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振安
现代启发式教学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及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和人发展的规律,正确处理教学中主体与客体、内因与外因、实践与认识等关键问题,可以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与人的全面发展。启发式教学属于教学法领域的重要内容,但它并不是单一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手段。首先,它是一种反映客观规律、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各种教学方法运用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贯穿于各类教育、各学段、各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其次,它是一个教学方法体系,其思想原则是通过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来体现的,故而又常把启发式教学称为启发式教学法。再次,启发式教学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法,而是贯通整个教学、教育过程具有广泛意义的指导思想。就老年大学来说,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对课外作业、技能训练、实践教学、课外活动及思政教育等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启发式教学作为凸显人主体价值的现代教学观,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方法来体现的。老年大学教师在实践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员实际,遵循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原则,创造性运用恰当的方法,引领学员有效学习。现列举以下几种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根据学员的生活经历、直接经验、文化背景等基础情况,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场景或问题,通过营造氛围、揭示矛盾等,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思想情感,激活思维潜质,帮助理解学习内容,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技能、培养专业能力的目的。主要有真实性情景、模拟性情景和问题性情景等形式。真实性情景是置身于自然与社会生活场景中,通过观察、体验、感悟等方式掌握学习内容;模拟性情景是通过语言、活动、影像等方式构建现实化场景,以满足有效学习的需要;问题性情境,是教师通过语言或活动设置问题悬念,并与学员原有的认知水平形成一定的矛盾,以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问题的难度要适宜,需处于学员认知的“最近发展区”。
提问对话。这是老年教育常用的方法,也叫谈话法、问答法。其类型可分为回忆性、理解性、运用性、综合性等提问。该方法是启发思维、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启发性提问一定要揭示事物的客观矛盾,能够形成问题情境,引发学员学习兴趣,让其动脑深入思考,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提问应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且引人入胜,利于学员集中精力思考。教师要善于把握学员学情,精心设计提问,揭示学习认知的矛盾,开启学员心智。提问要抓住主要矛盾,在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上设问,力求少而精。问题要符合学员实际,注意提问的时机与方式,增强启发性。
启发讲授。讲授方法在教学中具有突出位置。其特征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向学员传授知识与技能,包括讲解、讲述、讲读、讲演等。这种方法要破除注入式,实行启发式,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能动性,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基本要求是,讲授要立足学员实际,善于揭示学习中的矛盾,把启发引导和独立思考进行有机结合,让学员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的讲授要系统准确,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善于运用语言设疑、解疑,将教师讲授与学员的认知、发现和探讨融合起来,促进学员积极思维,自觉领悟学习内容。教师讲授要简洁生动,注意语速与节奏,并辅以体态语言和板书,提高教学的感染力。
示范练习。示范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多用于技能性课程学习,是教师通过示范性的动作或操作引导学员形成相应的技能,包括操作技能、运动技能和心智技能三类。这种教学法常与学员的练习结合在一起,对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形成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教学中,教师要提出符合实际的练习目的和要求,以强化学员学习动机。教师示范行为要规范准确,为学员模仿训练提供范例和定向。要把讲解与示范相配合,讲清技能的结构、步骤、原则等特征,培养学员良好的观察、思考、理解和模仿能力,并提醒他们合理安排练习的时间和方式,注重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对练习结果进行及时反馈,以形成学员良好的情感体验,增强其学习内驱力。
展示交流。指教学中教师为学员的学习成果搭建展示交流平台,通过师生间的对话、讨论、释疑、点评等,达到师生互动、激发兴趣、诱导思维、共同提高的目的,包括作品展示、活动呈现、课堂讨论、即时议论等多种形式。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时,教师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展示交流的内容、形式、时间等要做好设计,避免形式化。展示交流时,以学员为主体,谈体会、说问题、提建议,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以形成共同探究、相互学习的浓厚氛围。教师针对学员展示交流的情况,要适时进行评价与总结,尤其要对改进学习提出指导意见,以更好地促进学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