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中学 黄宇杰
近几年,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是教学着力的重点方向之一。但是受中考考核的影响,考试成绩却成了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内容只是围绕中考考点展开,教学模式也简化成了讲、练、评。这种教学方式也许从短时间来看对学生的化学成绩提升有所帮助,但从长远来说却削减了化学学科本身的魅力,同时也消磨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化学学科素养的提升,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因此如何使教学方式更有广度和深度,成为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探讨的一个问题。这方面笔者认为要将各种教学手段融入教学中,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立体,同时也可以为枯燥的学习带来一丝生气。初三学生要学习七门中考科目,如何让化学能在这些考试科目中杀出重围,引起学生更多的重视,让他们在课堂中养成敢于探究质疑、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学科精神,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这些都是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地方。下面笔者就如何丰富化学教学策略做出几点思考。
受教学进度影响,利用化学史的教学策略通常被教师忽略。细看初三两本教材,书上有相当的篇幅在讲述一种新物质的发现历程。笔者认为,如果将这些化学史融入我们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历史故事情境中对化学能追根溯源,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通过化学史来回顾化学家们发现新物质的曲折历程,让学生和他们一起经历这些物质的发现发展历程,可以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的精神。毕竟,这些化学家在研究时所遇到的难题,也许就是上课的重难点。通过化学史教学,可以让学生更了解化学,也能让我们上课所学的知识不再是死板孤立的,而是生动活泼,并且有其发展的来龙去脉的。
化学史其实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知识宝库。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从这个宝库中挑选合适的历史与上课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在学习原子结构时,笔者首先会提出一个问题:原子是否可以再分?由于学生在初二学习物理时已经学过相关知识了,所以回答比较统一:原子可以再分。但是物理课的学习也只是浅尝辄止,学生对原子的具体结构也是一知半解。如果教师此时只是简单的灌输式教学,学生也许能背出来,但仅此而已,并不是真正了解。所以笔者的做法就是将原子结构的发现历程融入教学中,以降低学习的难度。笔者会结合书本与图片阐述发现原子的历史: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学者和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墨子都提出了原子的说法。到了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但是原子真的不可分割吗?历史追溯到了1897年,汤姆生用阴极射线实验打破了道尔顿提出的原子不可再分说法。同时汤姆生还测出了电子的质量。讲到这里,笔者会通过视频来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汤姆生是如何测出电子质量的。当然受环境所限,汤姆生并没有完整推出原子的结构,但是他提出了电子的质量非常小。这个观点为后续卢瑟福的实验做了重要的铺垫。时间来到1911年,卢瑟福做了那个非常有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通过视频,学生看到带正电荷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产生了三个不同的现象:大部分α粒子可以直接穿过金箔,不改变方向;一小部分α粒子也穿过去了,但是改变了原来的方向;极少数α粒子没有穿过去,被直接弹了回来。学生看完视频,针对三个不同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最终得出了三个结论:原子不是实心的,内部空间很大,原子中除了电子还有别的微粒,并且这个微粒体积小,质量大,带正电。这和卢瑟福当时得出的结论非常相近,笔者肯定了学生,并继续讲道: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成功解释了许多实验现象,对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发现。当然卢瑟福并没有停下研究的脚步,在1919年,他用α粒子轰击了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后来科学家们通过反复实验,证实了中子的确存在。通过原子结构发现史的教学,学生对原子的结构更加了解了。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那就是纸上谈兵。毕竟,学生最终要成为的是实干家,而不是做题家。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感悟到化学的魅力所在。真实具体的情境是学生形成和发展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平台,同时利用情境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表现机会。在笔者看来,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都应该置于真实合理的情境之中。这些有趣且有用的化学情境,能大大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趣味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当然,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情境而强设情境,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要合理顺畅,并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电视节目中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等都可以用来作为情境教学的素材。
在讲到水的净化时,笔者经常会截取贝尔《荒野求生》中的一些片段,比如贝尔是如何在野外寻找水源的,又是如何将水源的颜色异味和其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除掉,最终得到透明澄清液体的。当然,净化的最高步骤是蒸馏,笔者会引用电影《一秒钟》中的相关片段,展示给学生看,在以前我国大西北没有干净水源的情况下,我们劳动人民是如何利用火蒸发泥水,并用棉被吸收水蒸气,最后得到蒸馏水的过程。这其中的原理其实和我们学过的知识是可以一一对应的。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再结合书本上的净水操作,让学生自己去解释这些情境中的净水原理,层次分明,线索清楚,学习起来就自然而然地顺畅了。这样不但巩固了书本知识,拓宽了思维方式,还提升了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平时教学中也经常会引入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这样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比如豆腐的制作中卤水的作用,皮蛋制作中酸碱盐的作用,等等。这些例子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笔者就是利用学生的这种感觉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这些东西都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是对前人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在学习硫酸铜的性质时,笔者会引入许多古书中的记载,比如《淮南万毕术》中的“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梦溪笔谈》中的描述“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利用这些古文描述,加深了学生对湿法炼铜、胆矾(硫酸铜晶体)与曾青(天然硫酸铜)的区别以及结晶过程等知识点的理解。利用这些情境,使学生兴致盎然,学习效果提升明显,既丰富了课堂,又能促进学生的人文底蕴的培养和发展,更加提升了学生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省时间,通常以演示实验为主,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只是旁观者。就算有教师偶尔进行学生实验,也就是按照书本上的操作进行,走一遍过场。这种教学方式与化学教学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化学离不开实验,如果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是考试,单一、无趣,甚至死板,那最终学生在化学的道路上也走不远,这对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是致命的。实验不但要做,还要做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发现原来化学还可以这么学。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会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趣并且贴近教学内容的实验,这样可以为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这些趣味实验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探究能力,探寻化学的真谛。毕竟,有趣的灵魂谁都喜欢。
化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所以笔者在实验时会经常用到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这样能让学生发现原来实验并不是只有在实验室才能完成,在我们生活中也可以进行实验探究。在复习水的相关内容时,笔者会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小组带一杯生活中常见的“水”,来源不限。到了上课那天,笔者收到了学生带来的五杯“水”。这些“水”分别有泥水、食盐水、雪碧、井水和纯净水。笔者将这五杯水打乱,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鉴别。首先,最容易鉴别的就是泥水和雪碧。因为泥水略显浑浊,雪碧中有很多的小气泡。笔者让带泥水的小组把泥水变清,该小组学生通过过滤和活性炭吸附的方法使泥水变得透明澄清,其他小组学生表示了肯定。通过实验学生复习了净化水的相关操作。接着笔者让带雪碧的学生将雪碧中的气泡除去并检验气泡的成分。该小组学生通过加热的方式使气泡逸出,并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得出气泡为二氧化碳。通过该实验,学生复习了气体的溶解度和二氧化碳的检验。此时还剩三杯“水”,都是无色的,如何鉴别?学生通过讨论总结道:井水属于地质水,应该是硬水,可以用肥皂水检验,实验开始,学生代表取了三杯“水”的样品,加入肥皂水,搅拌,果然有一杯水泡沫少,有白色垢状物,确定是井水。笔者在学生做实验的同时,一起和学生复习了硬水的危害。剩下两杯“水”,一杯食盐水,一杯纯净水,那就很简单了。有学生提出直接喝一口,虽然办法可行,但是遭到了别的学生的“鄙视”。有学生提出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后放在酒精灯上灼烧,果然,其中一根玻璃棒上有白色物质,还有学生提出分别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是食盐水,一试,果然也可行。通过这一系列的趣味实验,学生不知不觉间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复习了多个知识点,有效掌握了上课内容。
教育需要一种情怀。笔者认为,真正的教育不是知识的满堂灌,而是唤醒,激励和升华。情怀教育分很多种,比如家国情怀、家乡情怀、学校情怀、家庭情怀等。近些年,笔者越来越觉得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情怀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曾几何时,很多人总觉得进口的东西就是比国产的好,其实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兴起,我们国产的东西并不比别人差,甚至做得比别人更好。所以,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笔者认为要在潜移默化间增强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笔者在平时教学中会经常将情怀教育融入我们的课程中,以此升华学习化学的价值与意义。
在备课中,笔者发现其实书上的很多内容都是可以和情怀教育相结合的,比如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一系列伟大成就就很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利用。中国造纸术和火药的发明要比欧洲国家要早几百年。青铜器的制造,铁的冶炼也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代表。瓷器的烧制更是举世闻名,这其中所展示出的化学工艺,放在如今也是令人赞不绝口。再看近代,我国的制碱先驱侯德榜先生,在当时我国科研水平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于1921年10月毅然回国,夜以继日,终于在1926年6月生产出了达到99%纯度的纯碱,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国的化学家张青莲教授,在1991年、1993年精确测定了铟、锑的相对原子质量,1995年精确测定了铈和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并被审定为取代旧值的新标准。这一系列伟大成就可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化学,认识学好化学的价值与意义,坚定其长大报效祖国的决心。
着眼当下,我国的科技发展更是灿烂辉煌,比如高铁的全国覆盖,四个小时就能从苏州到北京;我国三艘航母辽宁号、山东号、福建号的下水;我国神舟号飞船的成功发射;还有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给学生进行天空课堂的授课等。这一切成就都可以与我们的化学课堂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这些情怀教育,明确他们的学习目标,能陶冶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其远大志向,使其从小树立起振兴中华的远大抱负。这个时代需要偶像,偶像是谁?是这些为祖国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堂成功的化学课应该是丰富多彩、立意深远的。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在笔者看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不管用什么教学策略,殊途同归,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最终培养出优秀的、全面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