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燕青
文友与人创办了一个会所,一干人约了几次,总算成行。车子在国道上行驶一段路,到了一个岔路口,我们徒步从岔路口往下走,经过一座竹子搭建的桥,很有特色的桥,这里盛产竹子,当然是要因地制宜了。这桥有点“小桥流水”的意思,但桥下的水却不小,水面宽阔。这么想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我所要去的土楼会所。
一进会所,是一个大的院落,再回转身看那座很有意思的竹木桥,却看不见了。葳蕤的植被遮断了视线,初夏的闽南,阳光雨水都充足,各种植物都铆足了劲地疯长。据说这里的游客很多,也许此时避开了周末和节假日,难得的清静。如那座桥竹木下的水,没有一点声响,若水上有一只空船,就有了“野渡无人”的古人之境。那水是一条江上游的一个支干,水不怎么清却很静,静得看不出水在流,像时光。只是你看不见。会所外面,有面高高的土楼残墙,看上去是那么顽强。仿佛岁月的墓志铭。我看到了一个很漂亮的女孩以此为背景照了相,只是那女孩清澈的眼睛里没有一丝忧伤,她是不适合用断墙做底子的。断墙把岁月的悲怆化为泥土,这面含了糯米、红糖、鸡蛋、木片的土楼特有的泥土墙,无声无息,却有振聋发聩的东西在里面。这里,有了这面断墙,就有了沧桑,有了神秘感,有了不同于别处的质感。
会所院子的左边立着细密雕花的石柱,靠近石柱的地方有一棵粗大的古榕树,再往左是水洗石围筑而成的一道石砌的青篱。篱内种着当季的菜蔬和几株玉米,篱后有人家。这是多么亲切的场景,看见了篱笆看见了玉米就看见了我遥远的的童年。玉米,最亲爱的农作物,我仿佛是嗅到了灶膛飘出的烤玉米香气……
站到会所层楼的廊台上,这一切就尽收眼底了。还有那些植物的绿,那绿尤其盛,层层叠叠地铺开去,一直铺到很远的远山。这样望着,仿佛没了忧虑,内心仿佛被清扫了一般,为着装下这里的景色而腾出来的心里的位置。本想稍作休息,再细细观赏,我怕旅途的疲顿会消减我对异地之美的感受力。小憩之后就被叫去用午餐,在漳州生活过的人,没有不知道南靖菜的鼎鼎大名。山里人豪爽,一穿阴丹士林布的村妇,端上一大盘一大盘的南靖内山特色菜,有内山的盐水鸡、内山的巴戟天羊肉煲、还有清煮玉米和姜丝焖溪鱼等等草莽之鲜山野之味,很生态的。那清蒸鸭里面的薄姜片比鸡块好吃;嫩笋是囫囵的整大块的又脆又软,一上桌就被风卷残云了。那盘酸菜冬笋也是不可少的招牌菜,绛紫色蕨菜也是招牌的。这里还有一种特产鱼,闽南语叫“粗鲢”,肉极鲜嫩,鱼鳞可吃,且好吃。听说这种鱼无法养殖,市价也就一路看涨。我想鱼鳞都含钙高,就想多吃点,来补补我那条受伤多次的腿,只是鱼刺太多了,看来我这样舌齿笨拙的人没福气消受。
这个会所的幽静超出了想象。看来,作家干起写作之外的营生也很精到,且很有创意,眼前这院落就可见其匠心。庭院里的壁墙有一面是鹅卵石砌的,土楼模型,就是那个著名的“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群的模型。院子里的地面全铺了鹅卵石,那放射性的花纹由一棵三角梅老树为中心,放射开来,看得我有些晕玄。让我吃惊的是是会所总的墙上挂着好几面钟,这里显然不是钟表店。其中一个是带着梦幻的云水谣时间的钟盘,一个是土楼时间,再一个是大学所熟悉的北京时间。土楼时钟的时针被定格在某个时间段,要比北京时钟整整慢了一个钟头,这也太玄幻了。我感觉头脑嗡地一声,我想起霍金的《时间简史》,里所写到的空间与时间的奥秘。这里仿佛也充满了奥秘,我喜欢慢下来的时间。云水谣的钟盘,你要是细心看,就能看到那里少了根秒针,看不见那根急急忙忙赶路的秒针,感觉时间停滞了,延长了你对人生感觉的过程。在这里,有一种水滴般晶莹而缓慢的时间,也只有这里才能承载。让人没了在世感,悬空的、游离的,它不受时间框限,仿佛不是物界的。我大悟,时间是有“现实时间”与“心理时间”之分的。
再看这构成闽南农家味的庭院,都是小时候我们眼里很土的东西,诸如院中的那口古井、三两棵古木、两盘石磨、挂在屋檐下的几件农人的棕衣、石磨盘边上的那口水缸,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还有庭院门楼那原木楫成的木栅。这些也曾是组成我童年生活的物件,这些物件熟悉得让我想落泪,它们勾起了我的乡愁。我当然知道这些很土的东西已是身价百倍了。据说,单单院中那棵虬曲的三角梅古树就值很多钱。这些很土的东西是和地老天荒最近的东西,它们能带着你的魂往回走,一直回到童年。那一长溜上下两层的老式木结构房便是客房。红砖地板,木窗木门,镂花窗棂有点苏州园林味儿。客房是以土楼的名字命名的,全是那些已成“世遗”的土楼名。
我下榻的房间就叫“长源”,这名字多好呀,源远流长,永不枯竭,无论是生命的源泉、或是财富、或是创作,都需要这样的祝福与暗示。
太阳一点一点地下去了,同来的作家们都到村子里溜达去了,我坐在院中的石凳上等他们。对面是破败的房屋,长长的屋檐,黝黑的椽木参差着。这就对了,如果它们太规整光鲜,恐怕就没了往昔的感觉了。和我同住一间的小黄回来了,说是捉了萤火虫回来,又说死了,很遗憾,要是不死就好了。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萤火虫了,一切都是久违了的感觉。夜色渐浓,天却不暗,忽然就想起今天是农历五月十四,抬头看天,月亮果然很圆,正合了《枕草子》描写夏夜的那句:“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这是不必说了,就是暗夜,有萤火到处飞着,也是很有趣味的。”
夜幕下,会所成了朦胧的建筑物,衬托着两个亮点,一个是上帝的杰作——月亮,一个是人的杰作——灯。人的杰作天天看,上帝的杰作却被遗忘很久了。一会儿,溜达的人都回来了,就都围拢石桌来吃茶,张先生是从福州来的,多年前就认识他,他文学班科出身却不写,他经商。但他看,他20 年如一日地看,他看的还真多真广,论起许多作家他如数家珍,他给了我鼓励,说喜欢我的文章。他说以前就看我博客,这是我不知道的,因他从未在我的博客里留下蛛丝马迹。现在还有几个人能静下心来读文字,读我这样没有成名之人的文字?记住了这一夜,月明如练天如水,我们在土楼会所前的石桌上吃茶看月聊文学,这一夜,人心也如练如水。
回到房间已是午夜,床头柜上白瓷镂空雕花的灯罩,古典,但又有些欧洲味。灯光的强弱随旋钮左右控制,我把它旋到最微弱的光,暖黄的色调,这样才符合一个乡村小院的夜晚。可我依然睡不着,太清醒了,醒在过去了的某个场景里,不属于这里的时间。再一想,在这样美好的夜晚醒着是对了,这样的夜晚要是睡去了多么可惜,多少的热闹繁华可以错过,这样的夜岂可多得?
夜气有些粘稠,随了风涌入镂花窗棂与竹编窗幔,便感到垫褥有些潮润。我们没有开空调,没有插电蚊香,有几只安静的蚊子,不动声色地吸着我们身上的血,似乎也跟这夜合着节拍。窗子对着的正是那棵三角梅老树,开紫色的花,毋宁说是三瓣紫色的叶子抱拢来的。夜幕下,只觉这老树铁骨般的枝干带了些魅态,紧挨着它的是石碾子水磨,还有古井与轱辘。一整夜,有水的潺潺声不绝于耳,不知是从哪里传来的,忽然就想起小时候听的鬼故事。但也不觉得怕,这样的良辰是该有狐狸精出没的,腾云驾雾地来,来了就实在地告诉你:“我是狐狸精变的”,走了就化作一阵青烟。也许我不是英俊书生,狐狸精也就不来。我和小黄一起失眠了,在这夜半三更时,她忽然冒出一句:“1872 年……”更增了这夜的幽冥之气。辗转不眠的她,在构思一篇文章,思绪正落入李鸿章在那一年发起的洋务运动里。有时,真实也需要一些虚幻的东西,就像光照在绿叶上,与背阴的叶总是不一样的。
这里的六月,天一亮太阳就很大了,能感到夏天的威胁正一步步逼近。隔河看对岸大片绿植,一些薄雾一绕在上空。大家都在拍照,这样的景色拍起来一定很有油画的美感。很多人去远处拍土楼了,小黄陪着我在附近一条小道上走。这条道“云水谣古栈道”,是后来命名的。这里的地名也是改过的,原来“长教”,自然是因为这里拍摄过那部《云水谣》的电影。就想,影视的影响力太大了,像《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样,用文字就让一个地方甲天下的事情很难再有了吧。
我不时地还要坐下来歇息,我们面江而坐,江那边多是山竹,也有芭蕉、芦苇、凤凰木,以及叫不出名的植物,这些原生的草木、共同编织了江畔丰腴的绿。我们坐在一处石阶上,石级上是一个土坪,住着寥寥几户人家,一个老者倚坐在一棵古榕下,我想这样地方的人寿命一定长,我没做过调查,是从这样一个老人一棵古树想到的。在这里,活得最暴烈的要数那些古榕了,一路走去遇见好几棵,都是遮天蔽日状,让我想到那首歌:“好大一棵树”,一点也不夸张。据说这些古榕树都是千年以上了,好家伙,一个人活到一百岁就了不得了,可是和树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知道再往前走,就能走到云水谣古镇,就是电影《云水谣》的拍摄地,那里有更多的古榕树,我以为“云水谣”三个字最能诠释这孤村老树的地方。这里很适合谈一场地老天荒的恋爱,就像《云水谣》的剧情,那40年代两个台湾年轻人的爱情故事,那样传奇的爱情故事,今天看来,有惊天动地之美。剧组真聪明,他们选了一个最适合剧情的地方。这里曾因为土楼这独特的文化符号,现在又因为电影《云水谣》这传奇的故事,更加显现出独特的乡村之美。一个能欣赏独特的乡村之美的人,也一定是一个能欣赏所有美好事物的人。
我们走过了一间承载旧时光的房屋,墙壁上还留有模糊的字迹:“听毛主席的话,读毛主席的书。”我赶紧用相机收藏了这旧日时光。我不知道能否坚持走到那个古镇,小黄说,对她来说很近,对我来说也许很远,我就又坐下来休息,年轻的小黄被我拖了后腿。传来两声狗吠,一个村妇来在水边浣衣,一只水鸭怡然自得地从她面前游过,一点也不怕人。鸭身后人字形的水纹不断地扩展着,天空不是很蓝,几朵淡云飘着,空中飞起三只鸟儿,其中一只在半空中扑扇着翅子,忽然扭转头来吞下一只飞虫。我被这罕见的一幕惊住了,我没有打开相机,我知道来不及,只是“哎呀——哎呀——”地叫着,并把这一幕叙述给一头雾水的小黄听。这在童年时的乡村是稀松见惯的,现在是罕见了。一只毛毛虫一伸一缩地爬到了我脚前,小黄用树枝挑起来,这只毛毛虫绚丽的色彩让人恐怖,在城里,这样的恐怖也是罕见的了。我记住了这个时辰,记住一种丧失了的时光的滋味。我记住了这个时辰,我邂逅一大片的植物、空中的飞鸟、水里的鸭、地上的毛毛虫,还有水边的浣衣女,坪上的老人。我想,云水谣的灵魂就包含在这鲜灵灵、活泼泼的时辰里了。
此刻我想狠狠地地记下这幸福,不犯下对眼前美忘恩负义的罪,大自然的馈赠怎能不感恩呢?幸福是看不见的,但它是有密度、浓度、深度的。此刻,我的福杯满溢……云朵儿在天上飘着,鸭子在河里游着,这是一曲民谣。云水谣在云里、水里、民谣里。但云水谣并不轻浮,它是有根基的,它的根基就是那个叫“历史”的东西,那其实是一段溢出钟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