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晓燕,夏 炎,2
(1.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炭地质局,宁夏 银川 750002;2.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全面脱贫后的重点建设内容,必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在研究有关问题前,要先明确“乡村振兴”“地质工作”等相关涵义。乡村振兴“20个字”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围绕这个核心,必须要统筹兼顾,扎实推进“五大领域”的振兴,即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
地质工作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军,是指运用地质科学理论和各种技术方法、手段对客观地质体进行调查研究,经济有效地摸清地质情况,探明矿产资源的工作,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三性”)作用。公益性地质工作以非营利为目的,主要包括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及勘查、旅游地质、工程地质、生态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水文地质等方面,其成果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及重大决策,为社会大众提供基础地质资料。进入新时期,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五大发展理念”“两山”理论总体部署和思想指引下,地质工作有了更广泛的服务空间,如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建设、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地质工作相应被赋予新的内涵,“三性”作用愈加凸显。
地质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本身涉及面广,复杂性强。基于不同学术视角,融合的概念与理论基础多元,诸如产业生态、产业关联、产业集聚等产业经济学理论,自组织、系统论、协同理论等系统理论,以及价值链、资源互通等理论,本文不予深究。丁华等[1]基于地质视角解读了乡村振兴,提出了包括乡村人地关系、旅游地质、地质文化弘扬、乡村地质人才培养等要素构成的乡村振兴地质解读模型,为有效实施“五大振兴”、支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探索了重点方向和切入途径。笔者尝试从地质工作的内涵、外沿与乡村振兴五大领域的交叉点着手,探究地质工作有效融入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和现实路径,以期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切实有效的地质领域综合支持。
地质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针对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充分利用地质工作的特点及优势,围绕“五大领域”,开展多维度、多尺度、多方位的理念及数据集成、融合,从而实现有效路径的精准设计(图1)。基于此,笔者认为地质工作有效融入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包含三个方面。
1) 二者深度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创新发展与自身迭代升级的客观诉求。地质工作的成果(包括矿产地、成果报告、研究报告、软件、数据库等)具有显著的社会服务功能,公益性地质成果属于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综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其创新发展需要地质工作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障、水源水质供给保障、人居安全、村落及乡村重大建设工程选址等方面提供地质成果或专门服务。
2) 综合性、复合化的服务需求催生地质工作给予乡村振兴以必要性支撑。高附加值农产品开发利用,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等现实需求,促使地质工作进一步释放服务潜力。如特种土壤资源(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地质文化村(旅游地质调查、地质遗迹景观)即是以地质服务或产品的形式对复合化服务需求的现实回应。
3) 地质科技进步赋能乡村振兴创新发展。技术赋能是乡村振兴创新发展的内在创新逻辑,技术进步会产生新的融合业态,从而持续提供发展动能。近年来,地质科技工作者瞄准国际地学前沿,在重大理论、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有力提升了我国地质科技创新水平。地质科技的进步使得地质工作在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国土空间精准化管控等领域充分拓展,进而形成融合发展的新动能。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地质工作能够提供必要的、有力的基础支撑。从动态视角来看,地质工作的不同方面与乡村振兴的五大领域之间融合模式、趋势及程度并不一致,但随着地质技术创新、政策规制、产业需求等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协调发展、整体变革,势必会推动形成地质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深层次、宽领域、广范围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图1 地质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架构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geological work services for rural vitalization
新时期、新形势,叠加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启动实施的时代背景,地质工作应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延伸工作链条,加快转型发展,要以资源勘查为导向的传统地质工作向具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型地质工作转型升级,以“大地质观”“大资源观”“大生态观”“大数据观”[2]为导向,逐步延伸传统地质业务至环境污染防治、生态地质、地质旅游等多个层面,使地质工作向民生化、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变,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勇于实践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方法,为地质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科学思路和方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地质解决方案和地质技术支撑。本文从六个方面探索地质工作与乡村振兴的深度有效融合和高质量发展。
2.1.1 加强矿产资源调查及勘查工作
矿产资源作为能源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摸清矿产资源家底,掌握其开发利用现状,开展资源高效利用,对缓解矿产资源紧缺,确保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性[3],从而提高矿产资源安全保障水平,有效应对变革,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支撑服务乡村能源建设,应继续加强煤炭、煤层气、地热、页岩(油)气、金属等矿产资源调查工作,加强贫困地区地质找矿工作力度,因地制宜调整找矿重点和工作布局,重点实施优势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提交矿产资源,促进矿业开发惠民,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矿产资源和清洁能源保障,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业,促进增收。同时要继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形成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体系,有力支撑矿业绿色与高质量发展。
2.1.2 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工作
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工作,补齐各类基础地质资料短板,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调查等基础地质调查,以及水资源、土地资源、深层地热与浅层地温能资源的调查评价工作。充分发挥遥感对地观测与信息技术,提升遥感地质数据资源的供给能力,开展农业资源和林地资源的调查监测、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积极参与农业大数据工程。充分利用深部探测与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三维地质模型与分析测试等高新地球探测技术开展面向乡村的地下空间与资源调查,如天然溶洞群、典型矿区、油田和古遗迹[4]等。为乡村振兴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提供基础地质支撑,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农业经济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乡村防灾减灾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2.1.3 开展土地质量地质调查
土地质量调查可以查明土壤环境,掌握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为土壤修复与治理提供数据,对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指导意义。
开展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并融入国土资源管理主流程,积极参与土地复垦、土地整治、基本农田保护等工作,通过开展土地质量调查土壤污染评价和土壤养分丰缺评价,服务农田土壤污染防治、乡镇生态环境管理等方面,为合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适宜建设区等提供清洁土地、富硒土地、重度污染耕地等成果资料,促进形成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高效节约用地格局,为乡村地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耕地资源供给,切实支撑服务县、乡、村三级土地利用规划,从而助推乡村振兴建设。
近年来,众多机构和学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5]、贵州省[6]、青海省[7]、河北省[8]、福建省[9]、甘肃省[10]等地开展耕地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先后在贫困地区调查绿色富硒土地,圈定富硒土地资源,提出特色农业基地建议区。2021年8月,中国地质学会公布全国首批30个天然富硒土地地块名单[11],按照《天然富硒土地划定与标识》(DD 2019—10),依据土壤中硒元素含量和有益有害组分含量,首批天然富硒土地地块中,共划定绿色、无公害、一般三类富硒土地41.88万亩(1)1亩=666.67 m2。(图2),硒平均含量为0.3~1.8 μg /g。开展天然富硒土地认定是超前谋划地勘项目成果转化、落实新时代地质工作转型发展、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
图2 首批天然富硒土地地块类别图Fig.2 Plot types of the first batch of natural selenium-riched land(资料来源:文献[11])
开展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在建设地方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园、探索“富硒美丽乡村”“富硒特色小镇”为主的富硒土地资源开发模式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形成了一批市场畅销绿色富硒农产品品牌,催生了现代农业中新兴的“功能农业”,促进了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贫困地区走上富硒产业致富之路,对推动传统农业转型、支撑服务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饮水安全问题,地质工作要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一直以来,地质工作将解决饮水安全摆在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核心位置,在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严重地区等干旱区,深入调查摸底,精准对接地方需求,根据当地实际地质条件,积极推进贫水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持续加大地质找水工作力度,开展相关数据监测、检测,统筹区域地下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贫水区域找水取得重大突破[12-13],为严重缺水地区贫困群众提供了生产生活水源保障,在服务“三农”工作、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事关民生福祉,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根据水利部门2020年8月数据,按现行标准,我国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已全面解决。但鉴于我国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地理条件差异较大、水资源禀赋不均,当前农村供水整体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14],在持续实施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和升级改造项目中,地质工作应聚焦地下水监测和水资源调查,着力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促进农村水利建设。
2.3.1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在矿产勘查、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的全过程中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服务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严守生态红线,加强绿色勘查、绿色矿山建设和生态环境修复,将各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全面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2.3.2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
长期以来,矿产资源开采导致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如矿区地质环境问题、采矿场和工业场地的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等,地质工作要主动参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恢复、矿区土地复垦、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领域,探索实践“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产业发展”模式,有效增加乡村耕地、林地、园地、水域等资源供给。
2.3.3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更为突出,探讨农业环境污染防治问题具有现实必要性。要积极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治理与土地生态有关工作,不断强化包括重金属污染在内的各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参与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好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
2.3.4 拓展地质与环境交叉学科相关研究
新时代地质工作更强调环境地球化学、土壤学等地球科学分支学科特别是交叉学科的重要作用,综合拓展各学科进而赋予农业以附加的环境、社会及文化功能,对于推动现代农业结构性改革,加快农村生态化建设,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背景下,为满足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创新需求,还应及时开展土壤碳汇功能、碳库保育方法等土壤碳库增汇技术有关领域的研究,这将对农田农耕活动、土地利用方式、粮食增产增收、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意义。
城镇、乡村的发展与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联,通过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同时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中的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与群测群防组织互为依托、互为补充,通过加强群测群防组织体系的建设可弥补专业监测预警网点和手段的不足,从而提高监测预警的能力和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当前,在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研发推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加强对重大灾害隐患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等领域,地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以建立健全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综合治理四大体系为核心[15]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体系。
近年来,协同应用空天地一体化的调查与监测手段,开展土地质量和地质灾害的调查与监测日益普遍。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亟待在大范围内应用先进的调查与监测技术手段,围绕山区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防灾减灾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开展大比例尺山区城镇地质灾害识别与风险评估,进而服务村镇建设选区[16]。将遥感技术应用于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对灾害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等信息进行遥感识别,构建乡村生态安全监测网络与预警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洪伟等[17]构建了西部省区城郊融合类乡村振兴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设置的22个评价准则层中,资源禀赋、水体洁净指数、地下空间承载力、构造稳定性、地表稳定性等指标均属地质工作范畴,包括以上各指标的子项能源资源、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地下空间可利用资源量、断层活动性、岩土体类型等在内并由此延伸的专题研究工作都能成为深度融合并有效服务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发力点。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将地质资源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借助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地热资源等发展特色小镇、特色村庄及地质文旅新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质文化村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和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在地勘单位的参与支持下也逐渐兴旺起来。2021年7月,中国地质学会首次认定并发布全国26个地质文化村[18]。其中,授予8个村(镇)三星级地质文化村,18个村(镇)挂牌筹建地质文化村(镇)。现阶段,地质文化村(镇)建设以“地质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为要、惠民为本”为基本定位,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为基本原则,探索建设六种模式(图3)。
图3 首批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模式分类图Fig.3 Construction modes of the first batch of geological culture villages (towns)(资料来源:文献[18])
建设地质文化村(镇)是开辟地质工作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途径,依托乡村地质资源禀赋,把地质文化凸显、乡村改造、农业提升、文化综合应用等融为一体规划设计[19],深入挖掘地质科学文化元素和特色资源,实现地质知识与乡土文化的融合;地质与旅游、文创、农业的融合;地质文化村与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的融合,建设具备休闲旅游、地学科普、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等功能的宜居宜业的特色乡村,着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带动乡村旅游和群众增收,赋予地质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新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提出,科技事业发展要坚持“四个面向”,新时期地质工作应积极响应第四个“面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号召,紧扣国家战略对地质工作的新需求,为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学支撑。
全力开拓健康地质工作是地质工作助力建设健康中国、服务人民健康的有力尝试。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致力于稳步推进健康地质工作,积极创建并完善健康地质调查、监测、评价、区划理论技术体系,逐步打造中国健康地质品牌,持续提供满足政府决策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健康地质成果,部署并着力做好成立“中国地质调查局健康地质研究中心”;开展重点地区(区域)、典型流域健康地质调查评价与风险防控;开展乡村健康地质调查评价工作等六项工作[20]。众多学者也在地质高背景下农产品中氟镉暴露水平[21]、重金属迁移污染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22-24]等方面展开了针对性研究,为农产品安全生产和供给以及土壤污染风险控制提供了地质数据支撑。
此外,针对长寿区、地方病区、贫困区、特色乡村等开展乡村健康地质调查等,系统掌握全国及重点地区健康地质现状及变化趋势,科学评价健康地质风险,建立健康地质调查监测评价体系,构建不同层级健康地质区划框架体系,提供典型区域疾病防治和宜居宜业系统解决方案也是地质工作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途径。基于“同一健康”视角,医学地质学也应创新发展,着眼于研究对人类和动物有害或有益的地球物质循环规律及其健康风险,揭示与全球性疾病有关的地质环境因素和过程,探索减缓风险对策,识别和评估新型污染物和病原体的分布、迁移与健康风险[25]。
新时期,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地质工作有极大需求,地质工作因其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作用,与推进乡村振兴可以实现有机融合,在有效服务和深度融合乡村振兴领域大有可为。
要充分发挥地质资源、科技、人才优势,在做好资源保障、防灾减灾、乡村土地管理、现代农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积极进行有益探索实践,不断提高地质工作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贡献地质力量,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