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专硕就业困境下进入高职院校就业的理性探讨

2023-02-16 04:53杨淑锟黄雅帆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3期
关键词:职教硕士中职

■杨淑锟,黄雅帆

2015年7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公布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确认结果的通知》,遴选了全国45 所院校试点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并于2016年起正式开始招生,这被认为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的设立,不仅使我国研究生学位体系更加完善,也顺应了我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趋势[2],促使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不断向规范化发展。但由于来自内外部的诸多原因,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职教专硕”)毕业生在就业时会陷入与其中职学校教师的培养目标难以匹配的就业困境。分析职教专硕就业困境产生的原因,探讨职教专硕的就业新趋势,对拓展职教专硕就业渠道、保障并提升职教专硕的整体就业率、促进职教专硕自身发展和我国职业教育事业长远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职教专硕的就业现状与现实困境

根据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向各职教专硕试点单位下发的《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职教专硕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并围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这一就业去向,提出了“热爱教育事业”“了解相关企业生产活动和行业发展趋势”“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掌握课程改革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阅读专业外文文献”等五项具体要求[1]。2018年,我国第一届职教专硕迎来毕业,同年教指委职业技术教育专家工作小组对试点院校职教专硕的培养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职教专硕在毕业时,既有“不愿去职校”的问题,也有“进不了职校”的问题[3],陷入与其培养目标难以匹配的就业困境。

笔者也曾于2021年对职教专硕的专业认同和就业情况进行过调查。调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200 余名职教专硕进行的专业认同研究,探究影响该群体的专业认同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专业情感维度的均值和中位数在三个测量维度中最低,表明该群体对待专业的情感态度方面存在较多的负面情绪[4],通过文本挖掘软件ROST-CM6 对开放式问答收集的文本数据进行分词和词频统计,将出现频率大于3 次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得到图1,并将分析产生的共词矩阵使用数据可视化处理软件Gephi 进行语义网络分析得到图2,从图1、图2 可以看出,“就业”“社会”“前景”“政策”等词语被广泛提及(图1),且形成了以“就业”为中心的语义网络,“就业”“社会”“前景”等词语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图2),反映出职教专硕这一群体对自身就业问题的焦虑、不满和担忧,并因此影响了自身的专业认同。

图1 职教专硕专业认同影响因素高频词云图

图2 职教专硕专业认同影响因素关键词语义网络图

调查第二部分是对G 校2018-2021 届113 名职教专硕毕业生在毕业时的初次就业情况进行的调查统计,结果如图3 所示。G 校是第一批职教专硕培养试点单位,获批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方面经验丰富、成绩卓著,在全国职教专硕培养单位中有一定代表性。从图3 可以看出,虽然2020年以来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计划发生调整,传统招聘渠道遭受挑战,部分研究生求职心态发生改变[5],未落实就业人数增加,初次就业率明显降低。但总体来看,G 校职教专硕在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去了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就业,而中职学校则一直不温不火,4 届毕业生中选择去中职就业的人数远远少于去高职和本科院校就业的人数。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先前教指委职业技术教育专家工作小组的调研结果,即职教专硕在毕业时会陷入与其人才培养目标不相匹配的就业困境。是何种原因造成了职教专硕的就业困境,怎样才能摆脱其就业困境,使职教专硕能够更好地创造价值,服务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图3 G 校2018-2021 届职教专硕初次就业情况统计图

二、职教专硕就业困境的原因与突围

(一)职教专硕就业困境的原因探析

1.职教专硕为何“不愿去职校”

“不愿去职校” 表现为部分职教专硕毕业生对中等职业教育前景的认可程度低,去中职学校就业的兴趣不高。其原因一方面源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刻板印象在短时间内难以根本转变,也间接影响了职教专硕对中职教育的看法,许多职教专硕认为中职学校学生素质较低,科研投入不足,教师个人的后续发展也受到局限[6];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职教专硕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本身就不高,或只是为了研究生文凭才决定报考此专业。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200 名职教专硕中,就读本专业最主要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调剂”(36%)、“与本科专业有关联”(23%)和“不考数学,相对容易考取”(18%),因个人兴趣报考的仅占15.5%,且因“相对容易考取”和“调剂”就读本专业的职教专硕专业认同感明显低于因其他因素就读本专业的职教专硕,且低于调查样本的整体平均水平(图4)。

图4 不同就读原因职教专硕的专业认同差异统计图

2.职教专硕为何“进不了职校”

比起“不愿去职校”,“进不了职校”的问题更为突出,许多职教专硕毕业生反映,本应专业最对口的中职学校在招聘时并不会招聘职教专硕毕业生,而是更青睐具体方向的本、硕毕业生,有些中职学校甚至会要求职教专硕毕业生出具就读方向的证明或提供硕士在读期间的课程表与中职学校的课程进行比对,导致许多毕业生不得不请求培养单位开具一系列证明材料再前去应聘,使求职之路更加艰辛。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硕士的认知程度还不够,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教育硕士中新增设专业,2018年才迎来第一届毕业生,与学科教学等开设较早的教育硕士专业相形见绌,许多事业单位(包括中职学校)、公务员的招考都没有为职业教育硕士设专门的专业代码,无形之中增加了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的求职难度;二是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师招聘由区县一级的人社部门代理,学校自身没有独立的人事权,但人社部门又难以照顾到不同行业岗位的特殊性,因此对中职学校教师的一些任职要求把握不到位,招聘条件可能与中职教师的特殊要求不匹配[3],即便某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关注到了职教专硕的就业困境,当地人事部门也并不认同教育部门的说辞,实际操作中也不会进行相应调整;三是现有的政策条文稍显古板,现有的许多就业政策要求应聘者本、硕不同阶段的专业应当一致或在同一专业大类[7],否则不予考虑,而职教专硕有着众多细分方向,招生时要求考生的前置专业与报考方向相匹配,毕业时被授予的学位则是教育硕士,使得其本、硕学段的专业并不一致,这就导致了以充实中职学校师资为培养目标的职教专硕在应聘时却因“专业不对口”被拒绝。

(二)高校就业——职教专硕就业困境下的突围

在既定的就业困境下,许多职教专硕在毕业后会更多地选择去高职院校任教或去本科院校的一些行政管理岗位工作,并且已经俨然成为一种趋势。除前述G 校的就业情况外,在面向来自国内不同院校的200 名职教专硕的调研中,有21 人为全日制职教专硕毕业生,其中选择高校或事业单位就业的各有4 人(约19%),选择中职学校、企业或公务员就业的各3 人(约14%),选择中小学就业的1人(约5%),升学1 人(约5%),待就业2 人(约10%)。而通过对164 名全日制职教专硕(非毕业生)进行的意向就业单位的调查显示,意向就业单位为“高职及本科院校”的职教专硕数量最多,占比为64%,意向去中职学校就业的人数占比为56.1%,位列第二(如图5)。说明与其他选项相比,高职及本科院校对于职教专硕的就业吸引力更强,接受调查的职教专硕也普遍认为进入高校工作社会地位更高,更有利于个人能力的发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对进入到高职及本科院校就业有着比去中职学校、中小学等单位就业有着更强的意愿。另外,高校相较于中职学校来说拥有更大且独立的人事权,在招聘教师时可根据学校需要灵活考虑,参与调研的职教专硕毕业生也表示,他们在求职时许多高职院校的招聘公告只要求相关专业即可,部分院校也并无本硕专业一致等要求,而是在招聘时更看重应聘者的综合能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前述职教专硕毕业生“进不去职校”问题的发生,为职教专硕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就业提供了路径。

图5 职教专硕在校生意向就业单位情况统计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尽管就业学校的层次提高了,却也只是在某些内外部条件尚未充分具备情况之下的权宜之计,职教专硕培养目标的定向性并不能因此被淡化甚至忽略[8]。但在职教专硕“不愿去职校”和“进不去职校”问题难以很快得到解决的就业困境下,一味地强调并坚持职教专硕培养目标的就业指向,然后等待内外部条件慢慢完善也不见得是破题的有效方案。更何况从职教专硕目前的就业现状来看,一方面,许多职教专硕对前往高职院校就业有着较强意愿,另一方面,部分职教专硕毕业生已经成功进入高职院校就业。因此,与其堵不如进行疏,不妨在保持职教专硕培养目标定向性不被淡化的前提下,引导、接纳部分优秀的职教专硕进入高职院校就业,顺应职教专硕去高校就业意愿和趋势,进而为缓解和解决职教专硕就业问题,实现职教专硕高质量就业提供新的思路。

三、职教专硕进入高职院校就业的合理性与难点分析

引导、接纳部分职教专硕进入高职院校就业并非空穴来风,早在职教专硕的学位设立之前,就有学者提出引导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进入高职就业的观点[9],但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更侧重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对于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可能并不熟悉,胜任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工作可能较为困难。而今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已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职教专硕的培养逐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技能与专业技能的兼顾,职教专硕毕业后进入高职院校的趋势,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实施层面,还存在一些现实困难。

(一)职教专硕进入高职就业的合理性

1.培养模式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求相吻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政府文件提到,要加强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争取到2023年,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10]。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提到要“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完善教师招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11]。2022年10 月25 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为各地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任用和评价提供了基本参考依据,为新时代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举旗定向[12]。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还需要掌握行业内职业技能和最新科技的发展动向,更要具有将新理论和新技术融入进课程、渗透到教学中去的能力[13]。但目前我国职业学校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与“双师型”能力要求有一定差距,部分学校也缺乏针对性管理、评价和激励制度[12]。而职教专硕的人才培养模式却使得该群体本身便具有成为“双师型”教师的良好基础。浙江工业大学吴向明教授曾指出,高质量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国家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卓越研究生培养的一大机遇。

研究证明,专业能力只有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才能得到有效提高[14]。职教专硕的培养方案中会有专门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笔者先前对200 名职教专硕的调查统计,96%的职教专硕表示其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教育实习环节,68%的职教专硕表示其人才培养方案中有企业实习环节,且自2020年开始,许多院校的职教专硕的学制由2年制转变为3年制,延长的一年时间便主要用来进行实习实践,提升职教专硕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以笔者所在的广西师范大学为例,按照最新的培养计划,研二下学期会用来进行企业实习,到企业中了解行业内的新技术、新方法,并锻炼自身的实践技能,研三上学期会进行教育实习,到职业学校进行授课,将企业实习中掌握到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职教专硕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所提升,也避免了以往高职院校教师去企业挂职时“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动手实践等弊端。

2.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保证了职教专硕的教学能力

教学是教师的最主要工作之一,而教学能力可以看作教师安身立命之本。与毕业于各个专业领域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相比,职教专硕担任高职教师的优势在于对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掌握。职教专硕的人才培养规格特殊性要求职教专硕兼备教育科学、专业科学和教学论的能力,不仅要掌握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把教育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熟练运用在教学过程中[15]。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课的教师聘任还是更倾向于各个专业领域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师资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为了追求一些硬性的考核评价指标、谋求学校自身发展,在教师招聘时只认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而这些一直在科研道路上孜孜矻矻的高学历人才往往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在经历短暂培训后就匆忙走上教学岗位,甚至还未完全适应工作岗位就被安排上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上很容易陷入瓶颈,自身教学能力提升缓慢,抑或是只在课题申报、论文发表等科研工作上下苦功夫,将教学工作置于次要地位。

在教指委下发给各职教专硕培养单位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中,为职教专硕设置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其中“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是职教专硕的基础课程,侧重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专业课程开发与教材分析”“专业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职业技术教育测量与评价”等专业必修课程侧重于职教专硕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使职教专硕能够掌握职业教育教学当中涉及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再加上后期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能够为职教专硕毕业后成为职业教育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处所列举的这些职教专硕专业课程在整体内容上并不会刻意区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只是在授课时所用的案例会更侧重中职,而相关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放之于高职院校也依然适用。

3.科研训练为入职后相关教研成果的产出奠定了基础

虽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不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目标,但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并不能“去学术性”[16]。职教专硕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建立于专业技术能力之上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具备独立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17]。职教专硕“职业教育+具体方向”的跨界组合也使其能够“两条腿走路”:既能够在专业方向领域进行相关研究,也能够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层面进行研究。以笔者所在的广西师范大学为例,自招收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以来,本专业研究生先后获省级、校级等各类科研创新项目立项数十项,所有全日制毕业生均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过文章,文章内容既涉及职业教育教学,也有各自研究方向领域的内容,少数研究生还曾在职业教育领域和各自方向领域的学术会议上进行汇报交流。另外,教指委对职教专硕的学位论文要求愈发严格,在论文选题范围、论文范式等方面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严格的毕业论文要求又能促使职教专硕更加重视自身的科研训练,在两到三年的学习时间里尽可能地增强自身的科研能力。因此,职教专硕所接受的科研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其在入职高职院校后进行相关教育教学改革、产出相关教研成果奠定基础。

(二)职教专硕进入高职就业的现实困难

职教专硕进入高职就业的现实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教专硕培养的管理体制过于严苛,缺乏灵活性;二是高职院校对职教专硕这一群体缺乏足够的了解,招聘时师资来源渠道较为单一。

1.职教专硕培养的管理体制过于严苛,缺乏灵活性

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宗明义地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也在法律层面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类型,有相对独立且完整的学校体系和培养层次。华东师范大学徐国庆教授也曾指出,职业教育中高(职)不分家,在师资培养上具有共通性,这和普通教育是不一样的,因此职教专硕的培养目标理应是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但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教指委的认可,原因在于职教专硕目前还从属于教育硕士大类而非独立的专业硕士领域,教指委也还是将其并在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之中,基础教育教师培养思维惯性比较强,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强调的是教育硕士的基本特征,即培养普通中小学教师的共性要求,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关注不够,并且对职教专硕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过于严苛,学校自主调节空间有限[17],实践灵活性不够。因此各职教专硕的培养单位也只得按照要求将“中职学校教师”这一职教专硕培养目标奉为圭臬。

2022年12 月21 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介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是平行更不是对立的。因此,将职教专硕的培养目标同其他教育专硕归并到中小学教师这一“同一屋檐下”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在顶层设计层面,教指委应结合职业教育这一类型教育的特点,适当突破原有的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完善具有类型特色的职业教育硕士培养体系,赋予各职教专硕培养单位一定的人才培养自主权,从而为优秀职教专硕进入高职就业创造条件,进一步提升职教专硕的培养质量。

2.高职院校对职教专硕缺乏了解,师资来源渠道单一

职教专硕进入高职就业的另一个难点在于高职院校对职教专硕这一兼具师范性和职业性的研究生群体缺乏足够的了解,各高职院校在进行师资招聘时的师资来源渠道相对单一,接受过专门师范教育特别是专门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教师比例较少,导致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结构不尽合理,如果新入职教师只懂专业理论,既缺少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又缺少教学实践经验,那么教学工作“照本宣科”也就在所难免。

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于2020年发布的《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破题思路,该文件强调要“建立‘双渠道’教师招聘制度”,“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出“2021年起从持有相关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毕业生、职业技术师范专业毕业生和具备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两个渠道招聘专业课教师”,还提到“支持‘双高计划’院校、职业教育本科院校与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培养职业技术师范专业硕士”等具体措施[18]。这些措施的提出,为职教专硕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以及职教专硕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双师型”优秀职教专硕提供了可能。

四、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职教专硕研究生在毕业时,由于种种原因,容易陷入与其培养目标不相匹配的就业困境。而职教专硕在教育理论、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方面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相吻合,且职教专硕对前往高职院校就业也有着较强意愿。故本研究提出建议:各职教专硕培养单位应在保持与本地区中职学校合作的前提下,联系开设有培养职教专硕方向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并寻求合作,推介部分优秀职教专硕毕业生到高职院校就业,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实践操作、科研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者,如教学技能大赛或职业技能大赛的获奖者、行业实践经历丰富者、科研成果产出显著者等,应予以优先考虑。当然,这一观点在实践层面还存在一些现实困难,笔者愚见,各职教专硕培养单位可以结合国家和各地区的相关政策文件,积极谋求与各高职院校的合作。如笔者所在的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就曾作为牵头单位,联合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以及相关企业联合申报并成功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同时,作为职教专硕培养单位,也完全可以将“双师型”教师培训方面的相关经验,反哺学校职教专硕培养,并且向基地成员单位中的高职院校进行推荐。山东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发布的《山东省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也提到,自2023年起,开展“高水平工科大学+师范大学+高职院校”联合培养职业技术卓越教师计划[19],同样为山东省内各职教专硕培养单位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提供了支持。

各高职院校在接纳职教专硕毕业生入职时,也可根据该生自身优势和本学校实际需求为其安排岗位和工作任务,如专业课教学、职业技能竞赛训练、教改科研等。对于有潜力、有意愿继续提升自己的职教专硕,学校可以参照相关政策,鼓励其在职读博或报考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回校履约任教,这与广大高职院校一味地抢招博士相比,似乎更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

也唯有众高职院校“不拘一格揽人才”,接纳更多优秀职教专硕就业,尽可能做到“人尽其才”,才能在一定层面上使职教专硕群体更愿意投身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并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职业院校“双高”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职教硕士中职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国内职教动态信息若干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