

(36)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唐·李贺《相和歌辞·大堤曲》)

(37)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

以上例句中,“青”或作定语或作谓语,来修饰、描写头发。

(四)“翠”修饰发色的用例:

(38)何事金舆不再游,翠鬟丹脸岂胜愁。(唐·高蟾《华清宫》)

(39)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唐·李煜《菩萨蛮》)

“翠鬟”“翠云”中,“翠”都是作定语,来表明头发顏色。

通过以上例句不难发现,在古人特别是唐人的诗作中,颜色词“绿”“黑”“青”“翠”都可用来修饰头发,表明发色。那么,古人的发色是否五彩斑斓呢?众所周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自然发色从古至今都是黑色。在古代社会,也没有把头发妆点为“绿色”的风尚。由此,以上“绿”“黑”“青”“翠”皆应为“黑色”义。

那么,是否只有在修饰头发时,颜色词“绿”“黑”“青”“翠”才是同义词?我们考察文献发现:在诗文中,“绿”“青”“翠”不只形容黑发,还可形容眉毛,如:

(40)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唐·武平一《杂曲歌辞·妾薄命》)

(41)眉敛远山青,鬟低片云绿。(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42)谁家稚女著罗裳,红粉青眉娇暮妆。(唐·司空曙《拟百劳歌》)

(43)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唐·李贺《贝宫夫人》)

(44)遥羡落帆逢旧友,绿蛾青鬓醉横塘。(唐·许浑《送客自两河归江南》)

眉毛颜色为黑色无疑,故以上例句中“翠”“青”“绿”都应为“黑色”义。除眉毛外,“绿”“青”还用来形容“字”“烟”等事物,如:

(45)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九》)

(46)皎如飞镜临月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唐·李白《把酒问月》)

(47)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唐·杜甫《悲青坂》)

“字”“烟”等物虽颜色多样,但其典型颜色仍为黑色,因此,这里“绿”“青”为“黑色”义。此外,更有以“绿”指墨的用例,如:

(48)蕉叶满窗苔满迳,椅楹研绿写《黄庭》。(清·姚鼐《题汪君试砚斋图》)

此例中以“绿”代墨,故其隐含颜色义应为黑色。

综上所述,“绿”“黑”“青”“翠”作为颜色词,在表示“黑色”义上是一组同义词。除了用于修饰头发外,还可修饰眉毛、字、烟等事物。也就是说,颜色词“绿”“黑”“青”“翠”为“黑色”义时,虽多用于修饰毛发,但不限于修饰毛发。

关于颜色词“绿”和“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对“绿”颜色义的解释有:①绿色。[15]对“翠”颜色义的解释:青绿色。[16]《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解释“绿”为:“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由蓝和黄混合而成”。[17]解释“翠”颜色义为:青绿色。[18]可见,从古至今,“绿”和“翠”属同色系,是一组近义词。颜色词“绿”和“翠”作为近义词,在文献中例证较多,因不是本文重点所在,兹不赘述。

结合本文,我们只考察“绿”“黑”“青”作为颜色词,皆能表示“黑色”义的深层机制。我们认为,其关节点在颜色词“青”的多义性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对“青”颜色义的解释有:①蓝色。②深绿色。③青绿色的东西。④黑色。[19]“青”和本文相关的“绿色”义和“黑色”义用例在文献中不胜枚举。

(一)“青”表示“绿色”义。

(49)青松来风吹古道,绿萝飞花覆烟草。(唐·李白《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

(50)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唐·李白《下终南山过解斯山人宿置酒》)

(51)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唐·白居易《秋山》)

(52)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唐·李白《长干行二首·其一》)

(53)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唐·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

(54)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唐·杜甫《徐步》)

(55)九派吞青草,孤城覆绿芜。(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

以上例句中,“青”和“绿”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用法上,都是作定语表形容词和名词搭配,即组成偏正结构中的限制性定中结构。意义上,例(49)(50)(51)中“绿萝”与“青萝”都是指某种绿色蔓生植物。值得注意的是,李白关于“萝”这一种植物,或用“绿”修饰,或用“青”修饰。例(52)(53)的“青苔”与“绿苔”都是指绿色的苔鲜。例(54)(55)中,“青”与“绿”都修饰“芜”,表示青草丛生。

除了以上例句外,还有:

(56)绿嶂百重,青川万转。(南朝·吴均《与施从事书》)

(57)青松四五树,绿豆两三窠。(唐·王梵志《吾有十亩田》)

(58)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唐·李白《下终南山过解斯山人宿置酒》)

(59)香饭青菰米,嘉蔬绿芋羹。(唐·王维《游感化寺》)

(60)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唐·王维《别辋川别业》)

(61)绿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唐·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62)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唐·李绅《过吴门》)

(63)绿原青垅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唐·吕温《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以上例句中,“青”与“绿”意义上都表示“绿色”义;两者或对举,或互文。这里的“青”和“绿”或可看作古文中常见的变文修辞,即为了使语言富有变化,而避免重复用词,便使用一些同义词来表达。

综上所述,“青”有“绿色”义。“青”表示“绿色”义时,和颜色词“绿”构成一组同义词。

(二)“青”表示“黑色”义。

“青白眼”一词为我们所熟知,该词语出《世说新语·简傲》,刘孝标注引《晋百官名》:“嵇喜字公穆,历扬州刺史,康兄也。阮籍遭丧,往吊之。籍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喜往,籍不哭,见其白眼,喜不怿而退。康闻之,乃赍酒挟琴而造之,遂相与善。”[20]眼睛平视见黑眼珠,是为“青眼”;上视见白眼珠,是为“白眼”。这里的“青”正是“黑色”义。此后,“青白眼”一词用来表示对人尊敬或轻视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我们现在仍有“青睐”“垂青”等词。

“青”表示“黑色”义,在古诗文中也有不少用例。如:

(64)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唐·王维《送邢桂州》)

(65)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唐·杜甫《悲青坂》)

(66)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唐·杜甫《梦李白》)

以上例句中,形式上,“青”分别和“白”“黑”对举。根据语境,例(64)描述的是潮水涌来,天地之间一片昏暗的情景;例(65)中“烽烟”自是黑色;例(66)描写的是夜间李白魂来魂往的场景,所以说枫林“青”、关塞“黑”,此处“青”应为黑色。

根据以上例句,“青”有“黑色”义。“青”表示“黑色”义时,和颜色词“黑”构成一组同义词。

根据训诂学的递训原则,或称“展转相训”“转以相训”原则。即以乙训甲,又以丙训乙,层递而下。《说文解字·穴部》:“宓,安也。”段玉裁注:“大雅止旅乃密,传曰:密,安也。正义曰:《释诂》曰:密、康,静也;康,安也。转以相训,是密得为安。”[21]据此,“青”和“绿”是一组同义词,可以互训,“青”又可以训为“黑”,则“绿”可以训为“黑”。综上,“绿云扰扰”一语,“绿”为“黑色”义,“云”为头发,“绿云”意为“宫女们乌黑的秀发”。关于“绿云扰扰”一语的“避实修辞说”,“古人认为乌黑发亮的秀发就如同自然界春天绿色的秀发”,“古人用绿色妆饰眉毛”,“用草青色香泽涂抹头发后呈现墨绿色”,“翠绿色的发饰”等观点,“此其说虽皆若可通,然终嫌求之过深,转失诗人体物之妙,故弗取云”[22]。

综上所述,以上语言事实表明,在以唐诗为代表的古诗文中,“以云喻发”已经规约化,“云”可直接指代头发。“青”“绿”“黑”作为颜色词,在表示“黑色”义上是一组同义词。其同义的深层机制是训诂学方法中的递训原则。因“青”和“绿”是一组同义词,可以互训;“青”又可以训为“黑”,则“绿”可以训为“黑”。故“绿云扰扰”中,“绿”为“黑色”义,“云”为头发,“绿云”意为“宫女们乌黑的秀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颜色认识的提高,颜色词分工越來越明确,颜色词表达也越来越精确。在现代汉语中,“青”“绿”“黑”所表示的颜色义差别较大。《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青”颜色义的解释:①蓝色或绿色。②黑色:~布。后文收词中解释为“黑”义的只有“青丝”“青衣”两个词语。并注明“青丝”为书面语,比喻黑发(多用于女性);“青衣”是“古代戏曲中旦角的一种”。[23]“绿”颜色义解释为“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由蓝和黄混合而成”。后文收词中“绿内障”解释为“青光眼”。[24]“黑”颜色义解释为“像煤或墨的颜色”(跟“白”相对)。后面收词中“黑鲩”解释为“青鱼”。[25]

以上词典释义表明,现代汉语语境中,“青”“绿”“黑”三者颜色义尽管有交合,但其交合处要么袭古而来,要么是继承性较强的名物词。这说明,在现代汉语语境中,人们基本上不会把“青”“绿”“黑”看作同义词。这也正是“绿云扰扰”一语令人困扰所在。

不过,现代汉语中也有“青”“绿”“黑”同义的表达。如:

(67)而后,一个铁青着脸的先生开始清理客厅,驱赶人群。[26]

(68)你快别说了,老赵脸都绿了。[27]

(69)(克安)厉声追问道。他的脸色越发黑得可怕了。(巴金《春》)[28]

以上例句中,“青”“绿”“黑”都指人脸色阴沉,神态严厉之意。我们认为,正是因为在古代汉语中,“青”“绿”“黑”作为颜色词,在表示“黑色”义上是一组同义词,所以在现代汉语中,在表达“黑”的隐喻义“指人脸色阴沉,神态严厉”时,“青”“绿”“黑”可同义使用。这应该看成是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存留。

(本文的写作使用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全唐诗检索系统”,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1316.

[2]张顺利.“绿云”是黑发[J].语文知识,1999(01):53-54.

[3]文昌荣.说“绿云”[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1(02):30-32.

[4]谢云秋.“绿云”浅探[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01):82-83.

[5]陆精康.黑发缘何称“绿云”?[J].语文知识,2000(10):37-38.

[6]汪志松.《阿房宫赋》中的“绿云”浅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26):118.

[7]胡桂芳.“绿云扰扰”中的“绿”字——兼谈“避实”修辞方式[J].当代修辞学,1985(01):37-38.

[8]党俊莉,宋献普.“绿云”何以言黑发[N].语言文字报,2022-03-23(003).

[9]徐越.“绿云”缘何不绿[J].中学语文,1997(09):31.

[10]段其湘.也谈“绿”[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1(04):60.

[11]訾永明.“绿云扰扰”新解[J].文史杂志,2011(03):73.

[12]左高超.再辨“绿云扰扰”[J].文史杂志,2020(01):103-104.

[13]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J].中国语文,1962(1):7-14.

[14]“绿云”一词在古诗文中还有另外两种意义:一是“绿叶”义,如白居易《云居寺孤桐》“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二是“绿色的云彩”义,如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扬芬紫烟上,垂彩绿云中”。此两例中“云”非“头发”义。

[15][16][19]王力,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S].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61,68,335.

[17][18][23][24][2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輯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S].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022.6重印):854,225,1060,854,531.

[20]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3:664.

[21]许嘉璐.传统语言学辞典[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68.

[22]闻一多.诗经讲义[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8:61.

[26]此例为检索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网络版)所得。

[27]此例为笔者和朋友聊天时,山东烟台籍朋友所说。

[28]此例转引自铁军编.中日色彩的文化解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42.

猜你喜欢
黑色头发
我的头发『断了』
头发活了
头发飘起来了
黑色食品为什么受欢迎
黑色
头发剪坏的你可以这么办
漆黑一片
头发越剃越多吗
黑色星期五
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