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英
写作误区
在很多同学眼中,记叙的内容越全面、越详细,人物的性格就越突出,其实这是一个写作误区,全面和详细也有一定的限制。究其原因,首先篇幅不允许,其次,习作若过于冗长,读者很容易产生阅读疲劳,无法抓住重点,所以记叙文不是写得越详细越好。反之,如果文中的材料都如蜻蜓点水般一语带过,也没有什么可读性。只有记叙详略得当,习作才能中心突出。
文题亮相
求学阶段,你会遇到许多老师,哪位老师对你的启发和帮助更大一些呢?
请以“我的______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选材注重详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失误作文
我的道德与法治老师
时间如白驹过隙,您陪我们经历了一次次考试,度过精彩的初一生活。可现在您要调走了,我们大家都很舍不得您——教道德与法治的赵老师!①
赵老师中等身材,一头乌黑的卷发,眼睛下方有淡淡的眼袋,是劳累的象征。她说话时声音温柔,总是一脸严肃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但只要上过她的课就知道,她是一个温柔幽默又不失严厉、充满责任心的老师。②
每次上课,她总是抱着道德与法治书和学生名单进教室。课前,她会给我们几分钟时间背笔记,背完便开始抽查。我有一次没过,老师让我下课找她重新背一遍。她还会把知识点剪成小纸条,上课时小测试,没有过关的同学要抽空去她那里重新默写。③
她讲课生动有趣,让人容易理解知识点,时不时举一个例子,开一个玩笑,将同学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但是有一次,在课上看中华文化的视频时,后排的同学忽然笑起来,她暂停视频,眉头紧锁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莫名其妙的声音?我不知道你们在笑什么,这种声音适合在课堂出现吗?……”声音虽不大,但非常严肃,我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出。④
但她也是关爱学生、理解学生的。有一次考试,我很快答完了试卷,开始画画。赵老师发现我的小动作,收走了我的画。我本以为她会大发雷霆,把我臭骂一顿,于是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她的办公室。“你这次考了满分吗?”我摇了摇头。“那你的成绩也不会低于年级前100,要不然你怎么会这么自信,考试还画画。”我面露愧色,依旧摇头。“我本来是要告诉你的班主任的,还希望在班会课上当典型批评。但看在你最近学得还不错的份上,饶你一次。”赵老师严肃地说。我千恩万谢地向老师鞠了一躬,并保证不再犯,才出了办公室。⑤
这就是我的道德与法治老师,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还关注我们的成长,她对我的教育,我会一直铭刻在心里。⑥
①开头煽情,交代了自己写这篇作文的原因,但是“经历了一次次考试”冲淡了离别的气氛,难道和老师在一起的日子只有“考试”?
②对老师的肖像描写要捕捉有特色的地方,了解哪些地方需要详写,哪些地方不用提及。
③本段写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抽查“我”的背诵,另一件事是制作填空版测试条。这样蜻蜓点水地写上一两句,有点过于简略。
④这样的素材对刻画老师形象没有帮助,不妨删掉。
⑤这个材料挺有特色,能体现老师关爱学生的特点,但细节上还需要雕琢,特别是师生间的对话,要符合老师和学生的性格。
⑥结尾的收束力度不够。
1.开篇抒情定位不准。老师的陪伴固然让人感动,但只定位到“考试”,就不是很准确了,应该写写成长方面的内容。
2.选材详略不太得当。习作前半部分总写了老师的性格特征,然后分别列出事例,这种写作思路没有问题,但事例没有详略之分,人物形象刻画得并不细致。
3.语言还需进行雕琢。对老师的细节刻画以及师生间的对话描写,语言尚需雕琢。
升格佳作
我的道德与法治老师
◎朱正杰
时间如白驹过隙,教道德与法治的赵老师陪我们走过了精彩的初一生活,刚听班主任说她要调走了,我很难受,心里非常舍不得!(开头精简,情感流露自然而然。)
赵老师,记得初次见您。您中等身材,一头乌黑的卷发,眼睛下方有淡淡的眼袋,想必是教学工作让您忙碌,使您劳累吧。您说话时声音温柔,但每个字都掷地有声。所以第一节课上下来,我就知道您是一位温柔又不失严厉且充满责任心的老师。(从初次见面写起,顺便提及老师的肖像、性格,为下文详写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故事张本。)
每次上课,您总是留给我们几分钟时间背笔记,然后提问,抽查背诵效果。有一次,我想浑水摸鱼,却被您看穿,自然没有通过抽查。您让我下课去办公室重新背一遍,还把易混淆的知识点整理成填空让我填写。您就是这样细致且耐心,直到我把这些知识点弄懂为止。(把原文的两件事合并成一件事,为下文详写考试画画这件事构成素材上的详略对比。)
您关爱学生也是出了名的。月考时,我三下五除二将试卷做完,就开始东玩西玩,一时心血来潮,拿起草稿纸画起画来。我正画得开心,突然一只手将我的画纸抽走,抬眼,看见您站在我的面前。我顿时羞红了脸:“心想,这下完了。”可是,您并没有把画纸扔了,而是折起来揣进兜里,我内心愈加忐忑起来。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班长告知我让我去办公室找您,我心里乱作一团。本以为会迎来一顿臭骂,或者是写检查的处罚,可您却和颜悦色地问我:“是不是得了个满分?”“没有。”我低着头说。“那你这门考试的单科一定进入年级前100名了。”“也没有。”我的声音如蚊子哼哼。“那你考试时为什么不检查,却在那里画画?”说着,您拿出那张画纸放到我的面前,我惭愧地一句话也说不出。“其实,你最近在学习上有进步,状态也不错。但是看到这张画,我心里又凉了半截……”“老師我一定改正,您千万别失望。”我听了您的话,赶忙说。“好吧,我再给你一次机会。”您一字一顿地说。我如释重负地走出办公室,内心却更加感激您没有“公开处罚”我,而是保留了我的自尊,也给了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相比较老师的授课和制作测试条来说,这件事算得上“小众化”的事情了,所以安排详写,更能表现出老师的性格特征,也能增强习作的可读性。行文中,对师生之间的对话、神态描写等进行了雕琢,使人物更加符合习作开头所凸显的性格特点,语言更显流畅。)
纵使万般不舍,分别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我的道德与法治老师,您在学识上、思想上给我的教育和启迪,我将永远铭记!(结尾和开头相呼应,情感上有所升华。)
【陕西西安市滨河学校】
升格点评
1.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升格文记叙了“我”和道德与法治老师交往的点滴片段,选材一详一略,能体现老师性格特点的内容详写,老师们共有的特点略写。这样构思,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人物典型,形象突出。升格文既突出了道德与法治老师对教学的熟稔,又突出了她对学生的关爱,后面的素材更能凸显她的性格特点和教育方式,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3.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升格文虽没有运用华丽的辞藻,却把老师的形象刻画得非常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浓浓的师生情。结尾的抒情自然而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