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鲜明特质与传承发展

2023-02-19 15:01赵癸萍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谱系特质建党

赵癸萍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助推伟大时代。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1]44,阐明了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流关系,指明了赓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从阐明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特质入手,渐次探寻其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传承赓续和丰富发展,对强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论阐释,培养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新人,汇聚磅礴力量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极为关键。

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的鲜明特质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重提出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8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彰显对指导思想和最高理想的不变坚守,具备鲜明的信仰特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彰显对人民幸福初心和民族复兴使命的不懈奋斗,具有鲜明的动力特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彰显对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不屈淬炼,具有鲜明的意志特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彰显对铮铮誓言和根本宗旨的不竭追求,具有鲜明的美德特质,共同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初始“源代码”和“基因组”,也奠定了其代际传递、赓续发展的“四梁八柱”。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铸就信仰特质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10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彻底的、能让人信服的真理,共产主义的理想,就是指引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走向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它们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共产党人战胜黑暗、心向光明的精神旗帜和坚定信仰。鸦片战争以来,仁人志士和革命先驱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奔走呐喊、前赴后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英勇不屈的斗争。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先进政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力量的充分发动,各种救国方案均告失败。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充分认识到真理的力量,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力量,逐渐寻找到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发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自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把实现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从众多的思想流派与救国方案中,通过实践对比和慎重思考后确立的坚定信仰,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信仰特质。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彰显动力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这个初心使命,在党的早期文献中就已奠基。1920年11月,党的早期组织在《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5]12。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文指出:“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5]14,旗帜鲜明地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和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揭示,将党的最高纲领确立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5]16此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峥嵘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使命在肩,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一脉相承、解答时代课题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场,勇挑民族复兴重任。由此可见,党的初心使命浸润在伟大建党精神的起点上,高扬在百余年的党史征程中,并在未来依然作为根本任务驱动着人民福祉和民族复兴高质量实现。“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强劲的动力特质。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意志特质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坚定信仰和初心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坚定崇高信仰和实现伟大使命的奋斗过程中,孕育并淬炼了强烈的牺牲精神和不屈的英雄品格。“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彰显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敢于牺牲、敢于斗争的意志品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反动派的残酷压迫和疯狂迫害,李大钊、陈延年、萧楚女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即便被捕入狱,仍然坚持信仰、坚贞不屈,甚至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大革命失败后,年轻的共产党人面对血腥的屠杀没有被吓倒,从地上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埋好同伴的尸体,毅然高举革命的旗帜继续战斗。面对白色恐怖的生存环境和民族解放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人以勇往无前的无畏精神和英勇斗争的不屈品格为支撑,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绝境中求生机,一步一步从小变大,从弱变强,演奏了一曲英勇斗争的英雄赞歌,谱写了一首不怕牺牲的悲壮史诗。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约2000万烈士为国捐躯,而有姓名记载的仅有196万名。[6]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党史,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浴血牺牲、英勇奋斗创造出来的,昭示着坚韧的意志特质。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承载美德特质

“对党忠诚”,忠诚的是党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是对信仰和动力的忠诚,也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意志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要求。“不负人民”,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是坚持人民至上服务型政党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2]12从这个角度讲,对党忠诚与不负人民是高度统一的,对党忠诚必然站在人民的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的情怀。唯有对党忠诚才能不负人民,也只有不负人民才能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和主动担负党的使命。其实,“对党忠诚”早已深深镌刻在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词里。一大党纲规定,“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党员的人”方可入党[7]2;二大党章明确要求党员必须“忠实为本党服务”。而在入党誓词中,每位党员都会庄严承诺,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从大德、公德和品德三个层面,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美德特质。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永远跟党走、矢志而不渝;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始终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由此可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彰显的是一种崇高美德,体现的是一种为民情怀,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最根本的党性要求,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标尺。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伟大建党精神的信仰特质阐明了党的精神旗帜和奋斗理想,动力特质基于党的性质和纲领阐明了党的根本任务,意志特质阐明了党的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与意志支柱,美德特质阐明了党的党性要求和价值追求,由此构成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特质鲜明的有机统一体。

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赓续传承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2]8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伟大建党精神通过源头活水和母体机制,不断把鲜明特质转化为内在基因。

(一)信仰特质的赓续传承

只有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更有力量。崇高的信仰来源于对真理的科学认知及坚定的选择,这是一切伟大精神孕育的起点与根源。革命理想高于天,信仰特质如同一条主线,贯穿在精神谱系全部内容之中。越是艰难时刻,越是危机关头,信仰的火炬越会爆发出耀眼的光芒。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伟大精神,如:“井冈山精神”包括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苏区精神”以坚定信念为主要内涵之一,而“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大别山精神”“老区精神”等,都将“坚守信念”排在首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抗美援朝展现着“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精神,雷锋身上处处充溢着“信念的能量”,王进喜、焦裕禄、王杰等都是信仰坚定的光辉典范,这一时期的信仰根植于内心、外化于行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写进了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一百年不动摇。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的信仰之光催生出强大的“自信”力量,科学家们在“追求真理”中潜心研究,探月者们在“追逐梦想”中协同攻坚,“北斗人”在“追求卓越”中自主创新,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四个自信”中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最伟大的梦想。

(二)动力特质的赓续传承

信仰产生强大的精神伟力,人民的实践则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直接动力。远大的理想和信仰可以具化为实践的初心和使命,使得崇高的信仰变得更加清晰和具体。“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所蕴含的动力特质,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赓续传承的不竭动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论是“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还是“南泥湾精神”“西柏坡精神”,表现的都是冲锋在前、勇于牺牲的“敢”劲。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加快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建设浪潮中,“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等,无不展现大干快上、力争上游的“干”劲。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改革开放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挑战极限的青藏铁路精神,无不蕴含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的“闯”劲。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无不彰显着永攀高峰、自立自强的“拼”劲。

(三)意志特质的赓续传承

坚韧的意志,是一切伟大精神生成的关键要素,是一切伟大精神驱动的核心保障。正是坚忍不拔、英勇不屈,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顽强意志,使得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功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强调勇于胜利,“大别山精神”要求团结奋进、勇当先锋,“苏区精神”强调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延安精神”体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从井冈山到大别山、从苏区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天安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实现了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研制了“两弹一星”,开凿了红旗渠,建设了塞罕坝,涌现了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意志品格,在社会性质上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发展路径上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转折,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意志品格,战胜了自然和外部的各类重大风险挑战,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三级跨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以攻坚克难、守正创新的意志品格,战胜了国内外一系列重大的风险挑战,在航天、探月、深潜、高铁、超算等高精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四)美德特质的赓续传承

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美德和为民情怀,始终奔涌在红色基因的历史长河之中,鲜明赓续在精神谱系的代际传承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苏区反围剿时的“一心为民、清正廉洁”,长征突围中军民“同生死、共患难”,到延安时期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再到西柏坡时期的“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团结一心、为民救民”的崇高美德和为民情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舍生忘死、保家卫国”,“两弹一星”元勋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雷锋“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两路”工人“顽强拼搏、甘当路石”,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举国同心、亲民爱民”的崇高美德和为民情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抗洪抢险时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时的“团结互助、和衷共济”,抗震救灾时的“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万众一心、以人为本”的崇高美德和为民情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科学家的“服务祖国、热爱人民”到企业家的“厚植爱国情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从脱贫攻坚时的“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到同心抗疫时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从探月精神的“协同攻坚、合作共赢”再到丝路精神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上下同心、不负人民”的崇高美德和为民情感。

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发展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1]18在党的百余年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坚持理想信仰和初心使命,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和为民情怀,使实践主体不断扩大、精神谱系不断丰富、内涵意蕴不断宏阔、生成路径不断拓展,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一)实践主体不断壮大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形成于“现实的人”追求理想的实践过程中。可以说,正是“现实的人”作为实践主体才形成和创造了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实践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带领下的人民群众。这一实践主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发展和壮大,主要涵盖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人民群众两大群体,体现在整体、部分和个体三个层面。从群体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主体主要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早期领导人,以及党内的革命先驱和中国共产党党员,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实践主体却随着实践活动的推进不断壮大,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解放区的工农联盟、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各族人民。从结构层面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整体意义上的实践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全国人民,部分意义上的实践主体是党的各级党组织和各行各业的先进群体,个体意义上的实践主体则是现实的、具体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英雄的个人。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密不可分,整体、部分和个体三者有机统一,共同推动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壮大与发展。

(二)精神谱系不断丰富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都深深植根于伟大建党精神,前者与后者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8]31。有源头才能汇聚成河流,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源头活水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河道内不断冲刷和流布,形成了信仰特质、动力特质、意志特质和美德特质的核心流向,吸收和汇聚诸多精神支流,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践主体中,孕育出各有侧重的理论内涵和精神特点,并在不断奔流、扩容和延绵中,最终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长江大河。

(三)内涵意蕴不断宏阔

从本体论视域来看,伟大建党精神并非中国共产党创建起点中的一种实体本体,而是在百余年党史的整体进程中系统化总结而成的一种抽象本体,始终彰显着自身的精神特质。不仅如此,伟大建党精神始终发挥着“母体机制”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不同实践主体孵化和衍生出不同精神形态。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具体精神,就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实践主体中的具体化表达和具象化形态。同时,这些具体精神围绕信仰特质、动力特质、意志特质和美德特质四个核心特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意蕴。比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表现为冲锋在前、敢为人先的“敢”劲,大干快上、力争上游的“干”劲,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的“闯”劲和自立自强、自主创新的“拼”劲。“敢、干、闯、拼”的劲头使得“践行”与“担当”的行动内涵更加宏阔,使得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断丰富和发展。

(四)生成路径不断拓展

作为“干流”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延续着“源头”的伟大建党精神,主要沿着三大路径生成与拓展。一是沿着时代化的路径生成与发展。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完成相应的历史任务,演化成为所在时代的伟大精神,如: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显然,这些精神的生成与发展都是时代化的产物,镌刻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鲜明特征。二是沿着具象化的路径生成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伴随重大历史事件生成与定型,具化为特定精神,如: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铭刻着不同历史事件的鲜明特征。三是沿着人格化的路径生成和发展。这类伟大精神总与不同历史时期涌现的模范群体和英雄人物息息相关,如:张思德精神、雷锋精神、王杰精神、女排精神、科学家精神等。基于先进的群体和英雄的个人,这类伟大精神的生成和发展都带有明显的人格化特征。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百余年生动实践的抽象化认识,并得到实践检验形成的正确理论成果,更是当今诸多中国奇迹背后蕴含的精神密码,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进而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撑。今后我们必须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发展脉络和时代意义,强化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主动接受和自觉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成果、增强对党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将潜在的精神伟力转化为改变现实世界、推动时代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并在历史与时代发展大潮中创生新的伟大精神,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源远流长、枝繁叶茂。

猜你喜欢
谱系特质建党
神族谱系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再论东周时期铜簠的谱系和源流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