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总站 苏鹤
番茄是河南省春夏季节露地和反季节设施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种植面积位列河南省蔬菜种植品种前五位。近年,随着品种优化和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番茄供应能力稳步提升,销售价格相对稳定,对蔬菜稳产保供与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
2022 年,河南省番茄种植面积约为11.39 万hm2,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的6.39%。产量达595.29 万t,占全省蔬菜产量的7.77%。面积、产量分别比2018 年增长了3.24%、7.93%。其中,设施种植面积约为5 万hm2,产量在360 万t 左右,是河南省设施生产中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品种。
番茄在河南省广泛种植,种植面积超过0.67 万hm2的市有南阳市、驻马店市、安阳市、商丘市、周口市。内黄县、商丘市睢阳区、汝南县、滑县、虞城县、沈丘县、原阳县、南乐县、临颍县等县(区)种植面积超过0.13万hm2。全省形成了一批番茄种植基地,如南乐县张果屯镇、安阳县韩陵镇、滑县慈周寨镇、开封市祥符区八里湾镇、扶沟县柴岗乡、汝南县三门闸街道等。
河南省种植的番茄类型有大果型、中果型、小果型,品种也非常丰富,主要有金棚系列、豫艺系列等,粉都53、天马238、迪芬尼、罗拉、意佰芬、卷珠帘、千禧、釜山88 圣女果、夏日阳光等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在番茄颜色上,河南省用户相对喜欢粉红果型。硬果型番茄由于具有耐储存、易运输的特性,在市场上较容易销售,种植户更愿意种植。
番茄可以无限生长,收获期较长,在3 个月以上。种植户一般根据生产条件和市场价格确定种植、收获时间。番茄种植分为露地种植和设施种植两种。露地以春茬生产为主,4 月上旬定植,6 月开始采收。8—9 月结束。大棚早春茬多为2 月下旬定植,4 月上市,6 月拉秧;大棚秋延茬一般在7 月至8 月中旬定植,9—12 月收获。温室可以进行越冬生产,10 月至翌年6 月都有产品上市。番茄一般每667 m2产量在5 t 以上,越冬一大茬番茄每667 m2产量在10 t 以上。
番茄易破皮、干蔫,不易储存,再加上生产种植户普遍缺乏预冷设施,所以种植的番茄主要供应本地市场以及周边地区,一般采取地头销售和经纪人销售两种方式。销售渠道主要是市场批发、订单销售、农超对接和互联网销售。
冬春季的蔬菜供应量减少,再加上春节效应,此时温室番茄的价格是一年中最高的,地头价格好时每千克达到6.0 元。随着天气转暖,大棚、露地蔬菜逐渐上市,番茄价格会慢慢下落,6—7 月价格探底,地头每千克价格为1.4~3.0 元。
河南省各地都种植番茄,因不同地区整体经济、生产水平等各方面存在差异,番茄种植成本也各有不同,市场价格随年份、季节不同也有变化。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每667 m2均产量为12.5 t,按每千克平均价格3.0 元计算,每667 m2收入约为38 000 元,扣除每667 m2投入8000 元左右,每667 m2净利润收入约为30 000 元。大棚春茬,每667 m2产量达7500 kg,按每千克平均价格2.4 元计算,每667 m2收入为18 000 元,扣除每667 m2投入6000 元,每667 m2净利润约为12 000 元。露地春茬,一般每667 m2产量为4000 kg,按每千克平均价格1.6元计算,每667 m2收入为6400 元,扣除每667 m2投入3000 元,每667 m2净利润约为3400 元。可以看出,温室越冬生产番茄价格相对较高、效益可观,大棚两季生产效益每667 m2平均在2 万元以上,露地种植番茄比一般大田作物收益高出不少。
番茄周年生产,受高温、高湿、低寒、长期低温寡照等多方面不利天气因素影响,容易发生多种病害,所以要求番茄品种必须具备良好的抗病性、抗逆性。目前,虽然部分品种具备一定的抗病能力,但仍然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要想实现增产增收,加大研发力度、提升种子的抗病性依然是关键。各科研部门应与制种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不断试验示范,培育出适合不同地域、天气、土壤结构的种植品种。
目前,番茄种植面积不断增长,但由于品种选择、技术运用和生产管理中存在各种情况,精品果产出较少。此外,采后预冷环节薄弱,严重制约果品的质感和颜色,满足不了消费者日渐增长的对优质产品的需求。番茄种植的发展方向如下:培育优良品种,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对采后预冷环节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地头冷库,统一产品标准,规范产品包装,制定产品分级制度与市场准入制度。
番茄种植是一个需要精细管理的农活,播种育苗、整枝打杈、浇水施肥、补光控温、沾花授粉、采摘落蔓等都需要人工操作完成,劳动强度较大。为减少从业者劳动强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各种自动化设备,以代替人工操作,尤其要发展小型轻简化便携式设备。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种植户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适当降低劳动强度,保证从业者身体健康。
目前河南省番茄进口品种市场占有量仍然较高,集约化育苗能力尚有不足,机械化、智能化生产还未完全实现,冷链体系依然不健全,加工水平相对滞后,品牌建设仍需要提高。因此,河南省应强省规划建设,加大对蔬菜育种、育苗、标准化生产及采后处理的扶持力度,持续打造一批优质、高效的番茄生产基地或生产园区,推进番茄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近年来番茄销售价格比较稳定,基本没出现大范围滞销现象,在当前农产品丰硕有余的大环境下,种植番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二是设施蔬菜发展带动番茄生产。河南省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占全省蔬菜总种植面积的比例较低,正处于加大力度推动发展阶段。番茄作为设施蔬菜生产的主要产品,种植面积、产量也会相应增加。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河南省蔬菜种植业在种子研制、集约化育苗、肥料及农药投入、病虫害生物防控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另外,经过多年探索,棚室建造管理生产水平也大幅提升。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与管理能力的增加将会提升番茄整体种植水平,番茄产量仍会持续增长,单产水平还会进一步提高,品质上也将会有较大的改变与升级。
番茄色泽鲜艳、果汁酸甜,既可生食又可熟食。另外,番茄还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所以深受广大消费的喜爱。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番茄颜色多样,有大红果、粉红果、橙色果、黄色果和紫色果,人们不仅把番茄当成蔬菜食用,还把番茄当作水果来食用,市场需求一直呈增长态势。
番茄具备深加工的所有条件,如种植面积大、原材料充足、色泽鲜艳好看、果汁多、口感好等,既可直接加工成番茄汁、番茄酱等,也可搭配其他产品混合加工。目前,河南省蔬菜加工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番茄加工企业较少,规模偏小,竞争力较弱。随着市场需求越来越多以及大众消费的升级,番茄加工产业必然成为今后农产品加工领域的主力军。