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 升 李美婧
【内容提要】威望动机理论主要是对一国对外政策和行为的精神驱动因素的分析。自莫迪政府执政以来,更加关注印度在北极地区的存在和影响,不断加强与北极地区国家之间的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北极航道开发,努力拓展北极生态和经济领域的科学研究。从威望动机视角看,这些行为旨在为印度谋求平等参与北极事务的权利、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以及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从而使印度获得北极事务“领导者”的身份和角色。这可能加剧北极地区的大国竞争态势,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对中国的北极战略形成竞争甚至威胁。但是,莫迪政府的北极政策和行为也面临自身实力不足、北极伙伴关系脆弱和地缘政治格局复杂等不确定因素的掣肘和影响。
21世纪以来,缘于北极地区地缘战略价值上升和投入的预期高回报率,北极地区不仅受到了北极域内国家的重视,而且受到域外国家的持续关注,逐渐掀起了北极利益攸关国之间的争夺战。诚如美国北极问题专家奥兰·扬所言,北极地区正在经历一场新的情势变革。(1)O.R.Young,“Arctic Governance—Pathways to the Future,”Arctic Review on Law and Politics,Vol.1,No.2,2010,pp.167-169.同时,由于北极之于各国利益的公共性和重要性,世界多国纷纷阐明自己的北极立场并发布政策。2020年前后,俄罗斯公布了《2035年前北方海航道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35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北极政策基础》《2035年前俄罗斯北极地区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新版北极战略和政策文件,从国家战略层面擘画俄属北极地区的发展蓝图,(2)张祥国:《俄罗斯新版北极战略及其发展前景》,《西伯利亚研究》2022年第6期,第59页。这一定程度上提速了北极地区的“蓝色圈地”运动。同时,也标志着俄罗斯北极战略步入“安全+发展”的双轮驱动时期,且安全关切逐渐超越了发展诉求,大大消解了北极地区业已形成的“低政治化”合作格局,激化了该地区国家之间地缘政治与安全的博弈。(3)赵隆:《试析俄罗斯“北极2035”战略体系》,《现代国际关系》2020年第7期,第49-50页。尤其是,2022年10月,美国拜登政府发布了新版的《北极地区国家战略报告》,这是基于拜登政府对北极和全球战略形势的全新研判而对未来十年美国“进军北极”做出的战略性规划,集中阐述了美国关于北极事务的“四大支柱”和“五项原则”,强调美国要参与北极事务和“有效管理”北极地区的紧张局势,要不断强化美国在北极的实力和存在,要与盟国在北极安全问题上深化伙伴关系,共谋和确保美国在北极地区的实际领导地位。(4)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trategy for the Arctic Region,”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2/10/National-Strategy-for-the-Arctic-Region.pdf,访问时间:2023年5月17日。报告还认为,近年来北极地区呈现出战略竞争加剧态势,而俄乌冲突加剧了北极地区的这一竞争态势。当然,报告少不了拿中国说事,无端指责中国谋求北极事务参与权和对北极利益的合理诉求。(5)张耀:《警惕美国新战略架空北极理事会》,https://3w.huanqiu.com/a/de583b/49zZdF8OdNh,访问时间:2023年10月24日。2022年5月,随着芬兰、瑞典申请加入北约,同年7月北约成员国代表签署了芬兰和瑞典加入条约的议定书,北极国家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特别是随着芬兰于2023年4月正式加入北约、俄罗斯与北约的边界线延长了一倍之后,引发了双方之间围绕北极权益及附近航海通道的战略争夺。(6)许海云:《北约“北扩”加剧欧洲地缘对抗》,《解放军报》,2023年5月8日,第10版。尽管瑞典加入北约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在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影响下,追求集体安全的瑞典将会扩大与北约的伙伴关系并遵守北约安全协议,努力谋求成为北约一员。(7)R.P.Wheelersburg,The Security of Iceland and the Arctic 2030:A Recommendation for Increased Geopolitical Stability,Singapore: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2022,p.46.假若作为北极理事会成员国的芬兰和瑞典坚定地站在北约一边,将加大北极地区以俄罗斯为一方与美国、加拿大和北欧五国对阵的局面,推动北极地区关系由最初的“高合作、低冲突”向“对峙与合作并存”“对峙逐渐升级”的趋势转化。(8)郭培清、厉召卿:《对峙与合作:北极安全态势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第70页。另外,抱持压制和削弱中俄两国的美西方国家,将迫使中俄两国不得不加强合作以保障在北极的利益。这样,以中俄等国为一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为另一方的地缘政治关系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政治博弈和地缘竞争将日益延伸至北极地区。由此,北极地区在国际关系议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正在迅速提升,已从国际关系的边缘区和“低政治”领域转向国际竞争的核心区域和“高政治”领域。(9)D.Suslov,V.Kashin,Arctic as a New Playground for Great Power Competition:The Russia-China-United States Triangle,Singapore: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2022,p.3.在北极局势与合作治理走向复杂化之际,北极域外大国的介入更有可能加剧北极地区的大国竞争与博弈态势。显然,北极地区军事、经济和战略价值的日益增长,将进一步加剧北极地区的国际竞争和权力博弈,甚至造成该地区的安全困境。(10)M.Paul,G.Swistek,“Russia in the Arctic:Development Plans,Military Potential,and Conflict Prevention,” https://www.swp-berlin.org/publications/products/research_papers/2022RP03_Russia_Arctic.pdf,访问时间:2023年5月17日。
尤其是,印度的北极政策及实践格外引人注目。印度的北极活动起步于1920年的《斯瓦尔巴条约》,(11)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India and the Arctic,” https://mea.gov.in/in-focus-article.htm?21812/India+and+the+Arctic,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2012年印度正式加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2013年5月在基律纳召开第八次部长级会议时印度首次成为北极理事会(Arctic Council)正式观察员国。同年6月,印度外交部发布了《印度与北极》文件,初步阐述了印度的北极政策,表明了印度对北极事务的态度。不过,在这一时期,印度的北极活动主要聚焦于科学研究领域。莫迪总理执政以来,印度在地缘战略上呈现出加速从“陆向”向“海向”的演变,希望通过海陆并举实现其复合型强国战略。(12)李红梅:《当前印度“海陆并举”战略转向的特征与制约》,《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年第6期,第34页。2022年3月,印度地球科学部部长吉坦德拉·辛格发布了《印度与北极:建立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它是印度首份综合性北极战略文件,规划了未来印度在北极地区的政策实施议程,将“加强印度与北极地区的合作、开展极地与喜马拉雅山全球‘第三极’研究相协调、增进人类对北极地区的了解、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的国际合作、促进印度国内北极研究和了解”作为五大主要任务,将“北极科学研究、气候与环境保护、经济与人类发展、交通与联通性、治理与国际合作、国家能力建设”作为六大支柱。(13)Ministry of Earth Sciences,“India’s Arctic Policy:Building a Partnership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ttps://www.moes.gov.in/sites/default/files/2022-03/compressed-SINGLE-PAGE-ENGLISH.pdf,访问时间:2023年5月26日。印度的新北极战略与政策是印度北极行动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印度独立以来第一份带有顶层设计的北极政策文件,标志着印度北极战略重点的锚定,可见印度的北极政策及实践具有清晰的地缘经济、政治和战略导向。综合当前北极争夺战进入白热化的现实,印度北极政策及实践值得关注和跟进研究,包括:与北极相对遥远且无直接利益关联的印度缘何如此重视北极外交?莫迪政府的北极战略目标和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影响及如何评价?深入探究这些问题不仅有利于拓展人们对印度北极战略与政策的认知,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评估印度北极政策与实践的可能走向及产生的影响。
针对印度北极政策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印度学者谢尔盖·苏坎金(Sergey Sukhankin)从地缘经济角度分析了印度积极参与北极事务的缘由。他认为,印度作为新兴经济体,对北极地区的兴趣最初仅限于科学研究,之后逐步显现出地缘经济动机。这一趋势与莫迪政府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和安全战略目标不无关系。(14)Sergey Sukhankin,“Looking Beyond China:Asian Actors in the Russian Arctic,”https://jamestown.org/program/looking-beyond-china-asian-actors-in-the-russian-arctic-part-one/,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芬兰奥卢大学的亚历山大·米德尔顿(Alexandra Middleton)从航运经济角度对印度转向北极航线和参与航道建设展开分析后认为,为了促进印度参与的北极航运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在欧亚贸易航线从原来的印度洋传统航线扩展至北极航线后,为印度提供了专门从事制造极地作业船的机会,还为印度海员创造了北极航行的机会,这些是印度参与北极治理的衍生利益。(15)Alexandra Middleton,“India’s Arctic Policy:Strong Foothold on Science and Business Interests,”https://www. highnorthnews.com/en/indias-arctic-policy-strong-foothold-science-and-business-interests,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在这一层面,也有印度学者认为北极航线对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意义重大,对印度不大有利可图。(16)S.U.Kumar,“India in the Arctic: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Вестник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Политология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Vol.12,No.1,2019,p.122.印度学者普罗尼娜(Pronina)从能源供给角度探讨了印度参与北极事务的动因,认为印度能源需求极大,但国内油气资源和供给能力有限,需要从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地区和俄罗斯等国家大量进口。北极地区的能源、资源潜力及运输通道价值,吸引印度参与北极地区事务治理,以寻求能源多元化供给和安全。(17)V.Pronina,K.Y.Eidemiller,V.K.Khazov,A.V.Rubtsovaet,“The Arctic Policy of India,”IOP Conference Series: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Vol.539,No.1,2020,p.5.印度学者阿加瓦拉(Agarwala)从生态安全角度分析了印度北极兴趣的缘由。他认为北极海冰的融化,不仅是区域性问题还是国际性问题,冰雪融化会影响印度洋的季风和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严重影响印度和印度次大陆气候,影响南亚粮食生产,使南亚沿海地区被淹没而造成“气候难民”。(18)Nitin Agarwala,“India’s Evolving Engagements in the Arctic,”Journal of the National Maritime Foundation of India,Vol.17,No.1,2021,pp.11.印度学者沙尔玛(Sharma)认为,随着北极地区新旧挑战的增加,北极被从普通政治领域剥离出来而置放于安全政治这一争议领域,这种变化既受到传统军事战略考虑的支配和驱动,还受到能源、环境、可持续性、人类安全、连通性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影响,印度关注北极是为了追求从这些因素中所感知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19)Sharma Bipandeep,“‘De-securitizing the Arctic’in Climate Change:An Indian Perspective,” India Quarterly,Vol.77,No.4,2021,p.622.这些研究确实反映了近年来莫迪政府积极推动北极事业的部分动因,但缘于与印度北极事业的安全目标不完全相符,这些观点也受到诸多质疑。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印度的北极政策及行为也予以了关注,已有研究围绕着印度国家战略和政策、能源开发和航道安全等问题展开。梁甲瑞认为,印度出于能源安全考虑,通过加强海洋科考、加入北极理事会和强化与俄罗斯的海军合作关系等手段,旨在拓展印度在北极海上战略通道中的地位。(20)梁甲瑞:《中印在北极地区的海洋战略博弈》,《南亚研究季刊》2019年第2期,第24-33页。瞿继文、戴永红认为,2021年1月印度政府公布的《印度北极政策(征求意见版)》显示出印度对北极开发立场的显著转变,包括强调维护北极能源安全、强化对华竞争、扩展与北极地区国家合作关系等。(21)瞿继文、戴永红:《印度新时期北极政策下的能源开发:转变、局限与影响》,《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1年第4期,第130-150页。匡增军、马晨晨等针对2022年3月17日印度出台的《印度的北极政策:建立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战略文件而分析认为,印度的北极政策反映出印度注重北极经济利益的政策导向和利用自身优势全方位参与北极事务的政策思路。(22)匡增军、马晨晨:《印度新北极政策评析》,《现代国际关系》2022年第9期,第51-58页。郭培清、王书鹏认为,印度的北极目标是出于能源需求、农业生产安全、航运联通和全球大国地位等北极多重利益关切,这也使印度将参与北极事务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3)郭培清、王书鹏:《印度北极战略新动向:顶层设计与实践进程》,《南亚研究季刊》2022年第3期,第137-155页。
略考国内外学者对印度北极政策的研究,基本上没有超越物质利益的分析框架,主要从安全、经济等维度解读印度的北极政策与行为的动机和目标追求,较多从物质因素解读莫迪政府的北极政策和行为,虽然一定程度反映了行为体对外政策实施的客观事实,得出了创见性结论,但也存在着解释力不足的问题。事实上,外交动机常受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种因素的影响,仅从物质性因素分析难以全面深刻地洞悉莫迪政府北极政策的形成动机。
外交史学家保罗·施罗德(Paul Schroeder)认为,“所有国家行为的动机和规则都是为了增进国家的利益,国家利益首先意味着权力、安全和财富,同等重要的是国家的荣誉、地位和威望。”(24)[英]理查德·内德·勒博:《国际关系的文化理论》,陈锴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第227页。虽然历史阶段不同,制度有差异,且国家政策和行为效忠的主体也存在区别,但作为人类社会实践产物的国家行为体,天然地内含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利益要素,从而构成观察一国政策和行为的重要维度。当然,印度也概莫能外。长期以来,对于印度北极政策及实践动因的考察比较强调物质性因素的分析,真实反映了印度北极战略与政策的目标和主要诉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是从强调“精神—心理”因素的威望动机理论维度阐释印度北极政策的行为逻辑,将拓展人们对印度北极政策及实践分析的视角并加深对印度北极战略的认知。
威望动机理论是从非物质因素层面分析莫迪政府北极政策动机的另一视角。就“威望”(Prestige)一词来说,是包括地位、荣誉、声誉、尊重和荣耀的广义性概念。从国家行为体的国际行为看,“声誉”“尊重”“地位”是所有国家行为体最为关切且致力于获取的目标。(25)宗蔚、吴楚龙:《印度的高边疆战略问题探析——基于威望理论的视域》,《南亚东南亚研究》2022年第4期,第22页。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关于威望动机理论存在以下解释:现实主义流派主要以汉斯·摩根索和罗伯特·吉尔平为代表,强调威望是国内权威的国际体现,也是权力的表现形式;(26)[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1页。自由主义流派主要是以罗伯特·基欧汉提出的“结构性威望”为代表,强调威望既可以促进国际合作,又存在破坏国家间协议达成的不确定因素;(27)宋效峰:《国际威望的实现路径及其对中国崛起的启示》,《国际观察》2006年第2期,第21页。建构主义的威望理论以理查德·内德·勒博(Richard Ned Lebow)为代表,强调从精神动机与结果出发,揭示行为的根本动机、变化态势以及秩序观等关键要素。(28)[英]理查德·内德·勒博:载《国际关系的文化理论》,第6-7页。在国外不同流派的论争和交融下,国外学术界普遍将威望动机理解为行为体通过物质性硬实力和非物质性软实力等成就向外投射出的威望形象,并寻求行为体之间对彼此威望产生心理认同的互动产物。澳大利亚学者史蒂芬·伍德(Steve Wood)认为,威望在国际事务中作为一种动机和非正式命令原则,具有普遍性和持续性,拥有或寻求威望产生并有助于身份和利益的形成。这些主观的东西与这些成就或能力相关联,并与其他成就或能力进行比较。(29)Steve Wood,“Prestige in World Politics:History,Theory,Expression,”International Politics,Vol.50,No.3,2013,pp.405-406.
国内学者也对威望动机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究。莫盛凯认为,威望动机作为典型的国际政治心理学概念,是指一国给予内外观察者的自身形象的心理印象,它反映了一国实力以及使用这种实力的能力与意志品质。基于无政府状态下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私有信息的存在,这种心理印象直接影响了权力关系的估算,进而影响了决策和行为。(30)莫盛凯:《国际威望研究的发展及其未来》,《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4月13日,第5版。于京东认为,威望作为普遍存在的精神动机包含两个向度,即威望作为追求权力的工具要依靠物质要素实力的显现来获取,作为权力可为获得承认而牺牲物质和非物质资源,两者都以追求权力为目的。(31)于京东:《国际关系中的“威望观”》,《重庆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第112页。陈翔指出了威望动机的层次构成,包括作为国家行为内在心理驱动力的平等、荣誉和位势三个诉求层次,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一国对外政策与实践的路径。(32)陈翔:《威望动机与大国太空博弈》,《太平洋学报》2018年第2期,第18页。
综观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威望动机理论的阐释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分析视域,威望动机直指国家对外政策与行为的精神因素,或者说是对国家行为体寻求获得威望的精神动力的分析。在威望动机下,国家行为体通过获得平等、声誉和地位这一递增等级身份的认同,在与他者对比中获得身份地位的确认。需要指出的是,在追求威望的过程中,安全和经济是衡量威望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超出国家最基本的安全和生存利益的威望追求,则被视为是对威望的非合理追求。当然,在问题分析中并不是要将精神性与物质性因素完全分离。诚如马克思曾指出,“人们之间一开始就有一种物质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0页。通过威望动机获得国家间相互承认的活动,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精神活动,应该是一种以现实为基础的实践活动。国家的威望动机与物质实力形成互补关系,可以避免直接谈及利益和权力可能造成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本文从威望动机视角,探究威望动机下印度北极政策与行为的深层心理原因。需要强调的是,威望动机分析视角并非优于其他诠释视角,而是试图弥补物质性视角解释和分析的局限性,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的维度,实现对印度北极政策与行为的全面认知与解释。
在莫迪政府努力下,印度逐渐明确了其在北极的利益目标,构建了北极政策的基本框架,并积极推进和实施。从莫迪政府北极诉求的行为逻辑看,具有明显的威望动机因素。具体地讲,印度参与北极事务,旨在实现具有层递式特点的“平等”“声誉”“地位”三维度诉求。这已成为印度北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心理驱动因素或动机。
印度对平等参与北极地区事务的权利追求,是莫迪政府制定和实施北极政策的基础动因。按照威望动机理论,对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体而言,享有独立自主性和对国家平等的明确感知是威望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具体表现为对内的自主决策和行动,以及对外的免于他人限制的权利。简单地讲,获得其他国家的平等对待是威望动机的基础层次。(34)陈翔:《理解印度的太空事业发展——基于威望动机的视角》,《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18年第3期,第25页。
在莫迪政府看来,印度独立之前长期遭受英国殖民统治,独立以来在“刺激—反映”心理模式下,摆脱殖民屈辱和获得大国平等地位导致其迫切渴望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在2022年8月的独立日演讲中,莫迪多次使用“奴役心态”(35)“Full Text of PM Modi’s Independence Day Speech 2022,”https://www.google.com/amp/s/www. timesnownews.com/india/full-text-of-pm-modis-independence-day-speech-2022-article-93572730/amp,访问时间:2023年4月15日。一词,可谓是“去英国殖民统治遗毒”的系列举措之一。他认为,印度长期的被殖民统治和被压迫历史,自主性和平等性的缺失导致了尊严的丧失,使莫迪政府产生触底性的平等追求,甚至可以跟任何事件联系起来。当前,虽然国家平等已经成为国际规则和基本认同,但缘于国际权力和话语权等级或差距,国际社会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在各种国际事务中谋求平等参与权仍是发展中国家的努力方向。因此,以莫迪为代表的印度高层努力实施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战略和能力建设,旨在强化获得国际平等地位的物质和心理条件。随着北极事务成为国际热点,参与北极事务是有效投射国家影响力、实现国家平等参与权的重要场域,有利于提升国家威望,这大大激发了印度的兴趣。印度还认为,长期以来,中国为了弥补在北极治理版图中的先天不足,通过广泛积极的北极外交,为中国平等参与北极事务、有效捍卫北极利益提供了基本机会和保障,充分展现了在北极事务上追求平等权之于维护和争取国家利益和威望的重要性。(36)丁煌、张冲:《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价值分析——基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视角》,《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第25页。缘于此,自莫迪政府执政以来对北极事务表现出更多热情,旨在依靠多种方法参与北极事务以实现印度的平等权,至少能够与中国“拉平”在北极事务上的影响力。例如,2018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了北极治理的中国定位。随后的2021年,印度就抛出“北极政策意见稿”,次年发布了《印度与北极:建立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以确保印度能够有依据和有计划地平等参与到北极事务当中。据《印度时报》报道,中国在北极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两年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也计划在该地区建立北极第一个海外卫星地面站,以加强印度遥感卫星计划(LRS)项目的运作。(37)《印度拟在北极建卫星地面接收站中国两年前就已建成》,https://mil.sina.cn/2018-09-04/detail-ihiqtcap0343294.d.html?from=wap,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可见,莫迪政府重视对北极事务平等权的争取,在以平等身份加入北极事务的同时,开始越来越关注其在北极事务上独立自主能力的提升,并存在与中国对标甚至针对中国的一面。
以上4个维度中,将各维度每个条目定量化转为得分值以后,再把同一维度下的各个条目得分值加权平均计算各个维度的得分总值。结果显示,分值从高到低分别为:人际沟通能力、工作环境适应能力、中医诊疗能力、设备操作使用能力,见表5。
印度参与北极事务的声誉诉求是莫迪政府北极政策和行动的更高层次诉求,是印度基于尊严追求努力获取名声和荣誉的举措。威望动机理论认为,作为政治行为体的国家若获得声誉,并以社群利益为主使用权力,那么该行为体将会以更高效的方式使权力转换为国际影响力。因此,对声誉的诉求便成为主权国家的焦点问题,是物质性权力诉求的精神外化,属于威望的中间层次。通常说,声誉既可作为工具也可作为目的,既可通过让渡利益获取声誉,也可通过擅长领域的竞争获得。在此过程中,虽然行为体难以确认他者的认可与评价,但通过双边互动可以影响对方的威望满足感。同时,声誉在国家主体互动过程中产生,衔接着国家对自身威望的“一阶信念”认知和国家间双方循环互动的“二阶信念”认知,影响着国家评判对方处理事务能力和行事风格的总体认知,关涉国家的国际形象。(38)潘光逸:《威望平衡与失衡:大国如何管理威望冲突?》,南京大学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2页。
莫迪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北极政策的过程中对于声誉的追求主要体现于两方面:一是印度对于自身参与北极事务形象的定位,二是获取国际社会对印度北极身份的认同。印度长期以来拥有属于自身的一套价值体系,在独特民族理念下,形成了对自身身份和角色的深刻认知。对印度而言,文明的多样性以及不结盟哲学构筑了印度的文明观。诚如莫迪2018年在达沃斯论坛上所言,“全球是一个大家庭”。(39)“Narendra Modi Speech in Davos:Full Text of PM’s Address at WEF 2018,”https://www.financialexpress.com/india-news/narendra-modi-in-davos-full-speech-at-wef-2018-from-twitter-amazon-and-more-pm-highlights-how-tech-transformed-world/1026963/,访问时间:2023年4月16日。宣称不同文明平等与融合的“大家庭”理念,与印度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密不可分,类似于中国“天下大同”和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述。(40)李乾清:《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印度向海外推广文化的“头部”机构》,《中国文化报》,2021年6月9日,第4版。这为印度贴上了开放包容、命运与共的国际标签,构筑了印度的国家声誉。在此基础上,印度始终谋求国际社会特别是北极国家对印度“北极利益攸关国家”和“北极可持续伙伴关系”的认同。莫迪政府在争取北极事务声誉的过程中,以北极利益攸关国家的身份介入,以建立可持续伙伴关系作为抓手,通过印度自身优势开展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气候与生态环境保护、航道开辟与维护等,努力展现本国先进技术和综合实力,推动与北极地区国家密切合作,以增加印度在北极地区的显示度和对国际社会的吸引力,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良好声誉。例如,印度不断拓深北极多边伙伴关系,积极筹建北极治理的政府间区域性机制,动员包括科研机构、工商企业在内的印度民间群体加入北极开发。(41)匡增军、马晨晨:《印度新北极政策评析》,《现代国际关系》2022年第9期,第52页。在此基础上,莫迪总理多次提出,印度应该向世界提供聪明和熟练的人力资源。(42)“Mission of Skilling,Re-skilling and Up-skilling the Youth Should Go On Relentlessly:PM Modi,”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narendramodi.in/amp/text-of-prime-minister-narendra-modi-s-address-on-world-youth-skills-day-556167,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当前印度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成为亚洲最具竞争力的劳动力市场。到2022年,印度19-59岁年龄段将有近4700万过剩劳动力。(43)Anurag Bisen,“India-Russia Cooperation in Indian Ocean Region,Arctic and Russian Far East,”https://idsa.in/policybrief/india%E2%80%93russia-cooperation-in-indian-ocean-region-arctic-anuragbisen-061221,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未来随着北极航线的开放以及航运规模的扩大,莫迪政府计划以扩大人才交流、培训和输送人才,提高印度与北极国家的合作,进一步为印度赢得良好的声誉。总之,莫迪政府不断为印度的北极政策和实践进行合理性“背书”,试图通过自身身份认知和国际身份认同,谋求实现参与北极事务的声誉诉求。
印度在北极地区权力位势竞争中获得有利国际地位是莫迪政府制定和实施北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高级威望诉求。一国对国际地位的追求动机本质上是渴望在共同体中得到归属感,并希望其优秀品质得到他国承认。(44)王梓元:《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声望:一项研究议程》,《国际政治研究》2021年第3期,第117页。国际地位追求中“自我”与“他者”一直关乎国家自我意义的构建,国家自我认知需要外在承认以确认。而国际地位的主体间承认,要么是建立在战争暴力的基础上,要么是建立在一定物质性实力或声誉基础上,这是国际地位承认的结果,属于威望的高级层次。印度通过积极有效的北极事务参与,辅以自身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以获取国际社会对其权力地位的承认,进而实现印度具有影响力的大国国际地位的抱负。
莫迪总理在竞选宣言中就曾提出,要把印度建设成“强大、自立、自信”的国家,要让印度在国际社会中获得应有的地位。2022年3月,外交部长苏杰生在谈及印度外交政策时认为,印度作为大国要兼顾枪炮和黄油的问题。(45)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Inaugural St.Stephen’s-MRF Distinguished Alumni Lecture by External Affairs Minister,Dr.S.Jaishankar,” https://mea.gov.in/Speeches-Statements.htm?dtl/35047/inaugural+st+stephens+mrf+distinguished+alumni+lecture+by+external+affairs+minister+dr+s+jaishankar,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这虽然是务实和现实的看法,但不能泯灭印度追求大国地位的目标。(46)谢超:《印度外交战略的变与不变:兼论莫迪政府对华进攻性策略选择》,《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年第1期,第1页。莫迪政府屡次提及印度“领导性强国”外交政策目标,并且不断通过“世界领导”和“全球领导”等外交话语的切换拓宽“领导型强国”的内涵和实质。(47)王瑞领:《论莫迪执政以来印度外交政策的调整——基于印度政治发展的视角》,《南亚研究》2019年第4期,第39页。缘于印度对大国角色、身份和地位的认知与追求,伴随着印度经济、科技实力的持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决定了印度在北极事务上的政策与行为偏好。印度依托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的身份积极参与北极理事会项目,开展包括北极动植物保护、北极海洋环境和北极搜救等合作计划,试图通过深度参与各类活动以提升印度在北极事务上的话语权。同时,印度的国际地位追求与区域地缘位置具有较大关联性。印度依托它在印度洋的地理地缘优势,构建了“有声有色大国”的地缘政治想象,将自己视为一个潜在的全球领导者,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国家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目标,积极开展地区和全球地缘政治地位追求。(48)葛岳静、计晶韵、黄宇:《多尺度视角下的印度地缘环境解析及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地理研究》2021年第2期,第227页。同时,莫迪政府不断依赖所谓的“最大民主国家”的话语优势,彰显其民主国家身份,使印度的北极活动非但没有被视为对守成国的挑战,反而受到美俄等国的积极支持,克服了地理劣势且迅速提升了印度在北极地区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49)郭培清、董利民:《印度的北极政策及中印北极关系》,《国际论坛》2014年第5期,第20页。
总之,随着国家竞合博弈由强调“物质性因素”向关注国际身份、声誉和地位的“威望动机”扩展,威望作为精神性国家利益与价值受到大国重视,印度尤其具有代表性。莫迪政府北极政策及其行动是威望动机理论的一个小注脚,却是具有典型性的,虽然仅反映了印度北极外交的部分目标,但也面临着掣肘因素。
北极作为特殊的全球权益空间,越来越受到大国的关注和争抢。长期以来,印度对其参与北极事务的主导叙事是极地科学研究。但是,自莫迪政府执政以来开始重视北极地区的战略价值,将北极事务纳入印度的全球战略布局,(50)刘恒:《印度加快“北望”步伐》,《中国国防报》,2022年3月28日,第4版。加快了参与北极事务的步伐,谋求在北极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努力成为关键主体。
莫迪政府重视关于北极事务的首脑外交和高层互访,重视与北极理事会成员国的合作,尤其看重与俄罗斯的高层磋商。2018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印度期间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印俄要加大在北极科学研究、能源产业领域的互利合作。在同年第19届“印俄双边峰会”后,双方签署了多项北极项目合作协定。(51)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Press Statement by Prime Minister during the Visit of President of Russia to India,”https://mea.gov.in/Speeches-Statements.htm?dtl/30468/press+statement+by+prime+minister+during+the+visit+of+president+of+russia+to+india,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2019年9月,莫迪总理访问俄罗斯远东地区,重点就北极液化天然气、北极航线项目和北极理事会相关合作事宜进行磋商。(52)R.Mammadli,R.Kalfaoglu,“BRICS in the Arctic:The Member-States’ Interests and the Group’s Disregard,”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Economy and Strategic Relations,Vol.7,No.1,2021,p.200.2022年9月,莫迪在第七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讲话称,印度渴望在北极问题上加强与俄罗斯的伙伴关系。除了能源领域合作外,印度还关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制药产业和钻石产业合作。(53)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English Translation of Speech by External Affairs Minister at the Inauguration of Eastern Economic Forum in Vladivostok,”https://mea.gov.in/Speeches-Statements.htm?dtl/29314/english+translation+of+speech+by+external+affairs+minister+at+the+inauguration+of+eastern+economic+forum+in+vladivostok+september+06+2017,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同时,莫迪政府加大了对其他北极地区国家的首脑外交。2018年12月,冰岛外交部长访问印度,双方就加强北极事务合作的可能性展开商讨。(54)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Visit of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of Iceland to India,”https://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0689/visit+of+minister+of+foreign+affairs+of+iceland+to+india+december+07++14++2018,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2021年10月,印度外交部发言人阿林达姆·巴格奇(Arindam Bagchi)访问丹麦时称,印度和丹麦将在北极地区加强极地研究、深海钻探等具有互补性领域的深度合作。(55)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Transcript of Special Virtual Briefing on the State Visit of the Prime Minister of Denmark to India by Secretary(West),”https://mea.gov.in/media-briefings.htm?dtl/34369/transcript+of+special+virtual+briefing+on+the+state+visit+of+the+prime+minister+of+denmark+to+india+by+secretary+west,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2021年11月,在第11轮印度—芬兰外交磋商中,双方除了就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全球问题交换了意见之外,再次强调要加强北极事务合作。(56)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11th India-Finland Foreign Office Consultations,”https://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4526/11th+indiafinland+foreign+office+consultations,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2022年5月,莫迪总理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二届印度—北欧首脑会议期间会见了瑞典首相,讨论了双方在北极事务多领域进行业务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57)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Prime Minister’s Meeting with Prime Minister of Sweden,”https://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5271/prime+ministers+meeting+with+prime+minister+of+sweden,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此外,印度还积极谋求对美国、加拿大的首脑外交,深化双方在北极事务方面的伙伴关系等。
随着工业化和人类活动不断扩大,全球变暖成为事实,北极和南极气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数据显示,对比1990年到2019年数据发现,北极的最小海冰范围(北纬60度以北)下降了29.9%。海冰损失促成了北极贸易航线的扩展和延长,西北航道(NWP)、跨极路线(TSR)、北海航道(NSR)三条北极航道在2012-2019年间商船分别增长277.4%、171.3%、114.4%。(58)IPCC,“Climate Change 2022:Impacts,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https://www.ipcc.ch/report/ar6/wg2/downloads/report/IPCC_AR6_WGII_CCP6.pdf,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印度学者尼马·霍尔拉米(Nima Khorrami)认为,印度和中国一样热衷于利用具有距离优势和商业价值的北极航线,尤其是力图实现石油和天然气能源供应的多样化。(59)Nima Khorrami,“India-Russia Cooperation in the Arctic and the Rising Prospect of Polarization in Arctic Governance,”https://www.thearcticinstitute.org/india-russia-cooperation-arctic-rising-prospect-polarization-arctic-governance/,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2019年8月,印度外长在莫斯科瓦尔代俱乐部的谈话中称,北极存在着更大的海洋探索机会,如能源和开辟新航线的可能性。(60)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External Affairs Minister’s Conversation with Valdai Discussion Club,” https://mea.gov.in/Speeches-Statements.htm?dtl/31957/external+affairs+ministers+conversation+with+valdai+discussion+club+moscow+on+27+august+2019,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2022年9月,莫迪通过在线方式在俄东方经济论坛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无论我们谈论国际南北走廊、钦奈—符拉迪沃斯托克海上走廊还是北海航线,连通性都将在印俄关系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61)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English Translation of Address by Prime Minister,Shri Narendra Modi at the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astern Economic Forum 2022,”https://mea.gov.in/Speeches-Statements.htm?dtl/35681/english+translation+of+address+by+prime+minister+shri+narendra+modi+at+the+plenary+session+of+the+eastern+economic+forum+2022=,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同时,印度作为21世纪以来经济增速较快的区域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之一,80%-85%的化石能源需要进口。莫迪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经济增长目标,强调发展制造业,其能源供给压力将持续攀升,与北欧国家尤其是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印度获取北极能源的重要契机。2017年6月,莫迪总理访问俄罗斯,促推两国联合勘探和开采碳氢化合物为主的能源合作。(62)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Transcript of Media Briefing by JS(XP)and JS(ERS)on Ongoing Visit of Prime Minister to Russia,”https://mea.gov.in/media-briefings.htm?dtl/28728/transcript+of+media+briefing+by+js+xp+and+js+ers+on+ongoing+visit+of+prime+minister+to+russia+june+01+2017,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同年9月,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东部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印度外交国务部长阿克巴尔(M.J.Akbar)在演讲中称,俄罗斯远东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航道优势,是印度“东向行动”政策目标的重要组成。(63)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India-Russia Joint Statement during the Visit of President of the Russia to India:Partnership for Global Peace and Stability,” https://mea.gov.in/bilateral-documents.htm?dtl/27482/indiarussia+joint+statement+during+the+visit+of+president+of+the+russia+to+india+partnership+for+global+peace+and+stability,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2019年11月,莫迪总理在金砖国家第十一届峰会间隙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商谈北极地区能源开发投资问题。(64)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Meeting of Prime Minister with Vladimir Putin,President of Russian Federation on the Margins of 11th BRICS Summit,”https://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2033/meeting+of+prime+minister+with+vladimir+putin+president+of+russian+federation+on+the+margins+of+11th+brics+summit,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除了航运贸易和资源开发,莫迪政府还积极鼓励印度企业参与北极基础设施投资,推进北极地区电子商务发展。
印度意识到北极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希望对北极冰雪融化、气候变化、海洋生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展开联合科学研究。(65)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India-Russia Joint Statement during the Visit of President of the Russia to India:Partnership for Global Peace and Stability,”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2017年6月,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海洋会议上,印度外交国务部长阿克巴尔的发言指出,“印度科学家在北冰洋研究站工作,合作研究北冰洋与我们地区气候的关系”。(66)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Statement by M.J.Akbar,Minister of State for External Affairs at UNGA’s Ocean Conference,”https://mea.gov.in/Speeches-Statements.htm?dtl/28519/statement+by+mj+akbar+minister+of+state+for+external+affairs+at+ungas+ocean+conference+new+york+june+08+2017,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2018年10月,俄罗斯总统访印期间的俄印联合声明强调,“双方有兴趣在北极发展互利合作,特别是在联合科学研究领域”。(67)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India-Russia Joint Statement during Visit of President of Russia to India,”https://mea.gov.in/bilateral-documents.htm?dtl/30469/indiarussia+joint+statement+during+visit+of+president+of+russia+to+india+october+05+2018,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印度努力完善北极科研设施,提升实验设备自主建造能力。2014年在北极地区部署了首个海底系泊观测站、2016年在新奥尔松建立了大气实验室。北极地区属于全球公域,进行科学设施建设易导致全球战略竞争。为了避免主权纷争,莫迪政府以合作方式推动北极科研设施建设,并加强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推动相关研究成果的发表,形成了以印度地球科学部建立的国家极地海洋研究中心(NCPOR,前身是国家南极和海洋研究中心,英语缩写为NCAOR)主导的、相关政府机构与大学院所参与的北极科研组织模式。根据NCPOR数据显示,印度科研人员在2014-2018年共发布了47项研究成果,其中2014年9项、2015年10项、2016年6项、2017年11项、2018年11项,涉及北极的生物科技、微生物、大气环境、冰川、峡湾等领域。(68)NCAOR,“List of Publication from Indian Arctic Program,”https://ncpor.res.in/arctics/display/390-publications,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22年2月28日发布的第六个正式报告指出,对1980-2015年北极气候变化观测的结果显示,全球变暖加剧,北极地区的海冰范围不断缩减。(69)PCC,“Climate Change 2022:Impacts,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印度认为,北极海冰影响着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活动,进而对印度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根据美国大学大气研究联盟(UCAR)数据显示,农业约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15%,冰川融化及由此导致的其他气候问题将对印度经济,尤其是农业部门产生显著影响,作物歉收、洪涝灾害等都可能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危害印度经济。莫迪政府执政以来,积极推动北极地区气候和环境保护与合作治理工作。比如,2020年9月,在印度—丹麦绿色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声明中,双方表示同意在北极理事会框架内加强气候领域合作治理。(70)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Joint Statement for India-Denmark Green Strategic Partnership,” https://mea.gov.in/bilateral-documents.htm?dtl/33069/joint+statement+for+indiadenmark+green+strategic+partnership,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此外,与其他北极国家的气候合作治理努力也一直在推进之中。
为了增加印度在北极事务上的显示度,莫迪政府重视在国际场合发表印度关于北极事务的看法。2018年1月,在瑞士召开的第48届世界经济论坛上,莫迪总理发表了“在破碎的世界中创造共同未来”的主题发言,声称北极冰川融化威胁日益增大,应该从共同利益出发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北极变暖问题。(71)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Prime Minister’s Statement on the Subject ‘Creating a Shared Future in a Fractured Word’ in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https://mea.gov.in/Speeches-Statements.htm?dtl/29378/prime+ministers+statement+on+the+subject+creating+a+shared+future+in+a+fractured+word+in+the+world+economic+forum+january+23+2018,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2022年5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届印度—北欧首脑会议上,重点讨论了印度与北欧国家在北极地区构建伙伴关系问题。莫迪总理强调,印度将积极推动北极政策制定,为扩大印度—北欧国家在北极地区的合作提供良好制度框架。(72)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2nd India-Nordic Summit,”https://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5277/2nd+indianordic+summit,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虽然印度不是北极地区事务核心国家,但是通过阐述印度在北极问题上的主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印度在北极事务上的话语权和威望,部分地支撑了印度对世界大国战略目标的追求。
国际关系学者勒博强调,动机与影响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因为行为体协助或妨碍其他行为体的动机和能力是施加影响的重要基础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为体究竟想要获取或保护什么。(73)[英]理查德·内德·勒博:《国际关系的文化理论》,第436页。在威望层面,影响力也是威望大小的重要观测依据。莫迪政府北极政策的逐步推进和实施,不仅对北极地区的权力结构造成影响,加速了印度作为域外大国在北极地区的影响力,也提高了印度在北极事务中的威望。但是,它也要面对威望追求不确定性带来的诸多挑战。
当前,北极地区的竞争态势呈现出以美俄为代表的“双中心”权力结构,双方始终视对方为其北极战略目标的假想敌。美俄凭借其地缘优势、军事实力、开发实力等在北极地区展开激烈竞争,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与俄罗斯之间事实上的对抗,美西方还经常逼迫其他国家在美俄之间“选边站”。为此,俄罗斯不断推进核动力破冰船建造、强化航道管控、升级北方舰队、持续推进能源产业,美国也不甘示弱地不断拉拢盟友在北极地区围堵俄罗斯,并持续在北极地区部署军事力量、增加能源储存设施,建设包括空间跟踪系统在内的预警网络。美俄持续在北极地区“秀肌肉”,努力构架同盟关系,意在巩固和扩大它们在北极地区的优势,形成明显的优势地位。作为北极地区一个利益攸关大国,印度不仅明确拟定了北极政策,而且在北极科技、商业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成为美俄在北极地区的重要争取对象。然而,莫迪政府北极行动虽然彰显了印度对北极地区“领导性强国”地位的威望追求,但却存在与印度自身实力不匹配的现象。
对莫迪政府来说,威望动机促使印度追求在北极地区的战略布局、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经济拓展等多领域都有所突破,但事实上,印度难免受到实力不济的掣肘,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和人才短缺的困扰。比如,印度不具备自主建造北极科考船、破冰船等关键基础设施的能力。早在2014年,印度内阁经济事务委员会就批准了在34个月内购买极地科考船(破冰、研究兼补给船),可是却始终没有下文;印度现有的卫星网络也存在局限,其卫星导航系统(IRNSS)仅限于区域性导航,不足以实现全球性实时导航,这极大限制了其开辟北极航线的雄心;此外,印度虽然是全球公认的可靠和重要的海事人力资源来源国,提供了全球9.35%的海员,在世界海运业海员的供给国中排名第三,(74)Anurag Bisen,“India-Russia Cooperation in Indian Ocean Region,Arctic and Russian Far East,”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但是印度仍缺少训练有素的能在极地和冰上工作的海员。可见,莫迪政府的北极政策与实践,在自身实力与威望诉求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另外,莫迪政府的北极权益追求一端连着经济和商业利益,另一端又以气候和环境绿色治理相连,形成了事实上的矛盾或“对立局面”,(75)S.U.Kumar,“India in the Arctic: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pp.113-126.面临着较大的平衡难题。
印度作为非北极地区国家,渴望能凭其经济和科技实力占有一席之地,虽然不处于第一梯队,但也是位列前几名的国家。得益于印度在北极地区依托其海洋技术、环境科学和医学技术等优势,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印度的北极存在和影响力,如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开发出适用于北极科学研究的地面观测雷达成像观测卫星等,都将使印度拥有更多的北极事务话语权和参与能力,但也容易导致主导权争夺。
在北极地区,印度与俄罗斯以能源合作为主,保持着较高层级的伙伴关系,同时也与北欧国家积极构建伙伴关系。印度积极加强与北欧国家合作关系,多次推动开展多边合作机制建设,如与丹麦建立了“绿色战略伙伴关系”、与芬兰及冰岛签署了合作伙伴协议、与挪威开展北极科学研究合作、与美国达成了谅解备忘录、与加拿大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方面建立了伙伴关系、与日本和韩国等东北亚国家积极开展北极合作项目协商,似乎合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但不难看出,合作仍停留在政策协调和倡议提出阶段,缺少执行,这主要缘于北极国家对印度的北极政策、外交理念和话语的不认同,甚至印度倡导的“全球公地”“民主制度”也无法引起北极最大伙伴国俄罗斯的共鸣。(76)Vikram Suhag,“India’s Arctic Security Dimension:‘Thought through’ or a Remedial Process to Address an Insecurity’,”https://www.thearcticinstitute.org/india-arctic-security-dimension-thought-through-remedial-process-address-insecurity/,访问时间:2022年10月24日。此前就有学者指出,印度试图提出“全球公域”的论点以证明印度在北极事务中的必要性,但与北极国家甚至其他一些非北极国家相比,印度的杠杆作用和影响力被过度放大。(77)Whitney P.Lackenbauer,“India and the Arctic:Revisionist Aspirations,Arctic Realities,”Jindal Global Law Review,Vol.8,No.1,2017,p.53.加之印度对于北极事务投入有限,印度在北极治理中的伙伴关系维持和实际影响存在边缘化倾向,印度与北极国家的伙伴关系仍处于分散、脆弱和不均衡状态,这增加了印度构建北极稳定伙伴关系的难度。(78)匡增、马晨晨:《印度新北极政策评析》,《现代国际关系》2022年第9期,第56页。因此,印度在北极地区威望目标实现任重道远。
冷战结束以来,北极国家间基本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建立了以北极理事会为支撑的北极治理国际机制框架,在提升北极事务国际合作水平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伴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持续发酵,俄乌冲突的外溢性影响,催动了北极地区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动荡,北极治理格局经历着深刻变化,涉及俄罗斯的北极治理合作按下了“暂停键”,北极理事会、巴伦支—欧洲北极理事会等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呈现出“深度冻结”。(79)Heberto Limas-Villers,“Frozen Cooperation:The Future of Arctic Cooperation,”April 27,2022.https://www.americansecurityproject.org/frozen-cooperation-the-future-of-arctic-cooperation/,访问时间:2023年5月26日。2022年3月3日,北极七国以北极理事会名义发布了《关于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之后北极理事会合作的联合声明》,明确宣布暂停北极理事会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2022年6月8日发布的《关于有限恢复北极理事会合作的联合声明》中,俄罗斯仍被排除在外。(80)“Joint Statement on Limited Resumption of Arctic Council Cooperation,”https://www.state.gov/joint-statement-on-limited-resumption-of-arctic-council-cooperation/,访问时间:2023年5月18日。显然,北极地区关键国家俄罗斯不参与北极理事会工作,不仅可能导致北极地区的治理合作效能大打折扣,而且可能加剧北极地区的紧张局势,使该地区从“低紧张局势地区”转化为“面临更多竞争与地缘政治博弈的地区”,(81)王权:《英新版北极政策直指经济利益》,《中国国防报》,2023年2月24日,第4版。甚至导致以北极理事会为代表的北极国际机制在北约组织与俄罗斯的对抗中被边缘化。加之随着美西方国家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尤其是石油公司纷纷退出或暂缓在俄业务,西方多家航运公司暂停使用北极航道等,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关系会更加扑朔迷离甚至剑拔弩张。另外,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制裁,将导致法、德在内的欧洲多国出现大量能源供给缺口而转向煤炭能源,并会加剧恶化北极生态环境,这还不包括放弃北极航线导致的航线延长造成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压力,由此可能导致政治极化和国际合作受阻。可见,俄乌冲突和美西方国家的持续拱火,加大了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的不稳定和演变的不确定性,抬升了北极事务治理与合作的难度。这些因素必然映射到印度,掣肘其与北极地区国家的合作,尤其是与俄罗斯的合作,特别是北极航道利用和能源开发等合作项目必受牵连,导致印度的北极政策及其实践面临着更大风险和政策选择挑战。哪怕印度秉持“平衡外交”立场加入北极开发和北极事务治理以及地缘政治博弈,仍难以避免要在美俄之间做出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骑墙”作法固然对印度有利,但依美国的标准和思维逻辑,这种行为势必影响印度在北极事务中的威望提升。
随着北极地区重要性的日益凸显,世界大国围绕其展开的利益争夺将日益激烈,北极必然成为大国间博弈的重点场域,而非北极地区大国也会加入这场争夺。印度作为北极治理的“新弈手”和积极参与者,自莫迪总理执政以来,在威望动机影响下不断深化北极政策和加大力量投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总体上,印度北极政策指向在经济和物质利益层面,具有鲜明的威望动机驱动力,呈现出印度北极政策追求的超物质性目标,包含着平等参与北极事务的低威望层次、获得良好声誉的中威望层次、谋求“主导性强国”的高威望层次诉求,即以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身份展开北极科技等事业探索,通过转化自身优势和开展北极合作为印度赢得声誉,最终通过重塑政治话语等使印度北极大国身份得到确认。当前,莫迪政府的北极政策使印度在北极事务中获得了一定的地位,但受自身实力影响、北极地缘政治博弈和大国竞争等因素的对冲和影响,印度的北极威望目标仍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在地缘战略层面存在浓重的“中国情结”,经常拿中国说事,喜欢和中国比较,并或明或暗地针对中国。例如,2018年中国发布了开展北极活动和进行北极合作的指导性文件《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在北极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参与北极事务的政策目标、基本原则和政策主张,旨在实现增信释疑的作用,推动各国更好地治理北极,共同维护和促进北极的稳定、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彰显了中国对北极事务的国际责任。印度很快地做出反应,从地缘政治竞争的角度看待白皮书,认为日益延伸的北冰洋海上新航线为中国提供了替代性通行方案,将会节省大量航行成本,可以缓解“马六甲海峡困境”并削弱印度切断中国海上航线的能力,打乱印度制衡中国的图谋,关键是可能重创印度的大国梦。这一判断并非空穴来风,印度学者帕雷克(Pareek)就明确指出,印度在北极的行动包含平衡中国的计划和任务。(82)Nikhil Pareek,“India in a Changing Arctic:An Appraisal,”Ecocycles,Vol.6,No.1,2020,p.7.同时,有中国学者还认为,莫迪政府的北极政策目标存在离间中俄在北极事业上合作的想法,印度可能将是“中国北极威胁论”的主要推动者。(83)瞿继文、戴永红:《印度新时期北极政策下的能源开发:转变、局限与影响》,第150页。但是,印度应该明白它对中国北极政策及行为影响的有限性,应该领悟中国倡导的合作共赢、共治共建共享的国际治理智慧,努力谋求中印在北极事务上的合作。因为制衡中国必然带来反制,在北极事务上针对中国也势必会造成其北极威望动机的偏移甚至成为其威望目标的软肋,导致印度的北极战略目标实现的更加不确定和不可能,因为中国无论从地理地缘、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对印度均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