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燕,李 琳
(中共黄石市委党校,湖北 黄石 435002)
武汉都市圈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2022年6月,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重点建设“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同时,把黄石放在湖北发展全局中来审视和谋划,对黄石发展寄予厚望。黄石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重要发展机遇,关键是人才要素的拥有,人才和产业是其发展与创新的两大引擎[1]。然而,目前黄石人才供需不匹配,高层次人才、产业领军人才短缺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人才数量还不能满足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用不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黄石融入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自由流动和区域人才合理配置有利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2],因此,黄石要想破解当前人才紧缺问题,关键在于合理有效地利用武汉都市圈的人才资源,促成都市圈内人才共享。
1.1.1 人才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黄石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留住人才,为黄石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省级及以上重要人才计划、产业人才、聚才平台等工作居湖北省第一方阵。2020年跻身全国科技创新指数百强城市、国家营商环境测评50强城市(包含“人才流动便利度”指标)。
目前,黄石市人才总量48.5万人(不含党政人才)。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0万人、技能人才28.17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1万人、农村实用人才1万人、社会工作人才1万人。在职在岗国家级专家人才114名、省级专家人才344名、市级专家人才606名、外籍专家人才42名。
1.1.2 人才共用共享实践
一是创新引才用才模式。编印了《黄石籍在外人才名录》,收录黄石籍在外高层次人才2 500余名,其中,收录武汉城市圈黄石籍高层次人才540余名,为黄石市招才引智、招商引资提供了翔实的“人才地图”;充分利用武汉科教资源富集优势,举办了高层次人才项目路演活动和高校成果对接会,实现“引才在武汉、用才在黄石”。
二是推进人力资源共享。立足黄石市就业实际,不断拓宽渠道,扩大招引区域,深入推进区域性劳务协作,协调指导相关县市区对口对接,签订劳务合作协议。
三是开展各类引才活动。围绕黄石市各主导产业的重点企业发展紧缺高层次人才需求情况,发布了《黄石市2021年度主导产业人才需求目录》和《黄石市十二条重点产业链企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累计邀请企业649家参加“智慧黄石高校行”高校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3.5万余个。积极对接武汉各高校开展专项招聘行动,2021年,共组织121家企业单位赴武汉高校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 838个,现场洽谈人数1 570人,签订就业意向586人。
在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实际上是人才驱动[3]。近年来,黄石市多路并进,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人才匮乏现象有所缓解,但面对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带来的机遇,黄石未能和都市圈内各市实现有效的人才共享,人才共享机制的缺位是重要原因。
1.2.1 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才分布不均
武汉都市圈各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存在明显差异,各市之间人才集聚的“虹吸效应”和“马太效应”依然十分显著[4]。具体来看,武汉市凭借产业经济优势,加上中央出台一揽子政策支持武汉发展,使其成为人才流动和集聚的获益城市。黄石受武汉等周边大城市虹吸效应影响,尤其是半小时城市圈的交通优势,更多人才选择“武汉飞”“东南飞”,部分黄石籍高校毕业生开启了“上班在武汉、周末在黄石”模式。人力用工成本方面,以小时工价格为例,武汉市联想、华新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企业,普遍都是28~30元/小时,最高工价已达到35元/小时。而黄石市企业用工成本虽在增加,部分企业的小时工价已从17元/小时涨到22元/小时,最高的提高到24元/小时,但与武汉企业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因此,武汉与黄石之间的人才流动并没有使得黄石从中获益太多,反而让原有的人才流失,人才聚集度下降。
1.2.2 产业布局同质化,引才竞争激烈
由武汉都市圈核心区“武鄂黄黄”4市产业结构相似度来看:一方面武汉与其他3市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另一方面,4市之间的重点引才产业领域具有相似性。例如武汉、黄石和黄冈3市,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均有高层次人才需求;黄石和鄂州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引才需求,这势必导致黄石与其他3市所需人才类型有较高相似度,加剧了区域间的人才竞争。因此,武汉都市圈核心区4市的人才争夺日趋激烈,各市的人才政策大同小异,都围绕力度、数量来做文章,导致系统性不强,特色不足,主要通过人才补贴、项目支持、服务保障以及基础设施等激励措施来吸引人才,新出台的人才政策会被迅速跟风复制,最终导致各地区之间引才政策相互竞争且缺乏统筹协调。这种“分裂化”的治理模式,加剧了各地对人才流动的行政干预,制约了“武鄂黄黄”人才一体化发展。
1.2.3 共享机制欠完善,人才合作不畅
虽然黄石与武汉都市圈内城市多领域沟通合作不断增多,与武汉签订了《武汉黄石人社同城化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武汉城市圈劳动保障监察合作备忘录》,与鄂州签订《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各地人才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人才合作的协同度较低,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尚未形成完善的协同机制和制衡机制,因此,武汉都市圈内目前较难实现人才一体化流动和配置。此外,没有统一的人才共享平台,虽然已经有以“武汉都市圈”名义建立的数据平台和服务平台,但多为借名,实质上还是供地方所用,并没有真正实现武汉都市圈内人才的交流和共享。
1.2.4 公共服务不统一,人才流动受阻
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更具吸引力。因武汉都市圈核心区内各城市发展程度不同,财政保障能力差距较大,教育、医疗、社保、公积金等政策差异很大,同城同待遇短期内难以实现,势必影响同城化的发展进程。武汉相较于黄石,在经济、科教、医疗、环境、制度、公共服务等各方面都具有十分显著的竞争优势,对高层次人才有更强的吸引力,而黄石的人才吸引力则相对较弱,人才流动受阻。此外,区域内各城市还未从“对话性合作”走向“制度性合作”,如“武鄂黄黄”4市的证照“一网通办”、人才互认共享、社会保障互联互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政策配套还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滞缓了人才一体化发展。
建立人才共享机制是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关键,是武汉城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只有进一步推动人才等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聚集,才能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成长留出空间[5]。因而,“武鄂黄黄”应以“规划共商、主体共建、过程共管、资源共享”为指导思想,加强人才共享机制的顶层设计(见图1)。
图1 “武鄂黄黄”4市人才共享机制框架体系
武汉都市圈“武鄂黄黄”核心区人才密集、工业基础厚实,虽然存在一定的产业同构和人才竞争,但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具有一定的梯队性和互补性。因此,“武鄂黄黄”4市应将“强化协同、优势互补、突出特色”作为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人才共享的“共引机制、共育机制、共用机制、共服机制”,构建标准和规则统一、互联互通的人才服务平台体系,从而推动武汉都市圈人才的一体化发展。
一方面,“武鄂黄黄”4市进一步扩容健全区域性产业用工联盟,整合发布都市圈内企业用工、求职择业岗位信息,实现跨市需求快速精准匹配,通过人才大数据平台,打破区域间人才壁垒,为各市提供有效的引才渠道。另一方面,建立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合作基金,共同出资成立产业、教育、研发、人才等各类平台载体,加速“武鄂黄黄”四市的“以资引才”进程。
一方面,“武鄂黄黄”4市内的高校可以尝试建立武汉都市圈高校联盟,加强高校间科研和成果转化的合作交流,并通过教学资源共用共享、学分互认等方式逐渐实现人才一体化培养。另一方面,构建人才培养平台,为武汉都市圈内城市的人才提供人才培训、国际合作交流、人才评价等方面的服务,不断提升武汉都市圈内人才的素质能力。
“武鄂黄黄”4市政府应建立健全项目与人才的协调机制,加强4市人社、发改、自然资源以及科技等多部门的协作,汇总区域内重大项目所需的人才类型及数量,根据项目分类,合力打造项目团队,实现人才的共用,以项目的转移建设带动人才的转移和互动[6]。
第一,武汉都市圈应搭建统一的人才市场,设立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资格认定标准以及人才评价标准,完善人才市场化配置体系,以突破人才流动的行政壁垒,加快武汉都市圈内的人才流动。第二,推动建立武汉都市圈高校招聘服务联盟,由都市圈内城市联合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和劳务合作协作,提高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第三,推进都市圈内全人社系统公共服务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包含湖北省企业、居民、机关事业养老系统和就业公共服务系统124个业务数据项,公安、民政、卫生、医疗等部门93个大类数据的实时共享,促进武汉都市圈内社会保险互通、教育医疗资源共享、人才优惠政策联动,为区域人才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提供通道[7]。
目前,中国区域发展正式进入以城市群为主导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与之前阶段城市发展的“产城融合”模式中强调的“以产促城,以城兴产”有所不同,现阶段更加强调“以城育人、以人兴产”[8]。因此,黄石将借助四链融合,推动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人才共享机制的建立。
一方面,应强化“武鄂黄黄”4市产业空间集聚和错位发展,编制“产业发展地图”,开展联合产业链招商,统筹推进重点产业发展与重大项目建设。对于黄石而言,按照“武汉干什么”“黄石有什么”“招商就招什么”的思路,坚定产业招商定力,对标武汉支柱性产业,“按图索骥”明确招商方向,多招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例如:加速推进武汉东湖(黄石)光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园建设,使其成为产业承接转移的重要集聚地;支持黄石各县(市)区、开发区与武汉加强联动和合作,共同开展“光芯屏端网”产业链联合招商,招引一批与武汉龙头企业配套协作的项目,从而拉动人才的一体化发展。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采用“候鸟人才工程”和“假日人才工程”等柔性引才模式,例如: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黄石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利用武汉都市圈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发布“揭榜挂帅”技术需求,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另一方面,建立政产学研多方参与机制,通过产业发展引领科研院所以及高校人才,实现产教融合,进而形成“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循环[9]。
武汉具有基础研究优势和成果转化优势,黄石具有产品制造和制造成本优势。因此,结合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和黄石“1123”产业集群建设,充分发挥离岸科创平台“桥头堡”作用,深度发掘武汉科创资源,积极对接引进高科技、高成长型企业和人才项目,加快招引强链、补链项目入驻园区或落地黄石。一方面,要建强用好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入驻园区,同时建议将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纳入武汉市孵化器创新创业平台体系管理,给予相应政策支持,便于对接武汉科创资源和招引高端研发人员。另一方面,推动东湖高新区与黄石临空经济区共建“园外园”,探索大冶湖高新区等现有园区与武汉合作共建“飞地经济”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引进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武汉大学科技园、武汉市孵化器、众创空间在黄石设立分园,充分发挥武汉创新策源地功能,从而牵引人才的集聚与共享。
人才的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有资本的加持,因此,黄石要想促进人才合作和成果转化效率,还应积极探索金融资本合作的新模式。加强科技创新的外部融资,通过推动黄石市投资平台产业基金与武汉市电子信息等头部企业、骨干企业共建产业链基金,将产业链基金导入符合黄石市产业发展需要并与武汉头部企业配套发展的优质企业,从而与其他投资主体共同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推进人才研发成果的资本化,不断提升资金链和人才链的依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