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人民精神生活品质提升的三维向度

2023-02-19 22:25:44乔泽昀
延边党校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精神文化发展

贺 笑 乔泽昀

(1.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山西中医药大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山西 太原 0306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所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改革开放40多年的奋斗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同时却缺乏与之相匹配的精神文明。因此,有必要思考如何提高人民精神生活品质、厚植人民精神基础。研究人民精神生活提质工作的逻辑进路、阻碍人民享有高质量精神生活的现实因素并探寻能有效提高人民精神生活品质的实践路径,对于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外展示立体而真实的中国形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新发展阶段人民精神生活品质提升的逻辑进路

新发展阶段注重提高人民精神生活品质,有其产生的逻辑必然性。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的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消费需求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是应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现实回应。

(一)理论逻辑: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

马克思通过划分人的需要层次,提出了“三级阶梯”式的需要理论:生存需要、谋生需要和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他认为,这三种层次的需要均为“人的本性”,均具有社会历史性: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下会产生新的需要,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资料的充盈,在已满足低层次需要的基础上会衍生出更高层次的需要,这是一种无限性发展的“需要体系”;另一方面还表现为无论哪种需要都会受到社会历史的制约。目标需要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现状和外部环境影响,人们无法摆脱生活方式和个人社会地位等的制约,所以从事生产活动时必须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在规律范畴内以新的需要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守正创新,在与提高人民精神生活品质这一举措相结合的过程中继续笃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

(二)历史逻辑:始终重视对人民精神消费需求的满足

重视满足人民精神消费需求,致力于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初心与使命。李大钊同志早在建党时就提出要建设“人人均能享受平均的供给,得最大的幸福”[1]246的共富式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更是提高了对人民文化生活的关注度,提出不仅要逐步改善物质生活,也要逐步丰富文化生活;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两手抓”的重要论述;江泽民同志指出真正的社会主义不是物质贫乏,也不是精神空虚;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注重发展精神文明,提出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断。在不断厚植人民精神根基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更加科学地认识到满足人民精神消费需求的重要性,这是党在百年奋斗史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也是新发展阶段提高人民精神生活品质的重要食粮。

(三)时代逻辑: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后就提出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谋发展,经过了13个五年规划的积淀,我国已经夯实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有其突出特征,其中,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这三者都决定了必须提高人民精神生活品质。要使十四亿多人口全部进入现代化,有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所以必须将人口劣势转化为人口优势、必须做到使人民的口袋和脑袋都富起来,增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在新的赶考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把握好新发展阶段这一历史窗口,以提高人民精神生活品质作为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工作的出发点。要增强“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2],以时不待我的斗争精神去应对“拦路虎”“绊脚石”,充分发挥亿万群众的创造性,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

二、新发展阶段人民精神生活品质提升的现实审视

为了实现新发展阶段人民精神生活品质显著提高的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个体、社会、民族和世界四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厘清人民精神贫困、文化生产庸俗和国际舆论干扰的现状,从而为新阶段解决精神生活品质问题明确解决路径和工作任务。

(一)个体之维:人民精神贫困化成为内生阻力

随着脱贫攻坚历史任务的完成,隐藏在更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步显现,特别是在刚刚摆脱贫困的地区,人民精神贫困已经成为迫切需要应对的难题。精神贫困现状及精神脱贫工作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脱贫动力不足。部分贫困人民受封建思想和闭塞生活环境的影响,加之习惯了搭国家帮扶的“便车”,所以在思想上不思进取,“等靠要”观念仍然占主导;在行动上更是选择安于现状,总想“靠着墙根晒太阳”。

2.参与脱贫的意识淡薄。首先,人民的政治参与感不足,认为自己出身苦便无法参与政治生活,难以激发脱贫动力;其次,人民的道德水平滑坡现象严重,无法为摆脱贫困做到无私奉献;再次,精神生活需要法治方式,但由于人民缺乏对法律知识和程序的认知,在解决争端时往往不会诉诸法律。

3.接受教育及文化熏陶程度低。一方面,部分人民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无法接受到应有的或更高等的教育;另一方面,贫困地区文化资源供给不到位,人民缺乏多样化娱乐活动的选择,加大了精神脱贫工作的难度。人民观念落后是造成精神贫困的直接阻碍,会影响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如何培养人民内生动力就成为精神扶贫工作的基础性现实议题。

(二)社会之维:文化生产病态化腐蚀精神基础

在物化倾向、消费主义和泛娱乐主义盛行的市场环境下,文化生产领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延缓了精神生活提质进程。资本逻辑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认为只有物质财富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并且通过不断追求物质财富以获取精神上的满足,但长此以往会使人们陷入异化的漩涡而淡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在资本逐利化、市场化和数字化等要素的加持下,人们过度追求文化生产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文化对人的涵育功能;为了适应快节奏生活,更是倾向于寻求易生产、易传播、便利化、视觉化的娱乐产品,这些产品在无形之中分解人们的精神世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泛娱乐主义提供了肆意侵蚀主流意识形态的土壤,它为了逢迎大众审美,一度突破娱乐活动的边界和底线,使文化产品内容更加庸俗化、形式更加感官化、信息更加碎片化、价值更加虚无化,所能提供的也只是暂时的和浅层的感官愉悦,并未使人民感受到精神愉悦。要想消解文化生产病态化的现象,除了要对文化产出走向畸形之路这一现象进行纠偏外,也要对文化产品市场进行规范性建设。

(三)世界之维:国际环境干扰我国话语权建构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相较于以往我们对于提高人民精神生活品质有了更大的信心和更强的能力,但由于国际话语权的缺失,导致无法顺利解决“挨骂”这个问题。

1.西方国家利用其在国际话语场域中的优越地位,意欲通过传播中国“威胁论”“称霸论”等不实的敌意言论来打压我国的崛起和发展,使得我国国际形象被损害、发展成就被否定、各方面的现实情况被误读等现象层见叠出。

2.通过操控传播媒介进行文化扩张,比如美国的电视广播公司通过垄断世界上多数新闻、控制多数电视节目的制作,来达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便可推行自身价值理念的目的;又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在信息时代所占据的优势地位对我国施行强硬的文化渗透,严重威胁了我国的网络生态安全。

3.借助经济全球化浪潮,通过文化产品和文化交流项目进行文化霸权。文化产品可以凭借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进行意识形态的弘扬和传播;国家间相互派遣交换生、国外节日的传入、服装及日用品的效仿等,极易改造出崇尚西方文化的国民。当前“西强东弱”的国际文化环境严重牵制了我国掌握宣传和传播文化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进程,如何实施文化自卫和文化突破成为了愈发迫切的时代任务。

三、新发展阶段人民精神生活品质提升的实践路径

新发展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大跨越性阶段,要想补齐文化发展现实短板并在人民现有精神生活的基础上做出成绩,必须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在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兴优质文化和展大国形象等举措中使精神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提高。

(一)举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针对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扩张的行径,我们有必要举好旗帜、定好民心。要继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同时代化、具体化的中国国情与发展目标相结合。此外,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作用,推动在理论引导上走“深”,在实践路径上走“实”,凝聚起“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共同精神追求”[3]。

1.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教育。一方面,可将其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同时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提升师德师风水平,双向发力培养思想健康且先进的社会主义青年。另一方面,注重发挥“榜样”的力量,要自觉主动向“劳动模范”“英雄模范”“道德模范”等优秀人物靠拢。

2.要创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一方面,要融入日常生活中,将其作为公民生活的行为准则;要融入礼仪制度中,例如宣誓仪式、入党仪式等;要融入传统节日中,通过挖掘纪念日、政治性节日、国际性节日所蕴藏的教育资源进行主流观念的传播。另一方面,通过创建文明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主题精神学习活动、生产传播精神文化产品等路径坚定人民理想信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于心、现于行”是保证人民群众思想“纯”、文化事业方向“正”的重要保障。

(二)兴文化:提升精神资源的供需匹配度,构建优质服务体系

针对目前社会文明程度不够高、文化发展不平衡等制约人民精神生活品质的问题,有必要更加重视并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工作。

1.要推动文化生产高质量发展。首先,文艺工作者在进行文艺创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守正创新,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4]。其次,要按照公益性、便民性等原则发展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最后,正确引导文化产业的价值导向、发展数字化文化产业、加强网络精神生产监督,构筑具有良好氛围的网上精神家园。

2.要促进文化资源协调性分配。过去,我们注重满足人民对文化供给“量”的需求,现在我们应更加注重满足人民对“质”的需求。一方面采取政府帮扶机制,对精神生活落后的地区和人民投入资金、精力和有经验的基层文艺工作者,推动资源合理配置;要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工作方法,补齐精神层面短板;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开放优质文化资源,打造人人平等享受文化生活的优质平台。另一方面要借用社会力量营造社会文化资源帮扶机制,激励先进的社会力量重点帮扶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等,推进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

(三)展形象:构建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开创文化宣传新局面

面对我国遭受国际舆论打压、外部文化冲击和国际话语权缺失的现状,必须加大国际传播工作力度。

1.要重视并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要加强国际传播学理论研究,思考如何将中国概念、中国表述转化为易使国内外民众产生共鸣的世界化表达。要强化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方案等的宣介工作,让世界理解中国是有责任并且有能力为解决全球问题做出贡献的。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活动,促进各国人民间的民心相通、精神共鸣。

2.要推动融媒体深度发展。在“信息找人”时代,要正确认识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互联网对长期执政的重要性。要“用好”融媒体,打造好传播平台、建设好主流媒体,才有助于扩大中国精神的影响力版图;在信息生产和价值传播领域,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要“管住”融媒体,增强主流媒体的引导和疏导自觉性及主动性,发挥好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法律制度的约束作用。利用可靠的舆论信息和合规的传播媒体,构建全方位的传播体系,能够为提高人民精神生活品质营造良好的内部与外部舆论环境,进一步增强人民文化自信。

总之,在新发展阶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求拥有富足的物质基础,还要求拥有富有的精神世界。要充分认识到新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把握好这一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人民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的积极性、增强人民创造优质精神文化产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理论认知和实际行动中不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度和自信度。在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各类风险的过程中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我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国内与国际环境。

猜你喜欢
精神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