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

2023-02-18 12:11尉冠丽王晓玉史云霞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高脂血症下肢动脉

尉冠丽,王晓玉,史云霞

(河南省人民医院 血管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累及其下肢动脉通路狭窄性变化,导致其肢体出现慢性缺血的病理性改变[1]。在发病早期,患者通常并无明显特异性症状,但随着病程的推进及病情的恶化,患者常表现出间歇性跛行症状。此外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患肢出现疲劳、疼痛等不适症状,待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但再次行走后继而出现,且此间行走距离与缓解时间较为固定。若未加以治疗,极易造成患者行走困难,累及其肢端出现坏疽样改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目前临床上针对早期的患者,主要通过药物、饮食等多方面控制其病情发展;另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考虑通过解除患者下肢淤堵、重建血流通路的方式改善患者肢端血供,缓解病情发展。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微创治疗方法,相较于传统手术,具有创面小、住院时间短、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3]。但在随访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介入治疗后出现血管再狭窄现象。故考虑研究影响再狭窄的发生因素,并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方案,以达到降低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40例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介入治疗后随访6个月内发生再狭窄的患者作为发生组纳入,另将同期随访未发生再狭窄的46例患者作为未发生组纳入。(1)纳入标准。①经诊断符合201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颁布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4]中所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a.年龄>40岁;b.存在长期吸烟史、慢性肾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c.经检查下肢存在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性表现;d.影像学资料检查提示下肢动脉存在狭窄或闭塞性病理改变;e.患肢远端的搏动减弱甚至于消失;f.踝肱指数≤0.9。②经诊断符合介入治疗手术指征且为首次接受介入治疗。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该研究的方法以及目的,并遵循自愿原则签署知情同意书。⑤可以及时参加随访。⑥接受介入治疗且治疗过程完整。(2)排除标准:①经诊断合并其他恶性疾病或器官衰竭;②存在自身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③下肢先天性畸形;④未严格按照医嘱接受术后补充治疗;⑤随访期间失访。

1.2 调查方式从医院血管外科中随机抽取数名研究人员组成研究小组,并对其进行相关培训。以患者术后6个月内复查影像学资料作为判断是否发生再狭窄的诊断依据,在此基础上指导研究人员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影响患者术后出现再狭窄的相关因素。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对比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长期吸烟以及高脂血症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2.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术后发生再狭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将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血管再狭窄的结果作为因变量(发生血管再狭窄=1,未发生血管再狭窄=2),将表1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子(糖尿病、高血压、长期吸烟、高脂血症)作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并将以上相关因子代入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高血压、长期吸烟、高脂血症是影响患者术后再发生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情况说明

表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术后发生再狭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研究表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是多种机制联合反应互相作用所致[1]。主要怀疑与患者体内平滑肌细胞的亢奋性表达、血浆中脂质沉淀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改变有关。考虑其发病机制,在临床上主要通过抑制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减少血浆中脂质沉淀以及利用手术重建患者血流通路等方式进行治疗。其中介入治疗是临床上常用于解除患者血管梗阻的微创性技术手段。其主要通过对患者的下肢动脉进行穿刺,向闭塞或狭窄部位植入球囊,对血管进行扩张,并且针对狭窄严重的患者还可以辅以支架进行补充治疗[5]。虽然在以往治疗中,该项技术常被用以疏通短段梗阻或狭窄,但随着操作技术的进步,有研究证明,介入治疗亦可用于长段狭窄或闭塞的治疗中[6]。介入治疗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明确,但在临床随访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在介入治疗后出现血管再狭窄现象,增加患者术后病情复发的可能性,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7]。故考虑研究影响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制定出预防措施,以达到减少患者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提升介入治疗对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的目的。

回顾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在糖尿病、高血压、长期吸烟、高脂血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高血压、长期吸烟、高脂血症是影响患者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逐个分析其原因。(1)糖尿病:唐文涛等[8]研究指出糖尿病是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复发的高危因素。与本文的研究结论相符,怀疑其主要原因为大量的葡萄糖会对患者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使其细胞功能发生紊乱,进而增加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此外,血糖升高使得血浆的黏稠度增加,减慢其血流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形成血栓的风险,而脱落的血栓积聚在患者的血管中,导致其出现血管狭窄[9]。值得注意的是,介入治疗是一种侵入式治疗手段,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出现应激性增高,加快患者体内血栓的形成,增加其术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可能性。考虑至此,需严密监控患者的血糖变化,辅以药物治疗增强对患者血糖的调控,以达到降低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的目的。(2)高血压:李桥福等[10]研究指出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本文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发生组患者高血压的占比高于未发生组。怀疑其原因为患者血压的异常升高,导致其血流作用于血管壁的剪切力增加,进而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11],增加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以及趋化因子的含量,加重其血管壁炎症反应的程度,导致血液内的纤维蛋白以及各种相关因子于血管壁破损处聚集,增加形成血栓的可能性。此外,有研究证明,血管损伤的过度修复是导致患者体内血管壁增厚的直接原因,导致患者血管出现狭窄性改变[12]。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该积极给予药物治疗,力求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达到改善介入治疗远期治疗效果的目的。(3)长期吸烟:杜自忠等[13]研究指出,长期吸烟是影响患者术后出现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本文的研究结论相符。香烟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毒性化合物,吸入人体中会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使其功能发生病理性改变,进而导致炎症因子的聚集,与此同时,香烟中的烟碱还可作用于血小板,使血小板功能处于亢奋性状态,增加血液黏稠度,进一步诱发血栓的形成。故针对长期吸烟的患者,应该给予积极戒烟劝导,同时辅以一定的抗炎抗凝药物治疗,以减少患者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4)高脂血症:卢庆威等[14]研究指出高脂血症是影响介入治疗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虑原因为血脂的代谢异常会引起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异常增多,进而增加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程度,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此外患者血液中过量的血脂极易在血管内沉积形成血栓,引发患者血管狭窄性改变。故应在治疗前后积极给予患者饮食、药物干预,调节其血脂浓度,以达到降低术后复发血管狭窄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糖尿病、高血压、长期吸烟以及高脂血症是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术后出现血管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此,可通过引导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模式,完善术后指标监控,辅以药物干预、戒烟等方式调控患者的血糖、血脂以及血压的达标,以达到降低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的目的。

猜你喜欢
高脂血症下肢动脉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双侧腋动脉分支及右侧肱动脉分支变异一例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