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合一”教学模式在康复治疗专业人才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2023-02-18 12:12陈红樊巍代菁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康复技能理论

陈红,樊巍,代菁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康复医学科,湖北 武汉 430030;2.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 门诊办公室,湖北 武汉 430071)

康复医学是在现代康复手段下对伤残患者所采取的专业性治疗,以确保患者身心功能康复,可以重返社会[1]。康复治疗专业是康复医学临床必要的补充专业,服务宗旨是在提高临床能力基础上为社会提供最好的服务。我国当前处于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下心脑血管疾病处于高发趋势,且脑外伤、脊髓损伤等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其导致的伤残患者比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只有通过专业的康复治疗才能够获得功能上的恢复,重新回归社会[2]。但我国当前康复治疗专业培养模式还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探索[3]。“五化合一”指在能力培养主线下对人才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力求实现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训模拟临床化、技能操作模块化、毕业实习专科化与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相结合的人才教育模式,并力求通过这种“五化合一”的教育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多技能型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在人才教育培养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既往研究尽管提出了“五化合一”在康复治疗教育中应用的理念,但未有研究将其应用在实践中并验证教学效果[4-5]。本研究以“五化合一”的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将其理念应用于康复治疗学生的临床实习,并验证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自2019―2020年在同济医院康复科实习的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纳入标准:康复治疗专业本科大四阶段学生;实习时间大于8个月。排除标准:由于各种原因未按计划完成8个月的实习教学周期或评估不完整的学生。最后参与研究的学生共64人,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五化合一组(n=32)和常规组(n=32)。两组学生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五化合一组和常规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教学方法

1.2.1常规组 常规组学生接受“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将授课地点后移,由课堂教学转向临床科室教学。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在具有教学资格的教师(含医生和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基于既往研究,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以启发式、讨论式、情景模拟式的互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临床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6]。本研究将其应用到具体教学实践中时,将课程内容按照知识点和实践内容分成各个主题,如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训练。在各个主题下提出数个关键性问题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思考讨论,如偏瘫患者如何自我独立穿衣、需要达到什么基本功能条件等。通过理论授课梳理各个知识点,最后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加深对主题相关知识的掌握。

1.2.2五化合一组 五化合一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训模拟临床化、技能操作模块化、毕业实习专科化与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相结合。

1.2.2.1实现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 进一步调整教学流程,制定康复理论同实践教学相融的课程体系标准,并增加了对主题内容的提前观察。先通过临床观察了解各个主题的临床实践概况,并对该主题提出关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并进行讨论。随后针对各个主题进行理论授课,梳理知识点,并在每次授课后立即进行临床实践,让理论教学为技能培养服务。

1.2.2.2实训模拟临床化 实践训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选取临床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专项训练,让学生能有目的地进行技能训练,迅速掌握并应用于临床。在制定康复理论同实践教学相融的课程体系时加入了实训模拟的环节,即在理论授课过程中穿插模拟操作练习,如指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偏瘫患者的穿衣训练。此外,组织学生定期通过技能展示、技能竞赛的方式进行巩固和提高。

1.2.2.3技能操作模块化 技能操作模块化指在制定课程体系时,针对当前临床常见疾病制定专门的以 “脑外伤”“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疾病为模块的实训课程标准,并开发出与之配套的学习资料,包含各个知识点和实践主题,对学生按照模块顺序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学生能对各个疾病有着系统地学习和理解,培养临床思路与临床应变能力。

1.2.2.4毕业实习专科化 毕业实习专科化指的是学生在技能操作模块化的基础上进行临床专科化的调整。对于一些存在亚专业方向的学生,如康复治疗学作业治疗方向,在保证实训模块完整的前提下对其亚专业的实训给予倾斜,如增加作业治疗实习时间,使其对亚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毕业实习专科化能在保证完整系统的学习实践的同时,兼顾学生在康复亚专科的发展,建立起亚专科的优势,为未来就业积累经验[7]。

1.2.2.5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一贯化 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一贯化指的是在整个临床实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专业职业意识。通过讲解康复治疗专业的职业概况、展示职业素质等方式,帮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促进职业意识形成,强化康复治疗职业思想,规范职业素养,在心理思想以及行为上为学生未来康复治疗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1.3 评价指标每位学生在临床实习开始时和结束时各参与1次系统的测试,包括基础理论笔试、技能操作考试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8-9]评估,具体如下。(1)通过基础理论笔试测试学生康复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题目形式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以及病例分析题,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理论知识掌握越好。(2)通过技能操作考试测试学生临床操作实践的能力。基于真实病例提出若干临床问题要求学生解决,学生需基于病例情况,按照问题要求进行完整的模拟操作。评分内容包括对病例的病情掌握、合理全面评估与分析、完整康复治疗流程的建立、与患者有效良好沟通、禁忌证及注意事项等临床操作技能,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技能操作能力越强。(3)通过GSES测试学生的自我信念及心理状态。该量表包含10道题目,采用4点李克特量表形式呈现,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把所有项目得分加起来除以10即为最终得分,分数越高,学生自我效能感越好。

2 结果

所有参与学生均完成了整个研究计划。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临床实习结束时的理论考试、操作考试以及自我效能测试结果较开始时均提高(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在临床实习开始时,五化合一组与常规组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以及自我效能测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实习结束时,五化合一组较常规组在各个测试中均提高(P<0.05)。见表2。

表2 临床实习前后组内与组间结果比较分)

3 讨论

“五化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从5个维度出发,使临床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并将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职业教育培养当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奠定基础[4]。该研究借鉴“五化合一”的思维理念,将其运用于临床实习,并验证了“五化合一”下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临床实践的有效性,发现该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能力以及自我效能。

“五化合一”的临床实习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在我国特殊康复环境下的一次有意义的教学探索。康复治疗尽管属于医学范畴,但在我国,无其他医学专业的悠久教学历史和传统,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其教学方面的发展仍需不断地探索和完善[3]。目前对于康复治疗教学的探索还较少,仅有个别研究探讨了一些康复教学法在康复专业中的应用[10-12]。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康复医学的发展,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加迫切。有研究认为,至2020年、2030年,我国将需要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数量分别为495 602人与377 052人[13]。一个合格的康复治疗师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支持,同时也需要良好的沟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确保治疗顺利安全地实施,达到理想的效果[14]。这些能力都需要通过完整系统学习和实践来获得。本研究中,“五化合一”的临床实习培养模式的构建为学生的临床实习提供了全面合理的学习系统,强调理论实践相结合、模块化学习临床技能,注重培养康复人才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对比常规组,“五化合一”的教学应用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常规教学运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积极性[15]和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掌握,达到学习的目的[6]。这种教学方式对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是较为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然而有研究发现,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方面略有不足[16]。因此,为弥补这一不足,本研究基于“五化合一”这一新兴教学模式理念,设计了新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相比,在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训模拟临床化、技能操作模块化、毕业实习专科化、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一贯化等理念的指导下,“五化合一”教学模式调整优化了教学的流程,增加了对所学主题的临床观察,使学生在理论授课前就对知识点有了具体的印象,加快对知识的吸收。对授课和实践在时间上的紧密连接也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加固所学知识,避免理论与实践间隔时间太长而导致知识点的遗忘。“五化合一”教学模式还强调了在理论授课中的操作练习,将其穿插在理论授课中能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并为之后的实践打下基础。在课程内容方面,“五化合一”教学模式将知识点主题按临床常见疾病归类为各个模块,确保学生系统有序地完成学习,更好地建立临床思维框架。此外,针对目前国内康复向亚专业发展的趋势,“五化合一”教学模式对存在亚专业方向的学生实习计划给予合理的调整。在保证学习模块不缺失的前提下,增加其专业方向的学习时间,帮助学生建立专业优势。最后,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还强调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因此,“五化合一”能更加全面地考虑专业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赋予更清晰的学习目的和职业要求,提高主观能动性,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17]。

本研究测试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旨在评估学生面对康复专业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代表个体对自身能够采取适应性行为来应对外界环境中的各种挑战的知觉或信念,是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控制或主导,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研究领域[18]。有研究发现,自我效能高的学生对待学习更加主动,能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学习成绩更为优秀[19]。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临床实习的学生自我效能提升,且“五化合一”理念下的临床实习培养方案组尤为明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院校和实习机构开展了康复亚专业的培养,更细致地按照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方向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培养[3]。本研究未涉及该类学生,未来的研究可以借鉴以上策略,根据不同院校或专业自身情况进行调整,设计出适合本专业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总之,该研究首次验证了“五化合一”理念下的临床实习培养方案在康复治疗专业中的应用。研究发现,“五化合一”能够将抽象医学知识具体化,将理论学习同操作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专业实践能力。此外,“五化合一”教学模式下,康复医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习模式都进行了改革,理论授课结合临床,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学生教学成绩显著提高,适合在康复治疗专业推广。

猜你喜欢
康复技能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