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1158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会怎样?

2023-02-16 09:20中国报道李士萌
中国报道 2023年2期
关键词:思思毕业生报告

文|《中国报道》记者 李士萌

2022年8月20日,宁夏银川万人专场招聘会现场。

春节过后,高校2023届毕业生迎来就业季,多所高校的2022届就业质量报告近日也陆续出炉。

2022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达到1076万。从就业大背景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24岁青年失业率在2022年7月达19.9%,这也是自统计局2018年4月发布此项指标以来的最高点;在新增城市就业岗位口径上,2022年虽超额完成1100万目标达到1200万,但是考虑到青年人以外广大的就业群体,供需之间的缺口也依然巨大。

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记者综合多份高校就业报告发现,2022届本科生与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较上年有所提升。2023届将会如何?毕业生们都去哪里就业?能否盼来就业市场回暖?

有效需求不足与结构性压力并存

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究竟如何?从多校报告数据可以看出,毕业去向中,“继续深造”的比例逐年上升。记者采访到的部分博士生表示,选择继续读博的原因之一是,“在就业市场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记者对比北京大学2022年和2023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发现,半数以上专业都在扩招,2023年数学科学学院等学院较2022年扩招20%以上。

就业心态的转变和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共同推高了在校毕业生人数。连续14年发布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的麦可思研究院发现,应届生读研、考研二战及应届高职生专升本的比例在近些年均有明显上升。该研究机构提醒,升学比例上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但延迟就业带来的研究生和专升本就业压力需要常态化关注。

2022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长167万人,同比增速翻了两番,延迟就业的压力从2022届开始凸显。

而在就业市场动态平衡的另一端,人才需求的增速显著滞后于供给。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数据,高校毕业生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3%,但高校毕业生需求人数同比下降14.3%。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曾湘泉在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就业季度分析会上表示,2022年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年,呈现了就业市场波动、摩擦性失业及结构性失业突出等特点。

某“双一流”高校的2022届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思就经历了近半年的摩擦性失业。2022年6月毕业前,思思不是没有收到过录用通知,但这些单位在薪资待遇等硬性条件方面都不能满足她的期待。即使已经找了一年的工作,身心俱疲,但她仍想要再试试。最后在2023年的1月,思思正式入职一家国企。这家单位相比之前的单位,给了思思更高的薪资。“这半年的等待还是值得的。”思思说。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更是直观显示出就业市场中的供需不匹配问题。该报告显示,招聘需求最多的职业为销售顾问、客户服务、普工/技工等,而求职人数最多的职业为行政、文员/助理、人事、销售顾问等。报告认为,随着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会衍生出较多的普工/技工和机械制造设计岗位,但目前毕业生仍倾向于选择文职、行政等管理类职位,由此造成了一定的职业结构性矛盾。

思思在筛选国考岗位时,把专业一栏限定后,能报名的岗位大部分都是“非常卷”的税务岗,“上岸”概率只有几百分之一。此前采访中,有专家向《中国报道》记者表示,高校扩招后,由于文科专业设立成本较低,许多高校文科人才一定程度上存在培养过剩的情况,这也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失衡的局面。

曾湘泉分析,失业率高一方面受经济下行影响,劳动力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通常来讲,GDP增速与失业率成反比,我国2022年4个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缓。另一方面,产业转型背景下,部分行业的整体性收缩,如房地产、教育培训等,也削减了就业市场需求端大盘,加剧了供给矛盾。

2023年就业市场预期向暖

教育部预计,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将继续增长,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就业总量压力仍然不小。

对2023届的法学硕士毕业生阿越来说,这个春节可能有点“苦涩”。数据显示,2022年国考实际参考率为81.6%,2023年下降至78.3%。虽然今年国考的实际参考率低于去年,但阿越并没有感到轻松。她在“秋招季”颗粒无收,只能押注“春招”。受国考延期、省考提前影响,阿越等锚定体制内赛道的毕业生不得不面临任务更重的“春招”。

麦可思发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女生成为考公应届毕业生人群中的“主力军”,占比63%,远高于男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大。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2022年就业质量报告也显示,女生毕业生落实率为92.19%,低于男生的94.08%。

阿越向记者展示了她的考试计划表,在1月5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结束后,她还需要准备2月4日、2月12日、2月25日的河南选调、北京市考及河南省考的笔试。“这个年可以不过了,每一场考试都需要认真对待,3月初还要交定稿的论文。”阿越说。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从下阶段看,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超过1150万人,就业总量的压力仍然存在,结构性的矛盾仍然突出,但是随着生产生活秩序逐步回归常态,经济逐渐好转,就业需求的扩大,岗位会相应增加,同时中国还将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2023年中国就业形势有望总体改善”。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七部门发布通知,决定联合开展促就业“国聘行动”,面向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2022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重点群体,集中发布优质就业岗位。

1月31日,求职者在查看招聘信息。当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口市举办“回归家乡·投身自贸港”春节返乡人才对接会。

曾湘泉在1月4日的一场线上研讨会上表示,2023年度青年失业率还会在高位持续一段时间。“因为高校毕业生累加起来压力还是很大的,现在不光是2023届,还有2022届甚至2021届的学生还没有找到工作。”他说。

面对就业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前述研讨会上的多位专家认为,长期来看,根源还在教育,一方面要加快职业教育升级,以适应产业转型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培养上要有市场需求导向。曾湘泉认为,中国大学中的重理论重概念轻动手能力的问题其实很突出。而对于每个就业的“第一责任人”学生而言,“应提升就业能力,并合理调整就业预期”。

积极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作用

麦可思发布的上述报告指出,中小微企业仍然是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雇主。然而,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近年,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本科生比例由2019届的49%连续两年下降,2020年与2021年分别为48%和46%。

2022届毕业生小丘虽然已经上岸某互联网企业,但他的2022年下半年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的,接二连三的裁员潮让他感慨“活着就好”。“我同学已经被裁了,今年最难的一年被我遇到了。”小丘告诉记者。

曾湘泉认为,应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2022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民营经济大发展。诸多行业现已呈现出复苏态势,尤其是近些年增长迅猛的电商与平台经济,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21届选择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中,近三成依托互联网平台采取新型就业方式,主要包括主播、全媒体运营等,其中本科毕业生为30%,高职毕业生为2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认为,新就业形态是未来劳动力市场重要的就业岗位来源,也是就业质量改善的重要推动力,能为高质量充分就业贡献力量。

(文中思思、阿越、小丘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思思毕业生报告
9岁的高中毕业生
陆思思作品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田思思作品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报告
The Exploration of Group Work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ist and news media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