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若雨(1992-),女,河南郑州人,硕士,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摘 要:华县皮影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流传于关中东府渭南二华、大荔一带,它作为陕西皮影的重要代表,是中国北方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时代的更迭使华县皮影戏当前艺人骤减、后繼无人,面临着即将消亡的困境。本文以实地考察华州一带传统皮影戏“五人忙”和访谈皮影戏艺人为基础,对华县皮影当前的表演形式、唱腔风格、乐器特点等内容做出论述,试图探究华县皮影戏音乐本体的风格特点,从而帮助这一古老的艺术瑰宝展现其自身优秀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华县皮影;皮影戏;唱腔;音乐风格;非遗
中图分类号:J8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5-0-03
“七长八短,九块木板,三叶芦席一卷,四条麻绳一绾,十二根线一串,两个方桌,一把镢头,啥都甭管。”这是华县皮影戏艺人们常常说的顺口溜,十分精彩地说明了皮影戏演出时的戏台样貌。华县皮影戏与陕西关中地区与当地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中华历史文化和礼仪道德传播的重要形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关中地区有这样的说法:“一口诉说千古事,劝善贬恶说春秋。不看影戏,不知礼仪。”
一、华县皮影戏“五人忙”
传统华县皮影戏的表演由五人合作完成,分别是“前声”“签手”“上档”“下档”“后槽”,这种表演形式称作“五人忙”。月琴、板胡、二弦、马号、唢呐、大鼓、小鼓、扁鼓、碗碗、梆子等二十多件乐器所产生的音乐效果如同二十多人所组成的乐团。在华县皮影艺人间流传着“多一人用不上,少一人开不了戏”的说法。
1.前声。班社中的演唱者称“前声”,通常“前声”是班社的首领。演出时坐在戏台的左前方,一人包揽生、旦、净、丑全部唱腔,同时兼施月琴、战鼓、扁鼓、手锣、小云锣五种乐器。因此前声的功夫必须全面,表演时真假嗓并用,角色转换敏捷。演出过程中因前声最辛苦,所以保管东西较少,只负责携带月琴、战鼓和戏本包袱,不参与搭戏台和搬运。华县皮影戏“前声”表演者均是男性,演唱时需要男声真假嗓表现各种角色。尽管“前声”会努力区分,但因本能之声模糊了角色性别身份,往往只能通过唱腔变化突显人物性格。前声也会根据个人理解对戏本内容进行二次创作,所以同一出戏会因前声的不同而演绎出不同的表演风格。
2.签手。班社中操纵皮影者称“签手”。华县皮影戏皮影人物的动作依靠三根竹签完成,被称作“挑签子的”,因为靠手技和竹签表演,又称“签手”。通常一个戏班中只有一位签手,戏中的千军万马都是签手一人操作。遇到一些特殊场面,亮子上人物过多忙不过来时,“下档”做帮手。偶尔也有班社配副签手或签手的学徒做副手的情况。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签手往往会不断摸索,总结出许多操纵不同皮影角色和场景的要领口诀。
3.上档。坐在“前声”的身后,戏台的左后角。乐队中负责碗碗腔主乐器二弦的演奏者被称为“上档”,同时还负责吹唢呐、马号、敲大镲。观看整个亮子表演的同时有时也要给影人的动作配音。
4.下档。坐在戏台的右侧,一个人占台子近一半,“下档”除了最主要的拉板胡,还需要吹唢呐和长短号,配合前声插话、道白,给“签手”帮签,整理和准备整台戏的影人和道具。“下档”在五人忙中是“多面手”。
5.后槽。坐在戏台最后,操作主乐器铜碗和梆子的表演者被称为“后槽”,在演出时,“后槽”还兼司大锣、战锣、小镲等多种打击乐器,双手并忙。
“五人忙”表演中,五位表演者需要彼此相互了解,伴奏音乐随着“前声”唱腔随时变化调整,有条不紊。传统皮影戏讲究“剧情有跌宕,唱做要合缝。影人能传神,全靠基本功”,可见,五位艺人要完成一场完美演出,除了高超的技艺,彼此之间相辅相成、极度默契也是重要的必备条件。
二、华县皮影戏唱腔:碗碗腔
华县皮影戏的唱腔是碗碗腔,在当地称为“时腔”,名称来源有三种不同说法:一是得名于主奏弦乐器月琴,旧称“阮咸”或“阮儿弦”,因谐音演变至此;二是因音乐中以敲击铜碗为主节拍得名;三是因皮影戏表演时曾使用的照明工具是油灯碗,民间便将使用这种灯具表演的皮影戏称为“灯碗腔”“灯盏腔”等。1958年西安戏剧研究院眉碗团进京,在怀仁堂演出华州皮影戏名著《金碗钗》,周恩来总理接见演员,因碗碗腔源自华山脚下的二华一带,认为应当将其称作华剧。从此,在一段时间里,陕西把碗碗腔改名“华剧”[1]。
华县皮影戏的碗碗腔属于梆子声腔类。与秦腔、老腔相比较,碗碗腔的唱腔表现出的是婉转优美、柔和细致的风格特点。它的曲调细腻、缠绵,唱词中的声韵平仄比较讲究,吐字时多用真声,拖腔时使用假声,也称“哨子音”,演唱时真假结合,音韵跌宕起伏。唱腔中运用“花音”表现欢愉快乐的音乐风格,运用“苦音”表现悲愤哀伤的音乐风格。两种不同特性音的色彩通常在音乐中交替使用,使碗碗腔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碗碗腔运用大量板式,以不同板式的变化来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有学者将这样的音乐形式称为板式变化体。它属于板腔体但又不固定,与板腔体常见的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又有所不同,通常按照前声在演唱过程中的唱腔进行变化。
碗碗腔常用的板式有慢板、飞板、紧板、慢紧板、滚板、二八板等。皮影戏中不同的角色性格和故事情节往往使用不同的板式来表达,如慢板速度缓慢,多用于表现叙事、悲痛、哀伤、欢快、舒适的内容。在起唱和大换场后的起唱,在碗碗腔还有着不同的名称:苦音慢板、花音慢板、二回南路、慢板花花腔等。
碗碗腔唱腔中的唱词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由上下句组成,七字句多为二二三句式,十字句多为三三四句式。除此还有由基本句式变化而来的八字句、九字句,这在华县皮影戏音乐中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唱段,即“三不齐”,表现为非齐言、非押韵,字头不齐、句读不齐、结构不齐。例如《林英哭五更》:“一更里月儿将升,月儿将升。我手撑银灯进房中。一床被儿半床空,鸳鸯枕不相逢。韩郎夫早回程,我林英才把心放松。”
这种“三不齐”句式灵活,被艺人们认为是“最难唱”“最考验默契”的内容,表演“三不齐”时,旋律风格与节奏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艺人也会适当加入衬词,使演唱更为通顺。这样的现象,极可能是编剧在创作时吸收了陕西地区曾流行过的民歌小调或其他戏曲曲牌,说明华县皮影戏唱腔音乐中除了板腔体音乐结构外,还保留或吸收了其他音乐成分。
通过实地采访艺人、分析碗碗腔唱腔和乐器伴奏,发现华县皮影戏的碗碗腔音乐旋律多运用四度音程以上的跳进,同时还出现较多下行连续级进的旋律进行。根据艺人现场表演,发现最突出的华县皮影戏音乐旋律特征是七度跳进结合下行连续级进与十一度跳进结合下行连续级进。于乐句而言,任何一个音级都有可能发生跳进。此外,经过比对大量唱段结尾处,发现花音多以sol结尾,苦音多以re结尾,所以除了徵调式外,华县皮影戏中的商调式也占有一定比重,个别唱腔会运用宫调式,剩余其他调式则极少出现。
三、华县皮影戏乐器
华县皮影戏“五人忙”中使用的乐器有近二十种,大致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包括被称为“三大件”的月琴、二弦、板胡;管乐器包括唢呐和马号;打击乐器包括梆子、铜碗、马锣、堂鼓、尖鼓、暴鼓、手锣、大小锣、大小铰子、动锣等[2]。
月琴:华县皮影戏中的领奏乐器,琴箱呈八角形,两个弦轴,两根琴弦,琴弦从前使用牛筋挫制而成,现在使用尼龙缠钢丝弦。两根琴弦的定音是四度定弦,内弦sol,外弦do。琴颈和面板通常共设14个品柱,艺人们通常将自上而下第三品进行改造,一种方式是直接将品柱一分为二,分别找到微升和微降的位置进行粘贴;另一种方式是将第三品进行倾斜后使两端分别微升和微降。这样改造的目的是能够准确表现“花音”与“苦音”。演奏时右手手持细竹条制的拨子,左手食指戴铁帽(铁制指套),音色清脆透亮、柔和别致。
二弦:当地称硬弦,华县皮影戏独特的拉弦乐器。琴筒呈六角形,琴杆较二胡略短,弦轴较二胡略粗,弓子短而宽。琴弦从前使用牛筋琴弦,现在改用尼龙缠钢丝弦。五度定弦,内弦la,外弦mi。演奏时,由于二弦的琴弦硬度极大,左手按弦时食指、中指、无名指各戴一个铁帽才能表现出明亮圆润、刚劲有力的原始音色,因为二弦属于高音乐器,表演时主要为前声伴奏及为“哨子音”帮腔[3]。
板胡:华县皮影戏的拉弦乐器,形制与常见板胡相同,但面板会打磨变薄。增强音质和音量。音色与二弦相较更为婉转柔和,形成鲜明对比。五度定弦,内弦sol,外弦do。演奏时要求艺人灵敏度要高,尽可能不换把位。
唢呐:形制与其他戏曲乐队中常见的唢呐相似,音色明亮,调门相对较高,筒音作do。
马号:吹管乐器,由三段套合而成,可伸缩,由黄铜制成。乐器本身无固定音高,音调的高低完全由吹奏者的气息控制,吹奏难度较大。皮影戏表演时出现人喊叫、马嘶鸣等激烈场面时使用马号来烘托声势浩大的气氛,属于效果类乐器。
华县皮影戏表演时,最常使用的是月琴、二弦、板胡、梆子、铜碗,除此之外会根据演出内容的需要进行不同乐器之间的搭配。在表演开始前,前声会先按照自己的嗓音情况给月琴定调,随后上档和下档再根据月琴的调式分别给二弦、板胡定调。按照老艺人刘东耀所说:“演出当天,前声开口一说话,基本就知道今天的调子是高是低了。”可见,前声的嗓音决定了乐队演出的调式。“三大件”的定弦各不相同,不同的音域使得演出中不自觉地会出现一些复调关系,这与前声的音域反而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搭配。一场本戏演出中,开唱时的调会定得较低,随着艺人声带逐渐适应会不断升高音调,乐器也随着唱腔的升高而不断进行调弦或转调。一场本戏中有可能进行三至五次的转调,目的是把戏唱热,增加音量的同时也使皮影戏听起来越来越热闹,吸引更多的观众[4]。
华县皮影戏因表演内容的不同,会采用不同的乐器伴奏形式,从而有文场与武场之分。文场多使用“三大件”月琴、二弦、板胡,并以月琴和板胡为主。武场通常以打击乐为主,唢呐、马号加以辅助。堂鼓、手锣、大锣,梆子、大小铰子、尖鼓或暴鼓、马锣、小动锣、铜碗等打击乐器相互配合。文武场伴奏音乐中分别多使用曲牌和锣鼓经。
文场曲牌音乐分为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按速度分类可分为散、慢、中、快四种类型。文场曲牌的使用需要根据皮影戏故事中的场景和剧情,以及曲牌本身的功能属性和连接规律而定。曲牌的音乐多来自当地民间小曲或鼓吹,还融合了秦腔、迷胡等陕西地区剧种的音乐风格。丝弦曲牌常用于唱腔伴奏,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烘托故事背景或衔接场次,如【银纽丝】【桂花香】【绣荷包】等。唢呐曲牌用于摆朝登殿、阵前点兵、婚礼宴乐、神仙下凡等隆重场景,如【朝天子】【点将】【流水】【尾声】【柳青娘】等。
武場音乐是通过打击乐器演奏锣鼓经的形式进行表演,按照锣鼓经的使用方式,华县皮影戏的五场音乐分为开场锣鼓、板头锣鼓、曲牌锣鼓、效果锣鼓、动作锣鼓五类。开戏之前的一段锣鼓多使用开场锣鼓,多支锣鼓经联成一套进行演奏,艺人们通过这样的表演达到吸引观众观看的目的。板头锣鼓多用于起板,如【代板】【安板】等。动作锣鼓的使用相对灵活,既可单牌使用,也可按照需要进行多牌联套。曲牌锣鼓多用于伴奏唢呐曲牌,以曲牌定名,没有专属名称。效果锣鼓则是用锣鼓来表现皮影戏场景中的风声、雨声、雷声等情境。
四、华县皮影戏现状思考
华县皮影戏作为陕西关中皮影戏的代表,近年来多次在全国各地进行演出,出现在各种电视节目及文化盛会中,甚至经常到世界各地传播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文化形式。看似“繁荣”景象的华县皮影戏,实则已经到了濒临消亡的境地。曾经的华县皮影盛极一时,在当地曾同时出现过48个班社、从艺人员达到千余人,甚至有些村落中全村都是皮影戏艺人。再看如今的华县皮影戏,整个华县地区只剩下不足20位皮影戏艺人,勉强能组建起3个戏班,且艺人平均年龄约75岁,优秀的老艺人早已“无徒可带”。这样鲜明的对比,是华县皮影戏当前处境的真实写照,充分说明了传承断层且后继无人是华县皮影戏目前最大的困境,随着民间老艺人相继年迈或逝世,“五人忙”将会成为绝唱,永远离开人们的生活。
华县皮影戏曾经生根发芽并得以繁荣的土壤是乡村田野,受众群体是普通大众。如今想要更好地传承并重获新生,华县皮影戏需要重新回归大众视野,激发社会主流群体的喜爱,才有可能使新生力量发现皮影戏的魅力并加入传承中。当前仅依靠少量传承人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只有在政府主导下社会各阶层共同努力,将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才有可能为皮影戏抹去尘封,再度展现光芒[5]。
包括华县皮影戏在内的整个皮影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祖们给后人留下的一份极其宝贵的财富。它们就像流淌的血液一样,一直默默地滋养着一个民族的灵魂,承载着民族的智慧、追求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穿越千年风尘一步一步走来。对这样优秀的民间艺术之花进行记录与挖掘,既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延续,也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回馈。期待皮影艺术能够不断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走进现代日常生活,重新成为丰富人们精神空间的方式,并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韬.华县皮影档案[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
[2]沙垚.土门日记:华县皮影田野调查手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沙垚.吾土吾民:农民的文化表达与主体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4]矫友田.图说皮影绝艺[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7.
[5]韩玉.华县皮影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6]薛卓艳.华县皮影戏音乐研究[D].河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