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与悲悯

2023-02-17 02:33陈凤英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普希金亚历山大陛下

陈凤英

主题阐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非洲之父”阿尔伯特·史怀哲说:当悲悯之心能够不只针对人类,而能扩大涵盖一切万物生命时,才能展现出最恢宏、深邃的人性光辉。

良知和悲悯,二者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人应该常怀悲悯之心,一个没有悲悯之心的人,断不会懂得珍爱自己,更谈不上去关爱和扶助别人。如果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点点丢掉它的悲悯之心,最终丢掉的将是社会良知和道德文化的灵魂。我们不能对人类的不幸和苦难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而应该常怀悲悯之心,用悲天悯人的情怀相互扶持、彼此慰藉。

美文在线

我斗胆援引您的良心

普希金

我要是沙皇,我就把亚历山大·普希金召来,对他说:“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您的诗写得太精彩了。”亚历山大·普希金带着一种谦逊的困惑对我鞠躬。我要继续说:“我读了您的颂诗《自由》。这首诗写得不甚连贯,思虑得浅了些,不过其中有三行字写得十分出色。您的举止有些轻率,但却没有试图在公众当中传播那荒谬的诽谤将我抹黑。您也许有些毫无根据的见解,但我看得出,您尊重事实,甚至尊重沙皇的个人名誉。”

“噢,陛下,您为何要读那幼稚的颂诗呢?您最好读一读《鲁斯兰和柳德米粒》的第三章和第六章,若您不能读全篇的话;或是看看《高加索囚徒》的第一部分,或是《巴赫琦萨拉伊的喷泉》。《奥涅金》正在排版,我万分荣幸,将为您的图书馆奉上两本,寄给伊万·安德烈·克雷洛夫,倘若陛下有时间的话……”

“算了吧,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我们皇室的规矩是:不要多管闲事,遇事也不要推托。说说吧,您怎么就能与伊佐夫和睦相处,却与沃罗佐夫伯爵水火不容呢?”

“陛下,伊佐夫省长是位仁慈而可敬的老人,他骨子里是真正的俄罗斯人。他宁愿与相识或不相识的同胞交往,也不喜欢那头号的英国浪子。他不为世俗而奔忙,他已经不是十八岁了。他也曾满怀激情,但现在早已消散殆尽。他信奉高尚的情感,因为他本身就具备这一品质;他不畏惧嘲讽,因为超然于世;他从未遭逢过应有的挖苦,因为他向来彬彬有礼,做事不鲁莽,也不相信充满敌意的诽谤。陛下,请您回想一下,有人把一切自由的字眼、一切反动的作品都加诸在我身上,这就如同他们绞尽脑汁捏造齐齐阿诺夫公爵的流言一样。我并不希望为了个人的好名声而否认那些粗糙的诗篇。我承认,我也无力否认,无法容忍的缺点。”

“您莫不是投机分子?那可全无好处。”

“陛下,怎么可以单凭写给朋友的信件来评判一个人,难道可以把小学生的玩笑当作罪行,把两行空洞的诗句判为全民说教?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将您视为全欧洲最英明的君王(我们将会看到,查理十世是怎样的君王)。但是您近来对我的一个举动——我斗胆援引您的良心——有悖您的准则和渊博的思想方式。”

“您承认,您总是期望得到我的宽恕吧?”

“这并不会辱没陛下的英明,但是看来,我的期望落空了……”

这时,普希金怒火中烧,对我说了许多无益的气话。一怒之下,我就把他流放到西伯利亚,他在那里写下了韵律各异的押韵诗《叶尔马克》和《库丘姆》。

(选自普希金《皇村回忆》)

◆赏析

这篇文章是普希金的一篇回忆录,记叙了普希金与亚历山大一世相见的情形,字里行间交代了普希金被亚历山大一世流放的原因。

全文以假设的方式写作,以沙皇的口吻与“我”对话,这样的创作思路,表现了普希金虽被压制与控制,但仍不放弃反抗、不向任何人屈膝折腰的坚贞不屈的精神。

悲悯的月光

张佐香

有人问托尔斯泰,如果你看见一个坏人,正要伤害一个无辜的人,唯有对那个家伙射击才能挽救这个人的生命。这时,你射击还是不射击?这个命题集中体现了人类在伦理和精神上的矛盾。俄罗斯女青年薇拉·查苏利奇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并且慷慨陈述了选择的理由。

1877年7月31日,被囚禁的进步大学生波古柳博夫因在彼得堡市市长特列波夫面前没有行脱帽礼,遭到毒刑拷打。薇拉愤慨至极,她朝那个灭绝人性的暴徒射出了一颗子弹,并当场被捕。审判席上,微拉再次指控特列波夫惨无人道的暴行:“迫使一个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再次接受鞭笞和酷刑,这是多么残忍……我觉得决不能也不应该让这件事无声无息地过去,如果保持缄默,特列波夫依旧会有恃无恐地一次又一次滥施淫威。我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向世人证明:决不能让这个残酷凌辱人类个性的人逍遥法外……举起手来向一个人开枪——这是可怕的,但我意识到必须这样做。”薇拉射击并非出于私心和复仇,而是为了另一个人的思想和名誉。她的动机中有一种正直而崇高的热忱。这个少女勇敢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毅然决然地弯下食指,制止践踏凌辱人类尊严的行动。她的食指,担负起了整个时代的职责。在辩护律师据理力争下,薇拉幸运地得以释放。

薇拉的行为蕴藏着惊人的力量和决绝的信念。她是真理和道义的承载者。她对犯罪个体的射击表达了她对人类苦难最大的悲悯和承担。我的目光抚摸着“悲悯”一词,品味着它的质感、硬度和光亮。

德国的舒和兄妹——汉斯和索菲,为了阻止希特勒的暴行,散发反纳粹传单,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妹妹索菲在笑赴刑场时说:“如果我们的行动能唤醒千百万人民,那么我们虽死何憾?”哥哥汉斯在临死的一刹那,高呼“自由万岁”!青春而高贵的头颅随着黑亮的铡刀落下,定格成为永恒的背景。他们炽热殷红的鲜血在阳光中洒向历史深处。一股血性的力量在我的心中升腾,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这是一首闪耀着人性之光的诗,这是一支响彻云霄、震撼人寰的歌,永远在人类历史的上空回响。

人类之所以曾浸泡在连绵不绝的战争、迫害、屠杀、腐臭的血海与黑暗中,还能焕发出如此迷人的光彩,就是因为我们有薇拉和舒和兄妹,还有那个“流血请自嗣同始”的人等。天下兴亡,干我甚事?有些人是这样想的。但是铁肩担道义的薇拉们却永远不会这么去想,明知是以卵击石,却依然奋勇出击、替天行道。他们甘愿为世界上每一个热爱自由、和平、幸福的人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不分肤色,不分种族。

月光静静地洗刷着不洁的凡尘,慰藉着苦涩的心灵。薇拉们奔涌的热血和不屈的灵魂就像这洒满人间的月光。他们吞咽着人间的苦难和罪孽,让生命洒下无边无际、亘古如斯的悲憫之光。有了悲悯之光的照耀,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份黑暗和凄凉,多了一份慰藉和希望。

(选自《散文》2010年11月)

◆赏析

这篇文章感情充沛,热情讴歌,体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和人道的力量。首先由薇拉的故事引出本文主旨——“悲悯”;接着思路进一步拓展至人类历史上的悲悯者以及他们给世界带来的光亮;最后揭示主旨,指出悲悯之于人类的意义。读罢此文,使我们深刻理解了“薇拉们奔涌的热血和不屈的灵魂就像这洒满人间的月光”“吞咽着人间的苦难和罪孽”“有了悲悯之光的照耀,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份黑暗和凄凉,多了一份慰藉和希望”的深刻含义。

猜你喜欢
普希金亚历山大陛下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国王陛下的畅销书
亚历山大的消暑之物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学龄前期儿童患“亚历山大Ⅱ型”1例
陛下
莎士比亚与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
我曾经爱过你
我曾经爱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