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技术在初产妇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

2023-02-18 12:11王金梅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缝线瘢痕腹部

王金梅

(南阳市宛城区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剖宫产是干预高危妊娠的重要措施,术后缝线刺激及瘢痕程度逐渐受到临床关注。缝线刺激会影响切口愈合,延长住院时间[1]。有研究显示,通过改良腹部切口缝合方式有助于减轻缝线刺激及瘢痕程度[2]。腹部切口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技术可使缝线埋没于表皮之下,术后患者腹部瘢痕不明显,有助于提高美观度[3]。本研究选取拟接受剖宫产的87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腹部切口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技术在剖宫产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宛城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7例剖宫产初产妇,根据剖宫产手术中缝合方案,分为常规缝合组(43例)和改良缝合组(44例)。常规缝合组患者年龄23~31(26.97±1.68)岁;孕周38~42(40.11±0.87)周。改良缝合组患者年龄22~33(27.21±1.83)岁;孕周38~40(39.92±0.78)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具备剖宫产术指征;首次妊娠;单胎妊娠;足月妊娠;临床资料完整;同意本研究中行剖宫产手术及手术中采取的缝合方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妊娠期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患有影响切口愈合的慢性疾病。

1.3 手术方法两组均接受常规剖宫产手术。(1)常规缝合组:以1-0可吸收线于手术切口皮下间断缝合3~5针,皮下打结;皮肤层以4-0可吸收薇乔线由切口一侧顶端行皮内连续褥式缝合至切口对侧顶端。(2)改良缝合组:上窄下宽梯形切口,切缘向切口中倾斜;两侧标记对称点,进针至真皮中下层潜行并于皮下交界处出针,进针、出针处相距1 cm左右,缝合对侧皮缘由标记的对称点向远点缝合,缝线走行如弓状,且弓顶点高度较真皮乳头层中层低,出针与进针点均位于真皮与皮下交界处。对两组缝合时确保皮肤对合良好、张力适中,缝合后常规皮肤消毒。

1.4 观察指标(1)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2)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愈合判断标准[4]:1级为愈合良好,无红肿感染;2级为存在不规则红肿,未化脓;3级为愈合较差,出现化脓,切开后愈合延迟。(3)缝线反应。缝线反应判断标准[5]:0度为无缝线反应;1度为可触及硬结,拆线后缓解明显;2度为可见突起性硬结,有轻微触痛;3度为红肿充血明显,有少量脓液,触痛感明显。(4)瘢痕情况。以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6]评估,最高15分,分值与瘢痕程度成正比。(5)术后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进行评估,选择带有0~10刻度的标尺,其中0刻度表示无疼痛,10刻度表示疼痛难以忍受,指导患者选择可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刻度值,以相应分值代表刻度值。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严重,其中>8分表示差、6~8分表示可、3~5分表示良、0~2分表示优。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与常规缝合组比较,改良缝合组患者术中缝合时间较长,但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较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切口愈合情况改良缝合组患者的切口愈合良好率高于常规缝合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n(%)]

2.3 缝线反应改良缝合组患者的缝线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缝合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缝线反应比较

2.4 瘢痕情况术后改良缝合组患者的VSS评分[(2.61±0.66)分]低于常规缝合组[(5.24±0.93)分](t=15.239,P<0.001)。

2.5 疼痛程度术后1周、术后1个月,改良缝合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轻于常规缝合组(P<0.05)。见表4、5。

表4 术后1周两组疼痛程度比较[n(%)]

表5 术后1个月两组疼痛程度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剖宫产率明显升高,且产妇对康复时间、切口瘢痕美观要求也不断提高[8]。因此,提高剖宫产腹部切口缝合水平非常重要。皮肤切口修复过程涉及新生肉芽组织成熟、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局部炎症反应活动等方面,任一方面出现反复刺激、迁延不愈均可造成切口愈合不良、瘢痕增生,延长住院时间、降低美观度[9]。

选择合理、科学的缝合方式是促使术后尽早恢复的有效干预措施。既往腹部手术多采用间断垂直褥式缝合,优点是切口张力降低明显、有效关闭无效腔,对术后恢复有促进作用[10]。但间断垂直褥式缝合局限性在于缝合时需更多缝线,术后瘢痕影响美观度,降低皮肤防御功能。腹部切口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技术可减少皮下容积、促使局部张力降低,并进行平行褥式拉紧缝合,有助于预防脂肪液化、感染、切口裂开等并发症[11]。有研究显示,腹部切口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应用于剖宫产可促进切口尽早愈合[12]。本研究中改良缝合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优势明显,提示腹部切口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技术可促进术后恢复。该缝合技术使缝线避免暴露于皮肤表面,有助于减轻皮肤损伤和对腹壁的影响,避免反复进针带来的缝线刺激反应,对促进切口愈合作用明显[13-15]。本研究结果显示改良缝合组切口愈合、缝线反应等情况优于常规缝合组,提示腹部切口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技术可降低缝线反应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由于腹部切口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技术缝线位于表皮之下,术后瘢痕不明显,有助于提高美观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改良缝合组VSS评分较常规缝合组低,证实腹部切口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技术可减少术后瘢痕形成,分析原因,腹部切口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技术采用梯形切口切皮,可避免进行二次切口修剪,减少局部皮下组织缝扎止血;同时将出针点、进针点定位于皮下组织与真皮下交界处,可避免线结残留体外,对预防伤口裂开、炎症反应及术后感染有积极作用。腹部切口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技术操作时尽可能使皮肤张力向远处转移,通过梯形切口使切缘稍微向外翻,确保表皮层对合良好,可为切口愈合张力变化提供预留空间,在为切口愈合提供必要条件的同时有助于降低疼痛程度,且有助于降低真皮内异物存留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周、术后1个月,改良缝合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常规缝合组。提示腹部切口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技术有助于加快术后疼痛程度缓解,这对患者尽早下床参与康复训练有积极作用。腹部切口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技术可通过彻底解除皮肤张力促使切缘对合,为满足切口愈合确保营养输送及血运正常,对降低牵拉疼痛有积极作用。

总结腹部切口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技术优点:楔形切口、环形线环可尽可能包含真皮及皮下组织,有助于充分降低真皮层较远位置张力;线结埋没较深,可减少术后异物反应,避免由于缝线外露造成干扰刺激而影响切口愈合,缓解疼痛程度;同时脂肪层液化风险低,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综上,腹部切口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技术应用于剖宫产初产妇,可促进患者的切口愈合,缩短康复进程,降低缝线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瘢痕形成,但其在缝合时间方面无优势,可作为下一步改良方向。

猜你喜欢
缝线瘢痕腹部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外科缝线标准中线径问题的研究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缝线抗议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