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华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芜湖 24100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1]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因此,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创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深入学习中国革命史,深入挖掘中国革命道德资源,进行“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一种有效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2]而读懂中国共产党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读懂与领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一起创造的中国革命道德精神。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历程中,在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形成了中国革命道德精神。中国革命道德精神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继承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以中国革命道德历史故事为基础,细致品读中国革命历史,创造性地叙述感人至深的革命道德故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中国革命道德故事进行时代化、个性化叙述,让学生体验与生成特定的中国革命道德思想和价值理念,弘扬中国革命道德精神。“研究历史的最终目的,永远在于从大量素材中把过去的真相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他所陈述的东西是人的形貌、人的生活及全部丰富多彩的特有的形成过程,描绘得一丝不苟,完全保存着生动的个性。”[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离不开栩栩如生的道德叙事。“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同时结合历史事实、思想政治和伦理道德。教师引导学生从思想道德审美的视角,以故事叙述(演绎)的方式来解读与理解中国革命历史,在品读中国革命历史文本的同时对历史故事进行深入思考,形成价值判断,建立在此种教学思维方式基础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可以称为“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
“我们的生活不停地和叙事、和讲述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所有这些都在我们向自己叙述的有关我们自己生活的故事中重复一遍……我们被包围在叙事之中。”[4]叙事就是人们通过某种方式讲述故事,了解、认识进而把握客体和主体自身。“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更侧重教师引导学生对中国革命道德故事进行创造性讲述(叙事),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细读中国革命史,叙述革命道德故事,升华革命道德精神,促进学生高尚道德品格的形成。
理解“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要把握好以下两方面:其一,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因而“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要改变学生在教学中被动接受的局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与道德成长规律,引导学生通过“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在“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中的叙事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其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旨在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和人格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革命道德叙事”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必须紧扣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师生协作通过多种形式体验中国革命道德故事所蕴含的道德意义和价值内涵,锤炼学生革命道德意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应将中国革命红色经典故事的客观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使中国革命道德赋予学生高尚的道德审美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让学生深受中国革命的精神洗礼。学生在接受中国革命道德故事文本时会对故事中人物的高尚精神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政治认同。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道德叙事中对中国革命历史事件所隐喻的道德本质展开互动式思考,在观念冲突和交流探讨中学生会形成科学的价值判断,成长为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是新时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法。
第一,“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理念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理念旨在通过深入学习中国革命史、整合革命故事与革命道德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叙事方式,强化学生的革命道德意识,锤炼其革命道德品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功能”[5]。为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培育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时代新人。“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目标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道德叙事只是教学的手段(方式),旨在让学生在参与革命道德叙事教学的过程中深受革命道德洗礼、体悟革命道德价值真谛,实现学生对中国革命道德的理论知识和价值理念入脑、入心、入行,真正实现政治理论知识与价值实践相统一。“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学习方法和途径,由单一走向开放,由教师的灌输、控制走向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同辈间的相互协作。
第二,“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强调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重学生知行合一相一致。“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师生互动,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5]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求中被着重强调。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学生不能止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学生既是“听故事”的人,更是“讲故事”的人。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叙事主体的学生应考虑听众的具体情况,需要在故事内容的选择、情节的设置、叙述方式的选择等方面下功夫。这种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讲述革命道德故事的教学方式,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台上教师激情澎湃台下一群“低头族”的尴尬局面,学生的精彩革命道德故事叙事表演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因此,“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更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活力,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作和改革要求是一致的。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这里面,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故事,不仅教师讲,而且要组织学生自己讲。”[6]
第三,“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理念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7]在进行革命道德叙事时,学生不仅学习了革命道德理论知识和革命故事,革命意识和革命意志也得到强化,在道德叙事的讲述中完善了自身人格。学生亲身体验的道德叙事教学,既符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要求,又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对学生认识产生影响从而作用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其中发挥着导向、激励和凝聚等作用。”[8]这种以讲述革命道德故事来坚定学生革命信念、弘扬革命精神的教学方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积极探索,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接地气、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理论更具说服力。以故事叙述的方式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性,通过对中国革命道德故事内容(人物、历史、情节、叙述方式等)的有效引导,将学生带入革命道德故事情境之中,使他们在倾听(欣赏)同辈的故事叙事过程中产生丰富的革命道德情感体验,再通过师生交流探讨,一起将中国革命故事中蕴含的道德理论、革命精神、价值准则提炼出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认同,使其坚定理想信念。“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能够体会关爱、勇敢、善良、奋斗、责任、奉献和崇高等高贵品质的美好道德体验与成长环境,让他们更顺利地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旨在促进学生对中国革命道德情操进行知行合一的把握,从而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学活动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中要强调叙事内容的革命情景化,展示出中国革命故事的道德教育意义。在学生叙述生动有趣、跌宕起伏的故事时,教师要引导其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立场,以促进他们接受高尚的道德洗礼,帮助他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如果在教学中,叙事过于重视故事本身,而忽略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思想道德价值,就不能让中国革命道德故事中的伟大精神感染和熏陶学生,就不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教学中,道德叙事的主体——学生,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党和国家的代言人。因此,学生在进行革命道德叙事时要着重采用流露崇高敬意的口吻叙述中国革命领袖、革命英烈、革命先驱等胸怀天下、不畏艰辛、勇于牺牲、无私奉献、大公无私的感人事迹。通过“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师生合力挖掘出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浴血奋战、争取自由解放的中国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很好地接受其所蕴含的中国革命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教学内容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叙事为主,促使学生积极追求高尚的革命英雄主义,以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能力。但学生生活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与中国革命故事发生的年代相离较远。这就使得教师更有必要运用“中国革命道德叙事”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中国革命道德融入学生成长生活中,以实现其思想道德情操的陶冶与提升。
学生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他们见识较广,思维也很活跃,对新事物和新奇事件更有热情和兴趣。在“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中,师生需要一起深入阅读中国革命史,使学生在品读历史中感悟中国革命故事人物的精神,从而变“阅读”为“悦读”。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强调叙事题材集中在中国革命历史场景中,还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成长环境和生活区域的差异性及专业特色,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教师在运用“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方法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要对叙事素材、叙事方式进行差异化选择与安排。
通常来说,道德体验有两种方式:亲身体验和间接(联想)体验。“联想性体验是指体验者在有一定亲身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解他人的亲身体验,进而将其感同身受。”[9]因而,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生活情况。学生虽没有亲身体验革命历史过程的经历,但长期生活在革命老区的学生会对具体的革命历史故事有更深切的感受和体悟。例如,来自金寨老区与井冈山山区的学生,可引导他们选取其熟悉地域的革命历史故事进行叙述,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对教师选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程度起着关键的作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难以让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入脑、入心、入行。究其原因是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没能充分发挥出来,他们缺乏对道德理论感性和理性认知的道德体验过程,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是建立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将学生直接引入中国革命故事所展现的道德活动和道德冲突的现场,促使学生直接面对革命历史故事中的道德冲突和伦理困境。在“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中,学生会努力设法化解道德冲突,走出伦理困境。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亲历”革命英雄人物的经历,从而与革命英雄产生相同的道德体验,同时获得更完善的道德体验。在教师对学生的“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的引导与总结中,在学生的自我反思中,学生的道德体验得到丰富与提升,很容易被中国革命道德精神所熏陶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运用“中国革命道德叙事”开展教学时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与能力训练相结合,要通过开发一系列红色经典主题叙事,挖掘中国革命道德精神,形成革命道德评判的思维方法。例如,学生在品读中国革命历史、选取革命道德故事后,可以通过故事讲述、制作微电影、红色影视配音、编演历史情景剧等方式叙述与阐释中国革命道德故事。他们既深入学习了中国革命史,又接受了中国革命道德精神熏陶,锻炼与提高了历史认知与辨析能力,激发出强烈的爱国意识、责任意识和创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个革命历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党的建设的宝贵资源。”[10]学生在创造性地对中国革命道德故事进行叙事和解读的过程中深受革命道德涵养,成长为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中国精神的时代新人。
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方法,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好教学目标,设定好道德叙事主题。文章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为例,探讨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方法开展混合式课堂教学。
“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要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中国革命道德叙事的主题和内容。“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确定需要采用革命道德叙事教学的章节内容,引导学生在教师给定的历史框架中进行课下阅读,细致选择革命故事文本。在革命道德故事文本确立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阅读讨论活动,以确定革命道德故事的叙事方式。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第五章第二节中的“发扬中国革命道德”模块,教材是从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中国革命道德主要内容和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3个方面来展开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授中国革命道德的理论内涵,而学生对于中国革命道德理论的把握及对中国革命道德当代价值的领悟,则需要一种实践经验去推动。“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就是很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长征时期和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从中发掘革命英雄人物故事。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品读革命经典,分析中国革命历史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情怀和道德规范,把革命故事中带有当代价值的革命道德精神提炼出来,根据新时代党和国家的要求继承创新并发扬光大。例如,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学生可以在细读革命历史文本的基础上,编演出历史情景剧《延安大生产》;品读革命英雄赵一曼的故事,编演出话剧《赵一曼》……学生从中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历史,发扬坚定信仰、勇于牺牲、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革命道德精神,并进一步激励学生形成优良的革命道德品质。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而牺牲,他们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崇高的道德品格是需要学生传承的红色基因。“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好的最高理想。”[1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科学的道德思维训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居于核心地位。“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过程应该把革命道德思维训练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培养学生形成对革命道德历史、革命道德理论本质的深刻理解,形成对中国革命道德的情感认同与政治认同意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过程中锤炼出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工匠精神、航天精神……无数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成就丰功伟绩,不断赋予革命道德传统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将中国革命精神发扬光大。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核心价值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利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形成了以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为最终目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和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高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旗帜,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革命精神。”[1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精神。在信息全球化时代,面对多元文化影响,学生只有在思想意识上具有清晰正确的价值审美与价值判断,才能健康成长。加强中国革命道德教育,弘扬中国革命道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审美情操,提高他们观察世界、分析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大量的专业工匠,也需要政治坚定和情操高尚的有德青年。
在“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过程中,学生深入细读历史,通过多种形式叙述中国革命道德故事。革命先驱不惧艰险、信仰坚定、坚贞不屈、勇于牺牲、艰苦奋斗、意志坚强、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等高尚道德情操,深深感染着新时代学生。在敬仰革命先烈的同时,学生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追求,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和幸福观,从道德叙事过程中获取革命道德力量。在追求真善美的革命道德体验过程中,学生会树立科学人生观,积极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网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等内容。教师要深入研究网络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功能发挥,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任务驱动方式实现“半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有效实践。在“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好课下与课上的学习任务,把握好道德叙事方式及任务难度,处理好课下与课上学习任务的相互驱动和有效衔接。课下的任务是小组合作选择道德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如在开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下学习百团大战、三大战役等历史事件,以小组方式通过选择革命故事编演历史剧、红色影视配音、革命英雄人物故事讲述等方式参与到革命道德历史体验中,最后各小组形成道德叙事总结。在道德叙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对革命英雄人物产生移情和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道德叙事中,秉持鲜明的马克思主义道德价值立场,不仅要从故事情节更要从革命人物的思想道德内涵等多方面挖掘革命故事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课下的小组任务完成后,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理论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把小组课下开展的道德叙事总结在课堂上分享交流,学生对该模块的理论知识有了道德情感上的体验,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理论知识。在“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中,学生既是“叙述者”又是“接受者”,实现了有效的情感融通和升华。通过革命道德故事叙事,教师引导学生亲历情境,去感受、共情和领悟。
“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的价值实质在于用革命道德的魅力启发、感染、震撼和滋养学生,而不是日常的道德说教和规约,有效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育人和隐性育人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